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距离采空区下大倾角俯伪斜工作面矿压显现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肖家平 刘帅 池小楼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3-98,共6页
针对大倾角俯伪斜工作面矿压分布特点,结合潘北矿大倾角近距离煤层群开采地质与工程条件,开展了大倾角煤层采空区下俯伪斜工作面不同开采阶段支承压力演化特征研究。根据现场观测数据以及数值模拟分析,构建了不同回采阶段大倾角煤层俯... 针对大倾角俯伪斜工作面矿压分布特点,结合潘北矿大倾角近距离煤层群开采地质与工程条件,开展了大倾角煤层采空区下俯伪斜工作面不同开采阶段支承压力演化特征研究。根据现场观测数据以及数值模拟分析,构建了不同回采阶段大倾角煤层俯伪斜开采煤壁前方支承压力分布以及数值计算模型,计算了煤壁前方支承压力作用范围,揭示了大倾角煤层采空区下俯伪斜工作面支承压力'鞍型'分布特征。通过理论分析及现场实测分析了工作面周期来压步距及顶板来压强度,提出了工作面矿压控制对策,取得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采空区下 大倾角 俯伪斜工作面 矿压显现 顶板运动
下载PDF
慈林山煤矿近距离采空区下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
2
作者 孙云玲 《山西冶金》 CAS 2024年第1期204-206,共3页
针对慈林山煤矿9107工作面近距离采空区下回采巷道稳定性较差、顶板易冒落等问题,结合9107工作面的工程地质条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确定了8号煤层和9号煤层近距离采空区回采巷道内错10~20 m的合理距离。现场监测结果表明,巷道围岩变形... 针对慈林山煤矿9107工作面近距离采空区下回采巷道稳定性较差、顶板易冒落等问题,结合9107工作面的工程地质条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确定了8号煤层和9号煤层近距离采空区回采巷道内错10~20 m的合理距离。现场监测结果表明,巷道围岩变形在10 d后趋于稳定,顶板最大沉降量约为88 mm,底板最大底鼓量约为23 mm,两帮最大移近量为185 mm,围岩稳定性得到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 围岩控制 内错距离
下载PDF
近距离采空区下大断面沿空掘巷支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庆牛 李世辉 杨张杰 《能源与环保》 2018年第8期205-208,214,共5页
为了解决潘二矿近距离采空区下大断面沿空巷道支护难题,根据潘二矿12224工作面的工程地质条件,结合近距离采空区下沿空掘巷顶板承载能力低、稳定性差的特点,提出通过在巷道顶板两侧布置斜拉锚索形成类似桁架结构的支护方案,并通过数值... 为了解决潘二矿近距离采空区下大断面沿空巷道支护难题,根据潘二矿12224工作面的工程地质条件,结合近距离采空区下沿空掘巷顶板承载能力低、稳定性差的特点,提出通过在巷道顶板两侧布置斜拉锚索形成类似桁架结构的支护方案,并通过数值模拟和现场实践对该方案进行论证。结果表明:方案的实施提高了顶板的承载力,有效地控制了巷道的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采空区下 大断面 沿掘巷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极近距离采空区下大采高综放覆岩应力演化 被引量:2
4
作者 肖江 梅玉剑 +1 位作者 杨浩 丁自伟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9-61,共3页
以龙王沟煤矿为工程背景,采用UDEC数值模拟软件对比研究原始地层下和6上煤采空区下,6#煤大采高综放采场覆岩应力演化规律。研究表明:采空区下工作面超前应力集中影响范围更大,应力突变性高,应力增高系数是原始地层下的2.4倍;强烈的超前... 以龙王沟煤矿为工程背景,采用UDEC数值模拟软件对比研究原始地层下和6上煤采空区下,6#煤大采高综放采场覆岩应力演化规律。研究表明:采空区下工作面超前应力集中影响范围更大,应力突变性高,应力增高系数是原始地层下的2.4倍;强烈的超前集中应力将破坏覆岩结构,引起剧烈的矿压显现,威胁工人生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综放 距离 超前应力集中
下载PDF
近距离采空区下煤层开采矿压显现特征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周波 张旺 +1 位作者 周泽 李克城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17-223,共7页
