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α-天门冬氨酰二肽酶及其进化酶的FT-IR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正强 黄品伟 +1 位作者 陶艳春 张今 《光散射学报》 2002年第3期154-157,共4页
我们用FT IR方法 ,研究了α-天门冬氨酰二肽酶及其进化酶的二级结构 ,定量估算了天然酶的各种二级结构含量 ,α 折叠结构为 2 9% ,α 螺旋含量为 3 3 %~ 3 4% ,这与园二色谱测量α 螺旋为 3 3 %的结果有很好的一致 ,剩余的残基被认为... 我们用FT IR方法 ,研究了α-天门冬氨酰二肽酶及其进化酶的二级结构 ,定量估算了天然酶的各种二级结构含量 ,α 折叠结构为 2 9% ,α 螺旋含量为 3 3 %~ 3 4% ,这与园二色谱测量α 螺旋为 3 3 %的结果有很好的一致 ,剩余的残基被认为形成不同类型的转角和无规结构。在进化酶中 ,β 折叠结构仍为 2 9% ,而α 螺旋为 3 0 %~ 3 1 % ,其它结构为不同类型的转角和无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天门冬氨酰二肽 进化酶 FT-IR 二级结构 光谱分析 转角 无规结构
下载PDF
细胞色素P450BM3进化酶3D结构模建与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红梅 梅乐和 姚善泾 《科技通报》 2007年第5期646-650,共5页
通过动力学参数测定、同源序列比较以及三维结构的模建,对三个能够羟基化吲哚生成靛蓝的高活力P450BM3进化酶E435T,D168H,D168NA225VK440N所导致的酶分子结构变化和可能的活力提高机制进行了初步分析。同源序列比较表明P450BM3晶体蛋白... 通过动力学参数测定、同源序列比较以及三维结构的模建,对三个能够羟基化吲哚生成靛蓝的高活力P450BM3进化酶E435T,D168H,D168NA225VK440N所导致的酶分子结构变化和可能的活力提高机制进行了初步分析。同源序列比较表明P450BM3晶体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同源的能够羟基化吲哚生成靛蓝的动物P450等同率只有13%~16%,并且这些突变位点均在同源的P450中没有发现。三维结构模建表明进化酶E435T高活力可能是该突变破坏了E435侧链羧基和K434赖氨酸侧链胍基之间强的氢键相互作用,使K434胍基这个带正电荷基团侧链的柔韧性增加;而进化酶D168H高活力可能是通过影响P450BM3空间结构来影响酶催化活性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450BM3进化酶 羟基化吲哚 同源序列比较 结构模建
下载PDF
α-天门冬氨酰二肽酶及其进化酶的FT-IR研究
3
作者 李正强 黄品伟 +3 位作者 陶艳春 刘嵬 吕明 张今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93-196,共4页
用分子定向进化技术 ,在酶活力和热稳定性双重选择压力下 ,筛选到了一株Kcat/KM 是天然酶47倍的进化酶。用FT -IR方法 ,测定了α -天门冬氨酰二肽酶及其进化酶的酰胺I带图谱 ,定量估算了天然酶和进化酶的各种二级结构含量。天然酶中 ,... 用分子定向进化技术 ,在酶活力和热稳定性双重选择压力下 ,筛选到了一株Kcat/KM 是天然酶47倍的进化酶。用FT -IR方法 ,测定了α -天门冬氨酰二肽酶及其进化酶的酰胺I带图谱 ,定量估算了天然酶和进化酶的各种二级结构含量。天然酶中 ,β折叠结构含量为28.5 % ,α螺旋结构含量为33 % ,这与园二色谱测量α螺旋结构为33 %的结果有很好的一致 ,剩余的残基形成不同类型的转角和无规结构 ,其总含量为38.5 %。在进化酶中 ,β折叠结构含量为26.8 % ,α螺旋结构含量为31 % ,其它结构为不同类型的转角和无规结构,含量为42.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天门冬氨酰二须 进化酶 FT-IR研究 二级结构
下载PDF
新型高丝氨酸脱氢酶的挖掘与改造研究
4
作者 吴硕 黄新燕 +3 位作者 李梦雅 徐宁 魏亮 刘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16,共8页
高丝氨酸脱氢酶(homoserine dehydrogenase,HSD)是L-高丝氨酸和L-苏氨酸等天冬氨酸家族氨基酸生物合成的关键酶,然而由于其活性较低且受到L-苏氨酸等的反馈抑制作用,严重制约了L-高丝氨酸和L-苏氨酸等氨基酸的生物合成水平。该研究通过... 高丝氨酸脱氢酶(homoserine dehydrogenase,HSD)是L-高丝氨酸和L-苏氨酸等天冬氨酸家族氨基酸生物合成的关键酶,然而由于其活性较低且受到L-苏氨酸等的反馈抑制作用,严重制约了L-高丝氨酸和L-苏氨酸等氨基酸的生物合成水平。该研究通过数据库检索,挖掘了8个不同来源的高丝氨酸脱氢酶。通过酶活测定分析法发现,来源于二穗短柄草(Brachypodium distachyon)的高丝氨酸脱氢酶BdHSD具有最高的催化活性,达到7.6 U/mg,且不受L-苏氨酸的反馈抑制,其催化最适pH值为10.5,最适催化温度为38℃。随后该研究进一步对BdHSD进行定向进化,提高BdHSD的催化活性。通过多轮筛选获得了3个具有更高催化活性的BdHSD突变体T186A、N283K、A137T/I188V,其中突变体T186A酶活性达到10.3 U/mg,比野生型提高了35.6%。通过L-高丝氨酸发酵分析发现,BdHSD突变体能有效提升L-高丝氨酸的合成水平。综上所述,该研究挖掘和改造了一个具有高效催化特性的高丝氨酸脱氢酶BdHSD,为L-高丝氨酸、L-苏氨酸和L-蛋氨酸等天冬氨酸家族氨基酸的高效生物合成提供了有力的催化元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丝氨酸脱氢 进化 二穗短柄草 L-高丝氨酸 抗苏氨酸
