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D浓度和进水流量比对一体化工艺脱氮除碳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德豪 殷旭东 高桂枝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360-1364,共5页
保持进水总流量不变,以一定流量比同时从缺氧区和厌氧区进水,探讨了不同进水流量比(R=Q厌/Q缺)和进水COD浓度对中心岛式一体化OCO工艺脱氮除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进水COD浓度和进水流量比Rs对COD的去除效果影响不大,出水COD浓度一直... 保持进水总流量不变,以一定流量比同时从缺氧区和厌氧区进水,探讨了不同进水流量比(R=Q厌/Q缺)和进水COD浓度对中心岛式一体化OCO工艺脱氮除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进水COD浓度和进水流量比Rs对COD的去除效果影响不大,出水COD浓度一直稳定在50 mg/L以下,去除率在92%以上;进水COD浓度和进水流量比Rs共同决定着系统TN的去除效果,进水COD浓度为100 mg/L、200 mg/L时,TN去除率随着进水流量比Rs的减小呈增加的趋势;当进水COD浓度为300 mg/L时,TN去除率随着进水流量比Rs的减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进水流量比Rs为3∶1时TN去除率最高,达到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水流量比 水COD浓度 中心岛式沉淀池 一体化OCO工艺 脱氮除碳
下载PDF
进水流量和曝气强度对管式曝气池液相流态及氧传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董亮 曾涛 +3 位作者 刘少北 王勇 张长练 何雨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46-1250,共5页
利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和溶解氧在线测试仪对管式曝气池在不同进水流量和不同曝气强度工况下的液相流态和氧传质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管式曝气池在相同曝气强度下,氧转移系数和氧转移效率均随着进水流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而在... 利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和溶解氧在线测试仪对管式曝气池在不同进水流量和不同曝气强度工况下的液相流态和氧传质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管式曝气池在相同曝气强度下,氧转移系数和氧转移效率均随着进水流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而在相同进水流量时,氧转移系数和氧转移效率均随曝气强度的增大呈先下降后逐渐上升的趋势。综合考虑理论和实际情况,PIV测量时曝气强度选择0.750m3/h。当进水流量为0.234m^3/h时,管式曝气池上中下3个区域的涡量面积分布最均匀,液相死区最少,说明此时气液两相混合程度最好。因此,管式曝气池的最佳进水流量确定为0.234m^3/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 管式曝气池 氧转移系数 氧转移效率 液相流态 水流量 曝气强度
下载PDF
基于CFD的船舶破舱进水流量系数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思航 顾俊 +1 位作者 吴俊 陈哲超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59-62,共4页
在船舶安全性研究过程中船舶破舱进水始终是重点关注的危险事件之一。本文通过建立船舶舱室底部破损的简化模型并使用流体力学计算软件Fluent,采用VOF法进行仿真计算。通过检测进水量得出基于瞬态的船舶破舱进水流量系数,并比较在底部... 在船舶安全性研究过程中船舶破舱进水始终是重点关注的危险事件之一。本文通过建立船舶舱室底部破损的简化模型并使用流体力学计算软件Fluent,采用VOF法进行仿真计算。通过检测进水量得出基于瞬态的船舶破舱进水流量系数,并比较在底部破损口的情况下,不同破损大小、形状及破口所处水深对进水流量系数的影响,为船舶破舱事件中可以更加快速准确地评估船舶破损状况并选择合理救援救助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破舱 水流量系数 FLUENT VOF方法