以湘桥煤矿10#煤层开采为工程背景,对上覆采空区的底板破坏情况以及下伏煤层开采的顶板变形进行了理论分析,采用UDEC数值模拟软件对比分析了单一煤层开采与近距离采空区下煤层开采的矿压显现规律。结果表明:相较于单一煤层开采,近距离... 以湘桥煤矿10#煤层开采为工程背景,对上覆采空区的底板破坏情况以及下伏煤层开采的顶板变形进行了理论分析,采用UDEC数值模拟软件对比分析了单一煤层开采与近距离采空区下煤层开采的矿压显现规律。结果表明:相较于单一煤层开采,近距离采空区下煤层开采支承压力应力集中程度更高,其超前支承压力强度更大;同时,由于近距离采空区下煤层开采属于重复采动,下煤层顶板岩层破坏较单一煤层开采更为严重,采场支护强度设计必须考虑上部采空区的影响。因此,在进行近距离采空区下煤层开采时必须采取加强下伏煤层开采超前支护、提高采场液压支架支护强度等措施,以保证近距离采空区下煤层开采顶板的有效管理和安全回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采空区下煤层开 底板破坏深度 覆岩破断 动应力分布 工作面支护
下载PDF
近距离采空区下松散煤层巷道综合控制技术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和志 王成 韩昌良 《科技资讯》 2008年第25期58-60,共3页
许疃矿7223机巷属于典型近距离采空区下松散煤层巷道,采用单一支护效果十分不理想。本文针对该巷道支护难题,结合其具体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了巷道自身维护特点,提出了基本支护思想和针对性综合控制技术,确定了以锚网支护为基础、关键部... 许疃矿7223机巷属于典型近距离采空区下松散煤层巷道,采用单一支护效果十分不理想。本文针对该巷道支护难题,结合其具体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了巷道自身维护特点,提出了基本支护思想和针对性综合控制技术,确定了以锚网支护为基础、关键部位采用锚索梁与桁架补强的支护方案。实践证明该支护方案新颖,支护可靠、成本低、便于施工,并且取得了比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为类似地质条件下推广使用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 松散煤层 巷道支护 综合控制技术 桁架
下载PDF
近距离采空区下回采巷道锚网索支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亚东 《能源与节能》 2022年第1期81-86,共6页
倡源煤业公司110503工作面属于近距离采空区下回采,层间距离10 m左右,工作面两巷存在“内错、外错、重叠”三种布置方式。以110503工作面运输顺槽为工程背景,采用FLAC数值模拟以及围岩松动圈测试办法,对其巷道支护技术开展研究,确定支... 倡源煤业公司110503工作面属于近距离采空区下回采,层间距离10 m左右,工作面两巷存在“内错、外错、重叠”三种布置方式。以110503工作面运输顺槽为工程背景,采用FLAC数值模拟以及围岩松动圈测试办法,对其巷道支护技术开展研究,确定支护方式。通过现场施工及实际观测,支护设计方案安全可行,有效缓解了巷道矿压显现,实现了对巷道的稳定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采空区下 锚网索支护 内错 外错 重叠
下载PDF
近距离采空区下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矿压规律 被引量:8
8
作者 戴文祥 孔令海 +1 位作者 邓志刚 赵善坤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12-215,220,共5页
为得到极近距离采空区下15 m以上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矿压规律,以中煤大同塔山煤矿3-5#煤层首采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微震监测和支架阻力实测,综合研究得到:受极近距离采空区的影响,工作面上覆岩层表现出"缓沉运动"的特点;工... 为得到极近距离采空区下15 m以上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矿压规律,以中煤大同塔山煤矿3-5#煤层首采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微震监测和支架阻力实测,综合研究得到:受极近距离采空区的影响,工作面上覆岩层表现出"缓沉运动"的特点;工作面推进过程中的整体来压强度较小,支架来压步距离散性较大、规律性不强;工作面来压期间动载系数平均1.19~1.22,矿压表现为准静压特点,支架工作状态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 特厚煤层 综放开 矿压规律 微震监测 支架工作阻力