下载PDF
玉米赤霉烯酮脱毒酶制剂开发及应用现状
5
作者 冯沈雨桐 孙长坡 +3 位作者 宋洪东 赵一凡 杜稳 刘虎军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6-133,共8页
玉米赤霉烯酮(ZEN)是一种由禾谷镰刀菌和黄色镰刀菌产生的非甾体类雌激素霉菌毒素,对人体和家畜健康毒害很大。玉米赤霉烯酮脱毒酶(ZEN脱毒酶)特指能够专一地将饲料中的ZEN转化为低毒或无毒的一类酶制剂。ZEN脱毒酶具有高效、专一、无... 玉米赤霉烯酮(ZEN)是一种由禾谷镰刀菌和黄色镰刀菌产生的非甾体类雌激素霉菌毒素,对人体和家畜健康毒害很大。玉米赤霉烯酮脱毒酶(ZEN脱毒酶)特指能够专一地将饲料中的ZEN转化为低毒或无毒的一类酶制剂。ZEN脱毒酶具有高效、专一、无二次污染的特点,在粮油及加工制品、饲料中ZEN的脱毒方面有较大的潜力。文章从ZEN脱毒酶工业化应用开发的角度,从ZEN脱毒酶基因挖掘、酶结构定向进化、异源表达、发酵工艺优化、酶制剂的制备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同时分析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之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ZEN脱毒酶的开发和应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EN脱毒 结构定向进化 异源表达 发酵工艺优化 制剂应用 ZHD101
下载PDF
酶技术发展与酶定向进化 被引量:2
6
作者 胡军 《工业微生物》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7-42,共6页
在分子水平改良酶的结构和功能是对工业微生物菌种传统诱变育种的发展和扬弃。采用DNA改组,酶定向进化,分子孵化技术改良产酶编码基因可大大提高产酶基因在宿主中的表达,从而提高酶的活力,增加酶的稳定性并产生其它附加功能。本文... 在分子水平改良酶的结构和功能是对工业微生物菌种传统诱变育种的发展和扬弃。采用DNA改组,酶定向进化,分子孵化技术改良产酶编码基因可大大提高产酶基因在宿主中的表达,从而提高酶的活力,增加酶的稳定性并产生其它附加功能。本文除了分析酶学研究和应用的一些最新观点和实施技术,还对当前酶制品的国际市场,传统酶与特殊酶的市场份额等作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改组 定向进化 分子孵化技术 工程 发展
下载PDF
同源基因拼接技术在酶体外进化中的应用
7
作者 刘和 陈英旭 金勇丰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2002年第6期571-574,共4页
同源基因拼接技术是一种全新概念的酶人工定向进化策略。本文在介绍这一技术基本概念的基础上,主要对该技术的两个关键环节:突变体基因库的构建以及高通量的重组子筛选手段进行详细论述。最后对该技术在酶改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同源基因拼接技术是一种全新概念的酶人工定向进化策略。本文在介绍这一技术基本概念的基础上,主要对该技术的两个关键环节:突变体基因库的构建以及高通量的重组子筛选手段进行详细论述。最后对该技术在酶改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发展前景及存在问题进行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进化 工程 同源基因拼接技术 体外进化 应用
下载PDF
合成生物学中的酶定向进化与模块组装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广宇 冯雁 《生物产业技术》 2010年第5期36-43,共8页
合成生物学家应用标准化、通用化的生物元件和操作创建可编程、功能导向的生物装置和生物系统,最终希望通过改善或创造生物体帮助人类解决若干重大挑战,如合成廉价新药品和精细化工产品、生产新型生物燃料、清理有毒废物、治疗癌症等... 合成生物学家应用标准化、通用化的生物元件和操作创建可编程、功能导向的生物装置和生物系统,最终希望通过改善或创造生物体帮助人类解决若干重大挑战,如合成廉价新药品和精细化工产品、生产新型生物燃料、清理有毒废物、治疗癌症等重大疾病。然而要实现合成生物学所展现的美好愿景,还面临许多技术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生物学 定向进化 组装 模块 精细化工产品 生物学家 生物元件 生物系统
下载PDF
酶定向进化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李珍华 章志量 +2 位作者 方秀娟 李燕琼 石陆娥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6期550-554,共5页
酶定向进化是模拟自然进化过程、用于改造酶性质的一种新策略.在以易错PCR为代表的无性进化技术基础之上,有性进化技术的发展使酶定向进化更接近于自然进化过程.与此同时为解决巨大容量的突变文库与有限的筛选技术之间的矛盾,许多新的... 酶定向进化是模拟自然进化过程、用于改造酶性质的一种新策略.在以易错PCR为代表的无性进化技术基础之上,有性进化技术的发展使酶定向进化更接近于自然进化过程.与此同时为解决巨大容量的突变文库与有限的筛选技术之间的矛盾,许多新的高通量筛选方法不断涌现,大大加快了酶定向进化技术的发展.文章从构建高质量的突变基因文库和选择有效的高通量筛选方法两方面,详细总结了近几年出现的新技术并对其应用情况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进化 突变基因文库 高通量筛选方法