下载PDF
用于半集约化养殖池塘换水管理的进水流量建模
4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2-72,共1页
对若干个能够为养殖人员提供池塘进水流量方面决策支持的集中式遥控系统的线性和非线性模型进行了评估。这些模型有:多元线性回归(MLRs)模型,广义相加模型(GAMs),人工神经网络模型(ANNs)和模糊逻辑控制器模型(FLCs)。这些建... 对若干个能够为养殖人员提供池塘进水流量方面决策支持的集中式遥控系统的线性和非线性模型进行了评估。这些模型有:多元线性回归(MLRs)模型,广义相加模型(GAMs),人工神经网络模型(ANNs)和模糊逻辑控制器模型(FLCs)。这些建模技术应用到了位于西班牙南部的一个半集约化金头鲷养殖场中。测量了池塘中的水温、氨浓度、混浊度和溶氧浓度,并将它们用作独立的变量。在所有用来模拟池塘中实际换水操作的方法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池塘 水流量 集约化 流量建模 水管理 非线性模型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多元线性回归
下载PDF
某污水处理厂3#中压进水泵变频改造及节能优化
5
作者 刘伟 张建强 +2 位作者 王晓爽 杨自强 关鹏飞 《电气时代》 2024年第4期42-45,共4页
对水厂污水进水泵现有的4台中压10 kV工频进水泵的其中一台进行变频改造,以实现进水流量平滑调控,使得水量冲击对后端工艺的影响最小化。通过找到液位、泵速、流量、压力、频率以及能耗之间的关系,进行数据相关性分析,摸索基于稳定工艺... 对水厂污水进水泵现有的4台中压10 kV工频进水泵的其中一台进行变频改造,以实现进水流量平滑调控,使得水量冲击对后端工艺的影响最小化。通过找到液位、泵速、流量、压力、频率以及能耗之间的关系,进行数据相关性分析,摸索基于稳定工艺调控下的最优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厂 工艺调控 水泵 水流量 节能优化 最优控制 变频改造 水泵变频
下载PDF
流量分配比对改良A/O分段进水脱氮除磷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曹贵华 王淑莹 +1 位作者 彭永臻 苗志加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49-1257,共9页
采用改良A/O分段进水工艺处理我国南方低浓度、低碳氮比城市生活污水。在进水COD/TN为5.16,HRT为8.7h,SRT为15d,MLSS为5.66g.L-1,污泥回流比为75%,厌氧/缺氧/好氧体积比为4∶8∶10条件下,通过设置6种不同进水流量分配比,控制各好氧段DO... 采用改良A/O分段进水工艺处理我国南方低浓度、低碳氮比城市生活污水。在进水COD/TN为5.16,HRT为8.7h,SRT为15d,MLSS为5.66g.L-1,污泥回流比为75%,厌氧/缺氧/好氧体积比为4∶8∶10条件下,通过设置6种不同进水流量分配比,控制各好氧段DO为1~1.5mg.L-1,经过150d的连续运行,得到系统最佳流量分配比为20%∶35%∶35%∶10%;在此工况下COD、氨氮、总氮、总磷出水水质分别为33.05mg.L-1、0.58mg.L-1、9.26mg.L-1、0.46mg.L-1,出水优于国家GB 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原水COD绝大部分作为厌氧释磷和反硝化脱氮所需碳源,系统对碳源有效利用率达74%;DO和ORP的协同控制可以作为系统厌氧放磷段的控制参数;同时亦可作为缺氧段反硝化完成和好氧段硝化完成的指示性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A/O分段 脱氮除磷 低浓度废水 水流量分配比 过程控制策略
下载PDF
不同流量分配比下分段进水脱氮工艺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孙亚男 彭永臻 王伟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8-21,26,共5页
