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盾构近距离上跨既有线风险评估研究
1
作者 张强 米保伟 王术明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2-28,共7页
为研究城市轨道交通隧道间近距离穿越工况风险,以青岛地铁6号线峨—富区间盾构隧道上跨既有1号线峨—石区间隧道工程为例,该工程具有超浅埋、上软下硬地层、近距离上跨既有线等工程特点,通过有限元计算分析峨—富区间盾构施工对峨—石... 为研究城市轨道交通隧道间近距离穿越工况风险,以青岛地铁6号线峨—富区间盾构隧道上跨既有1号线峨—石区间隧道工程为例,该工程具有超浅埋、上软下硬地层、近距离上跨既有线等工程特点,通过有限元计算分析峨—富区间盾构施工对峨—石区间隧道结构变形影响,提出盾构施工风险管控对策,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实时比对计算结果。研究表明:峨—富区间盾构施工过程中,峨—石区间隧道结构变形较小,采取地层预加固、试验段先行、自动化监测综合控制对策,盾构上跨顺利通过,过程中峨—石区间隧道结构各项位移值均为正常,最大位移值约为1 mm,为计算值的1.5倍。此研究成果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超浅埋盾构隧道 上软下硬地层 近距离上跨 有限元计算 控制对策
下载PDF
深圳地铁11号线土压平衡盾构近距离上跨既有1号线影响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宏伟 李洋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60-567,共8页
如何预估新建隧道施工对既有线的影响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既有线的结构安全及正常运营是处理近接施工面临的关键问题。结合深圳地铁11号线车红区间盾构施工近距离上跨既有1号线工程,通过施工前数值模拟分析确定盾构施工对既有线的影响范... 如何预估新建隧道施工对既有线的影响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既有线的结构安全及正常运营是处理近接施工面临的关键问题。结合深圳地铁11号线车红区间盾构施工近距离上跨既有1号线工程,通过施工前数值模拟分析确定盾构施工对既有线的影响范围和影响度,在盾构到达前对地层进行预加固处理,并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对既有隧道实时监测,盾构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掘进参数,有效确保了既有线的安全,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地铁 土压平衡盾构 近距离上跨 数值模拟 施工技术
下载PDF
滨海软土层新建地铁盾构隧道近距离上跨既有地铁隧道修建技术 被引量:21
3
作者 刘建国 徐添华 宋程鹏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60-167,共8页
深圳地铁5号线南延工程前湾站-桂湾站盾构区间隧道上跨既有地铁11号线隧道,隧道重叠区域位于滨海淤泥软土地区,附近众多工程群坑关系复杂且相互影响极大。为确保上跨施工时既有地铁11号线隧道不发生超量变形或者破坏,在前桂区间隧道施... 深圳地铁5号线南延工程前湾站-桂湾站盾构区间隧道上跨既有地铁11号线隧道,隧道重叠区域位于滨海淤泥软土地区,附近众多工程群坑关系复杂且相互影响极大。为确保上跨施工时既有地铁11号线隧道不发生超量变形或者破坏,在前桂区间隧道施工前采取了地质补勘、区间土体加固、补充加固、袖阀管注浆加固等施工准备措施,盾构推进过程中综合采用分段施工和参数调整、严格控制盾构推进和管片拼装质量、改良土体、同步注浆和补浆等措施,确保了盾构隧道施工安全可靠。施工监测结果表明,前桂区间盾构施工引起的既有地铁11号线隧道最大位移为5.0 mm,满足地铁保护的安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 地铁隧道 盾构 近距离上跨既有隧道 相互作用 土体加固 施工控制技术
下载PDF
新建盾构隧道近距离上跨既有运营隧道施工技术 被引量:4
4
作者 何鹏 陈兆祥 +1 位作者 张金青 周达 《市政技术》 2019年第3期97-102,共6页
沈阳地铁10号线中医药大学站—松花江街站区间盾构隧道上跨既有运营地铁2号线崇山路站—岐山路站区间隧道,是目前国内盾构上跨既有运营隧道上跨距离最近的工程之一,上跨最近距离仅0.176 m,因此,对既有隧道结构的变形控制要求较高。笔者... 沈阳地铁10号线中医药大学站—松花江街站区间盾构隧道上跨既有运营地铁2号线崇山路站—岐山路站区间隧道,是目前国内盾构上跨既有运营隧道上跨距离最近的工程之一,上跨最近距离仅0.176 m,因此,对既有隧道结构的变形控制要求较高。笔者以该工程为背景,对既有隧道预加固处理措施、刀盘刀具改造、盾构掘进姿态控制、参数预设等施工关键技术进行了重点介绍。施工和现场监测表明,采取上述施工关键技术后,盾构隧道安全上跨既有运营隧道,对既有结构造成的扰动小于控制值。该工程施工技术,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 近距离上跨 运营隧道 注浆加固 参数控制
下载PDF
近距离上跨既有隧道的爆破掘进方案优化设计
