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返归自然”在郁达夫文学创作中的进步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黄川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2期37-40,共4页
“返归自然”在郁达夫文学创作中的体现,主要表现在对自然人性、自然美的追求,而这种追求必然导致对封建统治的反对与控诉,从而要求人的自由与平等,这就是“返归自然”在郁达夫文学创作中的进步意义;在景物描绘方面,郁达夫开创了我国文... “返归自然”在郁达夫文学创作中的体现,主要表现在对自然人性、自然美的追求,而这种追求必然导致对封建统治的反对与控诉,从而要求人的自由与平等,这就是“返归自然”在郁达夫文学创作中的进步意义;在景物描绘方面,郁达夫开创了我国文学创作中景物描写的先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达夫 返归自然 “真” 浪漫主义
下载PDF
返归自然:新时期小说的新母题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祖立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52-155,共4页
当人类最初走出混沌,告别原始蛮荒的时候,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似乎变得清楚了一些:人对文明的向往和趋近,使得人本身在一定意义上疏远了大自然。然而,历史与现实又总是不断地让人借助大自然进行自审或反思。随着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的提... 当人类最初走出混沌,告别原始蛮荒的时候,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似乎变得清楚了一些:人对文明的向往和趋近,使得人本身在一定意义上疏远了大自然。然而,历史与现实又总是不断地让人借助大自然进行自审或反思。随着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链条又在不断扣紧。新时期以来,小说获得极大的解放,文学主体性的确立和伸展,使得小说多姿多彩,以卓越的成就鹤立于其他文学体裁之上。特别是小说家们将审视的眼光投射到人与自然关系的题材时,他们的作品又增加了一层哲学的深沉美.《北方的河》、《迷人的海》、《船过青浪滩》、《峡谷》……读了这些作品时,我们几乎不能自持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充满魅力的神奇和性灵,并在她的面前沉思人类的种种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小说 返归自然 人与大自然 小说家 自然环境 《北方的河》 作家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文学主体性 人与自然关系
下载PDF
返归自然——张承志与赫尔曼·黑塞作品异同谈 被引量:2
3
作者 董之林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31-34,共4页
大约在82年至83年前后,一批表现“回归”意象的知青小说相继在文坛出现。所谓“回归”意象,是指这些作品(如孔捷生的《南方的岸》、张蔓玲的《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史铁生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等)都程度不同地表现了这一代知青对当年... 大约在82年至83年前后,一批表现“回归”意象的知青小说相继在文坛出现。所谓“回归”意象,是指这些作品(如孔捷生的《南方的岸》、张蔓玲的《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史铁生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等)都程度不同地表现了这一代知青对当年他们曾经劳动过的那块土地的留恋。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们被知青生活中曾有过的温馨、挚爱以及涌动着生命色彩的大自然景观所深深感动。在这批作家和作品中,张承志和他的《绿夜》、《黑骏马》以及《金牧场》等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返归自然 张承志 黑塞 作品 男主人公 作家 《黑骏马》 赫尔 《金牧场》 异同
下载PDF
卢梭“返归自然”观对勒克莱齐奥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席小妮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56-60,共5页
卢梭在其成名作也就是1749年回应第戎学院征文题目"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敦风化俗"的论文中就提出了"返归自然"的观念,这种生态观不仅给浪漫主义思潮开辟了道路,而且影响了后世的许多作家,2008年诺贝尔文... 卢梭在其成名作也就是1749年回应第戎学院征文题目"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敦风化俗"的论文中就提出了"返归自然"的观念,这种生态观不仅给浪漫主义思潮开辟了道路,而且影响了后世的许多作家,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勒克莱齐奥就是其中一位。勒克莱齐奥一直很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他的文学作品从内外两个方面都体现了卢梭的"返归自然"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梭 勒克莱齐奥 返归自然