采用分段进水生物脱氮工艺处理小区生活污水,考察了在碳氮比约为7、污泥回流比为60%的情况下,进水流量分配比(λ)对系统硝化效果、反硝化效果以及去除TN的影响。结果表明,当λ为0.2∶0.3∶0.3∶0.2时,系统的硝化容量能够满足去除进水中... 采用分段进水生物脱氮工艺处理小区生活污水,考察了在碳氮比约为7、污泥回流比为60%的情况下,进水流量分配比(λ)对系统硝化效果、反硝化效果以及去除TN的影响。结果表明,当λ为0.2∶0.3∶0.3∶0.2时,系统的硝化容量能够满足去除进水中氨氮的要求,硝化效果最好。反硝化效果受λ的影响较大,当λ为0.2∶0.3∶0.3∶0.2时,进水中的碳源能够满足前段产生的硝态氮(NOx--N)进行反硝化的需求,反硝化效果较好。对TN的去除率受硝化和反硝化的综合影响,当λ为0.4∶0.3∶0.2∶0.1及0.1∶0.2∶0.3∶0.4时硝化不完全,对TN的去除率较低;当λ为0.1∶0.4∶0.4∶0.1时中间两段的硝化容量不足,最后一段缺乏足够的碳源,导致出水NH4+-N和NOx--N浓度都很高,对TN的去除效果最差;当λ为0.2∶0.3∶0.3∶0.2时,充分利用了系统的硝化和反硝化容量,对TN的去除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 生物脱氮 水流量分配比 碳氮比
下载PDF
基于投影寻踪回归方法的微压过滤冲洗池水头损失与过滤效率预测模型
8
作者 陶洪飞 杨玉敏 +4 位作者 吴梓境 马合木江·艾合买提 李巧 姜有为 杨文新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7-216,共10页
以微压过滤冲洗池的水头损失与过滤效率为考核指标,考虑进水流量、矿化度、含沙量与滤网孔径4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设计,采用投影寻踪回归方法PPR分析各个因素对考核指标的影响权重,选取20组试验数据建立含沙微咸水条件下微压过滤冲洗池... 以微压过滤冲洗池的水头损失与过滤效率为考核指标,考虑进水流量、矿化度、含沙量与滤网孔径4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设计,采用投影寻踪回归方法PPR分析各个因素对考核指标的影响权重,选取20组试验数据建立含沙微咸水条件下微压过滤冲洗池水头损失和过滤效率的预测模型,探究了含沙微咸水对微压过滤冲洗池的水头损失和过滤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微压过滤冲洗池水头损失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进水流量、含沙量、矿化度、滤网孔径;影响过滤效率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含沙量、进水流量、矿化度、滤网孔径;构建的PPR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整体合格率达100%;当进水流量为6~7 m^(3)/h、含沙量为0.5~1.0 g/L、矿化度为0~2.0 g/L及滤网孔径为0.125~0.180 mm时,水头损失存在最小值;当进水流量为9~10 m^(3)/h、含沙量为1.75~2.00 g/L、矿化度为0~3.0 g/L及滤网孔径为0.125~0.150 mm时,过滤效率存在最大值。物理模型的试验结果可为微压过滤冲洗池的实际应用提供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影寻踪回归 矿化度 水头损失 过滤效率 预测模型 水流量 含沙量
下载PDF
碳氮比对分段进水生物脱氮的影响 被引量:25
9
作者 祝贵兵 彭永臻 +1 位作者 吴淑云 王淑莹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41-645,共5页
探讨了6组不同的碳氮比(C/N)对分段进水生物脱氮工艺中进水流量分配、每一段中缺氧区好氧区容积比以及脱氮效率的影响.将进水总氮浓度恒定为42mg/L(凯氏氮浓度为40mg/L),以比较出水总氮浓度.结果表明,在一定C/N条件下,通过调整进水流量... 探讨了6组不同的碳氮比(C/N)对分段进水生物脱氮工艺中进水流量分配、每一段中缺氧区好氧区容积比以及脱氮效率的影响.将进水总氮浓度恒定为42mg/L(凯氏氮浓度为40mg/L),以比较出水总氮浓度.结果表明,在一定C/N条件下,通过调整进水流量分配和每一段缺氧区与好氧区容积比可达到高于95%的总氮去除率.同时污泥体积指数也会随着进水流量分配系数的升高而增大.出水总氮浓度主要是由进水流量分配所决定,每一段中缺氧区好氧区的容积比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 生物脱氮 碳氮比 水流量分配 去除率 分段水工艺
下载PDF
A^(2)/O+反硝化深床滤池在城镇污水处理厂深度经济脱氮的运行优化
10
