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汶川地震灾害远期康复现状引发的思考 被引量:7
1
作者 刘祚燕 胡秀英 龙纳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6期85-87,共3页
总结汶川地震后远期康复现状,指出灾后康复的长期性并分析其原因,回顾国外灾害护理的发展经验,提出我国护理人员可借鉴国外先进的康复方案及灾害护理经验,并结合中国国情,促进受灾者的康复,发展灾害护理学。
关键词 汶川地震 灾害 远期康复 灾害护理 国际灾害护理
下载PDF
出院计划对脑出血病人远期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彭凤娟 莫想有 +2 位作者 张东桂 黄锦兴 甘雪婷 《全科护理》 2016年第12期1233-1235,共3页
[目的]探讨出院计划对脑出血病人远期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68例脑出血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有神经内科护士制订及实施出院计划。分别于出院后1个月、3个月及... [目的]探讨出院计划对脑出血病人远期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68例脑出血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有神经内科护士制订及实施出院计划。分别于出院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采用日常生活能力指数(BI)、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FMA)及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对病人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BI、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而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出血病人实施出院计划服务能有效改善病人出院后自护能力,改善病人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从而提高病人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远期康复 运动功能
下载PDF
延续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出院患者远期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57
3
作者 黄菜青 《齐鲁护理杂志(上旬刊)》 2012年第8期40-41,共2页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出院患者远期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52例老年糖尿病出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6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给予延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6个月、12个月、18个月治疗依从性、血糖达...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出院患者远期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52例老年糖尿病出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6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给予延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6个月、12个月、18个月治疗依从性、血糖达标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干预12个月治疗依从性中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自我管理及血糖达标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18个月治疗依从性、血糖达标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出院患者实施延续护理,能明显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达到远期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护理干预 老年 糖尿病 远期康复
下载PDF
眼底出血采用护理干预的远期康复效果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关雪娟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第8期171-172,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眼底出血患者远期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28例眼底出血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n=64),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针对动脉硬化形成因素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干预后的黄斑厚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视力明显高于...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眼底出血患者远期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28例眼底出血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n=64),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针对动脉硬化形成因素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干预后的黄斑厚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视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眼底出血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远期康复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期康复 护理干预 眼底出血
下载PDF
延续性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远期康复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王越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31期227-228,共2页
目的 观察延续性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远期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4年7月本院收治的9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按护理所用不同方法 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54例)在其基础上行延续性护理... 目的 观察延续性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远期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4年7月本院收治的9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按护理所用不同方法 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54例)在其基础上行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依从性情况、血糖指标.结果 研究组饮食控制、运动锻炼、遵医嘱用药等方面治疗依从率均比对照组高,且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比对照组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延续性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远期康复的影响较好,可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 老年 糖尿病 远期康复
下载PDF
延续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出院患者远期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徐娟 彭丽延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第21期3-4,共2页
目的探讨予以出院糖尿病老年患者延续护理干预对其远期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间出院糖尿病老年患者共102例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按常规开展出院指导)与观察组(在前者基础之上予以延续护理干预),各51例,观察两组... 目的探讨予以出院糖尿病老年患者延续护理干预对其远期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间出院糖尿病老年患者共102例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按常规开展出院指导)与观察组(在前者基础之上予以延续护理干预),各51例,观察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12个月及18个月,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比对照组更优,并发症率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出院糖尿病老年患者延续护理干预能提升其远期康复效果,值得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老年 远期康复 延续护理干预
下载PDF
电针刺激对急性胰腺炎损伤患者远期康复的效果观察
7
作者 朱卫芳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年第A02期2601-2602,共2页
