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99篇文章
< 1 2 2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灸联合替罗非班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勇 张美云 +1 位作者 胡冠群 刘玲凤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245-249,共5页
目的:分析针灸联合替罗非班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收集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来天津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114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对照组给予... 目的:分析针灸联合替罗非班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收集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来天津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114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抗”治疗,联合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抗”治疗+替罗非班联合针灸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5.96%(49/57),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8.42%(39/57),联合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7天,联合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MMSE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第14天,联合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第7天和第14天两组NIHSS评分依次显著降低,MMSE评分依次显著升高(均P<0.05)。第7天和第14天,联合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电泳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与治疗前相比,第7天和第14天两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电泳时间均依次显著降低(均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77%,对照组为12.28%,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显著,有效降低了NIHSS评分,提高了MMSE评分,并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用药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替罗非班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颅脑损伤后发生进展性出血性损伤的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康新 伏光辉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9期45-47,共3页
目的 通过对比颅脑损伤患者的相关数据,为临床上针对颅内进展性出血性损伤寻找有效的影响因素,以便临床上及时干预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分析90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伤后10 h内是否出现颅内进展性出血性损伤分为进展组(n=38)与... 目的 通过对比颅脑损伤患者的相关数据,为临床上针对颅内进展性出血性损伤寻找有效的影响因素,以便临床上及时干预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分析90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伤后10 h内是否出现颅内进展性出血性损伤分为进展组(n=38)与稳定组(n=52)。比较两组入院时CT征象异常率、发病到入院后首次CT时间、性别、年龄、入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分、凝血功能异常率,分析颅脑损伤后发生进展性出血性损伤的影响因素。结果 进展组入院时CT征象异常率76.3%、年龄(48.71±13.61)岁、凝血功能异常率73.7%大于稳定组的5.8%、(41.97±13.37)岁、21.2%,发病到入院后首次CT时间(1.05±0.36)h短于稳定组的(1.58±0.54)h,入院GCS评分(9.92±2.48)分低于稳定组的(11.35±2.7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女性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是否发生进展性出血性损伤为因变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为自变量,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CT征象异常、年龄、入院GCS评分、凝血功能异常是颅脑损伤后发生进展性出血性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发病到入院后首次CT时间是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 颅脑损伤后颅内进展性出血性损伤的出现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临床应重点关注其发生的各种影响因素,有利于预判进展性出血性损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进展性出血性损伤 CT征象异常 预测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抗黑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抗体阳性皮肌炎合并快速进展性间质性肺病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
3
作者 徐艳 于哲 +1 位作者 程路 臧银善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5-198,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抗黑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抗体(MDA5)阳性皮肌炎(DM)患者合并快速进展性间质性肺病(RPILD)和非RPILD的临床特点差异,探讨合并RPILD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炎性肌病及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专病联盟... 目的:通过分析抗黑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抗体(MDA5)阳性皮肌炎(DM)患者合并快速进展性间质性肺病(RPILD)和非RPILD的临床特点差异,探讨合并RPILD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炎性肌病及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专病联盟组织收集的251例抗MDA5抗体阳性皮肌炎(MDA5+DM)患者临床资料,将其根据有无合并RPILD进行分组,采用t检验、U检验、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合并RPILD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RPILD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将251例患者分为RPILD组(89例)和非RPILD组(162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抗Ro-52抗体阳性、铁蛋白(SF)、抗MDA5抗体滴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ESR、抗MDA5抗体滴度、性别(男性)、CRP、抗Ro-52抗体均有统计学意义(OR>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男性)、CRP、抗Ro-52抗体有统计学意义(OR>1,P<0.05)。结论:年龄、ESR、抗MDA5抗体滴度可能增加MDA5+DM患者发生RPILD的风险,但不是独立危险因素;性别(男性)、CRP升高、抗Ro-52抗体阳性可能是MDA5+DM患者合并RPILD的独立危险因素,均与RPILD的发生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肌炎 抗黑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抗体 间质性肺病 快速进展性 抗Ro-52抗体
