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葡萄糖两个还原性实验条件的探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陈贵新 林洪 《化学教与学》 2018年第4期94-95,共2页
葡萄糖的银镜反应及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的实验常被用来判断葡萄糖分子具有醛基的结构,现行高中化学教材中介绍了这两个实验的具体方案。作者在多次实验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为此,查阅了相关资料,对影响这两个实验能否成功的外界条件作... 葡萄糖的银镜反应及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的实验常被用来判断葡萄糖分子具有醛基的结构,现行高中化学教材中介绍了这两个实验的具体方案。作者在多次实验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为此,查阅了相关资料,对影响这两个实验能否成功的外界条件作了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 还原性实验 条件探究
下载PDF
对于氢硫酸还原性实验教学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2
作者 朱华英 刘怀乐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中学 化学实验教学 空气 卤素 硝酸 氢硫酸 还原性实验
下载PDF
SO_2还原性实验改进
3
作者 葛秋萍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06年第5期14-14,共1页
关键词 还原性实验 SO2 H2SO4 试管 固体 反应
下载PDF
CO制取与还原性实验的绿色化设计
4
作者 李海平 郭强 《实验教学与仪器》 2015年第9期35-35,共1页
现行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取消了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只是讲述一氧化碳和木炭一样具有还原性,并给出了其反应方程式,这使得学生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认识不够直观。笔者查阅了旧版人教版初三化学教材中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 现行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取消了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只是讲述一氧化碳和木炭一样具有还原性,并给出了其反应方程式,这使得学生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认识不够直观。笔者查阅了旧版人教版初三化学教材中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该实验由于尾气处理不当而存在污染空气的缺陷,人教版新课标试用教材对其作了改进:用气球收集尾气或通过燃烧的方式处理尾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性实验 绿色化设计 一氧化碳 制取 CO 化学教材 反应方程式 氧化铜
下载PDF
氢气制取与可燃性、还原性实验的一体化装置 被引量:2
5
作者 潘国荣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7年第4期32-33,共2页
氢气的制取与性质实验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利用锥形瓶、注射器、双孔橡皮塞、S形弯尖嘴导管、7字形弯导管等组装的氢气制取与可燃性还原性实验一体化装置,可避免携带铁架台等笨重仪器,减少仪器之间的连接操作,加快实验的进程。
关键词 氢气制取 可燃还原性实验 小型化 一体化装置
下载PDF
二氧化硫还原性实验的生活化改进
6
作者 沈燕萍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15年第4期29-29,共1页
教师课堂演示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实验,需利用亚硫酸钠粉末与体积比1:1的硫酸(质量分数约70%)来制备二氧化硫,并将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实际操作过程中不仅使用到了浓硫酸这样的腐蚀性酸,消耗了较多的实验药品... 教师课堂演示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实验,需利用亚硫酸钠粉末与体积比1:1的硫酸(质量分数约70%)来制备二氧化硫,并将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实际操作过程中不仅使用到了浓硫酸这样的腐蚀性酸,消耗了较多的实验药品,且产物二氧化硫的逸出及扩撒,会造成教学环境的污染,不利于师生的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硫 还原性实验 生活化 亚硫酸钠 高锰酸钾溶液 课堂演示 质量分数 操作过程
下载PDF
金属镁还原性实验三则
7
作者 曹立新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2-13,共2页
金属镁还原性实验三则河南鹤壁市二中(456650)曹立新金属镁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它不仅能被若干种氧化物氧化,还能与氢气化合,在一定条件下剧烈燃烧。下面介绍镁在几种氧化物以及在氢气中燃烧的实验。一、镁在水中的燃烧按右图... 金属镁还原性实验三则河南鹤壁市二中(456650)曹立新金属镁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它不仅能被若干种氧化物氧化,还能与氢气化合,在一定条件下剧烈燃烧。下面介绍镁在几种氧化物以及在氢气中燃烧的实验。一、镁在水中的燃烧按右图把燃烧匙的柄弯成直角形。烧杯中盛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性实验 金属镁 集气瓶 剧烈燃烧 氢化镁 河南鹤壁 氢气 氧化物 启普发生器 排水集气法
下载PDF
一氧化碳可燃性和还原性实验的改进
8
作者 肖诗平 林观生 《实验教学与仪器》 2006年第4期32-32,共1页
一、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实验 在做一氧化碳的燃烧实验时。为了验证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通常的做法是在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内壁用澄清石灰水湿润过的烧杯,使用这种方法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不是很明显,原因是附着在烧杯内壁上的石... 一、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实验 在做一氧化碳的燃烧实验时。为了验证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通常的做法是在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内壁用澄清石灰水湿润过的烧杯,使用这种方法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不是很明显,原因是附着在烧杯内壁上的石灰水很少。为此。我们对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性实验 一氧化碳 澄清石灰水 可燃实验 燃烧实验 二氧化碳 燃烧产物
下载PDF
二氧化硫氧化性还原性实验
9
作者 杨梓生 《实验教学与仪器》 1995年第2期27-27,共1页
SO<sub>2</sub>中硫处于中间价态(+4),它既能被氧化,同时又能被还原,故SO<sub>2</sub>既有氧化性同时又有还原性。课本上没有关于这个性质的实验,学生难于掌握这一知识。为此,笔者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来证明SO&... SO<sub>2</sub>中硫处于中间价态(+4),它既能被氧化,同时又能被还原,故SO<sub>2</sub>既有氧化性同时又有还原性。课本上没有关于这个性质的实验,学生难于掌握这一知识。为此,笔者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来证明SO<sub>2</su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还原性实验 氧化硫 实验装置 实验操作过程 SO2 分液漏斗 中间价态 氧化装置 实验
下载PDF
硫化氢还原性实验的改进
10
作者 包红艳 刘金林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0年第2期63-64,共2页
关键词 中学化学 化学教学 硫化氢 实验教学 还原性实验
下载PDF
CO可燃性还原性联合实验改进装置
