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4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孔子返本开新的历史哲学思想
1
作者 唐代兴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36,共12页
孔子,是人类伟大的思想家,也是古代杰出的历史哲学家。他的思想学说是以返本开新的历史哲学为认知基础并以返本开新的历史发展观为指南。孔子的返本开新思想包括历史发展论、历史主体论、损益认知论和古今互动律。在以此四者为基本内涵... 孔子,是人类伟大的思想家,也是古代杰出的历史哲学家。他的思想学说是以返本开新的历史哲学为认知基础并以返本开新的历史发展观为指南。孔子的返本开新思想包括历史发展论、历史主体论、损益认知论和古今互动律。在以此四者为基本内涵的历史哲学中,“变中不变”的是历史本体、传统本质、根本的道,可以简称为“古”;“不变中变”的是历史的现象,传统的变数,指向现实的运动以及朝向未来的可能性,可以简称为“今”。古与今互动,既是传统向现实的新生,也是本体对现象的矫正,更是“变”对“不变”的弘大。它超越地域、时空和民族国家,为人类共生存在提供了永恒的世界意义,具有引导巨变时代文明生生向前的当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返本开新 历史哲学思想 历史主体论 损益方法 古今互动律
下载PDF
返本开新:文学研究的范式开拓与跨界融合——叶舒宪教授访谈录
2
作者 叶舒宪 肖景匀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24,F0002,共8页
一如何比较研究:文学跨学科研究的先行者肖景匀:叶老师,您好!您在1980年代的研究内容都与神话原型批评或结构主义批评相关的。即使到现在,仍有一些比较文学领域的学者坚称,“比较”应该发生在文本或内容之间,而非借助外来理论分析本土... 一如何比较研究:文学跨学科研究的先行者肖景匀:叶老师,您好!您在1980年代的研究内容都与神话原型批评或结构主义批评相关的。即使到现在,仍有一些比较文学领域的学者坚称,“比较”应该发生在文本或内容之间,而非借助外来理论分析本土文本。请问您如何完成原型批评与中国文学的嫁接?是否担心这一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水土不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原型批评 结构主义批评 比较文学 跨界融合 返本开新 叶舒宪 水土不服 跨学科研究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正本清源与返本开新——基于新中国成立以来探索历程的分析
3
作者 李海青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1,共7页
纵观新中国成立75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在艰辛探索历程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实现对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理解上的正本清源与返本开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探... 纵观新中国成立75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在艰辛探索历程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实现对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理解上的正本清源与返本开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在正本清源的基础上返本开新,不断探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的新的结合点,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时代条件的结合更为全面、更为系统,达到了新的高度,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从整个历程来看,随着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越来越系统深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资源得到了越来越充分的挖掘与运用,对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与之相应,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 正本清源 返本开新
下载PDF
西方政治思想史书写的返本与开新
4
作者 谢惠媛 《政治思想史》 CSSCI 2024年第1期49-57,共9页
中国学界对西方政治思想史较为系统的研究与书写可追溯至20世纪20年代。经过100多年的研究,许多西方重要思想家的政治理论已得到系统且深入的探讨。鉴于此,作为学科的政治思想史,其未来发展需要考虑两个基本问题:一是政治思想史的当代... 中国学界对西方政治思想史较为系统的研究与书写可追溯至20世纪20年代。经过100多年的研究,许多西方重要思想家的政治理论已得到系统且深入的探讨。鉴于此,作为学科的政治思想史,其未来发展需要考虑两个基本问题:一是政治思想史的当代书写是否必要?二是如何在当代书写西方政治思想史?针对此,本文侧重从维度和张力两个方面,结合马基雅维利政治思想的研究,谈一谈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如何经由“返本”(1)达致“开新”,从而找到自身发展的出路,展现其当代书写的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思想史 马基雅维利 未来发展需要 重要思想家 返本 开新 书写
下载PDF
返本与开新: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和”文化特质
5
