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跨国迁移与流动人口的实证研究——以在沪日本人和赴日返沪人员为例 被引量:10
1
作者 何亚平 骆克任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2期53-60,88,共9页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社会关系、文化模式的发展变迁,也使跨国迁移成为越来越频繁的“常态”。本文通过大量的数据和调查资料,以在沪日本和赴日返沪人员为例,对其历史沿革、人口结构、入出境事由、迁移类型和迁移方式...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社会关系、文化模式的发展变迁,也使跨国迁移成为越来越频繁的“常态”。本文通过大量的数据和调查资料,以在沪日本和赴日返沪人员为例,对其历史沿革、人口结构、入出境事由、迁移类型和迁移方式、社会支持网络等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二者的异同点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国迁移 日本人 赴日返沪人员 实证研究
下载PDF
关于十万上海知识青年进疆和返沪的思考
2
作者 姚勇 《西北人口》 2000年第3期50-52,共3页
上海知识青年支援新疆建设 ,是20世纪60年代一件重要的大事。本文从多方面探讨了上海知识青年进疆与返沪的原因 。
关键词 上海知识青年 进疆 返沪
下载PDF
喜忧交集的隔代相聚——知青子女返沪纪事 被引量:4
3
作者 赵添瑭 《社会》 北大核心 1994年第8期9-12,共4页
对上海人来说,1992年11月4日是一个难以忘记的日子。这一天,发行量达150万份的《新民晚报》在第3版登载了一条社会新闻:居住在自忠路322弄16号、年仅22岁的新疆回沪知青子女易军,残忍地杀害、肢解了自己的亲外婆。一时间,凶手易军和整... 对上海人来说,1992年11月4日是一个难以忘记的日子。这一天,发行量达150万份的《新民晚报》在第3版登载了一条社会新闻:居住在自忠路322弄16号、年仅22岁的新疆回沪知青子女易军,残忍地杀害、肢解了自己的亲外婆。一时间,凶手易军和整个案件,成了街头巷尾的议论中心,随之而来的是,回沪知青子女问题也成了前所未见的社会舆论热点,传媒连续报道,各界人士踊跃参与讨论。从1989年初上海市府决定接,纳在外省区工作的原上海城镇上山下乡知青子女回沪就读入户以来,上海人至今才开始普遍地关注起回沪知青子女问题,认真地思考起这个问题的方方面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习惯 监护人 移民群体 上海城镇 《新民晚报》 返沪 交集 家庭人际关系 移民运动 新疆
下载PDF
回沪知青子女的相关研究综述
4
作者 司慧 《新西部》 2019年第18期83-84,共2页
本文梳理了中国知网上从1989年开始至2018年期间近30年间有关回沪知青子女研究的相关论述。研究的重点主要有:分析了回沪知青子女在上海这个新环境下产生的心态共性以及心理问题;回沪知青子女与监护人的矛盾;回沪知青子女少年犯罪也呈... 本文梳理了中国知网上从1989年开始至2018年期间近30年间有关回沪知青子女研究的相关论述。研究的重点主要有:分析了回沪知青子女在上海这个新环境下产生的心态共性以及心理问题;回沪知青子女与监护人的矛盾;回沪知青子女少年犯罪也呈上升趋势;知青子女抗逆力以及知青子女的婚姻情况。认为,当前研究应关注回沪知青子女对其子女的教育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青返沪 知青子女 问题
下载PDF
苏渊雷先生小传 被引量:2
5
作者 朱杰人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0年第3期35-36,共2页
苏渊雷先生,原名中常,字仲翔,号钵水居士,晚暑钵翁,又号遯园.1908年生于浙江平阳江南区玉龙口村(今属苍南县)4岁丧父,兄弟二人惟孀母是依.5岁发蒙,就学于私塾.后侍外祖父,受其古典诗词的熏陶.12岁,以第一名毕业于金乡高等小学.13岁入南... 苏渊雷先生,原名中常,字仲翔,号钵水居士,晚暑钵翁,又号遯园.1908年生于浙江平阳江南区玉龙口村(今属苍南县)4岁丧父,兄弟二人惟孀母是依.5岁发蒙,就学于私塾.后侍外祖父,受其古典诗词的熏陶.12岁,以第一名毕业于金乡高等小学.13岁入南雁宕会文书院,从张汉杰进修古典文学.1922年秋,考入浙江省立第十师范学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传 江南区 返沪 救国会 苍南县 岁入 外祖父 古典诗词 孔学 居士