下载PDF
酶的分子定向进化及其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平丽英 柳志强 +1 位作者 薛亚平 郑裕国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20-1025,共6页
酶的分子定向进化是20世纪90年代初兴起的一种蛋白质工程的新策略,是一种在生物体外模拟自然进化过程的、具有一定目的性的快速改造蛋白质的方法。该方法引起了生物催化技术领域的又一次革命。目前分子定向进化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 酶的分子定向进化是20世纪90年代初兴起的一种蛋白质工程的新策略,是一种在生物体外模拟自然进化过程的、具有一定目的性的快速改造蛋白质的方法。该方法引起了生物催化技术领域的又一次革命。目前分子定向进化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及制药业等的相关领域。本文详细综述了酶的分子定向进化的概念、过程、基本策略及其核心技术,并着重介绍了酶的分子定向进化技术在提高酶的活力、稳定性、底物特异性和对映体选择性等几方面的应用及取得的相关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催化剂 的分子定向进化 蛋白质工程 应用
下载PDF
酶定向进化文库的筛选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匆 李艳芳 +5 位作者 黄皓 梁卫驱 胡珊 陈仕丽 罗鸿斌 罗华建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94-197,207,共5页
酶工程作为生物技术的主体之一,对农产品加工等的发展具有广泛作用。自然界中的酶往往不能满足实际生产,因此需要通过模拟自然界中的蛋白质进化,对酶进行改造和突变文库筛选,最终得到符合实际生产的酶。目前,改造酶的途径主要有定点突... 酶工程作为生物技术的主体之一,对农产品加工等的发展具有广泛作用。自然界中的酶往往不能满足实际生产,因此需要通过模拟自然界中的蛋白质进化,对酶进行改造和突变文库筛选,最终得到符合实际生产的酶。目前,改造酶的途径主要有定点突变和定向突变两种。突变体文库的建立方法较为成熟,并且建立起的文库库容也能够达到研究者的要求,但是突变体文库的筛选受现有技术等所局限,成为了定向进化技术的瓶颈。介绍了几种常用的突变体文库的筛选方法,对它们的原理及特点进行阐述,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及趋势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进化 筛选方法 FASC
下载PDF
L-氨基酸氧化酶的结构、底物谱、家族进化及应用研究进展
12
作者 陆泽林 越皓 +3 位作者 张艺凡 于珊珊 杨广宇 马富强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4-76,共13页
L-氨基酸氧化酶(LAAO)是一类生物体内参与氨基酸氧化代谢的重要氧化还原酶,能够以氧分子为电子受体催化L-氨基酸氧化脱氨,生成相应的酮酸、氨(NH_(3))和过氧化氢(H_(2)O_(2)).近期发现有些LAAO能够专一性识别特定氨基酸,而不受其他种类... L-氨基酸氧化酶(LAAO)是一类生物体内参与氨基酸氧化代谢的重要氧化还原酶,能够以氧分子为电子受体催化L-氨基酸氧化脱氨,生成相应的酮酸、氨(NH_(3))和过氧化氢(H_(2)O_(2)).近期发现有些LAAO能够专一性识别特定氨基酸,而不受其他种类氨基酸的干扰,因而在手性胺类化合物拆分、α-酮酸生物合成、临床样本、食品及氨基酸发酵过程中氨基酸含量检测等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重点综述目前研究报道的底物专一性LAAO,总结并比较这些酶的酶学性质、结构功能,以及家族进化规律等,并进一步讨论这些酶在生物催化及氨基酸检测中的应用.本综述将为底物特异性LAAO的分子机制研究及产业应用研究提供重要的素材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氨基酸氧化 底物特异性 家族进化 氨基酸检测 生物催化
下载PDF
大豆过氧化物酶基因随机突变文库的构建 被引量:2
13
作者 曾家豫 郑群 +5 位作者 廖世奇 王黎 袁红霞 杨海棠 张丽琼 张宁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31-737,共7页
为提高大豆过氧化物酶(soybean peroxidase,SBP)的活性及研究该酶一级结构与酶活性间的关系,采用连续易错PCR方法对大豆过氧化物酶基因(sbp)进行了2轮随机突变,将第二轮易错PCR产物与质粒载体pPICZα-A分别进行双酶切,经T4DNA连接酶催... 为提高大豆过氧化物酶(soybean peroxidase,SBP)的活性及研究该酶一级结构与酶活性间的关系,采用连续易错PCR方法对大豆过氧化物酶基因(sbp)进行了2轮随机突变,将第二轮易错PCR产物与质粒载体pPICZα-A分别进行双酶切,经T4DNA连接酶催化连接后,CaCl2法转化重组质粒pPICZα-A-sbp至大肠杆菌DH5α中,成功构建出sbp随机突变文库,库容量约为1.77×106 cf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过氧化物 易错PCR 基因文库 随机突变 定向进化
下载PDF
酶改性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郭勇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43-146,161,共5页