5
作者 刘公剑 张庆彬 +3 位作者 颜天成 朱和昆 李传华 唐伟伟 《采矿技术》 2020年第6期116-120,共5页
新建赣州至深圳客运专线伯公坳1号隧道上跨既有广州至深圳高速铁路的羊台山隧道,两座隧道平面夹角11°,最小垂直距离仅22.4 m。为保证新建隧道爆破施工不影响既有羊台山隧道的正常运营,规定新建隧道爆破产生的振动速度不能超过1.6 c... 新建赣州至深圳客运专线伯公坳1号隧道上跨既有广州至深圳高速铁路的羊台山隧道,两座隧道平面夹角11°,最小垂直距离仅22.4 m。为保证新建隧道爆破施工不影响既有羊台山隧道的正常运营,规定新建隧道爆破产生的振动速度不能超过1.6 cm/s。基于爆破振动的严格规定,采用萨道夫斯基公式计算了爆破预设计方案的最大振动速度值,并在此基础上对爆破预设计方案进行优化,经计算,优化方案的振动速度值均未超过1.6 cm/s,满足爆破施工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施工 近距离上跨隧道 爆破 方案优化
下载PDF
双护盾TBM近距离上跨既有地铁线路的影响分析
6
作者 向南 《新材料·新装饰》 2022年第8期1-5,共5页
文章引入实际工程,分析了双护盾TBM近距离上跨既有地铁线路的影响,结合工程实际施工情况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分析出双护盾TBM对既有线路的理论影响值,提出了双护盾TBM上跨施工控制措施,包括既有线震动、位移监测;超前地质预报;试... 文章引入实际工程,分析了双护盾TBM近距离上跨既有地铁线路的影响,结合工程实际施工情况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分析出双护盾TBM对既有线路的理论影响值,提出了双护盾TBM上跨施工控制措施,包括既有线震动、位移监测;超前地质预报;试验段数据分析;豆砾石填充及注浆,对现场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包括4号线上、下行线位移监测数据分析和振动监测数据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双护盾TBM 近距离上跨 既有地铁线路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新建隧道近距离上跨既有隧道方案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付宏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CAS CSCD 2012年第8期321-325,共5页
本文通过新建隧道近距离上跨既有铁路隧道具体工程实践,分析了沿线既有建(构)筑物外部控制因素、工程地质及既有隧道支护结构等限制条件,提出了明挖隧道、暗挖隧道及明挖路基路堑等3种不同上跨方案。文章对明、暗挖隧道施工方案进行了... 本文通过新建隧道近距离上跨既有铁路隧道具体工程实践,分析了沿线既有建(构)筑物外部控制因素、工程地质及既有隧道支护结构等限制条件,提出了明挖隧道、暗挖隧道及明挖路基路堑等3种不同上跨方案。文章对明、暗挖隧道施工方案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对上下隧道重叠断面处铁路隧道拱顶随施工步变形曲线、铁路隧道变形曲率半径、不同施工步时铁路隧道纵向拱顶变形曲线等3方面的综合比较,并考虑该工程的环境保护要求、施工风险、工程造价及工期要求等具体情况,推荐采用更为合理可行的明挖隧道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上跨 明、暗挖方案 数值模拟 方案比较
原文传递
砂卵石地层新建隧道近距离上跨既有盾构隧道施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王义春 《铁道建筑技术》 2019年第12期90-93,152,共5页
以北京地铁新机场线新发地站~草桥站区间隧道为工程依托,介绍了砂卵石地层新建隧道近距离上跨既有盾构隧道的施工技术。暗挖区间隧道施工时,需要破除竖井井壁,为避免该处土体失稳,竖井结构施工时,需要提前对马头门位置处土体进行预加固... 以北京地铁新机场线新发地站~草桥站区间隧道为工程依托,介绍了砂卵石地层新建隧道近距离上跨既有盾构隧道的施工技术。暗挖区间隧道施工时,需要破除竖井井壁,为避免该处土体失稳,竖井结构施工时,需要提前对马头门位置处土体进行预加固处理。暗挖区间上导洞施工分为4个小导洞施工,需要采取适当支护措施,减小群洞效应。上导洞除拱部采用预注浆加固外,在洞内施作洞桩,并通过冠梁将洞桩连接,为二衬扣拱提供支撑。在竖井内暗挖区间隧道底部施作大管幕,下导洞开挖时提前施作预应力锚索,与管幕共同发挥作用,主动控制了既有隧道变形。监测数据表明,镇国寺北街地表下沉最大值为18mm,既有线上浮最大值为1.27mm,均满足控制要求。本施工技术为砂卵石地层重叠隧道施工提供了有益的工程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上跨隧道 盾构隧道 暗挖法 管幕 砂卵石地层
下载PDF
既有地铁线上跨基坑管幕MJS地基加固施工实例分析
9
作者 管国春 牛自强 刘继伟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4年第2期157-161,I0016,共6页