下载PDF
近距离采空区下巷道循环掘进的应力扰动特征 被引量:5
9
作者 邓日键 韩昌良 +4 位作者 杨厚强 张有志 刘永强 宋凯 魏民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5-50,共6页
为探究近距离采空区下的巷道在重复性开挖过程中对邻近顶板的扰动影响,基于葫芦素煤矿2-1煤开采后22103运输巷的采掘环境,模拟巷道多次开挖推进过程,得到了卸载扰动应力与邻近锚固区顶板之间的扰动关系。结果表明,邻近顶板受到循环开挖... 为探究近距离采空区下的巷道在重复性开挖过程中对邻近顶板的扰动影响,基于葫芦素煤矿2-1煤开采后22103运输巷的采掘环境,模拟巷道多次开挖推进过程,得到了卸载扰动应力与邻近锚固区顶板之间的扰动关系。结果表明,邻近顶板受到循环开挖的扰动应力呈现波形递减趋势,由应力波传播特点将扰动区域分为近场扰动区、中场扰动区及远场扰动区。顶板所受的扰动应力与距离两者之间的联系可视为“指数函数”关系式。同一位置顶板所受到的当次开挖卸载的扰动应力比前一次开挖卸载的扰动应力小,且每次的应力变化量近乎相同。现场钻孔窥视效果表明,厚锚固圈层的建立可大大提高顶板岩层整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掘进面 循环掘进 扰动应力 距离 煤层顶板
下载PDF
近距离采空区下厚煤层巷道支护技术 被引量:2
10
作者 姜玉连 徐晓煜 +1 位作者 高志超 赵辉 《现代矿业》 CAS 2012年第7期111-114,共4页
煤层巷道的稳定性是影响矿井安全高效开采的重要因素。以平朔矿区井工二矿实际地质条件为工程背景,在对近距离采空区下厚煤层巷道支护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锚网索联合支护技术,以提高煤巷围岩强度及稳定性,为矿井的安全高效开采提供... 煤层巷道的稳定性是影响矿井安全高效开采的重要因素。以平朔矿区井工二矿实际地质条件为工程背景,在对近距离采空区下厚煤层巷道支护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锚网索联合支护技术,以提高煤巷围岩强度及稳定性,为矿井的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 厚煤层巷道 联合支护
下载PDF
近距离采空区下松散煤层巷道支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沈运才 《现代矿业》 CAS 2009年第1期128-130,共3页
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工业性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在分析总结现有煤巷支护技术和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近距离采空区下松散煤层巷道底板应力场和变形破坏特征,并分析了影响采空区下方围岩支承压力的主要因素,提出了该类巷道基本支护思想... 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工业性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在分析总结现有煤巷支护技术和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近距离采空区下松散煤层巷道底板应力场和变形破坏特征,并分析了影响采空区下方围岩支承压力的主要因素,提出了该类巷道基本支护思想和针对性控制技术,结合许疃煤矿7223机巷的具体条件,开展了工业性试验研究,取得了比较好的技术安全指标和社会经济效果,为类似地质条件矿山应用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 松散煤层 巷道支护 数值模拟 高强预应力支护
下载PDF
极近距离采空区下回采巷道布置优化设计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骏 《煤炭与化工》 CAS 2018年第5期24-26,29,共4页
以云冈矿极近距离采空区下81005工作面开采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比分析了下煤层不同布置方式下的煤柱应力与塑性区分布规律,得到了下煤层回采巷道布置与煤柱宽度的对应关系。研究结果为云冈矿81005工作面安全高效... 以云冈矿极近距离采空区下81005工作面开采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比分析了下煤层不同布置方式下的煤柱应力与塑性区分布规律,得到了下煤层回采巷道布置与煤柱宽度的对应关系。研究结果为云冈矿81005工作面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了指导,同时为相似条件下煤层群开采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 遗留煤柱 宽度优化
