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PF主动再生过程中缸内远后喷策略对柴油机排放及DOC升温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张鹏超 宋崇林 +1 位作者 吴兆阳 吕刚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5-52,共8页
在一台高压共轨柴油机上,研究了用于颗粒捕集器(DPF)再生的缸内远后喷策略对发动机排放、油耗率及柴油机氧化型催化器(DOC)升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氢化合物(HC)和一氧化碳(CO)排放浓度均随后喷油量的增加而升高,HC排放浓度随着后... 在一台高压共轨柴油机上,研究了用于颗粒捕集器(DPF)再生的缸内远后喷策略对发动机排放、油耗率及柴油机氧化型催化器(DOC)升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氢化合物(HC)和一氧化碳(CO)排放浓度均随后喷油量的增加而升高,HC排放浓度随着后喷定时的延迟先升高后稳定,而CO排放浓度则先升高后降低;氮氧化物(NOx)和碳烟排放均随后喷定时的延迟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远后喷的引入使NOx排放降低了9.8%~24.0%,NOx排放浓度随后喷油量的增加而降低,而碳烟排放浓度在后喷定时小于70°时随后喷油量的增加而降低,在70°后则相反;后喷油量为14、17mg,而后喷定时在上止点后80°~140°范围的远后喷工况下,DOC后排气温度均可达到DPF主动再生温度600℃;DOC能量利用率随后喷油量的增加而升高,随后喷定时的延迟先升高后保持稳定,后喷定时在80°~140°范围内的DOC能量利用率保持在62.73%~75.75%之间,且在上止点后100°时刻达到最大能量利用率。研究结果为缸内远后喷DPF再生及其控制策略的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远后喷 排放 柴油机氧化催化器
下载PDF
缸内远后喷与排气管喷油在DPF主动再生过程中的性能对比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于佳 丰平 +1 位作者 朱纪宾 陈卿 《内燃机与配件》 2023年第17期1-3,共3页
在一台高压共轨柴油机上,进行了缸内远后喷与排气管喷油在DPF主动再生过程中的性能对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相同再生热管理水平下,缸内远后喷再生持续时间长,再生油耗及HC泄露偏高。经过再生限油后,缸内远后喷再生过程HC泄露峰值降低约5... 在一台高压共轨柴油机上,进行了缸内远后喷与排气管喷油在DPF主动再生过程中的性能对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相同再生热管理水平下,缸内远后喷再生持续时间长,再生油耗及HC泄露偏高。经过再生限油后,缸内远后喷再生过程HC泄露峰值降低约55%,但仍然比排气管喷油再生偏高。研究结果为DPF再生方法及其控制策略的制定及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缸内远后喷 再生 排气管
下载PDF
柴油机DPF驻车再生过程中缸内后喷策略试验研究
3
作者 刘西文 王梦华 +3 位作者 郭楠 张一 刘庆伟 葛琰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20年第3期27-30,37,共5页
在一台非道路国四用高压共轨柴油机上,利用试验台架研究了柴油机颗粒捕集器(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DPF)驻车再生过程中缸内后喷策略对氧化型催化转化器(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DOC)入口、DOC出口的温度及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一台非道路国四用高压共轨柴油机上,利用试验台架研究了柴油机颗粒捕集器(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DPF)驻车再生过程中缸内后喷策略对氧化型催化转化器(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DOC)入口、DOC出口的温度及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适的近后喷角度、油量对提升DOC入口温度、降低DOC入口未燃HC效果显著;同时,合适的远后喷角度、油量对提升DOC出口温度,DOC出口未燃HC效果显著。研究结果对柴油机DPF驻车再生缸内后喷策略的制定和优化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驻车再生 后喷 远后喷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柴油机润滑油稀释率预测方法研究
4
作者 韩荣港 梁兴雨 +3 位作者 吕旭 王昆 刘军 王意宝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4-81,共8页
为了实现柴油机润滑油稀释程度的准确、快速检测,基于试验建立了润滑油稀释率与理化参数指标的数据集。利用果蝇优化算法(fruit fly optimization algorithm,FOA)搜寻最优解更新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eneralized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 为了实现柴油机润滑油稀释程度的准确、快速检测,基于试验建立了润滑油稀释率与理化参数指标的数据集。利用果蝇优化算法(fruit fly optimization algorithm,FOA)搜寻最优解更新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eneralized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GRNN)的光滑因子,提出了一种多理化指标参数融合的润滑油稀释程度预测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的拟合优度为99.9%,均方根误差为0.106。通过将4种模型进行对比,证明了FOA–GRNN模型在预测精度、收敛速度及稳定性上的优越性。在实际柴油机远后喷试验中,将该预测方法与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GC)法进行对比,二者的绝对误差在0.5%之内。该预测方法在保证检测精度的同时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为柴油机实现按质换油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远后喷策略 润滑油稀释 果蝇优化算法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