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镍渣球团煤基氢-碳耦合还原
1
作者 杨路顺 张志龙 +1 位作者 李彬 杜雪岩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39-545,共7页
利用煤基氢-碳耦合还原镍渣中的含铁物相,研究了掺碳球团和掺煤球团在还原过程中的物相演变、微观形貌及金属化率.结果表明,两种球团中含铁物相的演变过程一致,均由铁橄榄石相逐渐转变为金属铁相和辉石相,且在反应各阶段,掺煤球团还原... 利用煤基氢-碳耦合还原镍渣中的含铁物相,研究了掺碳球团和掺煤球团在还原过程中的物相演变、微观形貌及金属化率.结果表明,两种球团中含铁物相的演变过程一致,均由铁橄榄石相逐渐转变为金属铁相和辉石相,且在反应各阶段,掺煤球团还原产物中的铁颗粒尺寸均大于掺碳球团还原产物中的铁颗粒尺寸,且排布更为整齐、致密.在相同的还原条件下,掺煤球团的金属化率比掺碳球团的金属化率高出20%左右.该研究为镍渣高效提铁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渣 煤基氢-碳耦合还原 含铁物相 金属化率
下载PDF
湖泊生态系统中微生物驱动氮-铁耦合反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冯旗 李晨希 +6 位作者 胡娜 李术艺 何宇 李泳哲 郭天赐 胡文龙 董依然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1-281,290,共12页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许多湖泊面临着氮(N)素富集引起的富营养化问题,这影响了湖泊生态系统的氮平衡和生态功能。系统地阐述了湖泊生态系统中微生物利用硝态氮和广泛分布的铁所驱动的氮-铁耦合脱氮过程,重点梳理了微生物参与的反硝化、...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许多湖泊面临着氮(N)素富集引起的富营养化问题,这影响了湖泊生态系统的氮平衡和生态功能。系统地阐述了湖泊生态系统中微生物利用硝态氮和广泛分布的铁所驱动的氮-铁耦合脱氮过程,重点梳理了微生物参与的反硝化、异化硝酸盐还原成铵和厌氧氨氧化与铁耦合过程研究的最新进展,并说明了Fe(Ⅱ)与Fe(Ⅲ)的氧化还原循环可以持续支持与含氮化合物的反应。深入理解微生物驱动的氮-铁耦合机理,有助于认识其对湖泊内源脱氮等方面的生态和环境问题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生态系统 微生物 氮-铁耦合 依赖硝酸盐还原的铁氧化 铁氧化耦合异化硝酸盐还原成铵 铁氨氧化
下载PDF
满足超低NOx排放标准的紧凑耦合SCR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刘世宇 王国仰 +3 位作者 谭致 张兆欢 帅石金 王志明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630-1637,1694,共9页
紧凑耦合选择性催化还原(ccSCR)技术是满足加州超低NOx排放标准的一种切实可行的后处理技术,本文通过数值仿真计算的方法对ccSCR系统控制策略进行研究。利用SCR单状态模型对催化器NH3存储、NOx排放和NH3泄漏进行预测,分析了未安装ccSCR... 紧凑耦合选择性催化还原(ccSCR)技术是满足加州超低NOx排放标准的一种切实可行的后处理技术,本文通过数值仿真计算的方法对ccSCR系统控制策略进行研究。利用SCR单状态模型对催化器NH3存储、NOx排放和NH3泄漏进行预测,分析了未安装ccSCR催化器时美国联邦测试循环(FTP)NOx排放特性,基于此提出了双喷嘴独立控制策略和双喷嘴联合控制策略。研究结果表明,ccSCR系统可以充分利用尾气热量,大大缩短尿素起喷时间,FTP循环冷起动尿素起喷时间从568降低到51 s。双喷嘴联合控制策略将ccSCR催化器和下游SCR催化器中的NH3存储进行联合控制,采用该策略的ccSCR系统NOx转化效率达到99.56%,NOx比排放满足未来加州超低NOx排放法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柴油机 超低NOx排放 紧凑耦合选择性催化还原 双喷嘴系统 控制策略
下载PDF
砷耦合还原的微生物协同机制及其环境效应
4
作者 毛腾 陈国梁 屈志慧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480-4492,共13页
砷(arsenic,As)是一种常见的有毒污染元素,微生物介导的砷形态转变是砷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砷的各类微生物代谢过程中,砷的耦合还原对环境影响较大,也是容易被忽视的过程。本文主要从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出发,介绍了甲... 砷(arsenic,As)是一种常见的有毒污染元素,微生物介导的砷形态转变是砷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砷的各类微生物代谢过程中,砷的耦合还原对环境影响较大,也是容易被忽视的过程。本文主要从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出发,介绍了甲烷氧化、厌氧铵氧化、铁(Fe)-硫(S)氧化与砷耦合还原的微生物协同机制,有机质、pH值以及氧化还原电位是影响砷耦合还原的主要因素。砷经耦合还原后,毒性和迁移性大大增加,可能会增加砷污染的风险。因此,进一步明确碳(C)、氮(N)、Fe、S等这些元素在砷耦合过程中的影响以及挖掘出更多的微生物耦合还原过程,在防治砷污染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耦合还原 微生物
原文传递
六甲基二硅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池圣贤 乐道进 +2 位作者 龙林林 徐祥兵 李飞 《有机硅材料》 CAS 2007年第4期231-233,共3页
综述了近年来国外关于六甲基二硅烷的合成工艺(还原耦合法、格氏试剂法、电解还原法等);并就其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六甲基二硅烷 还原耦合 格氏试剂 电解还原
下载PDF
真空紫外活化亚硫酸盐在有氧条件下降解二甲双胍
6
作者 刘强 白雪 +1 位作者 董紫君 顾玉蓉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14-619,625,共7页
