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1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距离放射疗法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瑞 翁希里 唐荣银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03-706,共4页
近距离放射疗法(brachytherapy,BT)是指当癌变组织包绕正常组织的时候,在目的区域局部施放大剂量放射线的治疗方法。在头颈部恶性肿瘤治疗中,通过计算机计算放射剂量治疗后,可以明显减少下颌部硬组织和软组织损伤。为了有效治疗头颈部... 近距离放射疗法(brachytherapy,BT)是指当癌变组织包绕正常组织的时候,在目的区域局部施放大剂量放射线的治疗方法。在头颈部恶性肿瘤治疗中,通过计算机计算放射剂量治疗后,可以明显减少下颌部硬组织和软组织损伤。为了有效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不仅要根据肿瘤的部位也同样要根据患者的身体和心理情况进行近距离放射疗法的选择。血运丰富和解剖位置原因促使口腔恶性肿瘤常常发生早期颈淋巴结转移、血行转移及部分远处转移,因此使用BT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后,医生需要注意的是预防头颈部肿瘤的转移和上呼吸道或者消化道的继发肿瘤,以及放射诱发的癌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恶性肿瘤 距离放射疗法 生活质量 并发症
下载PDF
近距离放射疗法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新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春富 张秀利 +1 位作者 张勇平 汪勇先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952-958,共7页
综述了关于近距离放射疗法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方法和原理、主要核素的性质、病例选择、种子分布方式和使用剂量等的最新进展及其重要技术的发展和现状 ;并讨论了该疗法目前尚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距离放射疗法 局限性前列腺癌 ^103PD ^125I 碘125 钯103 放射性核素
下载PDF
极近距离煤层开采无煤柱自成巷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琦 刘寄婷 +3 位作者 江贝 薛浩杰 高红科 蒋振华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33,共16页
极近距离煤层传统长壁开采,受上层遗留煤柱和采空区垮落等因素的影响,下煤层开采过程中应力环境复杂、矿压显现剧烈,易诱发巷道围岩大变形。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极近距离条件下巷道定向切顶–约束高强支护无煤柱自成巷控制方法。通过... 极近距离煤层传统长壁开采,受上层遗留煤柱和采空区垮落等因素的影响,下煤层开采过程中应力环境复杂、矿压显现剧烈,易诱发巷道围岩大变形。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极近距离条件下巷道定向切顶–约束高强支护无煤柱自成巷控制方法。通过顶板定向预裂切顶,主动改变顶板悬臂结构,切断采空区向巷道顶板的应力传递。充分利用矿山压力和岩体碎胀特性,取消煤柱留设,结合高强支护加强巷道顶板整体性,共同实现切顶自成巷。建立了极近距离煤层开采覆岩结构模型,计算了下煤层切顶自成巷巷旁支护阻力。以典型极近距离煤层为工程背景,开展了不同开采方法的数值试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自成巷控制方法使巷道围岩应力降低59.8%,巷道顶板变形减少70.8%,并明确了极近距离煤层开采无煤柱自成巷控制机理。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典型极近距离煤层工程设计及现场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降低了矿压显现程度,保证了自成巷的安全稳定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煤层 定向切顶卸压 约束高强支护 力学模型 设计方法
下载PDF
用近距离放射疗法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谢红 吴敬波 向莉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第1期14-17,共4页
肺癌是临床上发病率最高的癌症。在各种类型的肺癌中,以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病率为最高。近年来,用近距离放射疗法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方法逐渐获得了临床上的认可。在本文中,笔者对临床上使用近距离放射疗法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进... 肺癌是临床上发病率最高的癌症。在各种类型的肺癌中,以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病率为最高。近年来,用近距离放射疗法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方法逐渐获得了临床上的认可。在本文中,笔者对临床上使用近距离放射疗法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距离放射疗法 125I粒子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紫杉醇洗脱支架与血管内近距离放射疗法治疗裸金属支架内再狭窄的比较:TAXUSVISR随机试验 被引量:4
5
作者 Stone G. W. Ellis S. G. +2 位作者 O'Shaughnessy C. D. 任付先(译) 杜媛(校)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 2006年第8期4-5,共2页
