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连续电位阶跃方法研究聚吡咯在电解质水溶液中的氧化还原稳定性(英文) 被引量:2
1
作者 田颖 王晶日 +2 位作者 刘明 史锟 杨凤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16-1121,共6页
连续电位阶跃方法是一种研究氧化还原稳定性的有效方法.本文采用连续电位阶跃方法研究了以对甲苯磺酸钠为掺杂剂的聚吡咯(ppy)膜的电化学氧化还原稳定性,通过计算聚吡咯在阶跃电位下的还原电量(Qred),还原和氧化电量的比值(Qred/Qox)考... 连续电位阶跃方法是一种研究氧化还原稳定性的有效方法.本文采用连续电位阶跃方法研究了以对甲苯磺酸钠为掺杂剂的聚吡咯(ppy)膜的电化学氧化还原稳定性,通过计算聚吡咯在阶跃电位下的还原电量(Qred),还原和氧化电量的比值(Qred/Qox)考察聚吡咯在H2SO4、Na2SO4和NaOH溶液中在不同电位下的氧化还原可逆性.结果发现聚吡咯过氧化的发生强烈依赖支持电解质的pH值和阶跃电位.在H2SO4溶液中,过氧化的起始电位为0.8V,而在Na2SO4溶液中,过氧化的起始电位为0.5V.在NaOH溶液中,过氧化在任何电位均可发生,表明溶液中OH-的存在是过氧化发生的直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吡咯 过氧化 氧化还原稳定 连续电位阶跃
下载PDF
复配还原稳定化药剂修复铬污染土壤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和利钊 顾静 +5 位作者 李琼 杨国航 牛婧 张海欧 郑子健 赵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5期43-47,共5页
以甘肃省某化工厂历史遗留铬污染场地为研究对象,开展还原稳定化法修复铬污染土壤小试研究,确定最佳修复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采用9种不同配比的复配修复药剂分别对铬污染土壤进行处理,添加后养护3 d,综合对比浸出液中的污染物浓度、还... 以甘肃省某化工厂历史遗留铬污染场地为研究对象,开展还原稳定化法修复铬污染土壤小试研究,确定最佳修复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采用9种不同配比的复配修复药剂分别对铬污染土壤进行处理,添加后养护3 d,综合对比浸出液中的污染物浓度、还原稳定效率和反应前后土壤pH变化,得出6%硫酸亚铁+3%硫化钠和6%氯化亚铁+3%硫化钠的修复效果较好。添加8%氯化亚铁+4%硫化钠,养护3 d,可使污染土浸出液中的总铬和Cr^(6+)达到修复目标值,养护30 d,可使还原稳定效率达到100%。添加不同百分比的硫酸亚铁+硫化钠和氯化亚铁+硫化钠,对场地污染土壤pH影响不大;添加不同百分比的硫酸亚铁+硫化钠和氯化亚铁+硫化钠,养护3 d和养护30 d,对场地污染土壤pH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铬污染 复配还原稳定 添加量 养护时间 还原稳定效率 土壤PH
下载PDF
一些无机物的氧化还原稳定性
3
作者 黄元乔 《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41-43,共3页
物质的氧化还原稳定性在不同的环境下是不同的。非水或水溶液中,气态或固态体系里,可用不同的物理量来判断其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可能性。
关键词 无机物 氧化还原稳定 氧化还原反应 自由能变 电极 电势
下载PDF
某铬盐厂Cr(Ⅵ)污染土壤还原稳定化效果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杨武 郭琳 +1 位作者 陈明 张玉蓉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18年第4期114-120,共7页
