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进口尺寸对旋转流场分离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剑刚 张艳红 +2 位作者 白兆圆 黄聪 汪华林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05-212,共8页
水力旋流器进口尺寸的设计是提高分离精度的一种有效方法。长期以来,对旋流器进口尺寸影响分离性能的认识主要来自工程实践经验,鲜见从旋转流场和分离机理的角度进行系统性分析的报道。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进行旋转流场模拟,并考察进... 水力旋流器进口尺寸的设计是提高分离精度的一种有效方法。长期以来,对旋流器进口尺寸影响分离性能的认识主要来自工程实践经验,鲜见从旋转流场和分离机理的角度进行系统性分析的报道。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进行旋转流场模拟,并考察进口尺寸缩小后的压力分布特性、三向速度分布和二次涡流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进口尺寸缩小后切向速度数值的上升趋势明显,同时轴向速度和径向速度数值上相对变化较小,管内离心强度显著增高的同时保留了主要的分离结构。而且柱段流体,尤其是远离进口一侧的流体旋转更为充分,轴向速度双峰结构也更为明显。从上述角度来看,进口尺寸缩小后的流场分布情况更加有利于分离。但是,进口尺寸的缩小会加剧旋流管内的二次涡流运动,增大进口处射流的卷吸作用,使流场更加不稳定,从而对分离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分离粒度不可能随着进口尺寸的缩小无限制地降低。另外,进口尺寸缩小后,局部损失增大,且二次涡流运动加剧,导致旋流管的能耗会有一定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口尺寸 计算流体力学 旋转流场结构 湍流 分离
下载PDF
旋风分离器进气口尺寸对甲基氯硅烷单体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书兵 王文金 +1 位作者 颜昌锐 黄颜锋 《有机硅材料》 CAS 2014年第2期105-108,共4页
通过对60kt/a甲基氯硅烷单体生产装置中4种不同进气口尺寸旋风分离器的运行数据分析,结合理论计算。对不同工况下各种生产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对工业生产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旋风分离器进气口尺寸影响合成的含尘气体的进气速度... 通过对60kt/a甲基氯硅烷单体生产装置中4种不同进气口尺寸旋风分离器的运行数据分析,结合理论计算。对不同工况下各种生产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对工业生产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旋风分离器进气口尺寸影响合成的含尘气体的进气速度,使流化床反应器系统压力、旋风分离器本身压力降、除尘效率等发生变化影响实际生产。当旋风分离器进气口面积一定的情况下,适当增加进气口宽度,可以获得较高的粒级效率。由于原料颗粒粒径较小,旋风分离器的进气速度应该控制在12—25m/s。旋风分离器较佳的尺寸是高度450mm、宽度200mm,进气速度16.6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氯硅烷 60 KT a 旋风分离器 进口尺寸
下载PDF
燃气透平中旋流室强化传热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杜海芬 姜伟 +2 位作者 王纯 谭杰 谢诞梅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5-108,共4页
优化透平冷却设计已经成为燃气轮机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其中旋流室属于一个很有前景的冷却概念。主要利用FLUENT14.5对旋流室进行数值模拟,探究旋流室进口尺寸参数、进口平均温度与壁面平均温度之比以及进口雷诺数对旋流室强化传热... 优化透平冷却设计已经成为燃气轮机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其中旋流室属于一个很有前景的冷却概念。主要利用FLUENT14.5对旋流室进行数值模拟,探究旋流室进口尺寸参数、进口平均温度与壁面平均温度之比以及进口雷诺数对旋流室强化传热的影响。采用控制变量法,得出如下结论:在本文给定的范围内,进口高度为15mm时传热效果最好,进口宽度越大传热效果越好,进口宽高比为15时传热效果最好,温比越小传热效果越好,雷诺数越大传热效果越好。此外,对进口尺寸、温比、雷诺数对传热系数以及流阻系数的影响也作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室 进口尺寸参数 温比 雷诺数 传热效果
下载PDF
基于CFD的空调室内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6
4
作者 李树云 吴俊鸿 高旭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79-83,共5页
利用CFD软件,对分体式空调室内机的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进口尺寸、面板与换热器间隙以及风道吸气角与空调风量的关系,从中寻找出各参数与空调风量的变化规律,该结果对今后空调的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CFD 分体式空调 数值模拟 进口尺寸 间隙 吸气角
下载PDF
进口破碎机高效给矿装置优化设计与应用
5
作者 何铁牛 《太钢科技》 2023年第4期30-35,共6页
本文叙述了进口破碎机给矿装置频繁磨损的原因和危害,分析了给矿效率低的原因,试验提出了保证破碎机给矿装置给矿筒尺寸、热处理工艺,改进材质等技术,是破碎机高效给矿的关键,是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保证。将在全国矿山推广应用。
关键词 进口破碎机高效给矿装置给矿筒尺寸 磨损原因 处理方法 改进措施
原文传递
Multi-objective hydraulic optimization and analysis in a minipump 被引量:1
6
作者 Bin Duan Minqing Luo +1 位作者 Chao Yuan Xiaobing Luo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7期1517-1526,共10页
Minipump is widely used in microfluidics system, active cooling system, etc. But building a high efficiency minipump is still a challenging problem. In this paper, a systematic method was developed to design, characte... Minipump is widely used in microfluidics system, active cooling system, etc. But building a high efficiency minipump is still a challenging problem. In this paper, a systematic method was developed to design, characterize and optimize a particular mechanical minipump. The optimization work was conducted to cope with the conflict between pressure head and hydraulic efficiency by an improved back-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 (BPNN) with the 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II (NSGA-II). The improved BPNN was utilized to predicate hydraulic performance and, moreover, was modified to improve the prediction accuracy. The NSGA-II was processed for minipump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which is dominated by four impeller dimensions. During hydraulic optimization, the processing feasibility was also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validate the above optimization methods. It was proved that the optimized minipump was improved by about 24 % in pressure head and 4.75 % in hydraulic efficiency compared to the original designed prototype. Meanwhile, the sensitivity test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the four impeller dimensions. It was found that the blade outlet angle β2 and the impeller inlet diameter Do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the pressure head H and the hydraulic efficiency η, respec- tively. Detailed internal flow fields showed that the optimum model can relieve the impeller wake and improve both the pressure distribution and flow orien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ipump OPTIMIZATION Back-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 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II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