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业有机废水为共基质培养降解五氯酚厌氧颗粒污泥 被引量:3
1
作者 徐向阳 冯孝善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08-112,共5页
研究了工业有机废水和五氯酚 (PCP)共存条件下 ,改良UASB反应器中厌氧污泥的颗粒化过程 .实验发现降解PCP厌氧颗粒污泥形成可分成污泥驯化、颗粒污泥出现与成熟 3个阶段 ,污泥颗粒化过程中污泥量、污泥活性和厌氧消化 3大类群细菌数量... 研究了工业有机废水和五氯酚 (PCP)共存条件下 ,改良UASB反应器中厌氧污泥的颗粒化过程 .实验发现降解PCP厌氧颗粒污泥形成可分成污泥驯化、颗粒污泥出现与成熟 3个阶段 ,污泥颗粒化过程中污泥量、污泥活性和厌氧消化 3大类群细菌数量与生态分布发生特征性变化 ,所培养颗粒污泥具有脱氯降解PCP的活性 ,产甲烷优势菌为杆状或长丝状产甲烷丝菌 ,在生物结构上形成互营微菌落 ,但污泥颗粒无明显层次性微结构 .作为共基质的有机废水其种类影响着颗粒化进程、颗粒污泥脱氯活性与产甲烷优势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基质 五氯酚 厌氧污泥颗粒化 还原脱氯作用 有机废水处理
下载PDF
某四氯化碳污染场地自然恢复的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丁一凡 郝光 +3 位作者 刘本华 张子明 杨鑫鑫 刘明柱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65-1472,共8页
为了给某四氯化碳污染场地修复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在场地监测采样的基础上结合地球化学还原脱氯作用的反应过程,筛选了硫酸盐、二价铁、氯化物、三氯甲烷、碳酸氢盐作为标志性组分,开展了场地自然恢复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划分对比了污染... 为了给某四氯化碳污染场地修复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在场地监测采样的基础上结合地球化学还原脱氯作用的反应过程,筛选了硫酸盐、二价铁、氯化物、三氯甲烷、碳酸氢盐作为标志性组分,开展了场地自然恢复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划分对比了污染羽中部内外两区域各指标的质量浓度差异,结果显示:污染羽中部范围内标志性组分间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即反应物硫酸盐质量浓度明显降低,伴随了生成物二价铁所占比例的明显升高和降解产物氯离子与三氯甲烷质量浓度的升高,且显示了碳酸氢盐质量浓度的减少;上述指标之间的关系说明了四氯化碳脱氯作用的发生。本次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显示出该污染场地具有较强的自然恢复潜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污染 四氯化碳 自然恢复 还原脱氯作用
下载PDF
多孔饱和含水介质三氯乙烯污染的微米零价铁修复实验 被引量:1
3
作者 顾琳凯 王明玉 +1 位作者 孙东越 王亚静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4-21,共8页
三氯乙烯是分布较普遍且难以降解的一类土壤与地下水污染物,零价铁作为一种氯代烃污染修复材料一直备受关注,而微米零价铁(mZVI)可否成为高效材料应用于污染修复工程,则需要进一步研究。实验构建了受三氯乙烯(TCE)污染的砂柱,考察研究m... 三氯乙烯是分布较普遍且难以降解的一类土壤与地下水污染物,零价铁作为一种氯代烃污染修复材料一直备受关注,而微米零价铁(mZVI)可否成为高效材料应用于污染修复工程,则需要进一步研究。实验构建了受三氯乙烯(TCE)污染的砂柱,考察研究mZVI目数、投加量及介质粒径对三氯乙烯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mZVI对三氯乙烯的短期去除效果明显,去除率达到99%。mZVI目数与TCE去除率呈正相关,在砂柱孔隙水TCE初始浓度为10^(5)μg/L时150 g的Fe^(0)投加量能够表现很强的去除效果,同时细砂(<0.075 cm)介质要比粗砂(0.075~0.15 cm)还原去除速率高。mZVI还原修复过程引起的水环境变化主要体现在氧化还原电位平均下降170 mV,从氧化态转化至还原态。研究结果显示,mZVI在土壤与地下水污染修复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对土壤与地下水有机氯代烃污染治理具有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氯乙烯污染 地下水 微米零价铁 还原脱氯作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