酶具有催化效率高、催化专一性强等显著特点,然而,酶的活力和稳定性往往不能满足应用的要求.为了改进酶的催化特性,笔者及其所在课题组20多年来长期进行酶分子修饰、酶固定化、酶非水相催化、酶定向进化等酶改性技术的研究,发现通过酶... 酶具有催化效率高、催化专一性强等显著特点,然而,酶的活力和稳定性往往不能满足应用的要求.为了改进酶的催化特性,笔者及其所在课题组20多年来长期进行酶分子修饰、酶固定化、酶非水相催化、酶定向进化等酶改性技术的研究,发现通过酶的改性,可以显著改进酶活力和稳定性.文中对笔者及其所在课题组在酶改性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进展作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 分子修饰 固定化 非水相催化 定向进化
下载PDF
基于荧光检测的高通量筛选技术和装备助力细胞工厂构建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梦楚 陆亮宇 +3 位作者 申晓林 孙新晓 王佳 袁其朋 《合成生物学》 CSCD 2023年第5期947-965,共19页
微生物工业制造是以微生物细胞工厂为核心,利用低成本、可再生资源为原料,实现高附加值化合物的绿色生产。依赖于“设计-构建-测试-学习”(DBTL)循环的微生物细胞工厂开发过程中“测试”阶段已成为制约合成生物学和代谢工程发展的瓶颈... 微生物工业制造是以微生物细胞工厂为核心,利用低成本、可再生资源为原料,实现高附加值化合物的绿色生产。依赖于“设计-构建-测试-学习”(DBTL)循环的微生物细胞工厂开发过程中“测试”阶段已成为制约合成生物学和代谢工程发展的瓶颈之一。基于微量滴定板(MTP)高通量自动化筛选平台极大降低了高通量筛选过程的劳动强度,流式细胞术和液滴微流控技术的发展大幅度提高了筛选通量。尤其是荧光激活液滴分选(FADS)高通量筛选技术的开发为自动化、高通量和低消耗筛选工作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本文综述了不同高通量筛选技术在合成生物学和代谢工程领域应用的主要进展,重点介绍了近几年荧光激活细胞分选技术(FACS)和FADS在微生物细胞工厂和酶定向进化方面的应用实例,关注了待测分子与荧光信号偶联的常用策略,并简单介绍目前国内外基于液滴微流控技术高通量筛选装备的研发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荧光激活液滴分选 微生物细胞工厂 定向进化
下载PDF
基于Biomek i7自动化工作站筛选高效固碳脱羧酶突变体的方法
16
作者 蒋昕珊 范雁 +1 位作者 刘霖 薛松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92-800,共9页
【背景】2,3-二羟基苯甲酸脱羧酶(2,3-dihydroxybenzoic acid decarboxylase,2,3-DHBD)能够催化CO_(2)与酚类化合物羧化生成芳香羧酸,为固定CO_(2)合成增值化学品提供一种新的策略。由于目前转化效率低,限制了其应用。【目的】提高酶的... 【背景】2,3-二羟基苯甲酸脱羧酶(2,3-dihydroxybenzoic acid decarboxylase,2,3-DHBD)能够催化CO_(2)与酚类化合物羧化生成芳香羧酸,为固定CO_(2)合成增值化学品提供一种新的策略。由于目前转化效率低,限制了其应用。【目的】提高酶的催化效率,建立基于Biomek i7自动化工作站的高通量筛选方法以期实现高效筛选高羧化活性的苯甲酸脱羧酶的突变体,并建立一个从突变体构建到其酶活筛选的标准方法。【方法】基于Biomek i7自动化工作站对来源于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的2,3-DHBD(2,3-DHBD_Ao)进行突变体定点半饱和突变、克隆挑选、培养及酶活检测,实现508个克隆的两轮筛选,并利用HPLC评估高通量筛选方法的准确性。【结果】确定了高通量筛选粗酶催化的脱羧及羧化反应体系和Biomek i7自动化工作站筛选流程,对508个克隆进行两轮筛选,得到13个正向突变,HPLC检测最终确定3个正向突变体,构建的文库阳性突变率为0.6%,获得羧化活性最高的突变体是野生型2,3-DHBD_Ao的120%。【结论】利用Biomek i7自动化工作站建立了高通量筛选高羧化活性脱羧酶的方法,首次将自动化高通量设备与突变体筛选结合,提供了筛选时评价指标的确定思路,经过175 h即可完成508个克隆的两轮筛选工作,相较于人工筛选,该方法缩短了筛选周期,具有快速、准确和高效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筛选 2 3-二羟基苯甲酸脱羧 进化 羧化
原文传递
Genome-wide Analysis of 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H) and Its Evolution in Eucalyptus grandsis 被引量:3
17
