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循证护理预防肠造口还纳术后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的效果分析
1
作者 施洁 周丽 +1 位作者 赵淋琪 庞洁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7期140-142,共3页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预防肠造口还纳术后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于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肠造口还纳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预防肠造口还纳术后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于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肠造口还纳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失禁相关性皮炎严重程度。结果:观察组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观察组失禁相关性皮炎严重程度评估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循证护理能够降低肠造口还纳术后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减轻失禁相关性皮炎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肠造口还纳 失禁相关性皮炎
下载PDF
温针灸对结直肠癌肠造口还纳术后患者肠道菌群及肛门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周谦 孟宁 许建多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2367-2373,共7页
【目的】观察温针灸对肠造口还纳术后患者肠道菌群及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4例行结直肠癌肠造口还纳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温针灸治疗。2组均连续治... 【目的】观察温针灸对肠造口还纳术后患者肠道菌群及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4例行结直肠癌肠造口还纳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温针灸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周。治疗2周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肠球菌、大肠埃希菌、乳杆菌、双歧杆菌门水平相对丰度的变化情况,以及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便秘评分量表(Wexner)和低位直肠前切除综合征(LARS)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并发症发生率的情况。【结果】(1)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肠球菌、大肠埃希菌、乳杆菌、双歧杆菌门水平相对丰度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肠球菌、大肠埃希菌、乳杆菌、双歧杆菌门水平相对丰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肛门功能Wexner评分、LARS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肛门功能Wexner评分、LARS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TNF-α、IL-8、CRP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血清TNF-α、IL-8、CRP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结直肠癌肠造口还纳术后患者,可有效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肛门功能,降低造口周围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灸 结直肠癌 肠造口还纳 肠道菌群 肛门功能 肠道微生态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基于现代保肛策略下盆底肌锻炼在促进中低位直肠癌行肠造口还纳术后患者肛门直肠功能恢复中的应用价值
3
作者 刘志燕 程方圆 +1 位作者 郭成香 廖晓燕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4年第5期632-634,共3页
目的研究基于现代保肛策略的盆底肌锻炼对中低位直肠癌行肠造口还纳术后患者肛门直肠测压指标和肛门直肠功能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01月至2023年01月期间129例中低位直肠癌行低位保肛肠造口还纳术后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64例给... 目的研究基于现代保肛策略的盆底肌锻炼对中低位直肠癌行肠造口还纳术后患者肛门直肠测压指标和肛门直肠功能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01月至2023年01月期间129例中低位直肠癌行低位保肛肠造口还纳术后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64例给予常规水球囊训练,观察组65例增加基于现代保肛策略下盆底肌锻炼,比较2组患者肛门直肠测压指标、肛门直肠功能状况、直肠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肛管最大收缩时间、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静息压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直肠静息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肛门直肠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ARS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现代保肛策略的盆底肌锻炼能够有效促进中低位直肠癌行肠造口还纳术后患者肛门直肠测压指标恢复正常,改善肛门直肠功能,降低LARS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肛策略 中低位直肠癌 肠造口还纳 肠道功能 直肠低位前切除综合征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降低肠造口还纳术后切口感染中的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朱慧新 郑建涛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189-193,共5页