以某铬盐厂铬渣堆存场地内Cr(Ⅵ)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七水硫酸亚铁(Fe SO_4·7H_2O)、多硫化钙(Ca Sx)、Fe SO_4·7H_2O和Ca Sx、Fe SO_4·7H_2O和水泥4种药剂开展Cr(Ⅵ)污染土壤的还原稳定化实验,并利用BCR连续提取法... 以某铬盐厂铬渣堆存场地内Cr(Ⅵ)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七水硫酸亚铁(Fe SO_4·7H_2O)、多硫化钙(Ca Sx)、Fe SO_4·7H_2O和Ca Sx、Fe SO_4·7H_2O和水泥4种药剂开展Cr(Ⅵ)污染土壤的还原稳定化实验,并利用BCR连续提取法进行铬形态分析。结果表明,Cr(Ⅵ)还原效果:Fe SO_4·7H_2O和Ca Sx复配药剂在4种药剂中对Cr(Ⅵ)的整体还原效果最好。铬稳定效果:Fe SO_4·7H_2O和水泥复配药剂在4种药剂中对土壤铬的稳定性最好,Fe SO_4·7H_2O和水泥复配药剂处理对铬的形态分布的影响是使弱酸提取态、可还原态和可氧化态转化成残渣态,处理后残渣态铬质量分数高达30.98%。污染土壤中铬的形态分布为可氧化态(63.67%)>残渣态(23.29%)>弱酸提取态(6.80%)>可还原态(6.25%),4种药剂处理后土壤中铬的形态分布为可氧化态>残渣态>可还原态>弱酸提取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土壤 Cr(Ⅵ) 还原稳定 BCR形态分析
下载PDF
原位还原稳定化—高压旋喷注射技术修复铬污染场地中试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邵乐 刘晓月 +2 位作者 史学峰 刘卫国 李顺峰 《环境科学导刊》 2018年第4期54-57,共4页
根据场地土壤条件(如pH、渗透性、地下水位等)、污染程度和前期小试效果,选用高压旋喷注射技术,将硫化物和矿物质组成的还原型药剂注入污染土壤中,还原Cr^(6+)为Cr^(3+),从而降低土壤中Cr^(6+)含量和毒性。中试结果表明,在注射压力为10 ... 根据场地土壤条件(如pH、渗透性、地下水位等)、污染程度和前期小试效果,选用高压旋喷注射技术,将硫化物和矿物质组成的还原型药剂注入污染土壤中,还原Cr^(6+)为Cr^(3+),从而降低土壤中Cr^(6+)含量和毒性。中试结果表明,在注射压力为10 MPa,影响半径为0.5 m,提升速率为10 cm/min,药剂投加比为3%时,修复后的土壤Cr^(6+)含量<0.5 mg/kg,低于修复目标值0.75 mg/kg,达标率为100%。另外,六价铬和总铬的浸出毒性均低于《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达到了预期的修复目标值,且药剂的加入不会对土壤pH造成较大影响。原位还原稳定化—高压旋喷注射修复技术成功应用于某铬盐厂中试,修复效果明显,适应于类似污染场地的浅层土壤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还原稳定 高压旋喷注射 铬污染 土壤修复 中试
下载PDF
美国研究乳酸盐对体外肌红蛋白氧化还原稳定性温度与pH值依赖的影响
6
《肉类研究》 2013年第11期I0003-I0003,共1页
美国研究评价了乳酸盐对牛肉、马肉、猪肉以及羊肉肌红蛋白的体外氧化还原稳定性和热稳定性的影响(拟发表于2014年1月Meat Science)。在生理指标为pH7.4、37℃和肉品指标pH5.6、4℃条件下,200mmol/L乳酸盐对氧化还原稳定性无显著... 美国研究评价了乳酸盐对牛肉、马肉、猪肉以及羊肉肌红蛋白的体外氧化还原稳定性和热稳定性的影响(拟发表于2014年1月Meat Science)。在生理指标为pH7.4、37℃和肉品指标pH5.6、4℃条件下,200mmol/L乳酸盐对氧化还原稳定性无显著影响(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稳定 肌红蛋白 乳酸盐 定性温度 体外 美国 PH值 稳定
下载PDF
自制硫系稳定剂在典型电镀场地的稳定化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
7
作者 缪书舟 李昌武 +2 位作者 史学峰 刘晓月 叶子仪 《湖南有色金属》 CAS 2024年第2期73-76,共4页
本研究针对自制硫系稳定剂(KTWDJ-1)进行机理研究,同时,以福建某典型电镀场地为研究对象,将KTWDJ-1与多硫化钙、硫化钠对比,开展了污染土壤稳定化试验以及修复工程。本项目成功实施为同类型污染场地修复治理工程开展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 电镀场地 硫系稳定 还原稳定 中试试验
下载PDF
还原稳定剂配伍对铬污染土壤的稳定化效果 被引量:15
8
作者 周斌 黄道友 +3 位作者 吴金水 朱奇宏 朱捍华 李静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874-2883,共10页
