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苏舜钦进奏院事件前后心态及诗风变化
1
作者 魏之琳 孙德彪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14-118,共5页
对苏舜钦诗风产生较大影响的事件,为北宋庆历四年秋冬之际的“进奏院事件”。进奏院事件为朝堂党争的真实写照,不仅是改革派与保守派之间剑拔弩张的交锋,也是对赵宋王朝帝王专制权威挑战的结果。此前苏舜钦诗歌体现出忧民之心和慷慨廓... 对苏舜钦诗风产生较大影响的事件,为北宋庆历四年秋冬之际的“进奏院事件”。进奏院事件为朝堂党争的真实写照,不仅是改革派与保守派之间剑拔弩张的交锋,也是对赵宋王朝帝王专制权威挑战的结果。此前苏舜钦诗歌体现出忧民之心和慷慨廓大的境界,而在进奏院事件后,则展现出谨慎畏惧的心态和言简意赅的诗风。研究苏舜钦进奏院事件前后心态与诗风变化,可以深化心态对诗风影响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舜钦 进奏院事件 心态 诗风变化
下载PDF
宋仁宗朝进奏院案中若干疑点探析
2
作者 顾宏义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9-40,共12页
北宋仁宗庆历四年的“进奏院案”,学界已有研究成果颇多,然如进奏院会宴具体在何时、与会官员人数、李定被拒与会的原因、大兴狱事之御史官员等情况中仍存有若干疑问,故就此据史料再予辨析,并进而讨论进奏院狱与庆历新政废罢之关系。
关键词 进奏院 宋仁宗 苏舜钦 范仲淹 杜衍
下载PDF
唐代进奏院述略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彬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8-73,共6页
唐代进奏院述略李彬在唐代的官方传播网络中,进奏院一直是新闻史研究者所关注的焦点。因为,方家们普遍认为,中国最古老的报纸可上溯到唐代,而“唐代报纸的孕育和发展,是和唐代邸务和藩镇制度的发展紧密联系的”。①另外经方汉奇先... 唐代进奏院述略李彬在唐代的官方传播网络中,进奏院一直是新闻史研究者所关注的焦点。因为,方家们普遍认为,中国最古老的报纸可上溯到唐代,而“唐代报纸的孕育和发展,是和唐代邸务和藩镇制度的发展紧密联系的”。①另外经方汉奇先生最早考订并确认的一份现存最古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奏院 朝集使 《资治通鉴》 节度使 归义军 进奏院 藩镇 李克用 柳宗元
下载PDF
浅谈宋代的进奏院和进奏院报
4
作者 马海峰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1年第10期89-91,共3页
进奏院和进奏院报产生于唐代,经过五代十国到了宋代,进奏院这一机构仍然存在,但是在宋代的政治体制下,进奏院和进奏院报又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从历史学、新闻学角度对宋代进奏院的职能、进奏院报的内容、性质进行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 宋代 进奏院 进奏院
下载PDF
从朝集使到进奏院 被引量:17
5
作者 于赓哲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5期45-50,共6页
朝集使制度上承秦汉以来之上计制度,是隋唐地方与中央保持联系的重要渠道之一。它有两大主要职责,一为参与对所部官员的考课,二为参加象征万邦来朝的朝廷礼典,所以对唐中央来说具备事务上和精神上的双重意义。安史之乱爆发后,长达25年... 朝集使制度上承秦汉以来之上计制度,是隋唐地方与中央保持联系的重要渠道之一。它有两大主要职责,一为参与对所部官员的考课,二为参加象征万邦来朝的朝廷礼典,所以对唐中央来说具备事务上和精神上的双重意义。安史之乱爆发后,长达25年的时间里,朝集使制度一直处于瘫痪状态。其参与考课的任务已被其他制度替代,而其精神上的象征意义则被即位之初雄心勃勃的唐德宗加以利用,建中元年朝集使制度恢复,其目的在于重塑朝廷威望。但是当时藩镇割据的现实使朝集使制度无法顺利延续,终于在贞元三年最后终止。而出现于代宗时期的各道进奏院由于更契舍时局而取代了朝集使制度,成为唐中后期地方与中央联系的重要渠道。在朝集使和进奏院制度上可以反映出唐代中央集权制的兴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集使 进奏院 中央集权 隋唐时期 政治制度 古代
下载PDF
宋朝邮政管理体制的一个侧面——以进奏院的职责与官方文书的分类为中心 被引量:9
6
作者 游彪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85-90,共6页
宋朝的进奏院大体上与现代国家邮政总局有相似之处,其主要职责是负责收发官方文书,为了确保各种文书及时而准确地送达目的地,宋朝政府制定了很多相应的措施。具体而言,既包括对进奏院官吏的严格控制,也加强对各种文书的分类管理。... 宋朝的进奏院大体上与现代国家邮政总局有相似之处,其主要职责是负责收发官方文书,为了确保各种文书及时而准确地送达目的地,宋朝政府制定了很多相应的措施。具体而言,既包括对进奏院官吏的严格控制,也加强对各种文书的分类管理。通常情况下,官方按照传递速度和时间将文书分为“常程”和“急速”,按照文书的机密程度又有“实封”和“通封”之别。尽管宋朝制定了相当严密的防范措施,但文书传递过程中依然漏洞百出,给宋代社会造成了诸多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进奏院 职责 官方文书
下载PDF
新闻信:唐代进奏院状报新解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彬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90-94,共5页