目的:探讨电针刺激对急性胰腺炎损伤患者的远期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损伤患者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进行研究,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采用电针刺激法进行治疗。结果:对... 目的:探讨电针刺激对急性胰腺炎损伤患者的远期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损伤患者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进行研究,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采用电针刺激法进行治疗。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0.8%,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2.4%。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发生腹痛、腹胀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胰腺炎损伤患者进行电针刺激法相较常规治疗方法效果更佳,应该在临床治疗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刺激 急性胰腺炎损伤 远期康复 临床治疗 效果观察
下载PDF
眼底出血采用护理干预的远期康复效果分析
8
作者 张亨闰 周春兰 +1 位作者 张静 陈红梅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1期178-180,共3页
研究分析眼底出血采用护理干预的远期康复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共计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眼底出血200例患者,对全部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后分别接受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 研究分析眼底出血采用护理干预的远期康复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共计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眼底出血200例患者,对全部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后分别接受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0%,治疗后视力(0.62±0.14)、黄斑厚度(216.32±38.45)um、生活质量评分指标躯体功能(89.48±6.14)分,情感职能(93.38±5.56),社会功能(91.52±5.13)分,精神健康(92.38±5.11)。护理后焦虑得分(15.82±4.14),抑郁得分(16.38±4.54),护理满意度为93.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3.0%,治疗后视力(0.45±0.13)、黄斑厚度(276.62±37.52)um、生活质量评分指标躯体功能(72.45±6.16)分,情感职能(84.86±0.62),社会功能(82.57±5.11)分,精神健康(81.06±4.12)。护理后焦虑得分(18.55±4.45),抑郁得分(19.86±5.12),护理满意度为80.0%。研究组各项指标均明显更好。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眼底出血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以保证治疗取得显著的疗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视力状态,保证患者心情平和,临床可以考虑加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底出血 护理干预 远期康复效果
下载PDF
家庭参与式康复干预在小儿脑瘫中的应用及远期康复效果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曹宁宁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第8期232-234,共3页
目的探究家庭参与式康复干预在小儿脑瘫中的应用及远期康复效果。方法100例小儿脑瘫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在康复机构中接受康复干预,实验组给予家庭参与式康复干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干预前后康复... 目的探究家庭参与式康复干预在小儿脑瘫中的应用及远期康复效果。方法100例小儿脑瘫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在康复机构中接受康复干预,实验组给予家庭参与式康复干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干预前后康复评分及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个人社交行为、语言行为、精细运动行为、大运动行为、适应行为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理功能、社交功能、情感功能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实验组生理功能、社交功能、情感功能评分分别为(40.47±9.78)、(43.58±9.62)、(69.12±9.51)分,高于对照组的(30.23±8.25)、(30.25±7.56)、(60.57±7.56)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脑瘫患者接受家庭参与式康复干预,能够促进其肢体功能水平的提高,促进其预后的改善,意义重大,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参与式康复干预 小儿脑瘫 远期康复效果
下载PDF
复合真菌中药制剂对肿瘤患者远期康复治疗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方向泽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7年第5期143-147,共5页
目的研究复合真菌中药对肿瘤患者远期康复治疗的作用。方法选取36种肿瘤386例康复治疗的肿瘤患者,研究患者在对抗治疗期(满5年不足6年)、修复防变期(6至11年间)、康复稳定期(11年以上)的三组持续服用复合真菌中药制剂患者康复之特点,探... 目的研究复合真菌中药对肿瘤患者远期康复治疗的作用。方法选取36种肿瘤386例康复治疗的肿瘤患者,研究患者在对抗治疗期(满5年不足6年)、修复防变期(6至11年间)、康复稳定期(11年以上)的三组持续服用复合真菌中药制剂患者康复之特点,探究复合真菌中药制剂对其远期康复治疗具普遍性意义和药物所产生的叠加效应。结果复合真菌中药制剂对患者防治肿瘤复发转移、祛除并发症、调控基础性疾病方面具有普遍性意义,对肿瘤患者远期康复治疗具有显著作用。结论复合真菌中药制剂对人体无毒有益、抗肿瘤、促延寿之作用方面独树一帜,在防治肿瘤复发、转移、祛除并发症、调控基础病的康复治疗方面具有普遍性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真菌中药制剂 对抗治疗期 修复防变期 康复稳定期 远期康复治疗
下载PDF
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的远期康复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段广平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36期133-133,135,共2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早期护理干预的远期康复效果。方法:收治脑卒中患者8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研究组4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早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疗效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对照组Fugl-Meyer评分和生活...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早期护理干预的远期康复效果。方法:收治脑卒中患者8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研究组4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早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疗效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对照组Fugl-Meyer评分和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早期护理干预的远期康复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护理干预 远期康复 脑卒中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的早期护理干预对中远期康复的影响
12
作者 王花 《双足与保健》 2017年第22期85-86,共2页
目的探究脑卒中患者的早期护理干预对中远期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6月于该院就诊的脑卒中患者共60例,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全部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进行早期护理干预,... 目的探究脑卒中患者的早期护理干预对中远期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6月于该院就诊的脑卒中患者共60例,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全部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运动能力的恢复情况和生活质量进行科学的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运动能力与生活质量在治疗后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通过早期护理干预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取得良好的中远期康复效果,促进患者生活质量和康复运动能力的显著提高,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早期护理干预 远期康复 影响
下载PDF
不同强度康复训练对急性缺血性卒中超早期溶栓治疗和非溶栓治疗者远期康复效果的影响
13