以某铬盐生产场地内的铬(Cr)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多硫化钙(CPS)、硫酸亚铁(FeSO_4)、零价铁粉(Fe^0)、葡萄糖和淀粉单用或复配对土壤中六价铬(Cr(Ⅵ))含量和浸出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质量比3%的CPS和FeSO_4对土壤Cr(Ⅵ)的还... 以某铬盐生产场地内的铬(Cr)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多硫化钙(CPS)、硫酸亚铁(FeSO_4)、零价铁粉(Fe^0)、葡萄糖和淀粉单用或复配对土壤中六价铬(Cr(Ⅵ))含量和浸出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质量比3%的CPS和FeSO_4对土壤Cr(Ⅵ)的还原率分别为81.5%和46.4%,而Fe^0无显著还原作用,但FeSO_4和Fe^0对Cr(Ⅵ)的稳定效率分别为95.2%和90.9%,明显高于CPS(83.0%);养护5 d时,CPS+FeSO_4对土壤Cr(Ⅵ)的还原率和稳定效率分别为99.8%和97.0%,但养护30 d时,其还原率和稳定效率分别显著降低1.3和8.0个百分点;与CPS+FeSO_4类似,CPS+Fe^0对土壤Cr(Ⅵ)的还原率随养护时间增加而显著降低,但其稳定效率并未随养护时间增加而显著降低;此外,与CPS-6相比,Fe^0参与的复配处理对土壤总Cr和Cr(Ⅵ)的稳定效率显著增加,均达到99.8%以上,浸出浓度均小于0.05 mg·L^(-1);有机碳源参与的复配处理的还原率和稳定效率均随养护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其中CPS+Fe^0+葡萄糖处理养护30 d时土壤Cr(Ⅵ)为0.24 mg·kg^(-1),总Cr和Cr(Ⅵ)浸出浓度均小于0.05 mg·L-1,满足《重金属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标准》(DB 43 1165-2016-T)要求。同等药剂添加比例下,还原稳定剂复配可以取长补短,提高药剂对土壤Cr(Ⅵ)的还原率和稳定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价铬 土壤修复 还原稳定 有机碳源 多硫化钙
原文传递
还原稳定化法修复六价铬污染土壤的中试研究 被引量:45
9
作者 黄莹 徐民民 +6 位作者 李书鹏 郭丽莉 李永霞 杨健 许超 高甫威 黄树焘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51-958,共8页
为探索还原稳定化法修复六价铬污染土壤的工程可行性,以某化工厂铬渣堆存场内六价铬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开展还原稳定化法修复六价铬污染土壤的中试研究。结果表明,DARAMEND-M、硫酸亚铁(Fe SO4)和多硫化钙(CPS)3种药剂对土壤中Cr(Ⅵ)... 为探索还原稳定化法修复六价铬污染土壤的工程可行性,以某化工厂铬渣堆存场内六价铬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开展还原稳定化法修复六价铬污染土壤的中试研究。结果表明,DARAMEND-M、硫酸亚铁(Fe SO4)和多硫化钙(CPS)3种药剂对土壤中Cr(Ⅵ)的还原率超过了99%,糖蜜对Cr(Ⅵ)的还原率达93.9%。经糖蜜和DARAMEND-M处理的下层土壤,水溶态铬+交换态铬由原来的21.77%分别下降至6.26%和2.95%;经Fe SO4和CPS处理的渣土混合物,水溶态铬+交换态铬由22.12%分别下降至4.58%和2.94%,铬的稳定性明显增强。采用糖蜜、DARAMEND-M和Fe SO4处理后可以降低土壤p H值,而CPS处理则提高土壤p H值;糖蜜和DARAMEND-M有助于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总体而言,糖蜜和DARAMEND-M适合修复低Cr(Ⅵ)污染土壤,在还原稳定化效果和长效性方面,DARAMEND-M药剂优于糖蜜;Fe SO4和CPS在修复高Cr(Ⅵ)污染土壤方面具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六价铬 还原稳定 修复 中试研究
原文传递
半干旱区铬污染土壤还原-稳定化修复试验研究