下载PDF
尤瑞克林联合丁苯酞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脑红蛋白、胱抑素C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江康 姚尚莹 +1 位作者 费裕朗 秦晓明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4期107-111,共5页
目的 探讨尤瑞克林、丁苯酞联合治疗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APCI)患者脑红蛋白、胱抑素C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APCI患者2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尤瑞克林组、... 目的 探讨尤瑞克林、丁苯酞联合治疗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APCI)患者脑红蛋白、胱抑素C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APCI患者2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尤瑞克林组、丁苯酞组、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行对症综合治疗,丁苯酞组行对症综合治疗+静脉注射丁苯酞,尤瑞克林组行对症综合治疗+静脉注射尤瑞克林,观察组行对症综合治疗+丁苯酞+尤瑞克林治疗。四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四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脑红蛋白、胱抑素C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 治疗后,四组脑红蛋白均高于治疗前,胱抑素C及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血清脑红蛋白水平:观察组>尤瑞克林组、丁苯酞组>对照组,胱抑素C及NIHSS评分:观察组<尤瑞克林组、丁苯酞组<对照组(P<0.05);尤瑞克林组与丁苯酞组的脑红蛋白、胱抑素C及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尤瑞克林组、丁苯酞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 尤瑞克林联合丁苯酞治疗APCI可显著提高患者血清脑红蛋白水平,降低血清胱抑素C水平及NIHSS评分,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尤瑞克林 丁苯酞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 脑红蛋白 胱抑素C
下载PDF
巴曲酶联合丁苯酞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D-二聚体水平影响
5
作者 毕春辉 瞿玲玲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6期0048-0053,共6页
研究巴曲酶与丁苯酞联用治疗急性期脑梗塞病人血浆hs-CRP和D-二聚体含量的变化。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0月-2022年4月收治的130例急性进展期脑梗死病人,随机分成两组66名,对照组66名,对照组64名,对照组口服巴曲酶注射液,观察组口服巴曲... 研究巴曲酶与丁苯酞联用治疗急性期脑梗塞病人血浆hs-CRP和D-二聚体含量的变化。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0月-2022年4月收治的130例急性进展期脑梗死病人,随机分成两组66名,对照组66名,对照组64名,对照组口服巴曲酶注射液,观察组口服巴曲酶与丁苯酞,共14天。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脑血流动力学,认知功能,生存质量,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IL-6,TNF-α,内皮功能,副反应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后,两组的 Vs, Vd, Vm, PI, RI均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实验组 Vs, Vd, Vm, PI, RI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SS-QOL总分均有明显下降, MMSE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SS-QOL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MMSE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hs-CRP,D-dimer,IL-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明显下降(P<0.05);治疗前后,血浆hs-CRP,D-二聚体,IL-6,肿瘤坏死因子-α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浆 ET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 NO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 ET和 NO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的副作用比较无显著性(P>0.05)。结论 巴曲酶加丁苯酞治疗急性进展期脑梗死,可改善脑组织灌注,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改善认知功能,改善患者预后,其机制可能与抑制hs-CRP、D-dimer、TNF-α、IL-6等表达及分泌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曲酶 丁苯酞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 hs-CRP D-二聚体
下载PDF
进展性案例教学法在高职助产专业的应用
6
作者 王利平 张素萍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47-51,共5页
为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基于现代产科服务体系,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在2022级助产专业学生中的专业课教学中开展了进展性案例教学。教师和学生分别在社区和临床教学基地收集编写案例,在助产学教学过程中开展进展性案例教学法,学生以小组... 为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基于现代产科服务体系,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在2022级助产专业学生中的专业课教学中开展了进展性案例教学。教师和学生分别在社区和临床教学基地收集编写案例,在助产学教学过程中开展进展性案例教学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与半结构式访谈相结合的形式了解学生对进展性案例教学的评价和态度,多数学生对此教学方法比较认可,培养了学生的助产人文理念,有利于理论教学与实践的融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性案例 小组学习 助产专业
下载PDF
观察替罗非班在穿支病变引起的进展性脑梗死的应用价值
7
作者 许秀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33-0036,共4页