目的评估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预防回肠造口还纳术后切口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21年6月行回肠造口还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切口是否预留VSD装置分为VSD组和对照组,对年龄、性别、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标准(ASA... 目的评估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预防回肠造口还纳术后切口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21年6月行回肠造口还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切口是否预留VSD装置分为VSD组和对照组,对年龄、性别、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标准(ASA)、体质量指数(BMI)、术前血清白蛋白和是否合并糖尿病等因素进行1∶1倾向评分匹配(PSM)。比较2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住院费用等指标。进一步根据年龄、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BMI及是否合并糖尿病进行亚组分析。结果经过PSM后,VSD组和对照组各纳入144例患者,2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VSD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7.6%(11/144)vs 2.1%(3/144),P=0.028];VSD组的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2.2±0.2)万元vs(2.6±0.4)万元,P=0.043];2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其他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显示,在BMI>28 kg/m 2的亚组中,VSD组的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在其他亚组分析中,2组患者切口感染率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SD可降低回肠造口还纳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和住院费用,尤其在BMI>28 kg/m 2亚组的患者中具有潜在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技 回肠造口还纳术后 切口感染
下载PDF
回肠造口还纳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皮下负压引流球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陈鸿源 陈黎奇 +3 位作者 夏浩沄 池良杰 薛芳沁 黄良祥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14期81-84,88,共5页
目的分析回肠造口还纳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切口留置皮下负压引流球防治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7年5月在我院行回肠造口还纳术的283例患者资料,对有可能影响切口感染的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 目的分析回肠造口还纳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切口留置皮下负压引流球防治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7年5月在我院行回肠造口还纳术的283例患者资料,对有可能影响切口感染的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切口留置皮下负压引流球组患者与无留置皮下负压引流球组患者在切口感染率、甲级愈合率、换药次数和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术后共26例(9.2%)患者出现切口感染。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25kg/m^2、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100min是回肠造口还纳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切口留置皮下负压引流球是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保护性因素(P均<0.05)。切口留置皮下引流球组患者较无留置皮下负压引流球组患者切口感染率低(3.9%vs13.5%)、切口甲级愈合率高(90.6%vs61.5%)、平均换药次数少[(3.6±0.7)次vs(7.0±1.5)次]、平均住院时间短[(7.7±2.1)dvs(12.3±3.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BMI≥25kg/m2、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100min是回肠造口还纳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切口留置皮下负压引流球是防治回肠造口还纳术后切口感染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肠造口还纳 切口感染 危险因素 皮下负压引流球 低位直肠癌
下载PDF
21例乙状结肠造瘘还纳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朱秋伟 朱平 石骏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32期160-160,共1页
目的 通过分析乙状结肠造瘘还纳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探讨预防性乙状结肠造瘘还纳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总结2005年~2015年我科共收治乙状结肠造瘘还纳术后出现并发症的21例病例,分析患者的术前检查、手术方式、术后处理,总结... 目的 通过分析乙状结肠造瘘还纳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探讨预防性乙状结肠造瘘还纳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总结2005年~2015年我科共收治乙状结肠造瘘还纳术后出现并发症的21例病例,分析患者的术前检查、手术方式、术后处理,总结术后并发症的原因。结果 造瘘还纳术后吻合口瘘3例,行重新造瘘1例,经引流等保守治疗后痊愈2例;造口还纳吻合口狭窄3例,保守治疗2例,行二次手术重新吻合1例;造口还纳吻合口出血2例;切口感染9例,经过保守治疗痊愈。腹腔感染4例,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 完善的术前检查、改进术中操作以及加强术后管理,可以降低乙状结肠造瘘还纳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状结肠造瘘 造口还纳 并发症
下载PDF
小儿肠造口还纳术后不留置胃管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张锋 苏义林 《安徽医学》 2022年第9期1089-1091,共3页