作者 徐熊鲲 戚阳军 +3 位作者 蒋沛廷 王勇 伍刚 谢翼飞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0-134,共5页
脱氮是当前城镇污水处理的重点,其中A^(2)/O+反硝化滤池工艺是生活污水处理主流工艺,四川省岷江流域某城镇污水处理厂通过优化进水流量分配比、调节溶解氧和内回流比、碳源筛选等工艺试验,综合考察了工艺调控措施对系统脱氮效能的提升... 脱氮是当前城镇污水处理的重点,其中A^(2)/O+反硝化滤池工艺是生活污水处理主流工艺,四川省岷江流域某城镇污水处理厂通过优化进水流量分配比、调节溶解氧和内回流比、碳源筛选等工艺试验,综合考察了工艺调控措施对系统脱氮效能的提升以及脱氮成本的经济化控制。结果表明,A^(2)/O池进水100%进入厌氧区、内回流比200%、A^(2)/O池末端溶解氧控制在1.5 mg/L、反硝化深床滤池投加液体复合碳源,在有效深度脱氮的同时节约运行费用,总氮指标满足岷沱江标准,脱氮费用降低0.37元/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氮 水流量分配比 溶解氧 回流比 复合碳源
下载PDF
两点进水在倒置AAO流程除磷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姚重华 王国华 +2 位作者 谭学军 李池鸿 张辰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43-47,71,共6页
利用计算机仿真研究两点进水对倒置AAO流程除磷的作用,发现将污水按选择池进水流量与厌氧池进水流量的分配比(简称进水流量分配比)为1.0/0、0.9/0.1、0.8/0.2、0.7/0.3、0.6/0.4、0.5/0.5分流到选择池和厌氧池,会影响中等COD负荷(200~22... 利用计算机仿真研究两点进水对倒置AAO流程除磷的作用,发现将污水按选择池进水流量与厌氧池进水流量的分配比(简称进水流量分配比)为1.0/0、0.9/0.1、0.8/0.2、0.7/0.3、0.6/0.4、0.5/0.5分流到选择池和厌氧池,会影响中等COD负荷(200~220 mg/L)下该流程的除磷效果。原因在于,污水分流到厌氧池虽然能提高厌氧池内乙酸浓度,但同时会因稀释作用而降低厌氧池及好氧池中聚磷菌的浓度,影响聚磷菌厌氧释磷及好氧吸磷的作用。两点进水对低COD负荷(140~180 mg/L)及高COD负荷(260~340 mg/L)下该流程的除磷效果无明显影响,前者因各反应池(除二沉池外)内聚磷菌浓度本身很低,后者则因各反应池内聚磷菌浓度本身很高,改变进水流量分配比不会改变这2种情况下各反应池内聚磷菌释磷或吸磷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点 倒置 AAO 流程 除磷效果 水流量 厌氧池 聚磷菌 COD负荷 流量分配比 反应池 菌浓度 选择池 内聚 乙酸浓度 厌氧释磷 稀释作用 好氧吸磷 分流 仿真研究
下载PDF
分段进水SBR工艺脱氮除磷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孙丽娜 马小军 +1 位作者 杨志宏 赵海钊 《工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10,共3页
某污水厂采用SBR工艺处理城市生活污水,SBR工艺难以稳定地实现生物脱氮除磷的问题,其系统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对进水碳源的利用顺序导致出水TN和TP不能达到GB18918—2002的一级A排放标准。采用分段进水的方法以提高脱氮除磷的效果,研... 某污水厂采用SBR工艺处理城市生活污水,SBR工艺难以稳定地实现生物脱氮除磷的问题,其系统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对进水碳源的利用顺序导致出水TN和TP不能达到GB18918—2002的一级A排放标准。采用分段进水的方法以提高脱氮除磷的效果,研究不同进水流量分配比(λ)对脱氮除磷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进水流量比λ为5∶3时出水TN的效果最好,且各项指标都能达到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R工艺 分段 水流量分配比 硝态氮去除量
下载PDF
分段进水一体化工艺除磷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殷旭东 李德豪 +4 位作者 黄梅 毛玉凤 王儒珍 陈润锋 王春春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19年第1期29-33,共5页