下载PDF
浅埋深近距离采空区下的工作面回采有害气体分析和预防 被引量:4
13
作者 孟范喻 赵利群 《陕西煤炭》 2019年第A02期85-89,共5页
针对柳塔煤矿浅埋深,上覆近距离采空区下12122工作面回采期间可能面临的上下层采空区连通,地表出现二次塌陷形成漏风通道,易引起采空区遗煤自燃造成工作面低氧及瓦斯超限等隐患,采取了以均压通风为根本手段的加强地表管理、加强通风设... 针对柳塔煤矿浅埋深,上覆近距离采空区下12122工作面回采期间可能面临的上下层采空区连通,地表出现二次塌陷形成漏风通道,易引起采空区遗煤自燃造成工作面低氧及瓦斯超限等隐患,采取了以均压通风为根本手段的加强地表管理、加强通风设施施工监理、加强通风参数分析、加强地表和采空区及上隅角的压差观测等预防措施。经总结分析研究,此种预防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避免了12122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低氧及瓦斯超限等危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 低氧 瓦斯超限 均压通风
下载PDF
木瓜矿近距离采空区下无煤柱沿空掘巷围岩稳定控制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苗伟杰 《煤矿现代化》 2021年第4期39-41,38,共4页
以木瓜矿10-102工作面复杂应力环境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调研、数值模拟、工业性试验的方法,调研表明了无煤柱沿空掘巷具备良好的现场条件,采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评估了工作面应力环境,从应力环境、煤炭回收率等方面论证了无煤柱沿空掘... 以木瓜矿10-102工作面复杂应力环境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调研、数值模拟、工业性试验的方法,调研表明了无煤柱沿空掘巷具备良好的现场条件,采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评估了工作面应力环境,从应力环境、煤炭回收率等方面论证了无煤柱沿空掘巷的优越性,基于此,开发了锚网梁索主动联合支护技术,现场试验验证了无煤柱沿空掘巷的适用性以及支护技术的合理性和可靠性,为无煤柱沿空掘巷技术的推广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 应力评估 无煤柱 沿掘巷 支护技术
下载PDF
近距离采空区下交叉点大断面锚网索支护设计 被引量:2
15
作者 冯德志 《煤炭科技》 2012年第2期64-65,共2页
针对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矿压显现规律不明显,巷道交叉点支护掘进施工困难的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采用锚网索联合支护技术,进一步确定了支护参数,并在应用后取得了成功,对该技术推广有一定参考意义。
关键词 距离 交叉点 锚网索支护
下载PDF
近距离采空区下切眼全断面全锚支护技术研究
16
作者 邢夏冰 《能源与节能》 2023年第6期127-130,共4页
为了解决传统支护方法存在的工艺复杂、材料消耗极大、职工劳动强度大等问题,马兰矿根据实际情况,拟在12706切眼0~150 m段实施全断面全锚支护。研究表明,全断面全锚支护技术与传统常规施工方法相比,工期缩短了30 d,支护材料投入节省195... 为了解决传统支护方法存在的工艺复杂、材料消耗极大、职工劳动强度大等问题,马兰矿根据实际情况,拟在12706切眼0~150 m段实施全断面全锚支护。研究表明,全断面全锚支护技术与传统常规施工方法相比,工期缩短了30 d,支护材料投入节省195778元左右,极大地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 切眼 全断面全锚支护技术
下载PDF
近距离采空区下无煤柱连续开采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17
作者 段微亮 《煤炭与化工》 CAS 2013年第8期41-44,共4页