目的探讨在小儿肠造口还纳术后不常规留置胃管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小儿外科自2015年8月至2020年7月完成的41例确诊为肠造口术后状态并行小儿肠造口还纳术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 目的探讨在小儿肠造口还纳术后不常规留置胃管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小儿外科自2015年8月至2020年7月完成的41例确诊为肠造口术后状态并行小儿肠造口还纳术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留置胃管组22例,未留置胃管组19例。统计比较两组患儿的术后肛门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术后并发症(恶心呕吐、吻合口瘘、咽喉不适、肠梗阻)。结果未留置胃管组患儿咽喉不适的发生率为52.63%,留置胃管组患儿为10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留置胃管组患儿术后肛门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平均分别为(1.90±0.74)d和(10.79±3.03)d,留置胃管组患儿为(4.27±1.03)d、(14.96±4.90)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留置胃管组患儿住院费用平均为(24889.00±18071.01)元,留置胃管组患儿为(14889.00±8071.41)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留置胃管组患儿咽喉不适的发生率为52.63%,留置胃管组患儿为10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肠造口还纳术不常规留置胃管是安全可行的,可减轻患儿痛苦,加快术后肠功能恢复,缩短术后禁食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减轻家庭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造口还纳 留置胃管 快速康复外科
下载PDF
直肠癌预防性回肠造口还纳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肠功能康复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葛思堂 左芦根 +6 位作者 邱权威 朱平胜 孙洋 李静 陈德利 李仕青 刘牧林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9-92,98,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治疗对行造口还纳术的直肠癌预防性回肠造口病人术后康复过程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行造口还纳术的直肠癌根治术后的病人资料,依据术后是否行EEN治疗分为...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治疗对行造口还纳术的直肠癌预防性回肠造口病人术后康复过程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行造口还纳术的直肠癌根治术后的病人资料,依据术后是否行EEN治疗分为观察组(EEN)和对照组(非EN)。观察组术后12~24 h开始给予EN治疗[20~30 kcal/(kg·d)]。比较两组术后腹泻、胃肠功能恢复、粪便钙卫蛋白和肠屏障功能等指标。结果:所纳入的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4)一般资料未见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但观察组术后5 d(χ^(2)=25.760,P<0.01)和10 d(χ^(2)=14.870,P<0.01)仍存在腹泻的比例,以及需要使用止泻剂(χ^(2)=10.180,P=0.001)的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恢复正常饮食时间(t=5.701;P<0.01)和术后住院日(t=7.343,P<0.01)短于对照组。术后5 d,两组外周血炎症指标未见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病人粪便钙卫蛋白(t=11.690,P<0.01)、血清D-乳酸(D-Lactate;t=6.160,P<0.01)和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t=6.583,P<0.01)水平低于对照组,且病人粪便钙卫蛋白水平与D-Lactate(r=0.833,P<0.01)和IFABP(r=0.842,P<0.01)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术后早期EN可有效改善回肠造口还纳术后腹泻症状、结肠炎症和肠屏障功能,加速术后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治疗 回肠造口还纳 直肠癌 腹泻 肠屏障功能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直肠癌造瘘还纳术后腹泻1例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姝颖 贾英杰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100-101,共2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7岁,主因“腹泻”就诊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患者于2017年11月首诊天津市人民医院,查肠镜示:直肠恶性肿瘤。同月行“直肠癌根治术及直肠造瘘术”,术后病理回报为中低分化腺癌。术后TNM分期:T3N2,Dukes分期:C...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7岁,主因“腹泻”就诊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患者于2017年11月首诊天津市人民医院,查肠镜示:直肠恶性肿瘤。同月行“直肠癌根治术及直肠造瘘术”,术后病理回报为中低分化腺癌。术后TNM分期:T3N2,Dukes分期:C期。患者及家属拒绝放疗及静脉化疗。2017年12月排除禁忌后开始口服替吉奥胶囊,40mg/次,2次/d,化疗6个周期。2018年6月于天津市人民医院再行直肠造瘘还纳术,术后患者出现大便次数增多,性状改变,呈粥样便,夜间腹泻10余次,口服盐酸洛哌丁胺胶囊后未见明显缓解,疗效评价疾病稳定(S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造瘘还纳 腹泻
下载PDF
不同水量球囊联合盆底肌功能锻炼对肠造口还纳术后排便及造口还纳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季怡虹 卢丽英 苏瑜 《齐鲁护理杂志》 2021年第24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水量球囊联合盆底肌功能锻炼对肠造口还纳术后排便和造口还纳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20年4月30日就诊的肠造口还纳术患者84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2例;两组均行球囊训练联合盆底肌功能锻炼,A组球囊水量设置... 目的:探讨不同水量球囊联合盆底肌功能锻炼对肠造口还纳术后排便和造口还纳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20年4月30日就诊的肠造口还纳术患者84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2例;两组均行球囊训练联合盆底肌功能锻炼,A组球囊水量设置为30 ml,B组球囊训练水量设置为15 ml;比较两组肠造口术后排便功能[采用低位直肠前切除综合征(LARS)评价量表、大便失禁严重度(Wexner)评分],造口还纳满意度评分。结果:两组LARS评分均降低(P<0.01),且训练3、6个月时,A组低于B组(P<0.01);两组Wexner评分均降低(P<0.01),且训练6个月时,A组低于B组(P<0.01);A组还纳术后3个月满意度评分高于还纳术后次日(P<0.01),且高于B组(P<0.01)。结论:30 ml水量球囊联合盆底肌功能锻炼与15 ml水量球囊相比,有助于肠造口还纳术后患者排便功能恢复和造口还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囊训练 盆底肌功能锻炼 肠造口 排便 造口还纳
