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05篇文章
< 1 2 1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S技术在凤庆县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中的应用
1
作者 郑晓凤 赵正成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4期106-108,120,共4页
凤庆县位于我国西南边陲,地形复杂,在退耕还林工作中,传统作业方式耗时费力,数据采集困难,运用3S技术,不仅可以便利林业工作者的外业工作,还可以使工作过程更加高效、准确。在凤庆县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工作中,依托遥感技术,对复杂险要... 凤庆县位于我国西南边陲,地形复杂,在退耕还林工作中,传统作业方式耗时费力,数据采集困难,运用3S技术,不仅可以便利林业工作者的外业工作,还可以使工作过程更加高效、准确。在凤庆县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工作中,依托遥感技术,对复杂险要地带进行无人机航拍、地理信息采集,可以获得地理资源情况数据。通过数据传输,利用GIS系统软件对海量数据进行整理,建立数据库,最终得到可供参考的林业作业图。3S技术在凤庆县退耕还林工程工作中的成功运用,可为县级退耕还林监测工作提供可行性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庆县 退耕还林工程 3S技术 监测工作
下载PDF
退耕还林工程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
2
作者 郭建强 秦巨强 《农家科技》 2024年第23期151-153,共3页
在国家战略化发展中,退耕还林工程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着重要意义。近几年,退耕还林工程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在不断积累工作经验中,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果。但是受到内外因素影响,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尤其是在水土流... 在国家战略化发展中,退耕还林工程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着重要意义。近几年,退耕还林工程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在不断积累工作经验中,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果。但是受到内外因素影响,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尤其是在水土流失方面,土地沙漠化面积随之扩充,对于这种状况,国家相关部门发布了一系列政策,退耕还林工程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退耕还林工程也就是把一些不适合种植粮食的土地种植树木,以改善当前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问题发生,并且也能给农民提供更多效益,带动当地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推动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有着现实性意义。但是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基于此,本文就结合当前我国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现状,重点分析退耕还林工程常见问题产生原因,并提出处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工程 常见问题 对策
下载PDF
退耕还林工程对生态环境与农民生活影响的研究
3
作者 张军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3期244-246,共3页
退耕还林工程不仅是生态重建工程,更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其有效执行依赖于政府、农民及社会各方面的协同合作。概述了退耕还林工程,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对生态环境和农民生活的影响,基于经济补偿机制的不完善、生计可持续性的困扰及如何... 退耕还林工程不仅是生态重建工程,更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其有效执行依赖于政府、农民及社会各方面的协同合作。概述了退耕还林工程,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对生态环境和农民生活的影响,基于经济补偿机制的不完善、生计可持续性的困扰及如何兼顾生态和经济的双重效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工程 生态环境 农民生活 经济补偿 生态与经济平衡
下载PDF
石漠化地区退耕还林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
作者 周群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5期293-295,共3页
为了有效提高石漠化地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率,改善生态环境,助力当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概述了石漠化地区特点,分析了石漠化地区退耕还林工程中的现存问题,提出了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基层林业队伍建设、科学进行调查规划、完善... 为了有效提高石漠化地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率,改善生态环境,助力当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概述了石漠化地区特点,分析了石漠化地区退耕还林工程中的现存问题,提出了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基层林业队伍建设、科学进行调查规划、完善林业结构规划、建立健全的监管制度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地区 退耕还林工程 经营管护工作
下载PDF
基于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变化研究——以云南兰坪县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益敏 李盈盈 +2 位作者 刘师旖 吴博闻 赵娟珍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59-367,共9页