以治疗Ⅱ型糖尿病的基础药物——二甲双胍(MET)为研究对象,考察其在真空紫外(VUV)活化亚硫酸盐有氧(VUV/SO_(3)^(2-)/O_(2))体系中的降解效果。通过淬灭试验,验证了反应体系中硫酸盐自由基(SO_(4)^(-)·)、羟基自由基(HO·)、... 以治疗Ⅱ型糖尿病的基础药物——二甲双胍(MET)为研究对象,考察其在真空紫外(VUV)活化亚硫酸盐有氧(VUV/SO_(3)^(2-)/O_(2))体系中的降解效果。通过淬灭试验,验证了反应体系中硫酸盐自由基(SO_(4)^(-)·)、羟基自由基(HO·)、水合电子(e-aq)和氢离子自由基(·H)活性物质的存在,同时考察VUV/SO_(3)^(2-)/O_(2)体系中pH、亚硫酸盐(SO_(3)^(2-))浓度、光强、天然有机物(NOM)和常见无机离子对MET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VUV/SO_(3)^(2-)/O_(2)体系对MET的降解效果明显优于VUV/O_(2)或SO_(3)^(2-)/O_(2)体系,在180 min内可降解91%的MET;MET降解率随pH的增大先上升后下降,随SO_(3)^(2-)浓度和光强的增加而增加;NOM、HCO_(3)^(-)、Cl^(-)和NH+4的加入对MET降解均起到抑制作用。共检测到6种降解产物,推测MET共有3条降解路径,产物主要经过C—N键断裂、去甲基化、脱氨基化、环化和脱氢等反应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氧化-还原耦合工艺 真空紫外 亚硫酸盐
下载PDF
低价钛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7
作者 张利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02年第2期13-24,共12页
主要综述了低价钛的化合物直接参与的有机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关键词 低价钛 有机合成 有机反应 羧基偶联反应 还原耦合反应 碳环
下载PDF
针铁矿促进剩余污泥厌氧消化中的脱氮除碳 被引量:2
8
作者 肖灿灿 杨亚飞 张耀斌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6689-6697,共9页
剩余污泥厌氧消化因其较低的能源转化率使其发展有所受限,且污泥中高浓度有机质也会影响脱氮效果。理论上,在含铁(Ⅲ)(氢)氧化物的厌氧消化系统中,微生物能通过异化铁还原去除有机物和氨氮(Feammox),但两者同步去除还有待验证。因此本... 剩余污泥厌氧消化因其较低的能源转化率使其发展有所受限,且污泥中高浓度有机质也会影响脱氮效果。理论上,在含铁(Ⅲ)(氢)氧化物的厌氧消化系统中,微生物能通过异化铁还原去除有机物和氨氮(Feammox),但两者同步去除还有待验证。因此本研究通过向污泥厌氧消化系统中添加针铁矿,探究铁(Ⅲ)(氢)氧化物对同步脱氮除碳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针铁矿添加量的增加,反应器中有机物浓度逐渐减少。当添加50mmol/L针铁矿时,甲烷累积产量达到695.1mL,相较于没有添加针铁矿的厌氧系统提升了30.3%;TS/VS去除率也提升了21.1%/33.8%,说明针铁矿可有效促进污泥减量化。添加针铁矿的反应器中总氮去除率也有一定提升,当针铁矿添加50mmol/L时,去除率达到21.0%。以上结果表明,添加针铁矿可以在污泥厌氧消化中起到同时脱氮除碳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污泥 针铁矿 异化铁还原 异化铁还原耦合厌氧氨氧化 脱氮除碳
下载PDF
Preparing low-oxygen Ti-6Al-4V alloy powder through direct reduction of oxides and its synergistic reaction mechanism 被引量:3
9
作者 DONG Zhao-wang XIA Yang +2 位作者 GUO Xue-yi LIU Han-ning LIU Pei-do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6期1811-1822,共12页
Ti-6Al-4V alloy powder was prepared through a two-step reduction of a mixture of TiO_(2),V_(2)O_(5) and Al_(2)O_(3) in this study.The oxide mixture was first reduced by Mg in MgCl_(2) at 750℃ in argon,where oxygen wa... Ti-6Al-4V alloy powder was prepared through a two-step reduction of a mixture of TiO_(2),V_(2)O_(5) and Al_(2)O_(3) in this study.The oxide mixture was first reduced by Mg in MgCl_(2) at 750℃ in argon,where oxygen was reduced to 2.47 wt%from 40.02 wt%.The oxygen content in the final powder was eventually reduced to an extremely low level(0.055 wt%)using calcium at 900℃ in argon,and the final powder had the composition of 90.12 wt%Ti,5.57 wt%Al,and 3.87 wt%V,which meets the standard specification of Ti-6Al-4V(ASTM F1108-09).Between the two reductions,a heat treatment step was designed to help controlling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particle size.The effect of the heat treatment temperature on the morphology,and composition uniformity of the powder was investigated in detail.Heat treatment above 1300℃ attributed to a dense powder with a controlled specific surface area.Thermodynamic modeling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onlyα-Ti enriched with Al andβ-Ti enriched with V exist in the final powder,and other possible phases including Al-Mg and Al-V were excluded.This study also offers a triple-step thermochemical process for producing high-purity Ti-based alloy powd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tanium powder titanium alloy oxide direct reduction synergistic reaction mechanism two-step reduc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