Context: Restenosis within bare-metal stents is often treated with repeat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although subsequent recurrence rates are high, with vascular brachytherapy(VBT) affording the best results.... Context: Restenosis within bare-metal stents is often treated with repeat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although subsequent recurrence rates are high, with vascular brachytherapy(VBT) affording the best results. The effectiveness of drug-eluting stents in this setting has not been established.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the polymer-based, slow-release paclitaxel-eluting stent in patients with restenotic lesions after prior stent implantation in native coronary arteries. Design, Setting, and Patients: Prospective, multicenter, randomized trial conducted between June 6, 2003, and July 16, 2004, at 37 North American academic and community-based institutions in 396 patients with in-stent restenosis of a previously implanted bare-metal coronary stent(vessel diameter, 2.5-3.75 mm; lesion length, ≤ 46 mm). Interventions: Patien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undergo angioplasty followed by VBT with a β source(n=201) or paclitaxel-eluting stent implantation(n=195). Clinical and angiographic follow-up at 9 months was scheduled in all patients. Main Outcome Measure: Ischemia-driven target vessel revascularization at 9 months. Results: Diabetes mellitus was present in 139 patients(35.1% ). Median reference vessel diameter was 2.65 mm and median lesion length was 15.3 mm. In the VBT group, new stents were implanted in 22 patients(10.9% )and in the paclitaxel-eluting stent group, multiple stents were required in 57 patients(29.2% ), with median stent length of 24 mm. Follow-up at 9 months was complete in 194 patients in the VBT group and 191 patients in the paclitaxel-eluting stent group(96.5% and 97.9% , respectively). For VBT and paclitaxel-eluting stents, respectively, the number of events and 9-month rates for ischemic target lesion revascularization were 27(13.9% ) vs 12(6.3% )(relative risk [RR], 0.45;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0.24-0.86; P=.01); for ischemic target vessel revascularization, 34(17.5% ) vs 20(10.5% )(RR, 0.60; 95% CI, 0.36-1.00; P=.046); and for overall 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 39(20.1% ) vs 22(11.5% )(RR, 0.57; 95% CI, 0.35-0.93; P=.02), with similar rates of cardiac death or myocardial infarction(10 [5.2% ] vs 7 [3.7% ]; RR, 0.71; 95% CI, 0.28-1.83; P=.48) and target vessel thrombosis(5 [2.6% ] vs 3 [1.6% ]; RR, 0.61; 95% CI, 0.15-2.50; P=.72). Angiographic restenosis at 9 months was 31.2% (53 of 170 patients) with VBT and 14.5% (25 of 172 patients) with paclitaxel-eluting stents(RR, 0.47; 95% CI, 0.30-0.71; P< .001). Conclusion: Treatment of bare-metal in-stent restenotic lesions with paclitaxel-eluting stents rather than angioplasty followed by VBT reduces clinical and angiographic restenosis at 9 months and improves event-free survival. Trial Registration: ClinicalTrials. gov Identifier: NCT002875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距离放射疗法 支架内再狭窄 药物洗脱支架 随机试验 血管内 紫杉醇 金属
