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适合的审美距离:儿童“近阅读”现象正视及应对策略
1
作者 顾士伟 《江苏教育研究》 2019年第25期65-68,共4页
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与对象必须保持恰当的心理距离,才能完全获得审美享受。针对实际阅读教学中,学生往往与文本近距离接触,产生了遮蔽课文审美属性的“近阅读”现象,因而在教学中追求适合儿童阅读成长的审美距离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应对... 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与对象必须保持恰当的心理距离,才能完全获得审美享受。针对实际阅读教学中,学生往往与文本近距离接触,产生了遮蔽课文审美属性的“近阅读”现象,因而在教学中追求适合儿童阅读成长的审美距离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应对策略有:以审美为出发点,处理教师与文本、学生之间的关系;以学生为原点,确立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以复述为训练点,调整学生对于文本的审美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距离 近阅读 阅读教学
下载PDF
近距离阅读附加双焦点眼镜对控制青少年近视进展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孙江红 李毅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62-464,共3页
目的观察青少年近视患者配戴近距离阅读附加的双焦点眼镜后,是否能控制近视度数的增长。方法随机抽取年龄在18周岁以下配戴近距离附加双焦点眼镜的近视青少年52人104眼,分别检测戴镜1年后和2年后的屈光度,并将其变化量与101人202眼年龄... 目的观察青少年近视患者配戴近距离阅读附加的双焦点眼镜后,是否能控制近视度数的增长。方法随机抽取年龄在18周岁以下配戴近距离附加双焦点眼镜的近视青少年52人104眼,分别检测戴镜1年后和2年后的屈光度,并将其变化量与101人202眼年龄相似的配戴单焦点普通近视眼镜的近视患者1年和2年后的屈光度变化量相比较;同时将配戴双焦点眼镜患者第2年与第1年的增幅相比较,分析比较其屈光度的变化。采用u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配戴双焦点眼镜的青少年组的近视增长第1年平均为-0.55D,第2年平均为-0.41D,标准差分别为0.37和0.49;配戴单焦点普通近视镜的青少年组的近视增长第1年平均为-0.85D,第2年平均为-0.93D,标准差分别为0.31和0.68。两组患者第1年和第2年近视度数增长幅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7.0922,7.9834,P<0.01);配戴近距离阅读附加双焦点眼镜的近视青少年近视增长速度明显低于配戴单焦点普通近视眼镜的近视青少年患者。而且配戴双焦点眼镜组第2年近视增长低于第1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325,P<0.05)。结论近距离阅读附加的双焦点眼镜能较好地控制青少年近视的增长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阅读附加双焦点眼镜 单焦点眼镜 屈光度
下载PDF
近视眼与正视眼近距离阅读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变化的区域差异性 被引量:1
3
作者 钱学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22-1025,共4页
目的:比较中低度近视眼与正视眼近距离阅读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变化的区域差异性。方法: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将黄斑区视网膜分为9个不同区域分别计算视网膜厚度,对比分析中低度近视与正常人近距离阅读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变化的区... 目的:比较中低度近视眼与正视眼近距离阅读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变化的区域差异性。方法: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将黄斑区视网膜分为9个不同区域分别计算视网膜厚度,对比分析中低度近视与正常人近距离阅读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变化的区域性差异。结果:中低度近视与正视眼相比,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在颞外象限、鼻外象限和外下象限视网膜厚度变薄;近距离阅读后,正视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未出现变化,中低度近视眼颞外象限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出现变化。结论: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区域性差异与屈光状态有关;近距离阅读后,中低度近视眼与正视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变化存在区域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厚度 距离阅读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
下载PDF
近视眼在持续性近距离阅读时周边屈光状态的变化 被引量:15
4
作者 龚露 保金华 +1 位作者 邓军 吕帆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95-98,共4页
目的 研究近视者在持续性近距离工作状态下,近视眼周边屈光状态的变化及其变化规律,探讨其对近视发生、发展产生影响的可能机制.方法 25名近视志愿者参加本实验,年龄为23~33岁,平均年龄为(26.6±0.4)岁,等效球镜度数为-1.50~-6.... 目的 研究近视者在持续性近距离工作状态下,近视眼周边屈光状态的变化及其变化规律,探讨其对近视发生、发展产生影响的可能机制.方法 25名近视志愿者参加本实验,年龄为23~33岁,平均年龄为(26.6±0.4)岁,等效球镜度数为-1.50~-6.50 D,平均为(-3.75±0.33)D,散光量〈0.75 D.用软性角膜接触镜对其双眼进行全矫,采用Grand Seilko WAM-5500红外自动验光仪,测量视远5 m和近注视33 cm调节状态下,以及33 cm注视距离下持续阅读45 min后右眼中心和颞侧30°的周边屈光度数20次,排除(均数±2×标准差)范围外的数据,然后取均值.屈光度数和周边屈光状态分别采用等效球镜和相对周边屈光度进行描述和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视远状态时,人眼的相对周边屈光度为(0.99±0.66)D,呈现远视化状态;近注视调节状态时,周边屈光度为(0.73±0.61)D,远视化程度下降,较视远状态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1,P=0.10);持续性近距离阅读工作后,周边屈光度为(1.05±0.68)D,远视化程度更明显,较阅读前近注视状态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3,P=0.00);近距离阅读前调节反应为(2.15±0.32)D,近距离阅读后略有上升至(2.19±0.33)D.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3,P=0.17).对持续近距离工作前、后的调节反应变化值与周边屈光状态变化值进行相关性分析,两者无显著相关性(r=-0.272,P=0.188).结论 近视眼在持续近距离工作状态下周边屈光度数有显著变化,呈现暂时性的远视性漂移,比近距离工作前周边远视性离焦更大.由此推测,近视的发生及发展可能与持续性近距离阅读状态下周边屈光度数的变化(即周边显著离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边屈光状态 持续性距离阅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