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远桡动脉入路HAIC治疗肝肿瘤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陈斌 戴海涛 +5 位作者 林润 温春勇 张桂元 向贤宏 杨建勇 黄勇慧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39-644,共6页
【目的】评价经远桡动脉入路对肝肿瘤患者行肝动脉持续灌注化疗(HAIC)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方法】纳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介入科行经远桡动脉入路进行HAIC的肝肿瘤患者,患者进行1次股动脉入路和1次远桡动脉入路穿刺置管进行自身... 【目的】评价经远桡动脉入路对肝肿瘤患者行肝动脉持续灌注化疗(HAIC)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方法】纳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介入科行经远桡动脉入路进行HAIC的肝肿瘤患者,患者进行1次股动脉入路和1次远桡动脉入路穿刺置管进行自身交叉对照。患者留置导管于肝动脉内行FOLFOX4方案持续动脉灌注化疗。使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比较患者远桡动脉入路和股动脉入路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记录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共纳入患者18例肝肿瘤患者,其中9例先进行股动脉入路后进行远桡动脉入路HAIC,其余9例则先远桡入路再进行股动脉入路HAIC。dTRA期间,穿刺点血肿2例,穿刺点持续疼痛3例,左手掌麻木1例,均为1~2级手术相关的不良事件。没有发生3~4级手术相关的不良事件。术后超声检查显示近端桡动脉均通畅。dTRA和TFA之间的穿刺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分vs.3分,P<0.05)。然而,dTRA的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TFA。患者更倾向选择dTRA(7.89 vs.2.72,P<0.001)。dTRA的压迫止血时间比TFA更短(2 h vs.7 h,P<0.05)。【结论】经远桡动脉入路安全可耐受,有利于肝肿瘤患者行持续动脉灌注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和舒适度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桡动脉入路 动脉入路 动脉持续灌注化疗 肝肿瘤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两种左侧远桡动脉穿刺教学方法效果对比研究
2
作者 周卫忠 施海彬 刘圣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第43期137-140,共4页
比较超声引导和触诊盲穿两种方法行左侧远桡动脉穿刺置鞘的教学效果。将24名介入放射学专业研究生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穿刺置鞘首次成功率、总成功率、并发症和教学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首次穿刺置鞘成功率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 比较超声引导和触诊盲穿两种方法行左侧远桡动脉穿刺置鞘的教学效果。将24名介入放射学专业研究生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穿刺置鞘首次成功率、总成功率、并发症和教学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首次穿刺置鞘成功率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但实验组穿刺置鞘总成功率和教学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行左侧远桡动脉穿刺置鞘可明显提高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远桡动脉 穿刺 临床技能
下载PDF
经远桡动脉入路行子宫动脉栓塞术1例病案报道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2
3
作者 焦言 张芳芳 +1 位作者 荣振华 刘一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第24期240-241,共2页
目的:探讨远桡动脉入路行子宫动脉栓塞的可行性及应用前景。方法:经远桡动脉穿刺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瘢痕妊娠出血。结果:瘢痕妊娠出血明显较少、HCG指标进行性下降,瘢痕妊娠范围明显缩小。结论:经远桡动脉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可行,值得推广。
关键词 远桡动脉入路 子宫动脉栓塞术 病例报道
下载PDF
经远端桡动脉入路与常规桡动脉入路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可行性及安全性研究
4
作者 任伟超 杨海华 +3 位作者 袁景林 段春苗 马宁 王铁军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40-646,共7页
目的对比远端桡动脉入路(distal transradial artery access,dTRA)与常规桡动脉入路(transradial approach,TRA)行DSA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优化神经介入治疗的穿刺入路策略。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22年7月—2023年1月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 目的对比远端桡动脉入路(distal transradial artery access,dTRA)与常规桡动脉入路(transradial approach,TRA)行DSA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优化神经介入治疗的穿刺入路策略。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22年7月—2023年1月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拟行DSA的患者,按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的方法,将患者分为dTRA组和TRA组。将按照预定入路成功完成穿刺的患者纳入分析,收集两组患者的人口学信息、既往病史等基线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穿刺血管内径、穿刺时间、穿刺次数等手术过程指标,以及手臂疼痛、麻木、肿胀、桡动脉闭塞、动静脉瘘等术后并发症情况。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dTRA首次穿刺成功率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20例拟行DSA的患者,其中306例患者纳入分析,dTRA组和TRA组各153例患者。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TRA组的穿刺血管内径较TRA组更小[(1.97±0.42)mm vs.(2.23±0.44)mm,P<0.001]。两组患者首次穿刺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TRA组相比,dTRA组的穿刺时间更长(P=0.008)、穿刺次数更多(P=0.022)、总手术时间更长(P=0.003)、射线剂量更大(P=0.027)。与TRA组相比,dTRA组术后手臂疼痛评分更低(P<0.001),麻木、肿胀发生率更低(P<0.001),桡动脉闭塞发生率更低(P=0.002);TRA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动静脉瘘,dTRA组有2例患者发生动静脉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远端桡动脉内径(OR 3.860,95%CI 1.364~10.924,P=0.011)及心房颤动病史(OR 0.121,95%CI 0.018~0.831,P=0.032)是影响dTRA首次穿刺成功率的危险因素。结论与TRA相比,dTRA可降低患者桡动脉闭塞、麻木、肿胀以及疼痛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桡动脉入路 常规桡动脉入路
下载PDF
经远端桡动脉路径行脑血管造影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5
