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度对产甲烷菌代谢途径和优势菌群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2
1
作者 吴美容 张瑞 +5 位作者 周俊 谢欣欣 雍晓雨 闫志英 葛明民 郑涛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02-1606,共5页
产甲烷菌是严格厌氧的古菌,由其完成的产甲烷过程通常是厌氧微生物生化代谢中最重要的限速步骤。温度作为影响产甲烷菌的产甲烷速率重要因素,其变化会改变生物环境中的产甲烷的代谢途径和优势菌群分布。目前已知甲烷生物合成有3条途径:... 产甲烷菌是严格厌氧的古菌,由其完成的产甲烷过程通常是厌氧微生物生化代谢中最重要的限速步骤。温度作为影响产甲烷菌的产甲烷速率重要因素,其变化会改变生物环境中的产甲烷的代谢途径和优势菌群分布。目前已知甲烷生物合成有3条途径:乙酸代谢途径、CO2还原途径和甲基营养型途径。理论上乙酸途径生成的甲烷约占甲烷生成总量的2/3,CO2还原产甲烷途径则约占1/3,甲基营养型途径只在少数情况下考虑其影响,例如盐湖。在低温条件下产甲烷菌以利用乙酸代谢为主;在中温条件下,产甲烷途径以乙酸代谢和H2/CO2还原一定比例存在;在高温和超高温条件下,以只利用CO2还原途径的菌群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生物能源 代谢 产甲烷菌 温度 乙酸代谢途径 co2还原产甲烷途径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第四系生物气的形成途径与运聚方式 被引量:44
2
作者 张晓宝 徐自远 +4 位作者 段毅 马立元 孟自芳 周世新 贺鹏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8-174,共7页
柴达木盆地三湖(台吉乃尔湖、涩聂湖、达布逊湖)地区第四系生物气区是我国最大的生物气区。笔者系统采集了该气区21个天然气样品,测量了其组分和碳同位素组成,重点探讨了生物气形成途径和运聚方式。生物气δ^(13)C_1和δ^(13)C_(CO_2)... 柴达木盆地三湖(台吉乃尔湖、涩聂湖、达布逊湖)地区第四系生物气区是我国最大的生物气区。笔者系统采集了该气区21个天然气样品,测量了其组分和碳同位素组成,重点探讨了生物气形成途径和运聚方式。生物气δ^(13)C_1和δ^(13)C_(CO_2)均随深度增大而变重,显示了CO_2还原途径成气的特征。生物气δ^(13)C_1、δ^(13)C_(CO_2)和δD分布与CO_2还原方式形成的生物气的相应同位素值分布范围接近。在有关成因图解中这些数据主要位于CO_2还原途径成气范围内。生物气CO_2和CH_4之间的碳同位素分馏系数α_c>1.055,具有CO_2还原途径成气的特征。柴达木盆地第四纪干旱的古气候、较低的古温度、较高的沉积速率和水体中较高的硫酸盐含量使得甲烷菌的大量繁殖只能在较大的深度范围内才能实现,从而,有利于CO_2还原途径成气作用进行。涩北一号、涩北二号气田生物气δ^(13)C_1组成分布可能表明,生物气形成以后沿疏导层水平运移进入气藏,基本不存在垂向运移。该项研究对于进一步深入探讨生物气成因、形成条件,确定生物气模拟实验方式与条件,计算生物气资源量,建立成藏模式和选择天然气有利勘探区块均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湖地区 第四系 生物气 co2还原成气途径 运聚方式 柴达木盆地 成藏模式
下载PDF
甲烷13C同位素比值表征温度对甲烷生成途径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瞿贤 何品晶 +1 位作者 Mazeas Laurent Bouchez Theodore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3252-3257,共6页
采用测试气相碳同位素比值的方法比较了中温厌氧降解和高温厌氧降解过程中甲烷(CH4)生成途径的差异,表征了生活垃圾厌氧消化过程CH4生成途径的演变,并结合气液相化学组分和产甲烷菌荧光原位杂交(FISH)分析对同位素表征结果进行了验证.中... 采用测试气相碳同位素比值的方法比较了中温厌氧降解和高温厌氧降解过程中甲烷(CH4)生成途径的差异,表征了生活垃圾厌氧消化过程CH4生成途径的演变,并结合气液相化学组分和产甲烷菌荧光原位杂交(FISH)分析对同位素表征结果进行了验证.中温(35℃)条件下,垃圾降解初期甲烷13C同位素比值(1δ3CH4)下降至-69.5‰,表明此阶段CH4主要产生自CO2还原途径;随着垃圾降解进入快速产CH4阶段,δ13CH4值相应迅速上升至-23.8‰,说明乙酸发酵逐渐成为CH4生成的主要途径,FISH实验结果也发现此阶段以乙酸发酵型产甲烷菌Methanosarcinaceae为主;当产CH4速率逐渐减小进入稳定期时,δ13CH4值迅速降低至-55‰后相对稳定,说明乙酸发酵途径的比例减小,并且维持在较稳定的水平.高温(55℃)条件下,δ13CH4值始终维持在约-70‰,表明甲烷主要由CO2还原作用生成,在快速产CH4阶段,乙酸氧化和CO2还原作用是CH4生成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碳同位素比值 荧光原位杂交 生活垃圾 厌氧降解 乙酸发酵产甲烷途径 co2还原产甲烷途径