下载PDF
杨守敬函稿
6
作者 刘信芳 《东南文化》 CSSCI 1991年第5期317-321,共5页
阁下昨日晚挈轩返沪,借道枉书,已蒙收录不述.庚续书嘱,嫌复件误书六纸,随即换付.去年来札,有篆隶之属,守敬以久不习此,未应尊命.辱承贵邦人谬赏,坚欲守敬作之。
关键词 杨守敬 禹贡 《水经注疏》 武昌 老人年 返沪 古诗 本义 巡抚 按察使
下载PDF
澳大利亚盆景
7
《湖北教育(科学课)》 1996年第6期29-29,共1页
儿子从澳大利亚返沪,随身带来一件具有生命的礼物——澳大利亚小型盆景,说是为了表达移居海外的儿孙们对我们的怀念和祝福。 盆景中一只翠绿色的飞禽,伫立在海岸边的岩石正作叼鱼状,神态逼真,逗人喜爱,经我细细端详,才发觉飞禽身上的翠... 儿子从澳大利亚返沪,随身带来一件具有生命的礼物——澳大利亚小型盆景,说是为了表达移居海外的儿孙们对我们的怀念和祝福。 盆景中一只翠绿色的飞禽,伫立在海岸边的岩石正作叼鱼状,神态逼真,逗人喜爱,经我细细端详,才发觉飞禽身上的翠绿色的羽毛,原是木雕制品,也许是出于能工巧匠之手,简直肉眼难辨真赝,实属罕见的佳作。尤其在飞禽身旁,栽植一棵高不过5厘米的亚热带植物,应属仙人掌科。据儿子介绍,这类植物抗旱力特强,每周只须喷洒一次少许清水,在摄氏38度光照下,可葆其“青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盆景 澳大利亚 仙人掌科 辨真 返沪 移居海外 亚热带植物 海岸 木雕 礼物
下载PDF
彭牡师·《天风》·我
8
作者 徐敏 《天风》 1995年第3期47-47,共1页
我从小在原伯特利孤儿院生活,受教于基督之爱,并悔改信主。迄今已是半百过头的人了。虽曾几经“死阴幽谷”,主总引我出死入生,我受父神之恩实在更多。 1994年从《天风》中,惊悉彭圣佣牧师已于1994年4月蒙召归天,引起我对他深沉的缅怀之... 我从小在原伯特利孤儿院生活,受教于基督之爱,并悔改信主。迄今已是半百过头的人了。虽曾几经“死阴幽谷”,主总引我出死入生,我受父神之恩实在更多。 1994年从《天风》中,惊悉彭圣佣牧师已于1994年4月蒙召归天,引起我对他深沉的缅怀之情。 离别上海近3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经》 三线建设 孤儿院 促进作用 天路历程 季风雨 赞美诗 期刊物 返沪 近10年
下载PDF
亲情洋溢的沪港列车
9
作者 周天柱 《两岸关系》 1998年第7期36-37,共2页
去年5月,举国上下沉浸在喜迎香港回归的欢乐气氛中,上海铁路局传出喜讯,几经努力架设在沪港问便捷的陆上通道—沪港列车,将两颗璀灿的“东方明珠”串接在一起。一年多来,沪港99/100次列车往返沪港两地200趟,安全运送海内外旅客59万多人次。
关键词 列车员 旅客 台胞 陈东 包乘组 天柱 供餐 趟车 返沪
原文传递
吴沃尧论 被引量:2
10
作者 任访秋 《河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6期71-76,共6页
吴沃尧(一八六六——一九一○)字小允,又字趼人,广东南海县人。因他家住佛山镇,所以笔名“我佛山人”。出身于官僚家庭,曾祖荣光曾任湖南巡抚,研精金石,嘉道间海内号为收藏家。祖莘畬,工部员外郎。父允杏,浙江候补巡检。趼人幼年即丧父... 吴沃尧(一八六六——一九一○)字小允,又字趼人,广东南海县人。因他家住佛山镇,所以笔名“我佛山人”。出身于官僚家庭,曾祖荣光曾任湖南巡抚,研精金石,嘉道间海内号为收藏家。祖莘畬,工部员外郎。父允杏,浙江候补巡检。趼人幼年即丧父,家道中落。十七八岁时去上海,最初佣书江南制造军械局,月薪仅八金。后来为上海各报写文,从光绪二三年(一八九七)到二七年(一九○一),五六年间,主编过多种小报,如《消闲报》(即《字林沪报》副刊)、《采风报》、《奇新报》,《寓言报》等。光绪二八年(一九○二),曾应《汉口日报》之聘,为该报编辑,至次年春辞职返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剖心 《恨海》 清王朝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痛史 徐锡麟 返沪 帝国主义 婚姻观
原文传递
冒名六年,冒出奇案一桩
11
作者 葛建国 朱静 《法律与生活》 2002年第10期67-69,共3页
一个冒用他人姓名回到上海的知青的女儿,在承担侵权之责的同时,还要承受“一切回到从前又无法回去”的尴尬。
关键词 姓名权 原告 被告人 名誉权 上海市长宁区 奇案 办理有关手续 新疆 后遗症 返沪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