2014年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简称怒江州)正式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为探讨该轮退耕还林工程对怒江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简称兰坪县)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选择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前(2013年)、实施中(2017年)和实施末期(2020年)... 2014年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简称怒江州)正式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为探讨该轮退耕还林工程对怒江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简称兰坪县)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选择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前(2013年)、实施中(2017年)和实施末期(2020年)3个时间,基于遥感生态指数模型,选取绿度、干度、湿度和热度4个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兰坪县2013—2020年的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013—2020年兰坪县生态环境质量处于上升趋势,中排乡、石登乡和河西乡的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较为明显;2)2013—2020年,75%以上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保持不变,其他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等级呈小幅度变化,生态环境质量变好的区域面积要大于生态环境质量变差的区域面积;3)退耕还林斑块的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程度要高于退耕还林2 km缓冲区以及整个研究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提高程度,退耕还林工程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具有显著影响,可通过进一步推进退耕还林工程来改善兰坪县的生态环境质量;4)研究区潜在的退耕区主要分布在中排乡、石登乡、营盘镇和兔峨乡4个乡镇,其可作为进一步退耕还林的重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质量 退耕还林工程 遥感生态指数(RSEI)模型 主成分分析 动态变化
下载PDF
基于SD模型的晋北退耕还林工程与社会经济互馈关系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郑子潇 胡保安 +2 位作者 韩海荣 康峰峰 程小琴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984-3994,共11页
生态恢复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影响社会经济状况,统筹耕地与造林之间的矛盾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阐明退耕还林工程与社会经济之间的互馈关系,是实现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通过构建山西省晋北... 生态恢复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影响社会经济状况,统筹耕地与造林之间的矛盾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阐明退耕还林工程与社会经济之间的互馈关系,是实现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通过构建山西省晋北地区退耕还林工程与社会经济之间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揭示二者间的互馈关系。以耕地、造林用地间的矛盾作为参数变换的前提,通过改变耕地面积变化率、造林面积、植树造林投资系数,设置持续退耕还林型、低速退耕还林型、保护耕地型、间断退耕还林型四种仿真情景,并阐明了不同退耕还林情景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1)退耕还林对社会经济有积极影响,各情景下社会经济变量均呈现不同速度上升态势。(2)尽管持续退耕还林型的林业产值增长最快,但却抑制了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在此情景下各社会经济变量较低;低速退耕还林型更有利于退耕还林工程与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地区生产总值(GDP)、粮食总产量等社会经济变量在此情景下较高;保护耕地型在模拟初期对粮食总产量有明显提升作用,后期则会对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植被固碳量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3)在低速退耕还林型下,2035年山西省晋北地区GDP达18412.90亿元,年均增长率为9.34%,粮食总产量达829万t。比较四种情景,低速退耕还林型在协调耕地与造林矛盾的同时,还可以有效平衡社会经济发展与森林生态建设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工程 社会经济 系统动力学模型 情景模拟 晋北
下载PDF
数字林业技术在退耕还林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陶永明 《造纸装备及材料》 2023年第1期162-164,共3页
数字林业技术能够大幅提高退耕还林工程的效率和效果。这项技术可以应用于项目的各个阶段,从林业资源调查到资源管理,可以为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确保林业资源的长期可持续性。文章对数字林业技术在退耕还林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并... 数字林业技术能够大幅提高退耕还林工程的效率和效果。这项技术可以应用于项目的各个阶段,从林业资源调查到资源管理,可以为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确保林业资源的长期可持续性。文章对数字林业技术在退耕还林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并探讨了其在提高退耕还林工程的发展前景,为新一轮退耕还林建设提供数据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工程 数字林业技术 遥感技术 RS GIS GPS VR
下载PDF
基于LANDSAT的辽宁省朝阳市1985—2020年退耕还林工程动态监测
8
作者 帅艳民 霍燃 +2 位作者 曲歌 邵聪颖 田艳君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3-122,共10页