下载PDF
过量煤粉对煤炭生物制甲烷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陈林勇 李国富 +5 位作者 刘建民 任恒星 何环 苗彪 赵娜 宋燕莉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15,共8页
以河南义马煤样为底物,以实验室保存的煤层气井排采水为菌源,在无机盐培养基培养条件下进行了煤生物成气模拟及转接实验。结果表明:过量煤粉在成气过程中会产生对产甲烷有抑制作用的物质。煤粉用量的梯度实验证实,氢气是生物甲烷生成过... 以河南义马煤样为底物,以实验室保存的煤层气井排采水为菌源,在无机盐培养基培养条件下进行了煤生物成气模拟及转接实验。结果表明:过量煤粉在成气过程中会产生对产甲烷有抑制作用的物质。煤粉用量的梯度实验证实,氢气是生物甲烷生成过程中的重要限制因素,产甲烷过程呈现CO_(2)还原途径特征。煤粉过量(100 mL发酵液中加入12.5 g煤粉)时显示出明显的产甲烷抑制作用,增加煤粉量并未提高产气效率。煤中甲醇萃取物产甲烷实验证明,过量的煤粉产生的抑制物的质荷比为130.1,分子式可能为C_(6)H_(11)NO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成气 甲醇萃取物 抑制物 质荷比 co2还原途径
下载PDF
产甲烷生化代谢途径研究进展 被引量:57
5
作者 方晓瑜 李家宝 +1 位作者 芮俊鹏 李香真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共9页
微生物产甲烷过程产生的甲烷约占全球甲烷产量的74%.产甲烷过程对生物燃气生产和全球气候变暖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产甲烷菌的具体生化代谢途径,其本质是产甲烷菌利用细胞内一系列特殊的酶和辅酶将CO2或甲基化合物中的甲基通... 微生物产甲烷过程产生的甲烷约占全球甲烷产量的74%.产甲烷过程对生物燃气生产和全球气候变暖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产甲烷菌的具体生化代谢途径,其本质是产甲烷菌利用细胞内一系列特殊的酶和辅酶将CO2或甲基化合物中的甲基通过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反应还原成甲烷.在这一过程中,产甲烷菌细胞能够形成钠离子或质子跨膜梯度,驱动细胞膜上的ATP合成酶将ADP转化成ATP以获得能量.根据底物类型的不同,可以将该过程分为3类:还原CO2途径、乙酸途径和甲基营养途径.还原CO2途径是以H2或甲酸作为主要的电子供体还原CO2产生甲烷,其中涉及到一个最新的发现——电子歧化途径;乙酸途径是乙酸被裂解产生甲基基团和羧基基团,随后,羧基基团被氧化产生电子供体H2用于还原甲基基团;甲基营养途径是以简单甲基化合物作为底物,以外界提供的H2或氧化甲基化合物自身产生的还原当量作为电子供体还原甲基化合物中的甲基基团.通过这3种途径产甲烷的过程中,每消耗1mol底物所产生AT P的顺序为还原CO2途径>甲基营养途径>乙酸途径.由于产甲烷菌自身难以分离培养,未来将主要通过现代的生物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包括基因工程和代谢模型构建等最新技术来研究产甲烷菌的生化代谢过程以及其与其它菌群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以便将其应用于生产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甲烷菌 生化代谢 还原co2途径 乙酸途径 甲基营养途径
原文传递
氢营养型产甲烷代谢途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6
作者 冷欢 杨清 +1 位作者 黄钢锋 白丽萍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136-2160,共25页
产甲烷古菌是一类极端厌氧的古菌域微生物,可以利用CO2、甲醇、乙酸等简单化合物产甲烷并获得能量。目前能够培养的氢营养型(CO2/H2)产甲烷古菌的种类较多,而且在三类产甲烷代谢类型中,氢营养型产甲烷途径的产能效率最高,并具有多种模... 产甲烷古菌是一类极端厌氧的古菌域微生物,可以利用CO2、甲醇、乙酸等简单化合物产甲烷并获得能量。目前能够培养的氢营养型(CO2/H2)产甲烷古菌的种类较多,而且在三类产甲烷代谢类型中,氢营养型产甲烷途径的产能效率最高,并具有多种模式的特殊能量利用系统。近年来,随着质谱、光谱和晶体技术的发展与运用,人们对产甲烷代谢途径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尤其是对氢营养型产甲烷途径的生化机制有了新的认识,揭示了产甲烷古菌在能量极限条件下独特、高效的能量利用模式。本文从能量储存、代谢途径、蛋白功能与催化机制等方面概述产甲烷古菌利用CO2/H2产甲烷的详细过程,并对产甲烷古菌代谢途径的研究方向与技术发展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甲烷古菌 co2还原途径 能量保存 蛋白结构 催化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