作者 林元震 张志毅 +1 位作者 林善枝 刘纯鑫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1年第9期1276-1278,共3页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perform genome-wide analysis of 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H) and reveal its evolution in Eucalyptus grandsis.[Method] The gene character,protein sequence and phyl...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perform genome-wide analysis of 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H) and reveal its evolution in Eucalyptus grandsis.[Method] The gene character,protein sequence and phylogenetic tree of G6PDH gene were analyzed by BLAST and other bioinformatics software within Eucalyptus grandsis whole genome database.[Result] Six G6PDH genes,including one cytomic type and five plastids,were detected in the E.grandsis genome.All the G6PDHs have conserved motifs of motif 1,motif 2,motif 3,motif 7,motif 9 and motif 11.Furthermore,promoter sequences of all E.grandsis G6PDH contain TATA box,enhancer,light-responsive,hormone-responsive and stress-responsive regulatory elements.[Conclusion] This study provided reference for the further revealing molecular function of E.grandsis G6PDH gene fami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ucalyptus grandsis 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 Evolution analysis Conserved motif
下载PDF
Molecular Composi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Chalcone Synthase (CHS) Gene Family in Five Species of Camellia (Theaceae)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俊波 田欣 +1 位作者 李德铢 郭振华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3年第6期659-666,共8页
The molecular composi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chalcone synthase (CHS) gene family from five species in Camellia (Theaceae) are explored in this study. Sixteen CHS exon 2 from four Camellia species were amplified from... The molecular composi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chalcone synthase (CHS) gene family from five species in Camellia (Theaceae) are explored in this study. Sixteen CHS exon 2 from four Camellia species were amplified from total DNA by PCR method. Three sequences of the fifth species in Camellia and two sequences of Glycine max as the designated outgroups were obtained from GenBank. Our results indicated that CHS gene family in Camellia was differentiated to three subfamilies (A, B, C) during the evolutionary history with six groups (A1, A2, A3, BI, B2, C). Among them, only group A2 was possessed by all five species in this study. However, the other five groups were detected only in some species of the plants studied. All members of CHS gene family in this study had high sequence similarity, more than 90% among the members in the same subfamily and more than 78% among different subfamilies at nucleotide level., According to the estimated components of amino acids, the function of CHS genes in Camellia had been diverged. The nucleotide substitutions of the different groups were not identical. Based