作者 杨磊鑫 叶荣国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9-24,58,共7页
中国文化崇尚和谐,中国传统“和”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之源。返本开新是中国式现代化与“和”文化的互动逻辑。中国式现代化承扬“和”文化精髓,蕴藏“和”文化基因,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植根“政通人和”的民... 中国文化崇尚和谐,中国传统“和”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之源。返本开新是中国式现代化与“和”文化的互动逻辑。中国式现代化承扬“和”文化精髓,蕴藏“和”文化基因,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植根“政通人和”的民本情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赓续“贫富弥合”的价值追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秉承“心物调和”发展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内蕴“天人合一”的生态哲学;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沿袭“协和万邦”的处世智慧。中国式现代化实现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与“和”文化的有机结合,推动“和”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彰显“和而不同”的辩证思维与“和合共生”的整体思维,是对“和”文化的当代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传统“和”文化 返本开新
下载PDF
返本开新:从20世纪中西学术交流看传播学本土化 被引量:9
6
作者 邵培仁 姚锦云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5期59-68,共10页
"传播学本土化"是一个重要而又热门的话题。文章试图跳出传播学一隅加以探讨:如何在中国思想史和学术史的脉络中定位"传播学本土化"?如何在中西交流语境中看待"传播学本土化"?一方面,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 "传播学本土化"是一个重要而又热门的话题。文章试图跳出传播学一隅加以探讨:如何在中国思想史和学术史的脉络中定位"传播学本土化"?如何在中西交流语境中看待"传播学本土化"?一方面,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学术就有一个"转化西学"的热潮,体现为清华国学院和中研院史语所的建立、现代新儒家的兴起和"返本开新"的努力,以及社会科学"中国化"思潮。"转化西学"和"返本开新"的观念最早可追溯至唐代以来直至宋明的"新儒学"运动。另一方面,传播学的"本土化"问题,实际上是整个中国现代社会科学的"中国化"问题的一部分,与"西方中心主义"的隐含前提密切相关,后者也使华人学者的研究"自主性"问题变得异常突出。华人本土传播学研究应该努力将"返本"与"开新"结合起来,即返传统思想和现实经验之"本",开现代传播理论之"新",在时间经线上立足本土、古今联通,在空间纬度上扎根本土、中外沟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学 本土化 中国化 返本开新 西方中心主义 自主性
下载PDF
因时而动 返本开新 建设发展新工科——在工科优势高校新工科建设研讨会上的讲话 被引量:178
7
作者 张大良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9,共6页
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天津大学主办的工科优势高校新工科建设研讨会4月8日在天津大学举行。会议以"新工科建设:愿景与行动"为主题,研讨并形成了"新工科"建设行动路线("天大行动")。会上,教育部高等... 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天津大学主办的工科优势高校新工科建设研讨会4月8日在天津大学举行。会议以"新工科建设:愿景与行动"为主题,研讨并形成了"新工科"建设行动路线("天大行动")。会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作了主题报告,对新工科建设的背景、目标、要求和途径等进行了深刻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科 返本开新 高校 优势 高等教育司 天津大学 主题报告 教育部
下载PDF
道德的功利性与返本归真 被引量:7
8
作者 童建军 李萍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1-46,共6页
在经济主义成为强势话语的时代语境中,道德的外在功利性价值受到重视。它迎应了人的物质欲望,却导致道德的工具化和消解。道德的价值只有回到德性伦理的框架和视野中,才是真实的返本归真。在以经济成就为导向的当代中国社会中,需要关切... 在经济主义成为强势话语的时代语境中,道德的外在功利性价值受到重视。它迎应了人的物质欲望,却导致道德的工具化和消解。道德的价值只有回到德性伦理的框架和视野中,才是真实的返本归真。在以经济成就为导向的当代中国社会中,需要关切对道德内在性价值的认同,化规范为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 功利性 内在性 返本归真
下载PDF
“综合创新”与“返本开新”——儒学现代化的两条不同路径 被引量:3
9
作者 张三萍 关心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6,共6页
"综合创新"论和"返本开新"论代表了儒学及中国现代化的两条不同道路,二者对传统文化和儒学的界定不同、研究传统的方法不同、对儒学的精华和糟粕的取舍标准不同,进而导致其实现儒学现代化的程度不同。认识二者的区... "综合创新"论和"返本开新"论代表了儒学及中国现代化的两条不同道路,二者对传统文化和儒学的界定不同、研究传统的方法不同、对儒学的精华和糟粕的取舍标准不同,进而导致其实现儒学现代化的程度不同。认识二者的区别,是为了更好地处理马克思主义与现代新儒学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 综合创新 返本开新 “马魂中体西用”