[目的]分析辽宁省朝阳市退耕还林工程作用下的土地覆被情况,跟踪监测年际间地类变动趋势,探讨退耕还林工程对朝阳市荒山、耕地、林地和草地的影响,为朝阳市土地资源合理规划利用提供科学支撑。[方法]基于1985—2020年逐期Landsat影像,利... [目的]分析辽宁省朝阳市退耕还林工程作用下的土地覆被情况,跟踪监测年际间地类变动趋势,探讨退耕还林工程对朝阳市荒山、耕地、林地和草地的影响,为朝阳市土地资源合理规划利用提供科学支撑。[方法]基于1985—2020年逐期Landsat影像,利用C5.0算法提取该地区地表覆被时空分布信息,借助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等分析36 a间山田林草的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因素。[结果]①36 a间朝阳市荒山绿化面积达2745.5 km^(2),退耕还绿的面积约933 km^(2),工程成效较为显著。②退耕区和还林区主要分布在坡度>25°和海拔超过500 m的地区,二者变化主要表现在内部结构的转换,即增加海拔低于500 m和坡度<25°的耕地比例,基本符合退耕还林政策要求。[结论]5个阶段内朝阳市的山田林草在年际间都存在相互转换的情况,相比前3个阶段,后两个阶段在政策实施的加持下“逆过程”现象减少,工程实施方面仍需加强监督,精确理解国家政策和项目技术规程,因地制宜地贯彻有关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工程 土地利用 卫星监测 地形因子 辽宁省朝阳市
下载PDF
田东县退耕还林工程措施与成效分析
9
作者 罗正华 《南方农业》 2023年第3期249-251,255,共4页
2002年起,广西百色市田东县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田东县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退耕地造林成林面积0.69万·hm^(2)、荒山造林成林面积1.14万·hm^(2)、封山育林成林面积0.27万·... 2002年起,广西百色市田东县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田东县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退耕地造林成林面积0.69万·hm^(2)、荒山造林成林面积1.14万·hm^(2)、封山育林成林面积0.27万·hm^(2),森林覆盖率从2002年的42.00%提高到2021年的75.06%,活立木蓄积量达到11 406 129 m3,比2002年提高了15倍。保障措施是:建立目标责任制,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强化项目管理;加强工程的科技保障工作;强化工程管理和监督检查。概述了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必要性,介绍了田东县退耕还林工程的总体目标、建设模式、实施措施及保障措施等情况,最后分析了田东县退耕还林工程取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工程 森林资源 造林成效 广西百色市田东县
下载PDF
退耕还林工程低质低效林改造技术研究
10
作者 张华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3年第5期151-154,共4页
本文研究的是针对退耕还林工程效率质量低下的提升技术。从影响退耕还林工程效率和质量的因素入手,探究了提高效率和质量的技术和方法。具体研究内容包括退耕还林工程的概述、效率提升技术研究、质量提升技术研究、探讨国外成功的案例... 本文研究的是针对退耕还林工程效率质量低下的提升技术。从影响退耕还林工程效率和质量的因素入手,探究了提高效率和质量的技术和方法。具体研究内容包括退耕还林工程的概述、效率提升技术研究、质量提升技术研究、探讨国外成功的案例等方面。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优秀的作业模式、智能化监测、信息化管理等技术手段,可以有效提高退耕还林工程的效率;同时,通过合理选育适宜种苗、优化林地布局、加强林地管护等技术手段,可以有效提高退耕还林工程的质量。本文为昔阳县退耕还林工程的提升效率和质量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工程 效率提升 质量提升 机械化作业 种苗选育
下载PDF
退耕还林工程杉木中幼林抚育管理解析
11
作者 程泽春 《江西农业》 2023年第6期99-101,共3页
杉木是云贵高原重要的用材树种,在退耕还林工程中,杉木成为贵州东南地区人工造林主要的树种之一。本文简单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背景下,杉木中幼林抚育技术要点,旨在促进该地区杉木的健康生长。
关键词 退耕还林工程 杉木中幼林 抚育技术
下载PDF
退耕还林工程高质量发展举措分析
12
作者 陈金辉 《花卉》 2023年第6期109-111,共3页
退耕还林是恢复生态环境的基础工程,是我国实施西部开发战略的重要政策之一。自我国在新时代确立生态文明思想以来,从深度、广度、精度、技术等各个层面,增强了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当前正值我国林业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进一步为退耕还林... 退耕还林是恢复生态环境的基础工程,是我国实施西部开发战略的重要政策之一。自我国在新时代确立生态文明思想以来,从深度、广度、精度、技术等各个层面,增强了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当前正值我国林业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进一步为退耕还林工程“赋能”,扩增其实践效用。以此为出发点,概述了退耕还林高质量发展内涵,剖析了退耕还林工程高质量发展需求。并以此为基础,分别从生态文明思想、产业转型升级、前期实践经验、资源配置理论4个角度,提出了几点有利于推动其高质量发展的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工程 高质量发展 举措分析
下载PDF
浅析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及问题对策——以吴起县为例
13
作者 薛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3年第6期169-172,共4页
退耕还林工程在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方面的重要性,以及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本文提出了加强调查规划、提高林业经济效益、加大成效巩固经费投入、加强不动产权颁证等方面的建议,同时还介绍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促进农业... 退耕还林工程在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方面的重要性,以及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本文提出了加强调查规划、提高林业经济效益、加大成效巩固经费投入、加强不动产权颁证等方面的建议,同时还介绍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策略,如建立完善的退耕还林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档案管理、实行乔灌混交等。最后,文章还阐述了退耕还林工程的综合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以及为实现吴起县的可持续发展所需采取的措施。总之,文章提出了一系列有益的建议和策略,为 推进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和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工程 农业增产、增收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生态效益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退耕还林工程促进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发展路径研究——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