下载PDF
西罗莫司洗脱支架与血管内近距离放射疗法治疗裸金属支架内再狭窄的疗效比较:SISR随机试验 被引量:1
6
作者 Holmes Jr. D. R. Teirstein P. +2 位作者 Satler L. 马超(译) 杜媛(校)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 2006年第8期6-6,共1页
Context: Although vascular brachytherapy is the only approved therapy for restenosis following bare-metal stent implantation, drug-eluting stents are now being used. Data on the relative merits of each are limited. Ob... Context: Although vascular brachytherapy is the only approved therapy for restenosis following bare-metal stent implantation, drug-eluting stents are now being used. Data on the relative merits of each are limited.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the sirolimus-eluting stent compared with vascular brachy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restenosis within a bare metal stent. Design, Setting, and Patients: Prospective, multicenter, randomized trial of 384 patients with in-stent restenosis who were enrolled between February 2003 and July 2004 at 26 academic and community medical centers. Data presented represent all follow-up as of June 30, 2005. Interventions: Vascular brachytherapy(n=125) or the sirolimus-eluting stent(n=259). Main Outcome Measure: Target vessel failure(cardiac dea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or target vessel revascularization)at 9 months postprocedure. Results: Baseline patient characteristics were well matched. Lesion length was similar between vascular brachytherapy and sirolimus-eluting stent patients(mean [SD], 16.76 [8.55] mm vs 17.22 [7.97] mm, respectively; P=.61). Procedural success was 99.2% (124/125) in the vascular brachytherapy group and 97.3% (250/257) in the sirolimus-eluting stent group(P=.28). The rate of target vessel failure was 21.6% (27/125) with vascular brachytherapy and 12.4% (32/259) with the sirolimus-eluting stent(relative risk [RR], 1.7;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1.1-2.8; P=.02). Target lesion revascularization was required in 19.2% (24/125) of the vascular brachytherapy group and 8.5% (22/259) of the sirolimus-eluting stent group(RR, 2.3 [95% CI, 1.3-3.9]; P=.004). At follow-up angiography, the rate of binary angiographic restenosis for the analysis segment was 29.5% (31/105) for the vascular brachytherapy group and 19.8% (45/227) for the sirolimus-eluting stent group(RR, 1.5 [95% CI, 1.0-2.2]; P=.07). Compared with the vascular brachytherapy group, minimal lumen diameter was larger in the sirolimus-eluting stent group at 6-month follow-up(mean [SD], 1.52 [0.63] mm vs 1.80 [0.63] mm; P< .001), reflecting greater net lumen gain in the analysis segment(0.68 [0.60] vs 1.0 [0.61] mm; P< .001) due to stenting and no edge restenosis. Conclusion: Sirolimus-eluting stents result in superior clinical and angiographic outcomes compared with vascular brachy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restenosis within a bare-metal stent. Trial Registration: ClinicalTrials.gov Identifier: NCT002312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放射治疗 支架内再狭窄 药物洗脱支架 金属支架 随机试验 西罗莫司 距离放射疗法 疗效比较 社区医疗中心 支架治疗