下载PDF
返归自然与终极境域的开启——兼谈红柯小说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兴龙 《艺术广角》 2004年第2期14-16,共3页
返归自然成为小说的主题总是营造着浪漫主义的温柔之乡:田园牧歌式的自然风光,率性淳厚的遗俗民风,重义轻利的人伦美德,这些与其说是现代人对原始人性本真的崇尚和留恋,不如说是对工业文明冲击传统人伦的不满和逃避。无论是现代湘西边... 返归自然成为小说的主题总是营造着浪漫主义的温柔之乡:田园牧歌式的自然风光,率性淳厚的遗俗民风,重义轻利的人伦美德,这些与其说是现代人对原始人性本真的崇尚和留恋,不如说是对工业文明冲击传统人伦的不满和逃避。无论是现代湘西边城风情的礼赞者沈从文,还是当代商州历史遗韵的鼓吹者贾平凹,都是有意或无意地沿着这一轨迹走下去的。红柯的系列小说却在西部风情的文本表层的摹绘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柯小说 人性 生命 本真 终极问题 返归自然
下载PDF
音乐特长生声乐教学点滴——返归自然的发声方法
6
作者 刘晓华 《川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52-53,87,共3页
声乐教学中,只要我们遵循“婴儿啼哭”方法原则,每个学习声乐的人都能尽快进入歌唱的“自 由王国”,“自然”是歌唱发声最高权威,也是从事声乐艺术事业的所有人共同遵循的最高准则。
关键词 教与学 声乐教学 返归自然
下载PDF
脱出樊笼 返归自然——卢梭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浅析
7
作者 张磊 《时代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13-114,共2页
  卢梭是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伟大思想家,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先驱者.他的社会政治学名著<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及<社会契约论>是十八世纪以前资产阶级思想的总结,也是十八世纪法国社会思想发展史上一个重要...   卢梭是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伟大思想家,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先驱者.他的社会政治学名著<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及<社会契约论>是十八世纪以前资产阶级思想的总结,也是十八世纪法国社会思想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使卢梭闻名于世的不仅是他的社会政治哲学,还有他的独到的教育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梭 返归自然 儿童 十八世纪 封建教育制度 封建社会 封建制社会 爱弥儿 《爱弥儿》
原文传递
归隐派与名士风度——废名、沈从文、汪曾祺论 被引量:23
8
作者 杨联芬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2-62,共11页
中国现代文学,自周作人始,即出现一种具有归隐倾向的审美情绪。废名、沈从文 和汪曾祺,就小说创作所体现的恬淡自然而言,似可看作周作人一脉;但是,废、沈、汪这三位具有 师承关系的作家,其对人生和自然的情趣,既超越了周作人,又各... 中国现代文学,自周作人始,即出现一种具有归隐倾向的审美情绪。废名、沈从文 和汪曾祺,就小说创作所体现的恬淡自然而言,似可看作周作人一脉;但是,废、沈、汪这三位具有 师承关系的作家,其对人生和自然的情趣,既超越了周作人,又各具鲜明的个性。通过对三人小 说创作的梳理,揭示其返归自然、返朴归真的哲学与审美追求及其相互的联系与差异,从而呈现 三位作家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独特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名 沈从文 汪曾祺 返归自然 反朴归真
下载PDF
鲁迅与沈从文:殊途而同归的启蒙文学书写者 被引量:4
9
作者 刘忠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99-207,311,共9页
启蒙是一个多维度的开放话语,它的出发点是批判专制,终极目标是人性的合理重建,中间有多条路径可供选择。20世纪30年代,沈从文没有延续鲁迅开创的国民性批判之路,而是把乡土描绘成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试图用自然主义之光照亮理想的人性,... 启蒙是一个多维度的开放话语,它的出发点是批判专制,终极目标是人性的合理重建,中间有多条路径可供选择。20世纪30年代,沈从文没有延续鲁迅开创的国民性批判之路,而是把乡土描绘成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试图用自然主义之光照亮理想的人性,在"人之子"前方构筑一个美丽的"桃源"世界。主体精神的分野和价值尺度的差异造成两人在启蒙路径上的不同,但并不妨碍他们在终极目标上的一致。批判是为了建构,没有愚昧奴性的消除,返归自然的理想就不会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沈从文 启蒙路径 国民性批判 返归自然