新闻信:唐代进奏院状报新解李彬唐史专家张国刚先生,在其考释精详的《唐代进奏院考略》一文中,曾对唐代进奏院诸项职能中最主要的“报事”做出如下阐述:向本镇及时报告朝廷及他镇各种情况,传递中央诏今、文谋,称为“报事”。这是... 新闻信:唐代进奏院状报新解李彬唐史专家张国刚先生,在其考释精详的《唐代进奏院考略》一文中,曾对唐代进奏院诸项职能中最主要的“报事”做出如下阐述:向本镇及时报告朝廷及他镇各种情况,传递中央诏今、文谋,称为“报事”。这是进奏院……最主要的任务。进奏院向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奏院状报 归义军 新闻学 节度使 方汉奇 官文书 古代报纸 图书馆 《中国大百科全书》
下载PDF
关于唐进奏院状报历史定位的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孙涛 靳海慧 姬江 《东南传播》 2009年第7期125-126,共2页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在中国古代传播史上发挥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唐进奏院状报的产生,标志着古代新闻传播进入了纸质媒体时代,开创了政府公报的先河。对唐进奏院状报的准确定位,对研究中国古代传播史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古代报纸 进奏院状报 进奏院 封建官报
下载PDF
从州邸到进奏院:唐代长安城政治格局的变化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永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10年第2期31-34,共4页
唐代长安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是唐朝政治信息的发源地和集散地。所有来京的地方官员都想获取带有保密性的政令信息,而中央朝廷却要确保政令信息不外泄,从而构成了地方势力和中央权威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对于长安城的政治格局具有重要影... 唐代长安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是唐朝政治信息的发源地和集散地。所有来京的地方官员都想获取带有保密性的政令信息,而中央朝廷却要确保政令信息不外泄,从而构成了地方势力和中央权威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对于长安城的政治格局具有重要影响。安史之乱将唐代社会分割成了两个不同阶段,唐前期中央保持着对地方的有效控制,唐后期中央式微,中央对地方控制效力大大减弱。这种中央和地方力量的互为消长情况,从长安城政治机构布局和官员活动空间的变化中得以体现,带有地方政府"驻京办事处"性质的州邸和进奏院就是反映这一矛盾变化的一个绝好代表。两者在长安城中地理位置的不同以及它们在所有权、使用情况等方面的差异,不仅能够反映出长安城政治格局的变化,而且是唐代中央与地方关系变化的真实写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长安 州邸 进奏院
下载PDF
当下视野中唐代进奏院状的报纸特色审视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庆丰 张守新 张国强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第12期25-25,共1页
敦煌进奏院状虽不能以偏概全代表所有的唐代进奏院状,尤其内容以及封建社会的特性所决定的文字风格可以推论出唐代进奏院状的共性。这种共性在与当今报纸含义的比较则体现出了研究者的不同标准,即用现代报业的理论来审视古代报纸,只能... 敦煌进奏院状虽不能以偏概全代表所有的唐代进奏院状,尤其内容以及封建社会的特性所决定的文字风格可以推论出唐代进奏院状的共性。这种共性在与当今报纸含义的比较则体现出了研究者的不同标准,即用现代报业的理论来审视古代报纸,只能得出该报纸只是一纸公文而非新闻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公文 进奏院 现代报纸 比较研究
下载PDF
北宋文人政治遭际与诗歌创作的标本——苏舜钦“进奏院案”前后诗歌之比较 被引量:3
11
作者 顾友泽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29-233,共5页
"进奏院案"是苏舜钦政治生命的转折点,也是促使其诗歌创作转折的重要事件。苏舜钦前后期诗歌创作,无论在取材视角、情感状态、还是在诗歌观念、创作方法上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这一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整个北宋文人党争... "进奏院案"是苏舜钦政治生命的转折点,也是促使其诗歌创作转折的重要事件。苏舜钦前后期诗歌创作,无论在取材视角、情感状态、还是在诗歌观念、创作方法上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这一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整个北宋文人党争与文学关系的一个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奏院案”诗歌 变化 标本
下载PDF
唐进奏院状报与中国原始报刊 被引量:5
12
作者 贾红棉 《大连大学学报》 1999年第5期102-104,共3页
唐 进 奏 院 状 是 唐 代 各 藩 镇 派 驻 京 城 的 进 奏 官 定 期 或 不 定 期 采 集 、筛选 , 整 理 并 加 工 出 来 的 , 用 以 传 播 朝 廷 各 种 政 治 动 态 和 最 新 消 息 的 新 闻 载 体 。 它的 许 多 特 点 已 具 备 了 ... 唐 进 奏 院 状 是 唐 代 各 藩 镇 派 驻 京 城 的 进 奏 官 定 期 或 不 定 期 采 集 、筛选 , 整 理 并 加 工 出 来 的 , 用 以 传 播 朝 廷 各 种 政 治 动 态 和 最 新 消 息 的 新 闻 载 体 。 它的 许 多 特 点 已 具 备 了 现 代 报 刊 的 诸 多 因 素 , 因 此 说 , 唐 进 奏 院 状 就 是 中 国 最 原 始的 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奏院状报 中国 原始报刊 唐朝