下载PDF
近距离放射疗法、外照射联合激素治疗晚期前列腺癌效果良好
7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9年第5期417-417,共1页
据Stock RG(BJU国际杂志在线版)2009年7月25日报道,美国医生发现近距离放射疗法、外照射联合激素治疗晚期前列腺癌效果良好。纽约Mt.Sinai大学医学院Stock R博士及其同事研究联合放射治疗对晚期前列腺癌治疗的效果。该项研究采用雄激... 据Stock RG(BJU国际杂志在线版)2009年7月25日报道,美国医生发现近距离放射疗法、外照射联合激素治疗晚期前列腺癌效果良好。纽约Mt.Sinai大学医学院Stock R博士及其同事研究联合放射治疗对晚期前列腺癌治疗的效果。该项研究采用雄激素去势治疗。这项研究为非随机性研究,病例来自于一个机构,且为回顾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放射疗法 晚期前列腺癌 联合激素治疗 外照射 前列腺癌治疗 激素去势治疗 放射治疗 非随机性
下载PDF
近距离放射疗法:顽固性冠状动脉痉挛的一种潜在治疗
8
作者 Erne P. Jamshidi P. +1 位作者 Juelke P. 陶蕾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 2005年第2期56-56,共1页
We sought to demonstrate that brachytherapy reduces coronary spasm in refracto ry and highly symptomatic variant angina. In some patients with variant angina d ue to extensive vasoconstriction, intensive drug therapy ... We sought to demonstrate that brachytherapy reduces coronary spasm in refracto ry and highly symptomatic variant angina. In some patients with variant angina d ue to extensive vasoconstriction, intensive drug therapy fails to sufficiently r elieve symptoms. In 18 patients with frequent angina episodes despite triple ant i anginal therapy, coronary spasm was induced by intracoronary acetylcholine (A Ch) infusion. Five patients had spasm in a second vessel. Intracoronary radiatio n(20 Gy) was applied to vasospastic segments using a beta emitting (32P) wire s ource centered within a Galileo balloon. Parameters of vessel function before an d after brachytherapy were investigated. Before brachytherapy, artery diameters decreased(p< 0.0001) from 2.8±0.4 mm to 1.0±0.4 mm for the first vessels and f rom 3.1±0.3 mm to 1.0±0.2 mm for the second vessels. After brachytherapy (143 ±106 and 80±52 days for first and second vessels, respectively), ACh induced vasoconstriction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ACh induced changes in artery d iameter before and after brachytherapy were -1.5±0.5 mm and -0.5±0.3mm(p< 0. 0001) for the first vessels and -1.4±0.3 mm and -0.4±0.2 mm (p< 0.01) for th e second vessels, respectively. In non irradiated spastic vessels, ACh induced vasoconstriction remained unchanged (e.g., -1.7±0.6 mm, -1.6±0.3 mm, and - 1.5±0.5 mm for second vessels, at first investigation, first follow up, and im mediately before brachytherapy, respectively). Angina frequency decreased from 1 5.6±6.0 to 2.2±2.4 angina episodes/week(p< 0.001) in treated patients. Brachyt herapy is a potential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highly symptomatic variant angina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痉挛 距离放射疗法 变异型心绞痛 抗心绞痛药物 动脉直径 血管痉挛 Galileo 血管直径 血管收缩 功能参数
下载PDF
近距离治疗机^(192)Ir放射源的校准方法 被引量:6
9
作者 王进 《中国辐射卫生》 2004年第4期295-296,共2页
目的 为近距离治疗机治疗肿瘤时提供准确剂量。方法 采用放射源外观活度校准和放射源参考点空气比释动能率校准。结果 比较了不同校准方法的优缺点。结论 选择任何一种校准方法都应注意校准工作中的质量控制 ,确保检测数据的可靠性。
关键词 距离治疗 肿瘤 ^192Ir放射 结果比较 剂量 校准方法 质量控制 空气比释动能率 准确
下载PDF
不同径向函数拟和方法对Ir-192近距离放射源剂量计算的影响
10