下载PDF
古代诗歌“思乡”情结的人生意蕴 被引量:4
10
作者 孙维城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8期43-46,共4页
关键词 古代诗歌 陶渊明 返归自然 思乡主题 《归去来兮辞》 《黄鹤楼》 中国古代 自然 古代社会 思乡情结
下载PDF
论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的三种启蒙叙事 被引量:1
11
作者 祝学剑 《学术探索》 2007年第3期122-126,共5页
中国现代乡土文学表现出鲜明的启蒙意识,在不同时期,启蒙意识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五四乡土文学以揭示病苦为核心,表现出批判蒙昧的启蒙意识;三十年代乡土文学以皈依乡土为指向,表现出返归自然的启蒙意识;四十年代乡土文学以审视人性为核... 中国现代乡土文学表现出鲜明的启蒙意识,在不同时期,启蒙意识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五四乡土文学以揭示病苦为核心,表现出批判蒙昧的启蒙意识;三十年代乡土文学以皈依乡土为指向,表现出返归自然的启蒙意识;四十年代乡土文学以审视人性为核心,表现出改良人生的启蒙意识。中国现代乡土文学在三个不同的时期表现出三种不同的启蒙精神,纵观三个时期乡土文学,我们可以清晰的窥见三个时期乡土文学启蒙精神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文学 启蒙 批判蒙昧 返归自然 改良人生
下载PDF
卢梭生态美学观之现代阐释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伟萍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2年第3期85-88,共4页
在自然——人构成统一生态系统的原则下,从自然生态和谐美、人性生态美这两个密切相关的层面出发解读卢梭作品中蕴含的生态美学观。卢梭对自然的独特阐释,表达了以自然对抗文明的生态审美旨趣和审美价值观。而他对人性生态美的向往与塑... 在自然——人构成统一生态系统的原则下,从自然生态和谐美、人性生态美这两个密切相关的层面出发解读卢梭作品中蕴含的生态美学观。卢梭对自然的独特阐释,表达了以自然对抗文明的生态审美旨趣和审美价值观。而他对人性生态美的向往与塑造,则体现了他对人类生命存在的高度关注,折射出卢梭深厚的人文情怀。对卢梭生态美学观的探讨和阐释,可从理论层面进而到实践层面为解决当今人们所面临的生存方式危机和精神危机提供重要的启示和开拓一条新的追问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美学 返归自然 整体和谐生态美与爱 人性生态美
下载PDF
论郁达夫小说性爱描写的启蒙意识
13
作者 祝学剑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60-64,共5页
郁达夫作为一个浪漫抒情作家,其小说大胆直露的性爱描写是作家主观情绪的自然流露,表现出深刻的启蒙意识。具体说来,人的发现是启蒙意识的核心,返归自然是启蒙意识的精神旨归,忏悔意识是启蒙精神的自我升华,批判封建意识是启蒙思想的终... 郁达夫作为一个浪漫抒情作家,其小说大胆直露的性爱描写是作家主观情绪的自然流露,表现出深刻的启蒙意识。具体说来,人的发现是启蒙意识的核心,返归自然是启蒙意识的精神旨归,忏悔意识是启蒙精神的自我升华,批判封建意识是启蒙思想的终极指向。从启蒙的角度观照郁达夫小说的性爱描写可以看到郁达夫小说的深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达夫 性爱 启蒙 返归自然 忏悔意识
下载PDF
论现代乡土文学的三种启蒙精神
14
作者 祝学剑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2007年第9期123-127,共5页
中国现代乡土文学表现出鲜明的启蒙意识,在不同时期,它们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五四"乡土文学以揭示病苦为核心,表现出批判蒙昧的启蒙意识;30年代乡土文学以皈依乡土为指向,表现出返归自然的启蒙意识;40年代乡土文学以审视人性... 中国现代乡土文学表现出鲜明的启蒙意识,在不同时期,它们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五四"乡土文学以揭示病苦为核心,表现出批判蒙昧的启蒙意识;30年代乡土文学以皈依乡土为指向,表现出返归自然的启蒙意识;40年代乡土文学以审视人性为核心,表现出改良人生的启蒙意识。纵观三个时期的中国现代乡土文学,我们可以清晰的窥见三个时期乡土文学启蒙精神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文学 启蒙 批判蒙昧 返归自然 改良人生
下载PDF
蛤蟆教书
15
作者 赵燕翼 《丝绸之路》 1994年第1期49-50,共2页
蛤蟆教书赵燕翼蛤蟆镇郊,有状元坟。其墓碑底座,以花岗岩精工雕凿,呈蛙状;努目鼓腮,昂首向天。尝于静夜,嘎然长鸣,声闻数十里。乡民崇敬若神,遂渐以“蛤蟆”成地名。据传,五百年前,该镇状元生肖属猴,乳名猢狲。幼时性格乖张... 蛤蟆教书赵燕翼蛤蟆镇郊,有状元坟。其墓碑底座,以花岗岩精工雕凿,呈蛙状;努目鼓腮,昂首向天。尝于静夜,嘎然长鸣,声闻数十里。乡民崇敬若神,遂渐以“蛤蟆”成地名。据传,五百年前,该镇状元生肖属猴,乳名猢狲。幼时性格乖张,不喜读书。且少年贪杯,人称“醉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蛤蟆 猢狲 临终遗嘱 群芳争艳 书面汉语 返归自然 花岗岩 悉听尊便 中年男子 诸葛亮