下载PDF
论宋庆历年间“进奏院案”的性质及兴起与扩大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顾友泽 《枣庄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49-52,共4页
"进奏院案",从法律上讲是一个非常轻微、几乎可以忽略的案件,但经过王拱臣等人的深析,却成为震惊朝野的大案。案件最终性质的转变,有一个扩大化的过程。
关键词 进奏院案” 性质 兴起 扩大化
下载PDF
唐宋进奏院之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申忠玲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31-34,共4页
宋代进奏院承唐代而来,与唐代进奏院在传递信息方面具有某些相似之处,但二者在职能、隶属关系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反映出宋代中央集权加强的趋势,同时也是宋代"积贫积弱"局面出现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 唐宋 进奏院 比较研究
下载PDF
简论宋代进奏院报与邸报的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海峰 郭小飞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6期85-86,共2页
宋代的进奏院报又称朝报、邸报,是由进奏院发布的。学界对宋代的进奏院报和邸报是否是同一事物存在争议,实际上二者就是同一事物,只是称呼有所不同。
关键词 进奏院 邸报 朝报
下载PDF
北宋时期的出版统制与“进奏院案”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晓伟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6年第6期104-108,共5页
北宋庆历四年,发生了一起颇为轰动的"进奏院案",主官苏舜钦因行为失当被削职为民。进奏院主管封建官报的编辑出版。统治者对进奏院官员有着严格的管控。这正是解读"进奏院案"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进奏院 北宋出版 古代出版规则
下载PDF
略论唐宋进奏院信息传播体系的专业化发展进程 被引量:3
17
作者 孟萌萌 《东南传播》 2015年第4期134-137,共4页
进奏院在中国古代尤其唐宋时期是非常重要的信息传播机构,进奏院从唐代到宋代经过了最为重要的变化发展。在这一时期内,进奏院的职能更加集中专一,成为专职的信息传播机构,中央对于进奏院的管理控制形成并完善,信息保密制度逐渐建立并发... 进奏院在中国古代尤其唐宋时期是非常重要的信息传播机构,进奏院从唐代到宋代经过了最为重要的变化发展。在这一时期内,进奏院的职能更加集中专一,成为专职的信息传播机构,中央对于进奏院的管理控制形成并完善,信息保密制度逐渐建立并发展,同时,进奏院的信息传递也趋向于规范化。综合以上四个方面,以进奏院为核心的信息传播体系在唐宋时期的变化发展,呈现一种专业化的进程。唐宋时期是我国古代新闻发展的重要时期,而作为信息传播体系核心的进奏院无疑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奏院 唐宋 信息传播体系 专业化
下载PDF
论唐代进奏院状的编撰与发送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庆丰 《秘书》 2017年第8期24-27,共4页
唐代进奏院状作为古代文书的一种,对唐代后期中央与地方藩镇的信息交流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唐代进奏院状的编撰目的、内容选择、体例格式及发送特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进奏院 编撰目的 内容选择 体例格式 发送特点
下载PDF
从敦煌文书“进奏院状”看唐代中后期的信息传递
19
作者 康华 冯媛 《黑龙江史志》 2021年第1期58-61,共4页
唐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逐渐完善的驿站系统,促使信息传播方式丰富多样,而进奏院状作为唐代新型的传播媒介,它有着不同于其他媒介的特点。以敦煌文书"进奏院状"为例,结合其他进奏院状,可以发现进奏院状具有传递范围广、传递... 唐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逐渐完善的驿站系统,促使信息传播方式丰富多样,而进奏院状作为唐代新型的传播媒介,它有着不同于其他媒介的特点。以敦煌文书"进奏院状"为例,结合其他进奏院状,可以发现进奏院状具有传递范围广、传递信息多、传递速度快的特点。进奏院状不仅成为藩镇获取情报的主要渠道而且还具有联系中央与藩镇的功能,成为唐代中后期重要的信息传递媒介,与其他的媒介共同构成唐代的信息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文书 唐代 进奏院 信息传递
下载PDF
唐代进奏院小考 被引量:8
20
作者 刘艳杰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4-17,共4页
“进奏院”始于大历十二年,可追溯到周时“邑”,唐代进奏院位于长安城的“坊”内,授官情况混乱,在地方和中央之间起联络、勾通、中转的作用。
关键词 唐代 进奏院 中转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