14
作者 杨婧 王元明 《乡村科技》 2023年第2期52-55,共4页
以陕西省延安市13个县(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发展水平为结果变量,利用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从工程规模、政策兑现面积、政府财政支持、退耕还林政策、退耕林草质量5个维度探究退耕还林工程对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发展水平的... 以陕西省延安市13个县(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发展水平为结果变量,利用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从工程规模、政策兑现面积、政府财政支持、退耕还林政策、退耕林草质量5个维度探究退耕还林工程对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发展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工程规模、政策兑现面积、政府财政支持、退耕还林政策、退耕林草质量这5个条件变量均不是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发展水平的必要条件;退耕还林工程促进高水平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发展的路径有4条,导致低水平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发展的路径有2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工程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组态分析
下载PDF
西部退耕还林工程社会影响评价——以会泽县、清镇市为例 被引量:63
15
作者 支玲 李怒云 +2 位作者 田治威 王娟 林德荣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11,共10页
从毁林开荒到退耕还林是对单纯追求物质文明的经济增长模式的否定 ,符合社会发展方向 ,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西部退耕还林工程给工程实施区带来了方方面面的影响 ,工程的有效性和持续性受到各种因素的挑战 ,全面评价工... 从毁林开荒到退耕还林是对单纯追求物质文明的经济增长模式的否定 ,符合社会发展方向 ,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西部退耕还林工程给工程实施区带来了方方面面的影响 ,工程的有效性和持续性受到各种因素的挑战 ,全面评价工程实施所产生的现实影响是提高决策科学性的必要前提。论文根据工程的特点建立西部退耕还林工程社会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取得评价的基础材料 ,以会泽县和清镇市为例 ,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3方面对退耕还林所产生的影响进行系统分析与评价 ,在探明实施中制约工程有效性和持续性的社会变量的基础上 ,提出工程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西部地区 退耕还林工程 社会影响 评价 指标体系 会泽县 清镇市
下载PDF
基于植被遥感的西南喀斯特退耕还林工程效果评价——以贵州省毕节地区为例 被引量:36
16
作者 李昊 蔡运龙 +2 位作者 陈睿山 陈琼 严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255-3264,共10页
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压力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使得土地退化问题严峻。2000年以来,国家开始在该地区推行退耕还林等一系列生态工程。需要评估这些工程的效果,以期为进一步的生态建设工程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贵州省... 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压力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使得土地退化问题严峻。2000年以来,国家开始在该地区推行退耕还林等一系列生态工程。需要评估这些工程的效果,以期为进一步的生态建设工程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贵州省毕节地区为例,利用SPOT-VGTNDVI遥感数据,以大规模开展退耕还林工程前的1998—2001年为基准,建立NDVI-气候响应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残差法来分析2002—2008年以退耕还林工程为主的人为因素在当地生态恢复中的作用。结果表明,近年来开展的生态工程使得整个毕节地区植被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在东部大方、黔西一些区域土地退化的趋势仍未扭转,需要今后进一步的政策引导和开展后续生态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遥感 NDVI 喀斯特 毕节地区 退耕还林工程 效果评价
下载PDF
西南地区退耕还林工程主要林分50年碳汇潜力 被引量:24
17
作者 姚平 陈先刚 +3 位作者 周永锋 赵文军 陆梅 涂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025-3037,共13页
为评估西南地区退耕还林工程主要林分未来50a碳汇潜力,调查收集该地区2011年以前退耕还林工程主要造林树种及其造林面积等相关数据资料,利用国家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中人工林历史数据建立生长模型,结合文献调研获得的相关林分碳计量参数,... 为评估西南地区退耕还林工程主要林分未来50a碳汇潜力,调查收集该地区2011年以前退耕还林工程主要造林树种及其造林面积等相关数据资料,利用国家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中人工林历史数据建立生长模型,结合文献调研获得的相关林分碳计量参数,预测出本区域退耕还林工程7种主要林分碳储量和年碳储量未来变化。结果表明:西南地区退耕还林工程主要林分总碳储量在2020、2030、2040、2050和2060年分别为52.98、73.88—80.57、73.62—102.16、88.41—115.17和77.15—123.36TgC,年总碳储量则分别为3.15、-1.11—2.45、-3.92—1.95、2.08—0.96和0.25—0.73TgC,到2060年华山松、马尾松、柳杉、杉木、柏树、杨树和桉树7种林分碳汇潜力在无采伐情景下分别达到:13.01、15.01、13.44、24.13、28.05、15.63和14.09TgC,可对本地区森林碳汇功能产生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碳汇 退耕还林工程 西南地区