10
作者 裴一青 杨一鸣 +1 位作者 杨艺鹏 宋玲彦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3期6-15,共10页
以还原-稳定化修复技术对半干旱区铬污染土壤进行室内模拟修复试验,探究修复剂种类、投加量、水土比和养护时间对铬污染土壤修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FeSO_(4)是对土壤中总Cr和Cr(VI)的稳定效率最高的还原剂,最佳还原条件为2.5倍理论反... 以还原-稳定化修复技术对半干旱区铬污染土壤进行室内模拟修复试验,探究修复剂种类、投加量、水土比和养护时间对铬污染土壤修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FeSO_(4)是对土壤中总Cr和Cr(VI)的稳定效率最高的还原剂,最佳还原条件为2.5倍理论反应量、50%的水土比和7 d的养护时间,在此还原条件下土壤中总Cr和Cr(VI)的稳定效率分别达到98.90%、99.22%.此时土壤中总Cr和Cr(VI)浸出浓度均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最佳还原-稳定化联合修复条件为2.5倍理论反应量FeSO_(4)+5%土壤质量比生石灰,还原-稳定化修复后土壤中总Cr和Cr(VI)浸出浓度与Cr(VI)含量分别为0.222 mg/L、0.216 mg/L、26.645 mg/kg,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及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经DTPA和EDTA提取的有效态Cr(VI)含量分别为0.673 mg/kg、2.795 mg/kg,且与Cr(VI)浸出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此外,还原-稳定化修复后,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铬的含量百分比显著降低,残渣态铬的含量百分比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旱区 铬污染土壤 还原-稳定 土壤修复
下载PDF
利用CPS还原稳定化修复Cr(Ⅵ)污染土壤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婉玉 刘元元 +3 位作者 黄思敏 李余杰 周利强 程榉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853-3860,共8页
通过研究多硫化钙(CPS)与水溶液中六价铬(Cr(Ⅵ))中的反应,得出CPS与Cr(Ⅵ)的化学计量关系及主要反应产物;以CPS为修复剂,开展还原稳定化法对Cr(Ⅵ)污染土壤的修复实验,并用Fe SO_4作对比,比较两者的稳定化效果。结果表明:CPS与水溶液中... 通过研究多硫化钙(CPS)与水溶液中六价铬(Cr(Ⅵ))中的反应,得出CPS与Cr(Ⅵ)的化学计量关系及主要反应产物;以CPS为修复剂,开展还原稳定化法对Cr(Ⅵ)污染土壤的修复实验,并用Fe SO_4作对比,比较两者的稳定化效果。结果表明:CPS与水溶液中Cr(Ⅵ)反应的化学反应计量比为3∶2,对反应产物进行XRD表征,发现其主要成分为Cr(OH)3和单质S;CPS能够在短时间内大幅度降低砂土中总铬和Cr(Ⅵ)的浸出浓度以及土壤的Cr(Ⅵ)含量;经CPS处理之后的Cr(Ⅵ)污染土壤,pH值从原来的8.9下降至8.2,而经Fe2+处理的土壤明显酸化,其pH值降至7.5;土壤氧化还原电位(ORP)先显著下降,后期随着CPS的逐步消耗稍有上升;经CPS稳定化处理后,土壤可交换态铬和碳酸盐结合态铬均明显减少,铬的稳定性增强,环境风险显著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Ⅵ) CPS 污染土壤 还原稳定
原文传递
Sc_2O_3-Sm_2O_3共掺杂CeO_2基电解质的电导率和还原稳定性 被引量:4
12
作者 詹海林 程继贵 +4 位作者 孙文周 李培培 甘昀 贺贝贝 徐晨曦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4-188,共5页