基于近距离采空区下无煤柱连续开采过程中顶板垮落、初次来压及周期来压对工作面巷道的影响,分析回采上覆煤层后底板岩层移动变化规律,研究近距离采空区下巷道集约化布置沿空留巷方式,总结近距离采空区下沿空留巷围岩矿压变化规律,合理... 基于近距离采空区下无煤柱连续开采过程中顶板垮落、初次来压及周期来压对工作面巷道的影响,分析回采上覆煤层后底板岩层移动变化规律,研究近距离采空区下巷道集约化布置沿空留巷方式,总结近距离采空区下沿空留巷围岩矿压变化规律,合理选择沿空留巷巷道支护形式,探索并实践近距离采空区下无煤柱连续开采技术,解放了近距离采空区下采区区段及其他保护煤柱资源,本质上做到了采区的集约集中化高效开采及资源高效利用,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 无煤柱连续开 沿留巷
下载PDF
近距离采空区下末采回撤通道围岩控制技术数值模拟分析
18
作者 陈诚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23年第16期46-48,共3页
本文以韩家湾煤矿3304工作面回撤通道围岩控制为研究背景,结合现场监测数据,采取强制放顶技术,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回撤通道围岩的变形特征。在末采阶段,下煤层工作面与回撤通道相距5m时采取强制放顶措施,可以最有效地控制顶板来压,避... 本文以韩家湾煤矿3304工作面回撤通道围岩控制为研究背景,结合现场监测数据,采取强制放顶技术,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回撤通道围岩的变形特征。在末采阶段,下煤层工作面与回撤通道相距5m时采取强制放顶措施,可以最有效地控制顶板来压,避免工作面贯通后采场因悬顶面积较大而发生周期来压,确保工作面回撤时回撤通道围岩的稳定性,保证回撤工作顺利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 回撤通道 围岩控制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近距离采空区下末采回撤通道覆岩垮落及运移规律研究
19
作者 陈诚 谷红伟 龚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2年第9期63-67,共5页
以韩家湾煤矿3-1煤3304工作面和其上2-2煤为研究背景,通过物理相似模拟实验的方法,对近距离采空区下回撤通道覆岩垮落运移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2煤层平均周期来压步距为9.8m,3-1煤层平均周期来压步距为13.5m,由于受到回撤... 以韩家湾煤矿3-1煤3304工作面和其上2-2煤为研究背景,通过物理相似模拟实验的方法,对近距离采空区下回撤通道覆岩垮落运移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2煤层平均周期来压步距为9.8m,3-1煤层平均周期来压步距为13.5m,由于受到回撤通道影响3-1煤层来压步距较紊乱。2-2煤开采过程中工作面覆岩基本顶沿70°的破断角产生整体破断,从而导致地表产生“台阶式”下沉现象,且该处下沉值偏小,下沉量约为1m。3-1煤层开采后,基岩整体沿着76°破断角切落至回撤通道正上方,回撤通道顶板伴有超前裂隙的发育,造成围岩破坏较严重,上下煤层覆岩裂隙产生贯通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 回撤通道 相似模拟 覆岩垮落及运移
下载PDF
近距离采空区下切顶留巷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20
作者 张金金 《当代化工研究》 2024年第24期134-136,共3页
为实现下煤层巷道及回采工作面矿压的有效控制,以沙曲二号煤矿5302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通过理论分析、现场实践等方法对切顶留巷理论及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有回采巷道顶板密集孔预裂切缝设计、切眼密集孔切缝设计、锚索支护设计、巷... 为实现下煤层巷道及回采工作面矿压的有效控制,以沙曲二号煤矿5302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通过理论分析、现场实践等方法对切顶留巷理论及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有回采巷道顶板密集孔预裂切缝设计、切眼密集孔切缝设计、锚索支护设计、巷道临时支护设计等。对于应用过程中遇见的难题,针对工作面复杂地质条件,形成一套适用于该地区煤矿特色的切顶留巷和加强支护协同控制技术。实践表明,临时支护技术应用效果良好,可以满足切顶留巷动压承载区围岩控制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采空区下 切顶留巷 控制技术 注浆锚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