下载PDF
预防性肠造口还纳术后切口疝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预防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灿彬 戎祯祥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9年第6期767-770,775,共5页
造口部位切口疝(SSIH)是预防性肠造口还纳术后常见的远期并发症之一,也是病人二次手术的主要原因之一,不仅给病人带来二次手术的痛苦,且修补后有一定的复发率。然而,国内临床医生对肠造口还纳这一术式较高的术后SSIH发生率未予重视,未... 造口部位切口疝(SSIH)是预防性肠造口还纳术后常见的远期并发症之一,也是病人二次手术的主要原因之一,不仅给病人带来二次手术的痛苦,且修补后有一定的复发率。然而,国内临床医生对肠造口还纳这一术式较高的术后SSIH发生率未予重视,未能从预防性肠造口还纳术的手术特点来分析其危险因素。本文就肠造口还纳术后SSIH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和预防进展作一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SSIH的认识和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造口还纳 切口疝 危险因素 预防性手
下载PDF
健康控制点对造口还纳术后并发症疗效及Rosenberg量表评分的影响研究
12
作者 张星 严华 滕莉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7期887-890,共4页
目的探讨健康控制点对造口还纳术后患者临床并发症的疗效及对Rosenberg自尊量表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2017年6月一2018年12月102例行肠道造口还纳术的患者,采用随机表法分为健康控制组... 目的探讨健康控制点对造口还纳术后患者临床并发症的疗效及对Rosenberg自尊量表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2017年6月一2018年12月102例行肠道造口还纳术的患者,采用随机表法分为健康控制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健康控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健康控制点管理,对比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和Rosenberg自尊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后健康控制组患者3个月内并发症总发生率[3.9%(2/51)]低于对照组[15.7%(8/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1.98,P=0.048);治疗前,2组患者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35,P=0.527),治疗后,2组患者评分均较前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健康组t=29.031,P=0.000;对照组t=17.909,P=0.000),健康控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756,P=0.000)。结论健康控制点管理可有效降低造口还纳术后患者临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自尊心,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控制点 造口还纳 并发症 Rosenberg自尊量表
下载PDF
完全腹腔镜回肠造口还纳术与传统回肠造口还纳术的对比研究
13
作者 杨晓波 吴淼 +3 位作者 钟寒迪 罗坤 刘见 彭孟寅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2期124-126,130,共4页
目的探讨并分析完全腹腔镜回肠造口还纳术与传统回肠造口还纳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行回肠单腔造口还纳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患者分为完全腹腔镜组(n=40)以及传统开腹组(n=40),对比两组患... 目的探讨并分析完全腹腔镜回肠造口还纳术与传统回肠造口还纳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行回肠单腔造口还纳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患者分为完全腹腔镜组(n=40)以及传统开腹组(n=40),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相关指标及两组患者术后30d死亡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完全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传统开腹组,住院时间短于传统开腹组,腹腔镜内粘连松解率高于传统开腹组,再住院率低于传统开腹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腹腔镜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与传统开腹组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0d均未出现死亡病例;与传统开腹组相比,完全腹腔镜组术后30d内并发症的总发生率较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全腹腔镜回肠造口还纳术与传统回肠造口还纳术相比较,手术效果更为理想,能够有效保证患者的手术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腹腔镜 回肠造口还纳 传统手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基于希望理论实施盆底肌功能锻炼对预防性肠造口还纳术患者肛门功能的影响
14
作者 王大元 姚翠 赵云 《现代临床护理》 2024年第8期56-62,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希望理论实施盆底肌功能锻炼对预防性肠造口还纳术患者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行预防性肠造口还纳术的104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 目的探讨基于希望理论实施盆底肌功能锻炼对预防性肠造口还纳术患者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行预防性肠造口还纳术的104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盆底肌功能锻炼方案,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基于希望理论的盆底肌功能锻炼方案,分别在术后在1个月和3个月评估患者肛门功能,于干预前及术后3个月评估患自我护理能力者、希望水平。结果干预组患者在术后1个月和3个月肛门功能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12.1±2.4)分vs.(13.9±2.2)分,t=-3.987,P<0.001;术后3个月:(5.8±1.4)分vs(7.3±1.7)分,t=-4.912,P<0.001]。干预前后干预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差值及希望水平总分差值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6±3.5)分vs(12.3±1.6)分,t=26.796,P<0.001],[(7.4±0.3)分vs(2.0±0.4)分,t=77.881,P<0.001]。结论基于希望理论实施盆底肌功能锻炼可改善预防性肠造口还纳术患者术后肛门功能,并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及希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性肠造口还纳 盆底肌锻炼 希望理论 护理 肛门功能