作者 张强克 上官小玲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1年第2期2478-2480,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径向函数拟和方法:多项式公式拟和法和指数函数拟和法对Ir-192近距离放射源剂量计算的影响。方法:分别使用两种不同的拟和方法,计算用于拟和径向函数g(r)的参数,并分别使用两种拟和方法得到的径向函数g(r)计算源在水中的... 目的:比较不同径向函数拟和方法:多项式公式拟和法和指数函数拟和法对Ir-192近距离放射源剂量计算的影响。方法:分别使用两种不同的拟和方法,计算用于拟和径向函数g(r)的参数,并分别使用两种拟和方法得到的径向函数g(r)计算源在水中的剂量率,并对结果作比较。结果:多项式公式拟和法得到的结果比指数函数拟和法的结果精确。结论:对于Ir-192近距离治疗后装源,多项式公式拟和g(r)法可以很好地满足计算精度的要求。指数函数拟和法虽可以避免在外推过程中出现负值,但精度不如多项式公式拟和法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放射源剂量计算 径向函数拟和方法
下载PDF
近距离治疗后装设备放射源定位准确性评价要求和检验方法研究
11
作者 李悦菱 《标准科学》 2018年第8期141-144,共4页
近距离治疗后装技术是一种"高剂量+高精度"的重要放射治疗方法,在治疗过程中,放射源定位的微小误差,都会对剂量计算和治疗效果产生影响。为进一步保证产品安全性和有效性,本文对制定我国近距离治疗后装设备行业标准中重要条... 近距离治疗后装技术是一种"高剂量+高精度"的重要放射治疗方法,在治疗过程中,放射源定位的微小误差,都会对剂量计算和治疗效果产生影响。为进一步保证产品安全性和有效性,本文对制定我国近距离治疗后装设备行业标准中重要条款放射源"定位准确性"相关指标要求和检验方法的确定进行研究,通过收集肿瘤治疗临床机构建议,对比我国现有后装治疗设备标准体系,结合制造商现有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检验经验,把这些要求通过标准化手段纳入我国后装治疗设备标准监管体系中,有效发挥保障后装治疗产品安全和有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治疗 后装治疗设备 定位准确性 检验方法
下载PDF
顾及几何形状相似性的简单多边形最近距离计算方法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杨春成 张清浦 +2 位作者 田向春 何列松 苏永宪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11-318,共8页
提出简单多边形距离计算方法,在计算简单多边形最近距离的同时,可以求得多边形之间彼此面对的线段链。针对多边形之间不同位置关系,给出不同的最近距离和多边形之间彼此面对线段链的计算算法。
关键词 简单多边形 距离计算 算法 相似性 几何形状 线段 位置关系 距离 计算方法
下载PDF
高剂量率与低剂量率近距离放射治疗宫颈癌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锐锋 王小虎 +3 位作者 杨克虎 马彬 田金徽 拜争刚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980-985,共6页
目的:评价高剂量率(high dose rate,HDR)与低剂量率(low dose rate,LDR)近距离放射治疗技术对宫颈癌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ese Biomedical Literature D... 目的:评价高剂量率(high dose rate,HDR)与低剂量率(low dose rate,LDR)近距离放射治疗技术对宫颈癌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ese Biomedical Literature Database,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ese Journal Full Text Database,CJFD)和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tific Journals Full Text Database,CSJD),同时从参考文献中进行追溯查找,按纳入标准全面搜索相关的随机或半随机对照试验。按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采用RevMan 4.2.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项研究,1 25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HDR组与LDR组相比,其3、5、10年生存率,3、5年骨盆控制率,3、5、10年无复发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相对危险度(95%的可信区间)分别为0.96(0.80~1.16)、0.92(0.83~1.01)和0.86(0.70~1.05),0.96(0.86~1.07)和0.95(0.87~1.05),1.02(0.84~1.23)、0.98(0.89~1.07)和1.02(0.88~1.19)。在复发和转移方面,其局部区域复发、局部复发联合远处转移、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相对危险度(95%的可信区间)分别为1.03(0.83~1.30)、2.23(0.78~6.34)、1.06(0.50~2.24)和1.00(0.76~1.32)。在3~5级迟发性并发症方面,膀胱、直肠乙状结肠和小肠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相对危险度(95%的可信区间)分别为1.08(0.18~6.63)、0.90(0.25~3.21)和3.12(0.96~10.15)。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HDR与LDR在提高宫颈癌患者生存率和肿瘤控制方面疗效相当。由于纳入研究的样本量较小且质量参差不齐,因此尚需设计科学严谨的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以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疗法 距离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剂量 宫颈肿瘤 系统评价
下载PDF
低剂量率近距离放射治疗局限性低/中危前列腺癌133例报告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峰波 杜源 +1 位作者 邵强 田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11-614,共4页
