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肺腺癌HRCT形态学征象与病理进展类型及Ki67、p53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文文 王辉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年第3期50-53,共4页
目的:探讨肺腺癌HRCT形态学征象与病理进展类型及Ki67、p53表达的相关性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6例肺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被安排到(美国GE公司)64排128层螺旋CT进行HRCT扫描,分析HRCT... 目的:探讨肺腺癌HRCT形态学征象与病理进展类型及Ki67、p53表达的相关性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6例肺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被安排到(美国GE公司)64排128层螺旋CT进行HRCT扫描,分析HRCT形态学征象及对应的病理进展类型,然后测定术后病理切片中Ki67、p53的表达水平,通过探讨肺腺癌HRCT形态学征象与病理进展类型及Ki67、p53表达的相关性,从而达到研究目的。结果:HRCT形态学上表现为棘突、毛刺征、支气管血管束集征和分叶征、内凹切迹征的癌灶,病理进展类型分别对应为浸润增殖型和压迫增殖型,其Ki67及p53阳性结果比例高,与Ki67及p53的表达具有相关性;HRCT形态学表现为毛玻璃阴影及支气管充气像的癌灶,病理进展类型对应为表层进展型,其Ki67及p53阴性结果比例高,具有相关性;其他征象与p53、Ki67表达无明确相关性。结论:肺腺癌的HRCT形态学征象及病理进展类型,与Ki67、p53的表达水平密切相关,为影像学诊断提供了充足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HRCT征象 病理进展类型 KI67 P53
下载PDF
人工智能辅助定量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CT进展类型 被引量:7
2
作者 李欢 程尼涛 +5 位作者 孙文博 徐聃 肖峰 王首超 郑晗沛 徐海波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1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利用计算机人工智能(AI)定量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肺部CT进展类型和特点。方法:收集本院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3月5日期间确诊为新冠肺炎,并做过3次以上肺部CT共71例患者的资料(男41例,女30例,平均年龄48.2岁),利用计算... 目的:利用计算机人工智能(AI)定量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肺部CT进展类型和特点。方法:收集本院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3月5日期间确诊为新冠肺炎,并做过3次以上肺部CT共71例患者的资料(男41例,女30例,平均年龄48.2岁),利用计算机辅助分析软件,对比分析每个患者的多次肺部CT图像上肺炎的体积和体积百分比及变化规律。结果:71例患者发现了3种肺部CT进展类型:Ⅰ型,持续吸收型,首次肺部CT发现肺炎,复查CT肺炎逐步吸收好转,共21例(29.6%);Ⅱ型,先进展后吸收型,首次肺部CT发现肺炎,复查肺部炎症先进展到一定程度后逐步吸收好转,共47例(66.2%);Ⅲ型,持续进展型,肺部CT持续进展恶化,共3例(4.2%)。研究时间段内71例患者中,14例患者肺部炎症完全吸收,54例患者肺部炎症部分吸收,3例患者肺部炎症持续恶化。已经出院的有61例(85.9%),仍然在住院的有8例(11.3%),2例死亡(2.8%)。结论:新冠肺炎肺部CT进展类型有3种:持续吸收型、先进展后吸收型和持续进展型。新冠肺炎病程长、炎症吸收慢,大多数病例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肺部CT 进展类型 人工智能
原文传递
散发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起病部位和进展模式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党静霞 靳娇婷 +1 位作者 胡芳芳 贾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05-508,542,共5页
目的探讨散发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患者首发起病部位和起病后疾病进展模式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设计并对158例ALS患者以其主诉和通过神经系统查体和神经电生理检查,确定其首发起病部位,并对其中151例已经出现第二个及之后损... 目的探讨散发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患者首发起病部位和起病后疾病进展模式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设计并对158例ALS患者以其主诉和通过神经系统查体和神经电生理检查,确定其首发起病部位,并对其中151例已经出现第二个及之后损害部位的患者进行随访,按照延髓、颈髓及腰髓不同起病部位分组进行相关影响因素研究。结果 1首发起病部位局限在延髓、单侧上肢或下肢者149例(94.3%)。2起病部位处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体征与起病部位不同有关,P=0.000,延髓起病者多表现为下运动神经元损害体征(65.4%,17/26);颈髓起病者多以一侧上肢的单纯下运动神经元损害体征(47.9%,45/94)或合并上运动神经元损害体征(52.1%,49/94)为主;而腰髓起病者主要以一侧下肢上、下运动神经元混合损害体征(83.8%,31/37)为主。3从进展模式上看,延髓起病者以嘴端-尾端垂直型进展多见;肢体起病者,进展类型和起病部位相关,P=0.04,颈髓起病者以循环型(31.5%,28/89)、水平型(30.3%,31/89)和垂直型(21.3%,19/89)进展多见;而腰髓起病者以循环型(47.2%,17/36)进展较多见。4起病后疾病进展率和起病年龄有关,P=0.011,60岁以上起病者进展较快。结论 ALS首发起病部位是在脊髓和大脑皮层运动轴的某个局限部位,首发起病部位不同,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体征的分布及程度也不同,临床上应该重视首发起病部位处的体征。ALS发病后主要是沿着相邻体区进展,年龄越大,进展越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 上运动神经元 下运动神经元 起病部位 进展类型
下载PDF
CHK2 kinase in the DNA damage response and beyond 被引量:12
4
作者 Laura Zannini Domenico Delia Giacomo Buscemi 《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6期442-457,共16页
The serine/threonine kinase CHK2 is a keycomponent of the DNA damage response. In human cells, following genotoxic stress, CHK2 is activated and phosphorylates 〉20 proteins to induce the appropriate cellular response... The serine/threonine kinase CHK2 is a keycomponent of the DNA damage response. In human cells, following genotoxic stress, CHK2 is activated and phosphorylates 〉20 proteins to induce the appropriate cellular response, which, depending on the extent of damage, the cell type, and other factors, could be cell cycle checkpoint activation, induction of apoptosis or senescence, DNA repair, or tolerance of the damage. Recently, CHK2 has also been found to have cellular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presence of nuclear DNA lesions. In par- ticular, CHK2 participates in several molecular processes involved in DNA structure modification and cell cycle progression. In this review, we discuss the activity of CHK2 in response to DNA damage and in the maintenance of the biological functions in unstressed cells. These activities are also considered in relation to a possible role of CHK2 in tumorigenesis and, as a consequence, as a target of cancer thera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damage CHECKPOINTS APOPTOSIS genomic stabilit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