采用分段式进水一体化工艺处理校园生活污水,考察了不同影响因素对除磷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厌氧区和缺氧区进水流量比为3∶1时,总磷去除率最高,平均去除率达到了93%以上;在好氧区DO的质量浓度约为2.0 mg/L时,总磷去除率最高,平... 采用分段式进水一体化工艺处理校园生活污水,考察了不同影响因素对除磷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厌氧区和缺氧区进水流量比为3∶1时,总磷去除率最高,平均去除率达到了93%以上;在好氧区DO的质量浓度约为2.0 mg/L时,总磷去除率最高,平均去除率达到了91%以上;在HRT为8 h时,总磷去除率最高,平均去除率达到了93%左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TP去除率的因素优先顺序为DO、进水流量比、 HRT,最佳组合工艺参数为厌氧区和缺氧区进水流量比为3∶1, DO的质量浓度为2.0 mg/L, HRT为8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式一体化工艺 进水流量比 溶解氧 水力停留时间 除磷
下载PDF
进水流量分配比对SMAOBAF工艺处理效能的影响
14
作者 孙海龙 周鑫 +1 位作者 张琦 张鑫爱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1-124,129,共5页
开发了一种基于分段进水的多级缺氧/好氧曝气生物滤池(SMAOBAF)新工艺,并将其用于处理模拟生活污水,考察了进水流量分配比对系统除碳脱氮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进水流量分配比对COD和氨氮的去除影响较小,但对缺氧反硝化及好氧同步... 开发了一种基于分段进水的多级缺氧/好氧曝气生物滤池(SMAOBAF)新工艺,并将其用于处理模拟生活污水,考察了进水流量分配比对系统除碳脱氮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进水流量分配比对COD和氨氮的去除影响较小,但对缺氧反硝化及好氧同步硝化反硝化(SND)影响显著。当进水流量分配比为2∶5∶3时,对TN的去除率最高(70. 8%),其中第2段的SND和缺氧反硝化对TN的去除贡献最大。合理分配各段进水量有助于碳源和溶解氧的有效利用,充分发挥硝化/反硝化的最佳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缺氧/好氧曝气生物滤池工艺 分段 水流量分配比 生物脱氮 同步硝化反硝化
原文传递
泵站流量计量技术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继珊 《水利技术监督》 1995年第2期47-49,共3页
本文根据多年来进行泵站现场测流工作的体会;认为采用差压法作为泵站正常运行的流量监测,数据准确可靠,设备价格低、维护简便,建议在生产中推广使用。同时指出在现场标定流量系数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方法。
关键词 排灌泵站 水泵装置 计量技术 准确可靠 流量系数 水流量 水流 直管长度 流速仪法 差压传感器
下载PDF
A^(2)O-BAF对生活污水脱氮能力及微生物群落特性的研究
16
作者 陆王烨 陈悦 李向阳 《环境科技》 2024年第3期35-41,46,共8页
对比研究不同流量下A^(2)O和A^(2)O-BAF系统的脱氮性能和功能微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高进水流量冲击时A^(2)O-BAF系统的微生物较A^(2)O系统更丰富,少量的硝化菌(1%)即可发挥较强的硝化作用,且硝化、反硝化效率更稳定、适应冲击负荷的... 对比研究不同流量下A^(2)O和A^(2)O-BAF系统的脱氮性能和功能微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高进水流量冲击时A^(2)O-BAF系统的微生物较A^(2)O系统更丰富,少量的硝化菌(1%)即可发挥较强的硝化作用,且硝化、反硝化效率更稳定、适应冲击负荷的能力更强。系统中Proteobacteria,Bacteroidetes,Actinobacteria等门类发挥主要的硝化反、硝化作用。进一步研究了滤池不同层深的陶粒附着生物膜量及微生物多样性,探讨陶粒附着生物膜与层深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为优化废水处理系统的设计、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减少运营成本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O BAF 水流量 微生物多样性 脱氮