目的:探讨并总结在局限性低/中危前列腺癌患者中采用低剂量率近距离前列腺内放射粒子植入术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133例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分为低危组和中危组,采用近距离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术后定期进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目的:探讨并总结在局限性低/中危前列腺癌患者中采用低剂量率近距离前列腺内放射粒子植入术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133例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分为低危组和中危组,采用近距离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术后定期进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ic specific antigen,PSA)及影像学监测,观察术后近、远期并发症并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平均术前PSA(13.45±7.1)μg/L,前列腺体积(44.37±21.43)m L,处方放射剂量(152.0±17.3)Gy。24例初始前列腺体积〉60 m L者术前接受3~6个月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低危组与中危组平均年龄、前列腺体积、90%的靶区体积接受的最低剂量(D90)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ic symptomatic score,IPSS)术后第2个月达峰值,术后第4个月后恢复至术前水平;PSA术后第3个月开始回落。研究期间未出现影像学肿瘤进展者,低危组1例、中危组3例随访期间出现生化复发。结论:单纯以近距离内放射粒子植入术治疗早期前列腺癌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为下尿路症状,在低危及中危前列腺癌组均可获得较为满意的肿瘤无进展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放射疗法 前列腺肿瘤 存活率
下载PDF
复发性直肠癌:CT引导下植入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放疗的疗效 被引量:6
15
作者 柳晨 袁慧书 +3 位作者 王俊杰 孟娜 韩嵩博 马永强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2年第2期94-98,共5页
目的评价CT引导下植入放射性粒子行组织间近距离放疗对复发性直肠癌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对30例直肠癌术后复发患者行CT引导下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术前应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制定粒子植入计划,粒子植入间距0.5~1.0cm;术后即刻复查CT观察粒... 目的评价CT引导下植入放射性粒子行组织间近距离放疗对复发性直肠癌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对30例直肠癌术后复发患者行CT引导下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术前应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制定粒子植入计划,粒子植入间距0.5~1.0cm;术后即刻复查CT观察粒子分布情况,并再次应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进行剂量验证。结果本组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植入粒子9~136颗,粒子活度0.50~1.60mCi,肿瘤周边匹配剂量110~160Gy。随访3~75个月,局部有效率70.00%(21/30),中位局部控制时间为7.5个月,中位生存时间9.0个月。1年局部控制率为62.7%,2年为47.1%,3年为47.1%。1年生存率30.9%,2年为13.3%,3年为6.6%。术前疼痛评分(6.32±2.15)分,术后评分(2.77±1.77)分,术后疼痛评分低于术前(P<0.001),疼痛改善有效率100%(22/22)。结论 CT引导下放射性粒子植入组织间近距离放疗复发性直肠癌不良反应少,疗效肯定,是治疗直肠癌术后或放疗后复发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复发 距离放射疗法 125I粒子 粒子植入
下载PDF
膀胱两种状态对宫颈癌近距离放射治疗剂量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吕银 王凡 +2 位作者 汪红艳 杨林 孔令玲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65-269,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膀胱排空及充盈状态下宫颈癌后装治疗计划的剂量分布,了解膀胱两种状态对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对5例宫颈癌患者分别行膀胱排空及充盈状态盆腔CT扫描,设定A点剂量为750cGy,利用CT重建片制定膀胱排空和充盈状态的治疗计划,分... 目的通过分析膀胱排空及充盈状态下宫颈癌后装治疗计划的剂量分布,了解膀胱两种状态对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对5例宫颈癌患者分别行膀胱排空及充盈状态盆腔CT扫描,设定A点剂量为750cGy,利用CT重建片制定膀胱排空和充盈状态的治疗计划,分别计算出B点、原发瘤灶区、膀胱及直肠参考点剂量,并计算出膀胱充盈状态时膀胱底壁参考点bx点的剂量。结果膀胱排空及充盈状态时B点剂量分别为A点的26.17%[(196.2475±8.0306)cGy],27.03%[(202.7038±7.8452)cGy](P=0.182);Y点剂量分别为A点的1509%[(11317.08±4631.03)cGy],1703%[(12775.48±2984.98)cGy](P=0.499);分别对膀胱排空和充盈状态下的R1、R2、RP、R3、R4点分别进行配对t检验,P均>0.05;膀胱排空及充盈时BL点剂量分别为A点的76.31%[(572.3070±30.0000)cGy],80.96%[(607.2300±28.6062)cGy](P=0.043)。膀胱充盈状态下的BL点及bx点剂量分别为A点的79.76%[(598.2300±13.3351)cGy],118%[(885.0000±22.5702)cGy](P=0.000)。结论膀胱充盈状态对盆腔淋巴结、原发瘤灶区、直肠参考点剂量与膀胱排空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但充盈的膀胱使BL点剂量升高。在膀胱充盈状态下,膀胱底壁参考点bx点剂量远远高于膀胱参考点BL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放射疗法 距离放射治疗