作者 黄金凤 《中国民康医学》 2018年第20期96-98,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康复训练对急性缺血性卒中超早期溶栓治疗和非溶栓治疗患者远期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缺血性卒中超早期溶栓治疗的患者18例和非溶栓治疗的患者16例,将溶栓治疗的患者设为溶栓组,非溶栓治疗的患者分为非溶栓组...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康复训练对急性缺血性卒中超早期溶栓治疗和非溶栓治疗患者远期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缺血性卒中超早期溶栓治疗的患者18例和非溶栓治疗的患者16例,将溶栓治疗的患者设为溶栓组,非溶栓治疗的患者分为非溶栓组,并将溶栓组随机分成三组,即溶栓低强度组(a组,8例)、溶栓中强度组(b组,5例)、溶栓高强度组(c组,5例),非溶栓组患者分为三组,即非溶栓低强度组(d组,6例)、非溶栓中强度组(e组,5例)、非溶栓高强度组(f组,5例)。溶栓组患者服用替普酶进行治疗,给予非溶栓组的患者常规治疗,措施包括脑保护、抗血小板以及补充神经营养等。在所有患者症状稳定的状态下实施康复训练,康复训练项目:床椅转移训练、四肢运动摆放锻炼、坐立平衡训练以及爬行楼梯训练,训练周期6周。训练前、后采用运动功能评分量表、功能独立性量表、卒中专门生存质量量表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运动指标以及生存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训练前,溶栓组与非溶栓组的各项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康复训练强度不同,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生活自理能力、生存质量评分,溶栓和康复训练强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强度的康复训练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溶栓组低强度训练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低于非溶栓组的高强度训练的患者,溶栓中强度者运动功能评分高于非溶栓低强度患者;溶栓组高强度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非溶栓低、中强度患者(P<0.05)。溶栓组高强度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与非溶栓高强度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溶栓组患者与非溶栓组患者进行强度不同的康复训练,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功能。在患者适应的范围内,合理的将训练强度提高,可使患者更快的恢复运动速度,提高自身的生存质量。且非溶栓组的患者在发病初期时,进行比溶栓组更强的康复训练,能显著改善非溶栓组患者的远期预后情况,缩小非溶栓患者和溶栓患者之间的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训练 急性缺血性卒中 溶栓治疗 非溶栓治疗 远期康复效果
下载PDF
健康教育和家庭心理支持对早产儿远期康复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素敏 张瑛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8年第20期4675-4677,共3页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和家庭心理支持对早产儿远期康复的效果。方法选择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出生的早产儿2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29例早产儿,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和健康教育,观察组103例早产儿,在对照组...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和家庭心理支持对早产儿远期康复的效果。方法选择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出生的早产儿2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29例早产儿,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和健康教育,观察组103例早产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家庭心理支持。记录两组患儿生长发育情况、运动发育和智能发育评分、再住院率及患病率。结果两组早产儿出院后6个月,随访发现观察组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身长增长、体质量增加及头围增长)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98、8.92及7.15,均P<0.05);观察组患儿的运动发育(PDI)和智能发育评分(MDI)明显改善且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12、2.92,均P<0.05);观察组患儿的患病率、再住院率分别为28.16%、7.76%,明显低于对照组(47.67%、22.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66、7.85,均P<0.05)。结论在早产儿远期康复过程中,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和家庭心理支持,可促进患儿运动发育和智能发育,降低患病率,促进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家庭心理支持 早产儿 远期康复 运动发育 智能发育
原文传递
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中远期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5
15
作者 刘秀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年第34期4161-4163,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的中远期康复效果。方法将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62例脑卒中患者按数字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l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计划实施,研究组制定早期介入康复护理计划,患者在护理...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的中远期康复效果。方法将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62例脑卒中患者按数字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l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计划实施,研究组制定早期介入康复护理计划,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及干预后分别采用Fugl-Meyer量表对患者运动能力的恢复情况进行评定,采用SF-36简易评定量表,对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评分,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F-36评分、Fugl-Meye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12,24个月,研究组SF-36评分分别为(89.92±13.12),(91.26±13.67)分,对照组分别为(78.16±12.35),(82.14±12.95)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968,3.125;P〈0.05)。护理干预后3,12,24个月研究组Fugl-Meyer评分分别为(67.27±13.25),(88.12±12.15),(91.24±12.65)分,对照组分别为(53.18±11.36),(69.29±12.65),(73.25±11.15)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76,2.176,2.315;P〈0.05)。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运动能力的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介入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中远期康复效果具有重要影响,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康复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早期护理 远期康复
原文传递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早期护理干预对中远期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3
16
作者 武君帝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第11期23-24,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远期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我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6例,按数字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康复组各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康复组制定早期介入康复护理计划。...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远期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我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6例,按数字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康复组各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康复组制定早期介入康复护理计划。采用Harris评分对髋关节功能进行评定,对两组患者功能恢复进行评定,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时康复组患者Harris评分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3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Harri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康复组康复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早期介入康复护理对术后中远期康复效果具有重要影响作用,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早期护理 远期康复 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