下载PDF
端侧吻合与侧侧吻合术在回肠造口还纳术中的疗效对比研究
15
作者 张传鑫 汪伟 许安琪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5期890-892,共3页
目的对比研究端侧吻合与侧侧吻合术在回肠造口还纳术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75例回肠造口还纳术患者,根据不同吻合技术将其纳入端侧吻合组(37例)与侧侧吻合组(38例),端侧吻合组术中采... 目的对比研究端侧吻合与侧侧吻合术在回肠造口还纳术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75例回肠造口还纳术患者,根据不同吻合技术将其纳入端侧吻合组(37例)与侧侧吻合组(38例),端侧吻合组术中采取端侧吻合术,侧侧吻合组术中采取侧侧吻合术,对比2组的术中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指标(疼痛程度、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应激反应指标(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并发症发生率(吻合口漏、吻合口出血、感染、肠梗阻)。结果侧侧吻合组的手术时间长于端侧吻合组,出血量小于端侧吻合组,切口长度小于端侧吻合组,均P<0.05;侧侧吻合组的疼痛程度评分以及下床活动、排气、住院的时间均少于端侧吻合组,P<0.05;2组术后1 d的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均高于术前(P<0.05),侧侧吻合组术后1 d的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均低于端侧吻合组(P<0.05);侧侧吻合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端侧吻合组,P>0.05。结论侧侧吻合术在回肠造口还纳术中的应用效果优于端侧吻合术,可改善术中指标,减轻术后疼痛及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有利于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侧吻合 侧侧吻合 回肠造口还纳 应激反应 并发症
下载PDF
直肠癌回肠造口还纳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 被引量:1
16
作者 方晶晶 张雪 赵娜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3年第1期190-192,共3页
目的 考察分析直肠癌回肠造口还纳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以期改善行临时性造口直肠癌患者的预后状况。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行回肠造口还纳术的7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既往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行开腹或腹腔镜... 目的 考察分析直肠癌回肠造口还纳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以期改善行临时性造口直肠癌患者的预后状况。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行回肠造口还纳术的7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既往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行开腹或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联合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术,术后3~6个月,行回肠造口还纳术。总结并分析行回肠造口还纳术的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以降低直肠癌患者术后近期和远期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缩短其住院时间,提高其生活质量。结果 70例直肠癌患者的手术效果均相对较好。患者术中出血量为30~68 mL、平均为(40.45±6.72)mL,手术时间为69~112 min、平均为(82.35±8.45)min,术后首次进食流质食物时间为4~8 d、平均为(6.06±0.87)d,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为4~7 d、平均为(5.75±1.17)d,术后住院时间为8~13 d,平均为(9.58±1.56)d。术后近期并发症上出现1例吻合口瘘、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和1例切口感染,术后远期并发症上出现1例粘连性肠梗阻。经对症干预治疗后,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 在行直肠癌回肠造口还纳术患者的围手术期应做好护理工作,术前指导患者严格做好肠道准备,术中密切关注生命体征,术后采取营养支持、早期康复运动、饮食指导和心理护理等相关干预措施,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吻合口瘘和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回肠造口还纳 围手 吻合口瘘 护理经验
下载PDF
造口还纳术后切口疝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17
作者 毛永欢 仝瀚文 +3 位作者 康星 朱兴亚 徐恩 夏雪峰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5期530-534,共5页