on phylogenetic analyse inferred from sequences of CHS genes and their deduced amino acid sequences, we concluded that the CHS genes with new function in this genus were evolved either by mutations on several important sites or by accumulation of the mutations after the gene duplication. A further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diversification of CHS genes in Camellia still occurred recently, and the evolutionary models were different to some extant among different species. So we assumed that the different evolutionary models resulted from the impacts of variable environmental elements after the events of speci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ELLIA chalcone synthase (CHS) gene family molecular evolution
下载PDF
A Biosystematic Study on Asplenium sarelii Complex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中仁 王可青 +1 位作者 张方 侯鑫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3年第1期1-14,共14页
The series Variantia Ching et S. H. Wu mainly occur in China and its members are highly variable in morphology. The denomination on this group of Asplenium is very confused in the herbaria. We hop e by means of a bios... The series Variantia Ching et S. H. Wu mainly occur in China and its members are highly variable in morphology. The denomination on this group of Asplenium is very confused in the herbaria. We hop e by means of a biosystematic study to find out their genetic relationships in the reticulate evolution, and to raise a suggestion on their taxonomic treatment. Evidence from cytology, allozyme, morphology, and palynology shows that three ancestor diploids have formed Asplenium sarelii complex comprising 13 members. A. sarelii Hook. should be typified as a diploid. The so-called tetraploid 'A. sarelii' before is an allotetraploid that comes from the doubled hybrid between diploid A. sarelii and A. tenuicaule Hayata, which should be treated as a new species A. wudangense Z. R. Wang et X. Hou. A. pekinense Hance is an autotetraploid that comes from the doubled diploid ancestor A. sarelii. A. lushanense C. Chr., a diploid species and the only ancestor of A. yunnariense group, should not been sunk as a synonym of tetraploid A. yunnariense Franch. Most probably, A. varians Wall. ex Hook. et Grev. is an autotetraploid of A. tenuicaule Hayata. Three new natural tetraploid hybrids and their origins have been found out: they are A. x longmenense ( = A. pekinense x varians), A. x jingyunense ( = A. pekinense x yunnanense) and A. x kidoi ( = A. pekinense x wudangense). Three other new natural triploid hybrids have been found and their origins have been inferred: they are A. X huawuense ( = A. sarelii X wudangense), A. x luyunense ( = A. lushanense x yunnanense) and A. x teniuvaians ( = A. tenuicaule x varians). The method of allozyme comparion combined with cytological observation is employed to reveal the complicated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members of Asplenium sarelii complex in reticulate evolution and proved to be a highly effective tool to investigate the origin of polyploid and hybri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ERIDOPHYTES Asplenium L. BIOSYSTEMATICS reticulate evolution CYTOLOGY ALLOZYME China
下载PDF
AN ALLOZYME ELECTROPHORESIS STUDY ON ELEVEN SPECIES OF MEGOPHRYINAE IN CHINA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万兆 杨大同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1994年第S1期182-192,0,共12页
Allozymes of eleven species of Megophryinae in China were examined electrophoretically to investigate genetic diversity and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Fourteen enzymes, presumptively coded by 24 loci were detected to... Allozymes of eleven species of Megophryinae in China were examined electrophoretically to investigate genetic diversity and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Fourteen enzymes, presumptively coded by 24 loci were detected to be variable. Gene frequencies of each population at each locus were presented. The commonly used measure of genetic diversity, the average heterozygosity (H) were calculated based on gene frequencie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Megophryinae had a high level of genetic diversity in amphibians, an average H of 0.18, ranging from 0.058 to 0.28. Nei's (1978) genetic distances(Nei's D) were calculated for all possible population pairs. A dendrogram of 13 populations representing 11 species, 3 genera of Megophryinae were derived and presented by using UPGMA, based on Nei' s D. The assignment of Ophryophryne as a distinct genus were supported by an average Nei's D of 1.4067 which separated O. microstoma from all other populations.Subdivision of Brachytarsophrys from Megophrys was not supported by this study. Within Megophrys, three groups were recognized: (1)M. lateralis, M. giganticus and M. longipes; (2)M. palpebralespineosa, M. boettgeri and M. parva;(3) M. minor and M. kuatunensis. Three populations of M. omeimontis were closely related and share a clade independent from all other Megophrys, and B. feae as we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HIBIA PELOBATIDAE Megophryinae Genetic diversity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Allozyme electrophoresis China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