研究替罗非班对穿支病变引起的进展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 病例数在2022年1月~2023年6月如皋市人民医院的患者中选取,共为70例穿支病变引起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按抽签法分组,设置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前者常规治疗,后者基于前者联合... 研究替罗非班对穿支病变引起的进展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 病例数在2022年1月~2023年6月如皋市人民医院的患者中选取,共为70例穿支病变引起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按抽签法分组,设置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前者常规治疗,后者基于前者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对其疗效、神经功能等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血小板聚集率(46.27±9.14)%、高切应力粘度(4.57±0.61)mPa.s、低切应力粘度(9.14±0.99)mPa.s均低于对照组的(58.49±9.05)%、(5.61±0.63)mPa.s、(11.57±1.02)mPa.s,P<0.05;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5.12±1.19)分较之于对照组(6.13±1.24)分更低,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1.43%);较之于对照组(62.86%)更高,P<0.05。结论 穿支病变引起的进展性脑梗死基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替罗非班能极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且有效率高、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穿支病变 进展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 安全性 应用价值
下载PDF
替罗非班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功能及神经功能影响
8
作者 尹义国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20期50-53,共4页
目的探究进展性脑梗死(PCI)患者采取替罗非班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5月新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PCI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目的探究进展性脑梗死(PCI)患者采取替罗非班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5月新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PCI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小板功能指标、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氧化应激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血小板黏附率(PAdT)、血小板聚集率(PAgT)、血小板膜糖蛋白及血小板P-选择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高于对照组,丙二醇(MD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CI患者使用替罗非班与双联抗血小板结合治疗,效果显著,可有助于促进患者血小板功能恢复正常,提升神经功能,减轻机体氧化应激反应,且较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性脑梗死 替罗非班 双联抗血小板 血小板功能 神经功能 氧化应激 不良反应
下载PDF
阿加曲班联合阿司匹林与替罗非班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梁海鸥 李妙丹 +3 位作者 谭慧敏 林鑫 邓晓江 周亮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3期391-397,共7页
目的比较阿加曲班联合阿司匹林与替罗非班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21年6月—2023年10月在南方医院增城院区住院诊治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101例,将收集的病例患者分为两组,A组(n=64)应用阿加曲班+阿司匹林治疗,B组(n=37... 目的比较阿加曲班联合阿司匹林与替罗非班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21年6月—2023年10月在南方医院增城院区住院诊治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101例,将收集的病例患者分为两组,A组(n=64)应用阿加曲班+阿司匹林治疗,B组(n=37)应用替罗非班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及巴氏指数评定量表(Barthel Index,BI)来评估患者在不同时间段的治疗效果,同时记录治疗过程中各种出血并发症来评估用药安全性。结果在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中,A组治疗后48 h、7 d、出院时NIHSS、30 d、90 d mRS较B组均有下降(P<0.05),治疗后30 d、90 d BI较B组升高(P<0.05);在治疗小血管闭塞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中,两组用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循环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中,A组出院时NHISS评分低于B组(P<0.05);两组治疗后30 d、90 d mRS评分均有下降(P>0.05),治疗后30 d BI指数、90 d BI指数均有上升(P>0.05);两组用药治疗前循环进展性脑梗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不良反应(P>0.05)。结论阿加曲班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进展性脑梗死较替罗非班组效果好,两组治疗小血管闭塞性进展性脑梗死疗效相当;阿加曲班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后循环进展性脑梗死早期效果较替罗非班可能更好,两组治疗前循环进展性脑梗死效果相当;两组用药安全性相当,未发生严重的出血不良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性脑梗死 阿加曲班 替罗非班 阿司匹林 药物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脑灌注及MMP-9影响的系列研究Ⅱ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彩霞 汪晓凯 李晓丽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3期294-300,共7页
目的研究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APCI)脑灌注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9(MMP-9)的影响,为APCI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19-01-2023-05新郑市公立人民医院住院的APCI患者13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61例)和B组(61例);B组应用肠... 目的研究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APCI)脑灌注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9(MMP-9)的影响,为APCI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19-01-2023-05新郑市公立人民医院住院的APCI患者13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61例)和B组(61例);B组应用肠溶阿司匹林100 mg/d、氢氯吡格雷75 mg/d、阿托伐他汀钙40 mg/d等常规治疗,A组在入院时持续静脉泵入盐酸替罗非班代替肠溶阿司匹林和氢氯吡格雷,治疗前30 min内0.4μg·kg^(-1)·min^(-1)静脉泵入,之后以0.1μg·kg^(-1)·min^(-1)持续泵入,治疗至44 h复查头CT排除脑出血后加用肠溶阿司匹林和氢氯吡格雷,治疗48 h后停用盐酸替罗非班,其余治疗同B组。