下载PDF
中国也有瓦尔登湖
16
作者 戴荣里 《小康》 2022年第27期75-75,共1页
疫情期间居家办公,多少给人一点压抑感。能到大自然里去走走,真是让人愉快的事。我喜欢颐和园,喜欢香山,也喜欢植物园。这些景点,烂熟于心,就少了些新鲜感。总渴望去类似童年喜欢的河边走走,今年的几次通州之行,让我了了心愿。总有学生... 疫情期间居家办公,多少给人一点压抑感。能到大自然里去走走,真是让人愉快的事。我喜欢颐和园,喜欢香山,也喜欢植物园。这些景点,烂熟于心,就少了些新鲜感。总渴望去类似童年喜欢的河边走走,今年的几次通州之行,让我了了心愿。总有学生和朋友接我去通州,在运河岸边行走,如果在河东岸,那份悠闲和自然确是一份潇洒的快乐。既有天籁之音的悄然抵达,又有满目绿色的春夏交融。近处的水草、钓鱼的老者、搭着帐篷嬉笑的游客,一切返归自然。燕子在空中飞行,蝴蝶在旁边叫嚷,还有新生的蚊虫在近河的岸边叫嚷着,真让人沉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籁之音 返归自然 瓦尔登湖 压抑感 颐和园 新鲜感 通州 植物园
下载PDF
魏晋风度的典型——文人嵇康
17
作者 阚书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125-126,158,共3页
魏晋风度的产生与东汉末年大规模的死亡现象和士人对死亡的畏惧有直接的关系。大量的死亡,使魏晋士人格外地珍视个体的生命,自觉积极地思索生命的价值以及保全和完善生命的途径。嵇康作为竹林七贤的领袖,无论是在容貌的俊秀、思想的自然... 魏晋风度的产生与东汉末年大规模的死亡现象和士人对死亡的畏惧有直接的关系。大量的死亡,使魏晋士人格外地珍视个体的生命,自觉积极地思索生命的价值以及保全和完善生命的途径。嵇康作为竹林七贤的领袖,无论是在容貌的俊秀、思想的自然,还是在以艺术的方式表达人生上都可称得上是魏晋风度人格美的典型代表。在黑暗的社会里,嵇康试图从世俗中摆脱出来,寄情山水,远离世俗的打扰,一个人固执地追求着自由,追求着真理,追求着超越,追求着自我,最终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自己的追求,成了千古传颂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风度 嵇康 返归自然 艺术表达
下载PDF
看得《丘山》似沟塾
18
作者 李林荣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0-51,共2页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从流传千载的这一陶诗名句里提炼出篇名的小说《丘山》,整个故事情节和人物的设置,却不像《归园田居》那么散淡、安详和超然,能给人带来心旷神怡的轻松愉悦感。同是“丘山”,在陶渊明的吟咏中,是挣脱尘网、...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从流传千载的这一陶诗名句里提炼出篇名的小说《丘山》,整个故事情节和人物的设置,却不像《归园田居》那么散淡、安详和超然,能给人带来心旷神怡的轻松愉悦感。同是“丘山”,在陶渊明的吟咏中,是挣脱尘网、返归自然的通脱旷达;在凸凹的小说中,却成了人物内心欲纵横的背景映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山 返归自然 陶诗 《归园田居》 愉悦感 人物的设置 通脱 适俗
原文传递
融入城市
19
《广州文艺》 2021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多年前,张炜曾写过一篇题为《融入野地》的文章,其中的那种返归自然的情感与意志令人印象深刻。眼下的这两本书.让我想起张炜的文章。但与张炜文章中的情况相反,它们与融入城市有关。首先是迟子建的《烟火漫卷》。1990年,迟子建到哈尔... 多年前,张炜曾写过一篇题为《融入野地》的文章,其中的那种返归自然的情感与意志令人印象深刻。眼下的这两本书.让我想起张炜的文章。但与张炜文章中的情况相反,它们与融入城市有关。首先是迟子建的《烟火漫卷》。1990年,迟子建到哈尔滨工作和生活,这座在历史、地理、风俗等层面都颇为独特的城市也开始逐渐进入她的文学视野。在迟子建以往的作品中,哈尔滨多是背景式的存在,只有到了《烟火漫卷》,哈尔滨的形象才开始变得鲜明,和小说中的众多人物一样成为书写的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 融入城市 返归自然 文学视野 印象深刻 烟火 张炜 哈尔滨
原文传递
童年、乡愁与地域美学谱系
20
作者 黄桂元 《文学自由谈》 2021年第1期139-143,共5页
徐迟先生为《瓦尔登湖》的中译本作序,一再提示读者,与梭罗一同“返归自然”,“最好是先把你的心安静下来”,才能领略此书的深味。戴小雨的《大雪是被子》,没有徐迟先生说的那么“浓缩、难读、艰深”,但我还是认为,在这个强调速度、浮... 徐迟先生为《瓦尔登湖》的中译本作序,一再提示读者,与梭罗一同“返归自然”,“最好是先把你的心安静下来”,才能领略此书的深味。戴小雨的《大雪是被子》,没有徐迟先生说的那么“浓缩、难读、艰深”,但我还是认为,在这个强调速度、浮躁不堪、盛行碎片化阅读和“文化快餐”的娱乐时代,读这样一部既不“鸡汤”也不迎合市场的散文集,同样需要“安静下来”,如此,你会深陷其间,唏嘘感慨,流连忘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迟 返归自然 《瓦尔登湖》 碎片化阅读 文化快餐 乡愁 地域美学 娱乐时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