下载PDF
对污水泵站利用进水管代替集水池部分容积的商榷
17
作者 彭劲 《给水排水》 CSCD 1992年第4期18-18,共1页
在大型城市污水泵站建设中,经常会遇到泵站使用要求与投资、占地等客观条件限制的矛盾,利用进水管容积代替部分集水池容积是解决这些矛盾的方法之一。本刊1991年第4期上刊登的《利用进水管作污水泵站部分集水池容积的经验》一文,介绍了... 在大型城市污水泵站建设中,经常会遇到泵站使用要求与投资、占地等客观条件限制的矛盾,利用进水管容积代替部分集水池容积是解决这些矛盾的方法之一。本刊1991年第4期上刊登的《利用进水管作污水泵站部分集水池容积的经验》一文,介绍了一个应用实例。我认为有必要作进一步探讨,以期得到对这种方法的正确理解。首先要明确进水流量与集水池所需容积的关系。设泵站进水流量为 g<sub>j</sub>,出水流量为 q<sub>c</sub>,t<sub>1</sub>为开泵至停泵的持续时间,t<sub>2</sub>为停泵至开泵的持续时间,V 为集水池有效容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泵站 水管 水流量 集水池 大型城市 持续时间 水流量 水量 停泵 水管道
下载PDF
自来水厂后臭氧接触池进水流量的在线软测量方法
18
作者 蒋福春 王冬生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3-47,共5页
针对自来水厂后臭氧接触池进水流量无法在线测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后臭氧接触池进水流量的在线软测量方法。首先,通过在线测试获得后臭氧接触池进水前提升泵房的各台提升泵运行在最大工作扬程和最小工作扬程下的频率-流量关系曲线;然后... 针对自来水厂后臭氧接触池进水流量无法在线测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后臭氧接触池进水流量的在线软测量方法。首先,通过在线测试获得后臭氧接触池进水前提升泵房的各台提升泵运行在最大工作扬程和最小工作扬程下的频率-流量关系曲线;然后,计算生成当前工作扬程下的频率-流量关系曲线,并由此获得提升泵当前频率对应的实时流量;最后,计算提升泵房所有运转提升泵的出水流量之和,从而获得后臭氧接触池进水流量软测量值。实际应用结果表明,与先前的以活性炭滤池出水流量计的数值作为参考流量相比,提出的软测量方法能更准确地反映后臭氧接触池的实时进水流量,根据这一基准流量进行臭氧投加可使后臭氧接触池出水余臭氧浓度更加平稳,为后臭氧投加精确控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来水厂 后臭氧接触池 水流量 软测量
原文传递
创新进水隔网技术提升反渗透膜元件性能
19
作者 Carsten Schellenberg 《上海化工》 CAS 2016年第6期58-59,共2页
当前,全球水资源正在日益枯竭。到2025年,近10亿人口将无法获得新鲜的饮用水。反渗透(RO)水处理技术将在缓解水短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是该技术也会产生能源成本。反渗透膜或元件技术的任何改进都有助于提升该工艺的效率。在一个联... 当前,全球水资源正在日益枯竭。到2025年,近10亿人口将无法获得新鲜的饮用水。反渗透(RO)水处理技术将在缓解水短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是该技术也会产生能源成本。反渗透膜或元件技术的任何改进都有助于提升该工艺的效率。在一个联合研究项目中,Conwed Plastics公司和德国朗盛集团液体净化技术业务部已经证明,进水隔网技术的创新可以提升反渗透膜元件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渗透膜元件 全球水资源 水通道 反渗透系统 渗透水 平板膜 苦咸水 能源成本 压降 水流量
下载PDF
平原水库进水闸控制运用分析
20
作者 孙新华 张芳 张春山 《山东水利》 2000年第7期28-29,共2页
1 平原水库进水闸的基本特点 平原地区中小型水库库容一般在0.001~1.0亿m^3,围坝高在3.0~6.0m,坝顶宽在6.0~10.0m,外坡1:2.5~1:3.0,内坡在1:6~1:15之间,坝高较低,但坝体较长,多为均质土坝,其进水渠底。
关键词 水库 水闸 水流量公式 调度运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