2组均在入院时及治疗后48 h行3.0T高场强磁共振脑灌注检查,以梗死区局部脑血容量(rCBV)、局部脑血流量(rCBF)、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评价脑灌注效果,同时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MMP-9浓度。结果A组治疗前MTT(4.45±1.03)s,TTP(11.52±2.19)s,治疗48 h后MTT(2.06±1.41)s,TTP(8.17±2.01)s,均较治疗前明显缩短(P<0.05);治疗前rCBV(18.15±8.14)mL,rCBF(3.86±0.77)mL/min,治疗48 h后rCBV(37.42±6.17)mL,rCBF(8.18±0.51)mL,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治疗前血清MMP-9水平(205.04±41.15)μg/L,治疗48 h后为(158.22±62.07)μg/L,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B组治疗前MTT(4.84±1.73)s,TTP(12.06±2.33)s,治疗48 h后MTT(3.74±1.25)s,TTP(10.93±1.62)s,均较治疗前明显缩短(P<0.05);治疗前rCBV(18.04±7.25)mL,rCBF(3.91±0.63)mL/min,治疗48 h后rCBV(25.81±6.09)mL,rCBF(5.76±0.82)mL/min,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治疗前血清MMP-9水平(198.82±40.95)μg/L,治疗48 h后为(176.35±51.79)μg/L,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48 h后A组和B组相比,MTT和TTP均明显缩短,rCBV和rCBF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 h后A组血清MMP-9较B组下降更明显(t=15.07,P<0.05)。结论盐酸替罗非班可显著改善APCI患者脑灌注、降低血清MMP-9水平,明显减轻APCI患者脑组织损伤,疗效优于传统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 盐酸替罗非班 高场强磁共振 脑灌注 基质金属蛋白-9
下载PDF
替罗非班联合替格瑞洛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复发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彩霞 汪晓凯 李晓丽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6期1086-1090,共5页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替格瑞洛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医院收治的108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替格瑞洛组(54例,接受常规治疗和替格瑞洛治疗)和联合组(54例,接受...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替格瑞洛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医院收治的108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替格瑞洛组(54例,接受常规治疗和替格瑞洛治疗)和联合组(54例,接受常规治疗联合替罗非班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神经功能[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生活能力[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颅底血流动力学水平、神经损伤标志物[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泛素c端水解酶-L1(UCH-L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血清氧化应激指标[活性氧簇(ROS)、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水平、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疾病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mRS评分、NIHSS评分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低于替格瑞洛组(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躯体生活自理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评分均提高(P<0.05),且联合组高于替格瑞洛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动脉、前动脉及椎动脉血流速度均提高(P<0.05),且联合组高于替格瑞洛组(P<0.05);两组S100-β、UCH-L1、NSE、ROS、MDA、GSH水平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低于替格瑞洛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替格瑞洛可改善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提升日常生活能力,缓解神经损伤,提升脑内血流,且不良反应较少,复发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 替罗非班 替格瑞洛 神经功能
下载PDF
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边慧 牛慧云 刘燕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7期66-68,共3页
目的针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引入替罗非班治疗,评估其实践价值。方法317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67例)与对照组(150例)。观察组应用替罗非班联合常规对症治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对症治疗。比较两组神经功... 目的针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引入替罗非班治疗,评估其实践价值。方法317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67例)与对照组(150例)。观察组应用替罗非班联合常规对症治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对症治疗。比较两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生活能力改善情况、血小板功能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5.42±0.98)分低于对照组的(7.24±1.16)分(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68.82±4.96)分高于对照组的(60.83±4.21)分(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小板P-选择素(10.61±1.25)%、血小板聚集率(28.46±2.18)%、血小板粘附率(34.44±3.22)%均低于对照组的(13.02±1.84)%、(32.83±2.56)%、(37.80±3.8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78%(13/167)低于对照组的15.33%(23/150)(χ^(2)=4.4732,P=0.0344<0.05)。结论将替罗非班治疗应用于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中,效果显著,推荐参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 安全性
下载PDF
替罗非班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13