下载PDF
返本开新:重戡中医哲学——以朱丹溪、余云岫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程雅君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5-53,共9页
返本开新的中医哲学,首先要对中西马三元模式进行正确解读、定位和融摄,并具体落到中医理论临床的实处。"马学为魂"就是以真理为魂,以实践为魂,以临床疗效为魂;"中学为体"就是坚持中医特色与优势,以中医整体观和中... 返本开新的中医哲学,首先要对中西马三元模式进行正确解读、定位和融摄,并具体落到中医理论临床的实处。"马学为魂"就是以真理为魂,以实践为魂,以临床疗效为魂;"中学为体"就是坚持中医特色与优势,以中医整体观和中医思维方式等为主体;"西学为用"就是取西医之长作为中医之短的补体。中西医结合的哲学解读是中西医"和合"。中医哲学之返本开新,是时代赋予学界的历史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哲学 朱丹溪 余云岫 返本开新 三元模式
下载PDF
优良传统如何“返本开新” 被引量:1
11
作者 邹广文 禹嘉煐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8-39,共2页
党的优良传统,其厚重常常让我们身居其中而不自知,社会的变迁使得我们淡化了对于优良传统的自觉承传意识。在当代,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也需要"返本开新",尤其是要以更加开放的心胸,着重在价值层面去对党的优良传统予以自觉认... 党的优良传统,其厚重常常让我们身居其中而不自知,社会的变迁使得我们淡化了对于优良传统的自觉承传意识。在当代,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也需要"返本开新",尤其是要以更加开放的心胸,着重在价值层面去对党的优良传统予以自觉认同,对外来文化先进合理成分进行学习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优良传统 返本开新 价值层面 外来文化 自觉
下载PDF
邓小平理论的“返本”与“开新” 被引量:3
12
作者 何云峰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9,共5页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邓小平理论既有“返本”的一面,又有“开新”的一面。“返本”主要表现在:在唯物史观的层面回归生产力决定论,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层面重新回归社会主义物质基础论。“开新”不仅表现在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邓小平理论既有“返本”的一面,又有“开新”的一面。“返本”主要表现在:在唯物史观的层面回归生产力决定论,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层面重新回归社会主义物质基础论。“开新”不仅表现在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更表现在实现了从结构主义的社会主义观向功能主义的社会主义观的根本转变,从理想主义的社会主义观向现实主义的社会主义观的根本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 马克思主义 返本 开新
下载PDF
教育返本开新的前提性反思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业才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共5页
要探讨教育如何得以返本开新,其前提是反思历史与现实中的偏枯教育何以偏离了本真的教育之根本追求。一旦当教育沦为国家机器;当学校成为生产标准件式专才的“工场”;当交往成为交易;当教师越教越“输”,教授越教越“瘦”;当分数等于时... 要探讨教育如何得以返本开新,其前提是反思历史与现实中的偏枯教育何以偏离了本真的教育之根本追求。一旦当教育沦为国家机器;当学校成为生产标准件式专才的“工场”;当交往成为交易;当教师越教越“输”,教授越教越“瘦”;当分数等于时间加汗水搭上健康,考试成为挥之不去的恶梦,教育(偏枯)异化了。尽管(偏枯)异化了的教育只是教育中的部分反教育现象,但其害甚巨!须返本开新:让教育与政治形成良性互动;让学校成为人文关怀与科学探索相得益彰的桥梁;让真知交往成为智慧的对话与提升;让教师充满自信弘扬人生;让学生获得可持续性生命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偏枯 返本开新 前提性反思
下载PDF
评现代新儒家的“返本开新”说——兼谈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建设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宗桂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4-39,共6页
现代新儒家的所谓返本开新,就是反传统儒学之本,开科学、民主之新。返本开新说提出的主要原因,是近现代中西文化的碰撞和现代新儒家对中国文化精神价值的推崇。返本开新的价值取向和致思途径,是与现代新儒家的整个价值系统密切联系的。... 现代新儒家的所谓返本开新,就是反传统儒学之本,开科学、民主之新。返本开新说提出的主要原因,是近现代中西文化的碰撞和现代新儒家对中国文化精神价值的推崇。返本开新的价值取向和致思途径,是与现代新儒家的整个价值系统密切联系的。返本开新说的提出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但也有其缺点和局限。我们应该在审视现代新儒家的文化思想的同时,引出借鉴和教训,从而搞好我国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新儒家 中国文化精神 返本开新 社会主义新文化 西方文化 精神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 心性之学 内在超越 文化价值取向