以Ce(NO3)3·6H2O、Sm2O3和Sc2O3等为原料,采用凝胶浇注法制备出了不同组成的Ce0.8Sm0.2–xScxO2–δ(CSSO)粉体,并压制、烧结制得CSSO烧结体试样。对所制备CSSO粉体的相结构及烧结体的致密度、电导率等进行了测试,考察了Sm2O3和Sc... 以Ce(NO3)3·6H2O、Sm2O3和Sc2O3等为原料,采用凝胶浇注法制备出了不同组成的Ce0.8Sm0.2–xScxO2–δ(CSSO)粉体,并压制、烧结制得CSSO烧结体试样。对所制备CSSO粉体的相结构及烧结体的致密度、电导率等进行了测试,考察了Sm2O3和Sc2O3共掺杂对Ce元素价态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凝胶浇注干凝胶在800℃煅烧3 h可获得具有单一萤石结构的CSSO粉体,其成形压坯经1 500℃烧结后相对密度可达97.13%;CSSO烧结体的电导呈P型导体特征,组成为Ce0.8Sm0.15Sc0.05O2–δ的烧结体试样的电导率最高,在600℃时可达1.92×10–2 S/cm。适量掺杂Sc可提高CSSO电解质在还原气氛中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铈基电解质 共掺杂 凝胶浇注法 电导率 还原稳定
原文传递
新的稳定还原剂N—甲基吡略烷锌硼氢化物
13
作者 TajbakhshM 黄志红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31-131,共1页
关键词 稳定还原 N—甲基吡略烷锌硼氢化物 烯丙基醇 制备
下载PDF
磷酸化水平对肌红蛋白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蒙 李铮 +3 位作者 李欣 杜曼婷 宋璇 张德权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4382-4388,共7页
【目的】肌红蛋白是影响肉色最主要的色素物质,主要存在于肌浆中,其绝对含量和3种肌红蛋白(氧合肌红蛋白、脱氧肌红蛋白、高铁肌红蛋白)间的相对含量决定了肉色。已有研究表明蛋白质的磷酸化可能会通过对糖酵解代谢途径以及肌红蛋白的... 【目的】肌红蛋白是影响肉色最主要的色素物质,主要存在于肌浆中,其绝对含量和3种肌红蛋白(氧合肌红蛋白、脱氧肌红蛋白、高铁肌红蛋白)间的相对含量决定了肉色。已有研究表明蛋白质的磷酸化可能会通过对糖酵解代谢途径以及肌红蛋白的调控进而负向调控肉色的稳定性,本研究旨在探究磷酸化对肌红蛋白稳定性的影响,进而为通过调控磷酸化水平提高肉色稳定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连二亚硫酸钠还原骨骼肌肌红蛋白纯品,再经超滤除去连二亚硫酸钠。随后采用碱性磷酸酶(AP)体外孵育催化肌红蛋白的去磷酸化反应,采用SDS-PAGE凝胶电泳和Pro-Q与Ruby染色的方法测定肌红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变化,测定孵育体系pH的变化,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孵育过程中3种肌红蛋白相对含量的变化,圆二色谱测定孵育过程中肌红蛋白的二级结构变化。【结果】磷酸化水平的测定结果表明,碱性磷酸酶处理组(去磷酸化处理)中肌红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在孵育6 h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碱性磷酸酶可以在体外孵育过程中催化肌红蛋白发生去磷酸化反应,降低肌红蛋白的磷酸化水平。3种肌红蛋白相对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从孵育2 h起,碱性磷酸酶处理组中氧合肌红蛋白的相对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高铁肌红蛋白的相对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即与对照组相比,碱性磷酸酶处理组中肌红蛋白的自动氧化速率低,氧化还原稳定性高(P<0.05)。pH的测定结果表明,碱性磷酸酶处理组和对照组孵育体系的pH差异不显著(P>0.05),即添加碱性磷酸酶进行孵育没有改变孵育体系的pH。二级结构的测定结果表明,肌红蛋白的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为主。从孵育0 min到6 h,碱性磷酸酶处理组中肌红蛋白的α-螺旋和β-折叠的含量基本不变,而对照中肌红蛋白的α-螺旋含量增加,β-折叠的含量减少,表明碱性磷酸酶处理组中肌红蛋白二级结构的稳定性高于对照组。【结论】肌红蛋白发生磷酸化修饰后,可能会通过改变肌红蛋白的二级结构,降低肌红蛋白二级结构的稳定性,增加肌红蛋白的自动氧化速率,进而加速高铁肌红蛋白的积累,不利于肉色稳定性,这可能是蛋白质磷酸化负向调控肉色稳定性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色 肌红蛋白 磷酸化 氧化还原稳定 二级结构