作者 李艳晓 常青 +2 位作者 王欢欢 宋爱霞 薛茜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8期902-905,共4页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APCI)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9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20例APC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药物治疗方案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A组、B组...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APCI)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9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20例APC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药物治疗方案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40例。A组患者给予常规剂量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B组患者给予负荷剂量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C组患者给予常规剂量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替罗非班注射液。比较分析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小板聚集功能[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RAR)]。比较分析三组患者治疗48 h及14 d后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48 h后,C组患者的NIHSS评分、MRAR均低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与B组患者的NIHSS评分、MRA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B组、C组患者的NIHSS评分、MRAR均低于A组,且C组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 h及14 d后,B组、C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均高于A组,且C组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可显著改善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抑制血小板聚集,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
下载PDF
维生素B_(12)缺乏引起的快速进展性痴呆、不自主运动1例
14
作者 刘兰兰 蒋欣 +5 位作者 邢雪韦 帖彦清 齐国松 王晶晶 冯潇潇 吕佩源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5-167,共3页
报告1例41岁男性,以快速进行性加重的记忆力减退2个月,发作性四肢抖动2周为主要表现。查体示言语不利,记忆力、注意力、理解力、定向力均下降。血清维生素B_(12)水平下降,血清抗胃壁细胞抗体、抗内因子抗体阳性,血液分析提示大细胞性贫... 报告1例41岁男性,以快速进行性加重的记忆力减退2个月,发作性四肢抖动2周为主要表现。查体示言语不利,记忆力、注意力、理解力、定向力均下降。血清维生素B_(12)水平下降,血清抗胃壁细胞抗体、抗内因子抗体阳性,血液分析提示大细胞性贫血,神经心理量表提示多个认知域功能损害,电生理检查提示周围神经损害,脑脊液及影像学检查未见异常。诊断为维生素B_(12)缺乏性痴呆,维生素B_(12)缺乏相关的不自主运动,恶性贫血。给予补充B族维生素及叶酸,认知功能损害明显改善,肢体抖动症状消失。报告本病例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于维生素B_(12)缺乏导致痴呆、不自主运动的认识,以早期诊断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B_(12)缺乏 快速进展性痴呆 不自主运动 恶性贫血 抗内因子抗体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周围神经损害
下载PDF
血清HMGA2、P-gp与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相关研究
15
作者 孙一鸣 王翠 +2 位作者 尹文超 徐晓琳 付煜颖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42-547,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A2(HMGA2)、P-糖蛋白(P-gp)在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20年2月—2023年2月大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67例为进展组,老年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79例... 目的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A2(HMGA2)、P-糖蛋白(P-gp)在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20年2月—2023年2月大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67例为进展组,老年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79例为非进展组;进展组根据治疗后3个月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分为预后良好亚组(n=39,mRS评分0~2分)和预后不良亚组(n=28,mRS评分3~6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HMGA2、P-gp水平,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血清HMGA2、P-gp与NIHSS评分的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血清HMGA2、P-gp对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进展组血清HMGA2、P-gp水平及NIHSS评分高于非进展组(t/P=13.672/<0.001,8.095/<0.001,8.226/<0.001)。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MGA2、P-gp与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r/P=0.732/<0.001、0.708/<0.001);预后不良亚组患者年龄大于预后良好亚组,血清HMGA2、P-gp水平及NIHSS评分高于预后良好亚组(t/P=5.092/<0.001、5.103/<0.001、4.449/<0.001、2.357/0.021)。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高龄和血清HMGA2、P-gp水平及NIHSS评分升高是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独立危险因素[OR(95%CI)=1.429(1.093~1.869),1.288(1.082~1.533),1.586(1.161~2.165),1.483(1.120~1.963)];血清HMGA2、P-gp及二者联合预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AUC分别为0.738、0.740、0.895,二者联合优于各自单独预测效能(Z/P=2.031/0.002、2.006/0.003)。结论血清HMGA2、P-gp在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中异常升高,并与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后不良有关,早期联合检测两项指标可预测患者预后不良风险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性脑梗死 高迁移率族蛋白A2 P-糖蛋白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预后 老年人
下载PDF
进展性肺纤维化表现的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患者临床管理(四川省)专家共识
16
作者 四川省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会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间质性肺疾病多学科诊治学组 郭璐 +1 位作者 孙伟 刘倩茜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2期29-38,共10页