下载PDF
返本开新与儒学再造——论颜元的习行哲学及其历史命运 被引量:2
15
作者 颜炳罡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7-72,共6页
颜元是中国明末清初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系统对前代学术传统而言,既非冯友兰所说的"照着讲",也非"接着讲",而是推倒两千年来的学术成见,直追周孔正学。他以"复古"为口号,进行着儒学新形... 颜元是中国明末清初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系统对前代学术传统而言,既非冯友兰所说的"照着讲",也非"接着讲",而是推倒两千年来的学术成见,直追周孔正学。他以"复古"为口号,进行着儒学新形态的探索工作,"溯本以致新"或者说返本开新是其思想的本质特征。溯本或返本即返回到原始儒家健全的精神上去,致新或开新即开出崇实尚动之儒学新形态。由其思想可以窥见明末清初中国哲学的特点,即反省意识、主体自觉、责任意识和崇实倾向。不过,当崇实倾向无法落实于外在的社会制度建构而只能向学问中探求时,反省意识与主体意识随之归隐,而埋头故纸堆的乾嘉朴学也就呼之欲出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元 习行 “六府” “三事” 崇实 返本开新
下载PDF
现代新儒学“返本开新”思想论评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培超 《船山学刊》 CSSCI 1997年第1期61-65,共5页
关键词 现代新儒学 返本开新” 现代新儒家 中国文化 道德本体论 思想论 中国传统文化 牟宗三 中国哲学 儒家伦理
下载PDF
返本开新的诗学建构——现代新儒家文化诗学的启示 被引量:2
17
作者 侯敏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18-23,共6页
20世纪中国诗学建构是在“西学东渐”的情势下进行的。中国理论界吸纳了西方近现代各种诗学方法和观念,缺乏民族文化思想体系的支撑,不免导致文论和诗学的“失语症”。现代新儒家取“返本开新”之学术进路,以“人化论”、“心化论”、... 20世纪中国诗学建构是在“西学东渐”的情势下进行的。中国理论界吸纳了西方近现代各种诗学方法和观念,缺乏民族文化思想体系的支撑,不免导致文论和诗学的“失语症”。现代新儒家取“返本开新”之学术进路,以“人化论”、“心化论”、“生化论”为中心来建构中国诗学理论体系。这种有根的诗学,既突出民族传统而又兼顾中西,通幽微,达博大,给我们建构21世纪中国特色的文论和诗学体系以宝贵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新儒家 返本开新 诗学建构
下载PDF
“开新式返本”与“创造性会通”:中国哲学方法论反思与范式转换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俊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1-8,共8页
三十余年以来,学术界关于中国哲学方法论的探讨日益增多。在这些讨论中,中国哲学的合法性以及中西马三者的关系构成了探讨中国哲学方法论的两个重要理论背景。在此背景下,方法论的演变主要表现为三大动向:一是比较哲学的持续升温,二是... 三十余年以来,学术界关于中国哲学方法论的探讨日益增多。在这些讨论中,中国哲学的合法性以及中西马三者的关系构成了探讨中国哲学方法论的两个重要理论背景。在此背景下,方法论的演变主要表现为三大动向:一是比较哲学的持续升温,二是传统治学方法的重新肯定与复活,三是问题导向的新研究不断涌现。学界对方法论的关注焦点是围绕"以西释中"的模式所展开的激烈争论和反思,这些争论暴露出当前中国哲学研究的深层问题。究竟言之,中国哲学的转型与创新的主要进路在于"开新式返本"与"创造性会通"。如何在与西学深入会通的背景下抉发中国哲学的内在精神,使"返本""会通""开新"三者有机融合,在"化西"的层次之上达到中西文化交融的"双向诠释"和"深度融合",是摆在当代中国哲学面前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新式返本 创造性会通 中国哲学 方法论 以西释中 范式转换
下载PDF
钩深致远,返本开新——清代前碑派碑学理论的建构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睿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64-69,共6页
本文梳理了清代前碑派碑学理论发生的士人心态根源和时代学术背景,展示了碑学理论的建构过程:从顾炎武的开派示范到碑学审美理念的提撕以至书法史的重新清理。标举其钩深致远、返本开新的学术志向以及对书法历史资源沉实筛选和冷静清理... 本文梳理了清代前碑派碑学理论发生的士人心态根源和时代学术背景,展示了碑学理论的建构过程:从顾炎武的开派示范到碑学审美理念的提撕以至书法史的重新清理。标举其钩深致远、返本开新的学术志向以及对书法历史资源沉实筛选和冷静清理的学术气质。继承发扬这种人文学术品格对于当下的书法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碑学 古意 学术气质 返本开新
下载PDF
回阳返本汤浸出工艺的合理性研究
20
作者 侯世祥 贺英菊 +4 位作者 张媛 廖工铁 龚涛 李成蓉 唐昌炯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606-608,共3页
以回阳返本汤为样本,研究中药复方浸出工艺的合理性。通过不同工艺路线浸出液多种指标成分的定性定量比较说明:对成分复杂的中药复方,宜根据药材成分及其理化性质设计工艺路线,视成分相互作用将药材分类提取,浸出溶剂可根据有效成... 以回阳返本汤为样本,研究中药复方浸出工艺的合理性。通过不同工艺路线浸出液多种指标成分的定性定量比较说明:对成分复杂的中药复方,宜根据药材成分及其理化性质设计工艺路线,视成分相互作用将药材分类提取,浸出溶剂可根据有效成分的不同溶解性质使用多种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阳返本 浸出工艺 合理性 方剂 剂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