下载PDF
La-Mn-Ni-O催化剂组成、结构、还原性能及氧化活性 被引量:3
15
作者 杜少斌 王瑾 +3 位作者 马福泰 郑洪元 楼辉 敬承衡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630-635,共6页
用硝酸盐分解法合成了LaMn_(1-x)Ni_xO_3(0≤2≤1.0),研究了组成、晶体结构及其与还原性能、CO和CH_3OH催化氧化活性的关系。XRD证实在0.0≤x≤1.0范围内,本体系都生成单一钙钛矿结构:0.0≤x≤0.4,0.8<x≤1.0时属菱形晶系;0.5≤x≤0.... 用硝酸盐分解法合成了LaMn_(1-x)Ni_xO_3(0≤2≤1.0),研究了组成、晶体结构及其与还原性能、CO和CH_3OH催化氧化活性的关系。XRD证实在0.0≤x≤1.0范围内,本体系都生成单一钙钛矿结构:0.0≤x≤0.4,0.8<x≤1.0时属菱形晶系;0.5≤x≤0.8为立方晶系。同时x=0.4和0.8附近正好是菱形→立方及立方→菱形的晶型转变区。IR和TPR证实Mn、Ni共存于ABO_3的B位,它们之间存在相互作用。CO和CH_3OH微反考察表明本体系的催化活性与晶系及结晶态密切相关,晶体对称性高,反应活性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 还原稳定 催化剂
下载PDF
牛心氧合肌红蛋白的分离纯化及氧化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景宜 牛力 +1 位作者 黄明 周光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1-5,共5页
为了探讨牛心中氧合肌红蛋白的氧化稳定特性,利用硫酸铵分级沉淀(75%~100%)和Sephadex G-75层析柱分离纯化得到纯的肌红蛋白,并经分光光度扫描光谱鉴定。研究在不同的温度(20~60℃)、pH值(3.0~11.0)条件下氧合肌红蛋白的稳定性,并将... 为了探讨牛心中氧合肌红蛋白的氧化稳定特性,利用硫酸铵分级沉淀(75%~100%)和Sephadex G-75层析柱分离纯化得到纯的肌红蛋白,并经分光光度扫描光谱鉴定。研究在不同的温度(20~60℃)、pH值(3.0~11.0)条件下氧合肌红蛋白的稳定性,并将氧合肌红蛋白分别与4-羟基壬烯醛(HNE)、乳酸一起孵育,测定HNE和乳酸对肌红蛋白氧化还原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氧合肌红蛋白稳定性减弱,高铁肌红蛋白生成量增大。氧合肌红蛋白在pH7.0时的稳定性最高,在pH3.0时失去了其特征吸收峰。与对照组相比,HNE促进了高铁肌红蛋白的形成,而乳酸则降低了高铁肌红蛋白的含量。氧合肌红蛋白在中性及偏碱性的环境中氧化还原稳定性显著高于酸性环境(P<0.01),HNE能促进氧合肌红蛋白的自动氧化,而乳酸能抑制氧合肌红蛋白的自动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合肌红蛋白 高铁肌红蛋白 氧化还原稳定 稳定
下载PDF
药剂配伍对铬污染土壤的稳定效果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魏来 《能源与环境》 2022年第6期6-10,共5页
以湖南某铬盐厂铬污染土壤为对象,研究了多硫化钙(CPS)、硫酸亚铁以及葡萄糖3种还原剂单一/配伍组合对Cr(Ⅵ)污染土壤的还原稳定化效果及作用机理,并根据小试实验效果和前期修复经验,选定最优药剂配伍组合开展规模化中试试验并研究了不... 以湖南某铬盐厂铬污染土壤为对象,研究了多硫化钙(CPS)、硫酸亚铁以及葡萄糖3种还原剂单一/配伍组合对Cr(Ⅵ)污染土壤的还原稳定化效果及作用机理,并根据小试实验效果和前期修复经验,选定最优药剂配伍组合开展规模化中试试验并研究了不同环境条件下Cr(Ⅵ)的长期稳定性。结果表明:小试试验中,相比单一药剂,3种药剂通过配伍组合是1种提高药剂Cr(Ⅵ)还原稳定效果的有效手段,具有成本、效果及pH调控的优势。在规模化中试中,配伍药剂在干燥和淹水的不同环境下对Cr(Ⅵ)含量控制及Cr(Ⅵ)还原效率具有较好的效果,360 d后Cr(Ⅵ)还原效率可维持在98%以上;配伍药剂在180 d内对Cr(Ⅵ)保持了较好的稳定性,但Cr(Ⅵ)稳定效率在跟踪后期逐步下降,且360 d时淹水条件下的Cr(Ⅵ)稳定效率(93.98%)较干燥条件(97.70%)更低。在后续同类Cr污染场地土壤还原稳定化修复后的养护过程中,应尽量使土壤保持干燥环境,控制Cr(Ⅵ)的溶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污染土壤 还原稳定 药剂配伍 长期稳定