下载PDF
腔内近距离放射治疗在食管癌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孟幼华 张可领 肖作平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4年第6期600-602,共3页
目的 食管癌腔内近距离放疗 (ILBT)是将放射源放在食管腔内进行放射治疗的一种方法 ,它可以作为表浅性食管癌或复发性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方法 ,但更多的是将其作为局限性中晚期食管癌外照射后追加剂量照射的方法 ,这样可以提高肿瘤控制... 目的 食管癌腔内近距离放疗 (ILBT)是将放射源放在食管腔内进行放射治疗的一种方法 ,它可以作为表浅性食管癌或复发性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方法 ,但更多的是将其作为局限性中晚期食管癌外照射后追加剂量照射的方法 ,这样可以提高肿瘤控制率和患者的生存率 ,对病变长度小于 5cm或肿瘤局限于肌层的患者疗效更为明显。只要降低单次剂量、控制总剂量 ,腔内近距离放疗的早期反应可以耐受 ,后期并发症也可得到控制。外照射结合ILBT可以提高肿瘤控制率和患者的生存率 ,降低复发率 ,早期反应中等 ,患者可以耐受 ,但增加了后期重度并发症。应避免化疗和ILBT同时进行。过高的照射剂量不一定能提高局限期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 ,反而明显地增加了放射损伤 ,最好的办法是术前进行一定剂量和疗程的放疗和化疗 ,如果外照射 4 0~ 5 0Gy后食管病灶消退或基本消退的患者可考虑继续外照射或ILBT ,而食管病灶消退不明显的患者 ,则应尽量争取手术治疗 ,然而 ,此方案是否是最佳方法有待临床试验的验证。总之 ,大多数情况下 ,ILBT不能成为食管癌治疗的主要方法 ,但可以为有效的补充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放射疗法 腔内距离治疗
下载PDF
三维近距离放射治疗计划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志远 李树祥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2000年第5期254-259,共6页
开展三维近距离治疗计划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基于图像的三维近距离治疗计划系统的实施方案 ,在SGI工作站上建立了计划系统的基本框架和窗口界面 ,重点研究和实现点源的插植剂量分布的计算 ,等剂量线的二维和三维显示 ,体积 剂量直方图... 开展三维近距离治疗计划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基于图像的三维近距离治疗计划系统的实施方案 ,在SGI工作站上建立了计划系统的基本框架和窗口界面 ,重点研究和实现点源的插植剂量分布的计算 ,等剂量线的二维和三维显示 ,体积 剂量直方图对计划的评估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疗法 距离放射疗法 治疗计划系统
下载PDF
腔内高剂量与低剂量近距离放射治疗中晚期肺癌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绪元 代晓波 +5 位作者 陈晓品 张玲 吴永忠 张菊 张幸平 雷自重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726-728,共3页
目的探讨高剂量率后装腔内放疗结合体外放疗治疗中晚期肺癌合适剂量分割与临床疗效。方法61例中晚期肺癌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腔内放疗施源器中轴外5~10mm处参考剂量10Gy/次/周×2~3次/2~3周;B组腔内放疗施源器中轴外5~10mm处... 目的探讨高剂量率后装腔内放疗结合体外放疗治疗中晚期肺癌合适剂量分割与临床疗效。方法61例中晚期肺癌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腔内放疗施源器中轴外5~10mm处参考剂量10Gy/次/周×2~3次/2~3周;B组腔内放疗施源器中轴外5~10mm处参考剂量5Gy次/周×4~6次/4~6周。体外放疗两组相同。结果A组1、3、5年局控率分别为74.2%、26.7%和16.7%。B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4.5%、45.2%和20.9%。两组比较,统计学无显著意义(P>0.05)。A组1、3、5年局控率分别为60.0%、33.3%和20.0%。B组1、3、5年局控率分别为74.2%、61.3%和41.9%,两组3、5年局控率有显著意义(P<0.05)。并发症:大咯血、放射性食管炎、气管支气管炎、肺炎、气管及肺纤维化等A组明显高于B组(P<0.01)。结论192铱高剂量率后装腔内放疗低剂量放疗优于高剂量放疗,疗效高,并发症少。结合体外放射腔内放疗合适剂量应以5Gy/次周,总剂量20~30Gy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放射疗法 高剂量率 距离放射疗法 剂量分割
下载PDF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肝癌 被引量:7
20
作者 庄洪卿 王俊杰 庄洪霞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7年第2期164-166,共3页
关键词 放射性粒子 距离放射疗法 肝肿瘤/放射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