目的探究造口还纳术后原造口部位切口疝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9年12月南京鼓楼医院普外科行造口还纳术患者。记录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合并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造口手术相关资料(第一次... 目的探究造口还纳术后原造口部位切口疝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9年12月南京鼓楼医院普外科行造口还纳术患者。记录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合并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造口手术相关资料(第一次造口为急诊或择期手术、第一次造口是否腔镜手术、良性或恶性疾病造口、回肠或结肠造口、端式或袢式造口、术后造口旁疝)、造口还纳手术相关资料(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切口感染、随访时间)、原造口处是否发生切口疝等指标。根据造口还纳术后原造口部位是否发生切口疝分为2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造口还纳术后发生切口疝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89例患者分析,造口还纳术后原造口处切口疝发生率为23.6%(21例),其中9例行二次手术治疗,其他目前行保守治疗。单因素分析及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发生切口疝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结肠造口(OR 7.161,95%CI 1.479~34.667,P=0.014)、年龄≥68岁(OR 1.093,95%CI 1.029~1.161,P=0.004)、急诊手术(OR 6.343,95%CI 1.663~24.190,P=0.007)。造口还纳术后发生切口疝患者体重指数较未发生切口疝患者高[(25.2±3.5)kg/m vs(23.2±2.8)kg/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结论造口还纳术后原部位常发生切口疝,往往需要二次手术处理,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增加其经济负担。结肠造口、年龄≥68岁和急诊手术是造口还纳术后再发切口疝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这部分患者及体重指数≥25 kg/m的患者,造口还纳术联合预防性补片置入术可作为临床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口还纳 切口疝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无阿片类药物全麻对回肠造口还纳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牛婷 时鹏 +1 位作者 陆梁梁 代元强 《现代医药卫生》 2023年第2期240-244,共5页
目的 探讨无阿片类药物全身麻醉(全麻)对回肠造口还纳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5月该院收治的行回肠造口还纳手术患者60例,根据随机生成的相应数字分为无阿片组和传统组,每组30例,无阿片组患者中... 目的 探讨无阿片类药物全身麻醉(全麻)对回肠造口还纳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5月该院收治的行回肠造口还纳手术患者60例,根据随机生成的相应数字分为无阿片组和传统组,每组30例,无阿片组患者中因术中术式改变剔除1例。2组患者围手术期进行不同的麻醉药物管理策略,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生命体征、术后疼痛、恶心/呕吐情况、术后短期预后等。结果 与传统组比较,无阿片组患者术后首次坐立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及首次排气时间均明显缩短,围手术期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心率均明显高于传统组,术后4、8 h视觉模拟疼痛量表评分,以及发生恶心、呕吐例数及程度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手术开始、手术结束时脑电双频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可使患者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更平稳,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并可降低术后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对改善患者短期预后处于优势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片类药物 全身麻醉 回肠造口还纳 期间 预后
下载PDF
负压十字缝合在回肠造口还纳术中的应用
19
作者 盛琪 周世骥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23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负压十字缝合技术用于回肠造口还纳术的可行性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1年3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胃肠外科应用负压十字缝合技术行回肠造口还纳术的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直肠癌13例,均为低位直肠癌(7例... 目的探讨负压十字缝合技术用于回肠造口还纳术的可行性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1年3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胃肠外科应用负压十字缝合技术行回肠造口还纳术的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直肠癌13例,均为低位直肠癌(7例为超低位直肠癌),家族性息肉2例,外伤2例。负压十字缝合操作方法:①沿菱形切口切缘常规完成造口游离皮瓣及吻合,皮下放置简易负压引流球。②取菱形各边的中点各缝1针,可吸收缝线环形缝合皮内各边缘,拉紧结扎时中心不留缝隙。③采用敷贴严密关闭切口,引流球保持负压。记录患者的手术参数及切口感染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造口还纳,手术时间平均(100.7±56.6)min,术中出血量平均(20.0±22.9)mL。无一例发生术后感染。术后第1 d疼痛VAS评分为(0.9±1.2)分,术后住院时间(9.8±2.5)d,伤口愈合时间(9.0±2.4)d,住院总费用(24104.7±8524.7)元。失访1例,余16例于术后半年随访,切口美容满意度评分平均(9.1±1.0)分。结论采用负压十字缝合技术行回肠造口还纳术,切口感染风险低,愈合时间短,同时兼具操作简单、经济适用、美观的特点,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肠造口还纳 十字缝合技 菱形切口 负压闭式引流 切口感染
下载PDF
减少结肠造口还纳术后吻合口瘘的体会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小桥 宋纪强 +3 位作者 李方志 邱国军 孟庆东 张国卫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2年第7期502-504,共3页
暂时性结肠造口以转流粪便是严重结直肠损伤和梗阻性结直肠肿瘤等疾病手术治疗的重要环节。对这部分患者来说,在原有病情得到满意控制后,结肠造口的关闭、还纳就成为其告别疾病状态、完全康复的关键步骤。通常医师认为结肠造口还纳,... 暂时性结肠造口以转流粪便是严重结直肠损伤和梗阻性结直肠肿瘤等疾病手术治疗的重要环节。对这部分患者来说,在原有病情得到满意控制后,结肠造口的关闭、还纳就成为其告别疾病状态、完全康复的关键步骤。通常医师认为结肠造口还纳,特别是袢式造口还纳是一简单手术,但在临床实践中由此带来的并发症却并不少见,尤其是吻合口瘘等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生,对医患双方来说都无异于灾难性事件。因此努力减少结肠造口还纳术后的吻合口瘘这一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结合笔者近年来诊治的病例对此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吻合口瘘 结肠造口 还纳术后 严重并发症 治疗 疾病状态 结直肠肿瘤 结直肠损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