下载PDF
自制硫系稳定剂对重金属六价铬污染土壤的稳定化效果及长期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缪书舟 韩宝禄 +2 位作者 史学峰 张海隆 李昌武 《环境科学导刊》 2021年第5期68-73,共6页
为验证自制硫系稳定剂(KTWDJ-1)修复Cr^(6+)污染土壤的可应用性,以某铬盐厂污染场地为依托进行了稳定化试验,同时与多硫化钙(CPS)、硫化钠(Na_(2)S)进行对比。总结了硫系稳定剂对Cr^(6+)污染土壤的化学还原稳定化修复效果。结果表明:KTW... 为验证自制硫系稳定剂(KTWDJ-1)修复Cr^(6+)污染土壤的可应用性,以某铬盐厂污染场地为依托进行了稳定化试验,同时与多硫化钙(CPS)、硫化钠(Na_(2)S)进行对比。总结了硫系稳定剂对Cr^(6+)污染土壤的化学还原稳定化修复效果。结果表明:KTWDJ-1对Cr^(6+)还原效果最佳,当KTWDJ-1的投加比例为3%时,Cr^(6+)浸出浓度从128.5mg/L减少至0.05mg/L,还原效率高达99.96%,然而相同条件下,CPS和Na_(2)S对Cr^(6+)的还原效率分别为99.04%和85.52%。随着硫化物添加比例的增加,浸出Cr^(6+)浓度持续下降。硫化物稳定化后的土壤中Cr的铁锰氧化态显著增加,可交换态含量的变化是Cr浸出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此外,三种硫系稳定剂,KTWDJ-1显示了相对较好的长期稳定性,经过酸性水反复沥滤状态下仍能保持稳定的浸出浓度。最后,探究KTWDJ-1的工程最优参数,稳定化过程中,土壤含水率需控制在30%左右,土壤pH调节至9左右,养护时间保证5d以上,污染土壤Cr^(6+)的稳定化效果能达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6+)污染土壤 自制硫系稳定 还原稳定 长期稳定
下载PDF
铬盐厂遗留土壤淋洗-还原联合修复
19
作者 李玲 《广东化工》 CAS 2017年第5期60-61,65,共3页
以某铬盐厂搬迁遗留地块为研究对象,采用淋洗、还原稳定联合技术对铬污染土壤进行修复,通过不同的单因子试验研究,确定最佳淋洗剂及优化条件,同时优化后续土壤、废液处理条件,达到特定的修复目标。实验结果表明:选用硫酸为淋洗剂,可以... 以某铬盐厂搬迁遗留地块为研究对象,采用淋洗、还原稳定联合技术对铬污染土壤进行修复,通过不同的单因子试验研究,确定最佳淋洗剂及优化条件,同时优化后续土壤、废液处理条件,达到特定的修复目标。实验结果表明:选用硫酸为淋洗剂,可以有效去除土壤总Cr,硫酸亚铁-石灰联合使用可以有效去除土壤Cr^(6+),亚硫酸氢钠-生石灰联合使用可以有效去除废液Cr^(6+)、总C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盐厂 土壤 淋洗 还原稳定
下载PDF
野菊花黄色素的理化性质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桃云 王金虎 +3 位作者 戴玉锦 曹洪生 何波 徐曼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1-73,83,共4页
研究了野菊花黄色素的光稳定性、热稳定性、氧化还原稳定性和pH值稳定性 ,并对常用的几种食品添加剂对野菊花黄色素的稳定性进行了探讨 ,结果表明 :除强碱 (pH >12 )、6 5℃以上的高温、强光照对野菊花黄色素有不良影响外 ,其它因素... 研究了野菊花黄色素的光稳定性、热稳定性、氧化还原稳定性和pH值稳定性 ,并对常用的几种食品添加剂对野菊花黄色素的稳定性进行了探讨 ,结果表明 :除强碱 (pH >12 )、6 5℃以上的高温、强光照对野菊花黄色素有不良影响外 ,其它因素对其无明显不良影响。因此 ,野菊花黄色素是一种性能优良的色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菊花 黄色素 理化性质 稳定 稳定 氧化还原稳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