以徐州新建彭祖大道下方的隧道开挖区间为研究对象,针对徐州的地质条件研究了该地下工程近距离上跨既有运营地铁2号线对2号线的影响,并且采取了管幕加MJS工法联合加固地基的施工方案,对既有地铁2号线进行加固保护和控制地表的沉降。通... 以徐州新建彭祖大道下方的隧道开挖区间为研究对象,针对徐州的地质条件研究了该地下工程近距离上跨既有运营地铁2号线对2号线的影响,并且采取了管幕加MJS工法联合加固地基的施工方案,对既有地铁2号线进行加固保护和控制地表的沉降。通过有限元分析可以看出,管幕法联合MJS工法可以有效控制既有2号线的变形隆起数值,在一级放坡施工阶段,铺设管幕数值为3.92 mm,未铺设管幕数值则为6.45 mm,并且在铺设管幕的情况下开挖基坑的变形也得到了较好的控制,证实了联合两种方案可以有效地保护既有2号线和基坑的施工安全。最后以10 d为一个周期进行监测,数据呈现出正常的变化规律,监测的结果与施工工况、土质状况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上跨 管幕法 MJS工法 监测分析
下载PDF
黄土地区通道上跨既有地铁隧道衬砌受力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军琪 康佐 赵杰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0-127,共8页
研究目的:为了解黄土地区暗挖通道近距离上跨既有地铁隧道衬砌的受力特征,以西安地铁3号线太白南路站Ⅲ-C至Ⅱ-B间过街通道上跨既有隧道为依托工程,通过现场实测,对既有地铁隧道初支与二衬间接触压力和二衬混凝土应力进行分析研究。研... 研究目的:为了解黄土地区暗挖通道近距离上跨既有地铁隧道衬砌的受力特征,以西安地铁3号线太白南路站Ⅲ-C至Ⅱ-B间过街通道上跨既有隧道为依托工程,通过现场实测,对既有地铁隧道初支与二衬间接触压力和二衬混凝土应力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论:(1)既有地铁隧道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的接触压力先跨线整体比后跨线小,就单洞而言,迎施工面一侧比远离施工面一侧压力大;(2)左、右线各测点接触压力在上跨施工过程中均表现为增大,且后跨线增大幅度大于先跨线;(3)受上跨通道高程多变影响,先跨线二衬产生向左扭转的趋势,左侧受压、右侧先受拉后受压;(4)后跨线二衬应力基本对称,测点应力整体比先跨线大;(5)本研究成果可为黄土地区类似上跨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地区 既有隧道 近距离上跨 衬砌受力特征
下载PDF
盾构上跨在建隧道施工技术研究
11
作者 胡鑫 《中华建设》 2019年第10期174-175,共2页
为有效控制和解决盾构近距离上跨在建隧道的风险,以深圳地铁9号线银湖站为工程实例,有针对性地在隧道施工重叠区域研究和采取了施工措施,盾构掘进过程中未发生坍塌、透水等异常现象,成功穿越重叠区域,对类似工程具有较好的借鉴价值。21... 为有效控制和解决盾构近距离上跨在建隧道的风险,以深圳地铁9号线银湖站为工程实例,有针对性地在隧道施工重叠区域研究和采取了施工措施,盾构掘进过程中未发生坍塌、透水等异常现象,成功穿越重叠区域,对类似工程具有较好的借鉴价值。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地铁建设高速发展,许多城市地铁网络初具规模。不同线路的隧道贯穿同一区域难免会出现交叉或重叠,国内在近距离上跨下穿既有建筑方面的研究已取得许多成就。但是近距离穿越在建建筑物的经验相对较少,其需要采取更严密的措施,才能确保工程施工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上跨 在建隧道 距离穿越 隧道施工 地铁网络 盾构 工程施工安全 重叠区域
下载PDF
G213映汶段灾后恢复重建工程交叉隧道设计与施工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世军 葛正辉 《公路交通技术》 2018年第B09期119-125,共7页
国道213线映秀至汶川段恢复重建工程位于"5·12汶川地震"极重灾区中心区域,路线沿高山峡谷地形区域内的岷江布设,震后原生、次生地质灾害严重。为了躲避不良地质,提高与既有映汶高速共同形成的生命通道的综合抗灾能力,在... 国道213线映秀至汶川段恢复重建工程位于"5·12汶川地震"极重灾区中心区域,路线沿高山峡谷地形区域内的岷江布设,震后原生、次生地质灾害严重。为了躲避不良地质,提高与既有映汶高速共同形成的生命通道的综合抗灾能力,在总体设计时采用较多隧道工程以躲避不良地质或提高路线标高。受走廊带狭窄等多种因素制约,不得不采用新建隧道上跨既有高速公路隧道、在既有国道213隧道基础上进行分岔改建、新建隧道与既有高速公路的联络通道及新建泥石流明洞工程等多种复杂隧道结构。在介绍项目隧道工程结构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分岔改建、近距离上跨等特殊隧道结构的相互影响,解决了特殊结构段隧道设计和施工问题,为今后国内类似改建工程中隧道结构的应用提供了一些思路,同时也对隧道小净距上跨既有隧道、既有隧道分岔改建等复杂隧道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有较强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隧道结构 分岔改建 近距离上跨 大断面交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