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s associated with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CTD-ILD)很容易出现进展性肺纤维化(progressive pulmonary fibrosis,PPF)表现而预后不良。然而,如何管理PPF表现的CTD-ILD患者的... 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s associated with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CTD-ILD)很容易出现进展性肺纤维化(progressive pulmonary fibrosis,PPF)表现而预后不良。然而,如何管理PPF表现的CTD-ILD患者的临床认识仍然非常有限;如何规范化治疗这部分患者也是经常面临的临床问题。为此,四川省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会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间质性肺疾病学组邀请了省内ILD相关领域专家组成了共识编写组,根据临床收集问题,组织专家讨论,最终确定纳入了5个方面的内容。相关内容主要包括CTD-ILD出现PPF的高危因素、临床表现与诊断、病情评估、随访管理和治疗等方面。基于国内外指南、临床研究数据等循证证据,经过多次讨论和投票表决,形成9条推荐意见,共同制定了《PPF表现的CTD-ILD患者临床管理(四川省内)专家共识》,旨在提升出现PPF表现的CTD-ILD的临床认识,为临床决策及管理提供依据,提高临床救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性肺疾病 进展性肺纤维化 结缔组织疾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 共识
下载PDF
呼吸康复操对进展性肺纤维化患者疗效观察
17
作者 赵海萌 王玉光 +1 位作者 彭艳茹 裴晓璐 《临床肺科杂志》 2024年第6期848-853,共6页
目的本研究探讨呼吸康复操对进展性肺纤维化(PPF)患者疗效的观察。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PPF出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用药指导和健康宣教,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于出院后进行... 目的本研究探讨呼吸康复操对进展性肺纤维化(PPF)患者疗效的观察。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PPF出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用药指导和健康宣教,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于出院后进行呼吸康复操锻炼,疗程为3个月。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后评估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_(L)CO%)、6分钟步行距离占预计值百分比(6MWD%)、呼吸困难程度(mMRC)、咳嗽视觉模拟量表(VAS)和健康状况量表(K-BILD)评分。结果经呼吸康复操锻炼后,治疗组肺功能中FVC%、D_(L)CO%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对比,对照组FVC%、D_(L)CO%水平呈现下降趋势(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6MWD%、mMRC、K-BILD均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康复操可以延缓PPF患者肺功能下降,提高活动耐力,缓解呼吸困难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康复操 进展性肺纤维化 疗效观察
下载PDF
依洛尤单抗对进展性脑卒中患者血脂水平、血小板功能及肢体功能的影响
18
作者 周玉云 王惠民 洪全龙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3期17-21,共5页
目的:研究依洛尤单抗对进展性脑卒中患者血脂水平、血小板功能及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90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对照组(45例,按照常规治疗方... 目的:研究依洛尤单抗对进展性脑卒中患者血脂水平、血小板功能及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90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对照组(45例,按照常规治疗方案治疗)和观察组(45例,常规治疗+依洛尤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血小板功能、肢体功能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小板黏附率、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小板黏附率、血小板聚集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MA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提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性脑卒中患者治疗过程中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洛尤单抗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提升血小板功能,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洛尤单抗 进展性脑卒中 血脂水平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孙增涛辨治进展性肺间质纤维化回顾性研究
19
作者 马悦宁 郭思佳 孙增涛 《江西中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24-27,31,共5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究孙增涛治疗进展性肺间质纤维化处方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孙增涛治疗进展性肺间质纤维化处方,导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及SPSS modeler 18.0软件,探究用药频次、四气五味、新方分析、关联网络等规律,探究治疗...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究孙增涛治疗进展性肺间质纤维化处方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孙增涛治疗进展性肺间质纤维化处方,导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及SPSS modeler 18.0软件,探究用药频次、四气五味、新方分析、关联网络等规律,探究治疗本病的核心用药及处方。结果:共纳入55例患者297首处方,得出高频用药、核心治疗处方及药物关系网。结论:孙增涛治疗进展性肺间质纤维化以益气、破瘀、消痰法为纲领,肺脾两脏同调,善用对药随症加减,并重视兼证加减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性肺间质纤维化 孙增涛 数据挖掘
下载PDF
基于血浊理论探讨痰瘀内阻型进展性卒中的中医辨证施治
20
作者 岳怡珂 韩萍 王新陆 《天津中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137-141,共5页
进展性卒中(SIP)是一种难治性脑梗死,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目前对SIP尚缺乏特异性的治疗手段。文章从血浊角度探讨了SIP的病因病机及治疗,阐述了血浊成痰生瘀是导致卒中进展的关键病理环节。提出早期运用化痰祛瘀泄浊法清除血中浊... 进展性卒中(SIP)是一种难治性脑梗死,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目前对SIP尚缺乏特异性的治疗手段。文章从血浊角度探讨了SIP的病因病机及治疗,阐述了血浊成痰生瘀是导致卒中进展的关键病理环节。提出早期运用化痰祛瘀泄浊法清除血中浊气,可防止血浊向痰瘀等其他病理因素转化,能有效控制卒中的病情进展,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目的,也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浊理论 进展性卒中 治未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