11
作者 伏晓军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10-10,共1页
关键词 实验改进 还原性实验 可燃实验 反应条件 实验操作步骤 晶体 硫酸铜晶体 澄清石灰水 化学方程 改进装置
下载PDF
一氧化碳的制取及性质实验的改进 被引量:1
12
作者 钱国山 《中学教学参考》 2014年第29期100-100,共1页
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活动与探究建议”里,建议“用实验方法将氧化铁中的铁还原出来”。由于传统的一氧化碳的制备装置复杂(用到分液漏斗、烧瓶及加热装置),药品用量大,浪费和污染也大,且CO有毒,收集和储存有一定难度,故实... 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活动与探究建议”里,建议“用实验方法将氧化铁中的铁还原出来”。由于传统的一氧化碳的制备装置复杂(用到分液漏斗、烧瓶及加热装置),药品用量大,浪费和污染也大,且CO有毒,收集和储存有一定难度,故实际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只是“纸上谈兵”。然而,钢铁工业的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炼铁是钢铁工业的基础,炼铁的原理和实验便成为中考的热点。因此,笔者将教材中的实验进行了如下的改进,使得CO的可燃性和还原性实验更简单易行。同时,CO是煤气等气体燃料的主要成分,是冶金工业的“天之骄子”,实施该实验,让学生目睹它的风采,有利于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以下是笔者对该实验的改进,仅供大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 一氧化碳 国家经济发展水平 还原性实验 制取 化学课程标准 制备装置 钢铁工业
下载PDF
糖的检验实验分析
13
作者 陈龙 《高中数理化》 2011年第2期61-62,共2页
糖类物质是否具有还原性,这与它的结构有密切关系.有些糖自身具有还原性,而有些糖自身不具有还原性,它的水解产物才具有还原性.笔者对检验糖的还原性实验进行分析.
关键词 糖类物质 实验分析 检验 还原性实验 产物 水解
下载PDF
一氧化碳化学性质实验的改进
14
作者 滕化兴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1998年第Z1期100-100,共1页
一氧化碳化学性质实验的改进天津市蓟县桑梓中学滕化兴一氧化碳化学性质的实验是初中化学实验中比较重要的内容之一,按现行教材中所述的实验方法,不但装置复杂,而且CO的污染不易控制。采用下述方法进行实验,会使实验装置和操作大... 一氧化碳化学性质实验的改进天津市蓟县桑梓中学滕化兴一氧化碳化学性质的实验是初中化学实验中比较重要的内容之一,按现行教材中所述的实验方法,不但装置复杂,而且CO的污染不易控制。采用下述方法进行实验,会使实验装置和操作大大简化,并且CO的污染得到有效的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 氧化碳 澄清石灰水 锥形瓶 铜箔 化学 还原性实验 可燃实验 初中化学 化学方程式
原文传递
一氧化碳的微型实验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敏学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0-50,共1页
一氧化碳的性质实验是初中化学重要的演示实验。在教学实际中,一般是在课前制备一定量的一氧化碳,收集在贮气瓶中,然后在课堂上给学生演示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实验。利用微型实验仪器设计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的性质实验,可... 一氧化碳的性质实验是初中化学重要的演示实验。在教学实际中,一般是在课前制备一定量的一氧化碳,收集在贮气瓶中,然后在课堂上给学生演示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实验。利用微型实验仪器设计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的性质实验,可以做到随用随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 微型实验 演示实验 实验 还原性实验 初中化学 教学实际 实验装置
原文传递
“Building-block crosslinking”micelles for enhancing cellular transfection of biocompatible polycations
16
作者 Pengkai Wu Shuai Yin +2 位作者 Tianqing Liu Dan Ding Kaikai Wang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SCIE EI CSCD 2021年第1期241-251,共11页
Incorporating functional ligands and biodegradable bonds into biocompatible low-molecular-weight(LMW)polymers,such as 1.8 kDa poly(ethylenimine)(PEI1.8 k),is a common strategy to improve the properties of LMW polymers... Incorporating functional ligands and biodegradable bonds into biocompatible low-molecular-weight(LMW)polymers,such as 1.8 kDa poly(ethylenimine)(PEI1.8 k),is a common strategy to improve the properties of LMW polymers including biosafety and delivery efficacy.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e hypothesis that introducing different functional ligands and linked reductive disulfides in PEI 1.8k will achieve superior siRNA transfection efficiency.By incorporating PEI-X(X represents cholesterol(Ch),heptafluorobutyric anhydride(HFBA,F)and 4-carboxyphenylboronic acid(PBA))functional ligands into PEI 1.8k and subsequently crosslinking with each other via disulfide bond links,reductive-responsive PEI-X-SS-X-PEI copolymers were constructed to enhance the cellular transfection via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the high affinity of Ch,F and PBA to cell membranes and the disulfide reduction triggered intracellular disassembly of micelles and subsequent siRNA release.Extraordinarily,ternary Ch-SS-F-SS-PBA micelles exhibited the strongest siRNA transfection efficiencies in in vitro cell experiments and in vivo animal experiments due to the coordination of enhanced serum stability,promoted cell uptake and endosomal escape,and cell targeting ability.This strategy of constructed multifunctional polymer here we called"building-block crosslinking"showed a simple and smart way to synthesize new materials.Also this strategy of constructing ligands-directed reduction-sensitive micelles improves the transfection efficiency of LMW PEI and provides a valuable insight to develop novel gene delivery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RNA delivery ligand modification low-molecular-weight polymers transfection efficienc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