下载PDF
西部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以云南省鹤庆县、贵州省织金县和四川省朝天区为例 被引量:15
18
作者 支玲 杨明 +3 位作者 卿向阳 徐慧丽 刘燕 赵玉涛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61-168,共8页
在理解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发展能力内涵的基础上,从环境、经济、社会、智力四大系统的支持能力入手,建立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云南省鹤庆县、贵州省织金县和四川省朝天区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 在理解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发展能力内涵的基础上,从环境、经济、社会、智力四大系统的支持能力入手,建立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云南省鹤庆县、贵州省织金县和四川省朝天区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工程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处于一般水平,其中经济系统对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支持能力最弱;在探明实施中制约工程有效性和持续性的社会变量的基础上,提出工程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 退耕还林工程 可持续发展 能力评价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河北省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估 被引量:16
19
作者 王红霞 王雪松 +5 位作者 王兵 李保玉 牛香 王晓燕 师贺雄 汪金松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8-75,共8页
采用分布式测算方法,对河北省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效益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2013年河北省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总价值量为970亿8 000万元,1年内创造的生态效益价值量远远超过工程自实施以来国家的总投资,6项生态服务功能的生态效益价值... 采用分布式测算方法,对河北省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效益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2013年河北省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总价值量为970亿8 000万元,1年内创造的生态效益价值量远远超过工程自实施以来国家的总投资,6项生态服务功能的生态效益价值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涵养水源、固碳释氧、生物多样性保护、净化大气环境、保育土壤和林木积累营养物质,涵养水源总物质量占该省年均水资源总量的26.54%,固土总物质量占该省年平均土壤侵蚀量的20.90%,固碳总量占"十二五"期间年碳排放量的40.96%,吸附污染物量和滞尘量远远超过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重点工业企业清洁生产水平提升计划》的要求;2)不同植被恢复类型生态效益价值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宜林荒山荒地造林、退耕地还林和封山育林;3)不同林种类型的生态效益价值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生态林、经济林和灌木林。评估结果可真实地反映河北省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工程 生态效益 评估 河北省
下载PDF
甘肃省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对退耕还林工程的响应 被引量:20
20
作者 胡春艳 卫伟 +3 位作者 王晓峰 陈利顶 陈晓妮 季元祖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88-594,共7页
利用2000—2015年MODIS-NDVI数据,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采用像元二分法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定量探讨了甘肃省近16 a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评估退耕还林面积与植被覆盖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2000—2015年甘肃... 利用2000—2015年MODIS-NDVI数据,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采用像元二分法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定量探讨了甘肃省近16 a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评估退耕还林面积与植被覆盖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2000—2015年甘肃省年均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值呈增加趋势,年增长速率为0.43%,说明甘肃省植被覆盖总体呈改善态势。(2)16 a间,全省植被覆盖虽有局部恶化趋势,但改善区域面积远大于植被退化区域。其中,明显改善、中度改善和轻微改善区域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20.62%、14.67%和33.05%,退化区域面积仅占2.87%。(3)总体上,甘肃省植被覆盖度仍然较低,全省16 a平均植被覆盖度为50.98%,低、中低植被覆盖区面积占总面积的50%以上,且分布不均,其中东南地区平均植被覆盖度最高,为75.43%,中部次之,为47.84%,西北最低,只有31.77%,空间差异显著。(4)退耕还林面积能较好地解释植被覆盖度的变化。退耕还林工程集中区即黄河以东地区累计退耕还林面积与2000—2015年年均植被覆盖度明显相关,其决定系数R2为0.721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工程 甘肃省 植被覆盖 像元二分法 时空变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