作者 王健 曹刚 +5 位作者 郑寅 曹竣 裴芳 蔡华秀 李茂港 刘伟斌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5-362,共8页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评估经远端桡动脉路径(distal radial access,DRA)行脑血管造影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很多研究已经表明,经DRA行冠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评估经远端桡动脉路径(distal radial access,DRA)行脑血管造影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很多研究已经表明,经DRA行冠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安全有效的。经DRA行脑血管造影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清楚。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万方、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建库以来至2023年5月1日有关经DRA行脑血管造影的文献,通过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检索到239项研究,最终纳入12项研究进行分析(共858例患者)。路径成功率为0.96(95%CI:0.94~0.98),异质性明显(I^(2)=64.4%)。路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0.03(95%CI:0.01~0.05),异质性较低(I^(2)=35.4%)。部分研究的循证医学证据等级较低。结论DRA完全可以作为脑血管造影的可选路径,经DRA行脑血管造影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烟壶 桡动脉 脑血管造影
下载PDF
经远端桡动脉路径在冠心病诊疗中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6
作者 蔡梦阳 夏晴 +1 位作者 章慧慧 袁红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7期390-395,共6页
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冠心病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而桡动脉是其传统的血管路径。舒适化医疗医学时代,经远端桡动脉路径(dTRA)是一种用于冠状动脉造影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新手术路径,其具有局... 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冠心病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而桡动脉是其传统的血管路径。舒适化医疗医学时代,经远端桡动脉路径(dTRA)是一种用于冠状动脉造影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新手术路径,其具有局部并发症少,患者舒适度高等优点,正在逐渐替代传统桡动脉路径(TRA)。然而,作为近两年新兴的技术,dTRA也存在一些缺点,如血管扭曲、直径小等,可能导致穿刺失败、血管痉挛、导丝送入困难等不良事件。本文就dTRA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应用价值及进展作一综述,以促进其在临床诊疗中推广,进而使更多患者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桡动脉
下载PDF
经远端桡动脉穿刺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在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应用
7
作者 曾广忠 林婷 +1 位作者 刘高 张瑶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4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经远端桡动脉穿刺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在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萍乡市人民医院自2022年7月—2023年6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讨经远端桡动脉穿刺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在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萍乡市人民医院自2022年7月—2023年6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桡动脉穿刺PCI手术,观察组采用经远端桡动脉穿刺PCI手术。比较两组一次穿刺和手术的成功率、临床相关指标、数字评价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住院时间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一次穿刺和手术成功率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穿刺时间较对照组长,术后压迫止血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远端桡动脉穿刺行PCI在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中应用效果较好,有较高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手术成功率,能显著缩短术后压迫止血时间并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同时显著降低手术并发症,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肾功能不全 桡动脉穿刺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远端桡动脉穿刺压迫止血器的研发设计
8
作者 朱雪清 葛杨 +3 位作者 李萌 袁胜 王晶婧 刘震宇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2期196-199,共4页
研究设计一种新型远端桡动脉穿刺压迫止血器,以期解决远端桡动脉穿刺压迫止血。该止血器主要由止血件、压力调节、固定部分以及可视窗组成,止血器能够精准压迫穿刺点,方便医护人员通过可视窗观察伤口,及时发现出血或血肿等异常情况,采... 研究设计一种新型远端桡动脉穿刺压迫止血器,以期解决远端桡动脉穿刺压迫止血。该止血器主要由止血件、压力调节、固定部分以及可视窗组成,止血器能够精准压迫穿刺点,方便医护人员通过可视窗观察伤口,及时发现出血或血肿等异常情况,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极大提高术后穿刺点止血效果及使用舒适性。远端桡动脉穿刺压迫止血器具有设计合理,临床操作简单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介入 止血器 桡动脉 设计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远端桡动脉穿刺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9
作者 张丕芝 付茂亮 +5 位作者 王哲 张恒 刘新艳 司洪飞 吕文轩 张子义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9期66-69,共4页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远端桡动脉穿刺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本院2022年6月至8月530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的冠心病患者病例资料,将300例超声引导下远端桡动脉穿刺患者作为观察组,230例超声引导下近端桡动脉...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远端桡动脉穿刺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本院2022年6月至8月530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的冠心病患者病例资料,将300例超声引导下远端桡动脉穿刺患者作为观察组,230例超声引导下近端桡动脉穿刺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疼痛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5.67%,低于对照组的33.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远端桡动脉穿刺可明显提高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患者的穿刺成功率,降低术后护理难度,减轻患者疼痛,提高就医体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耗材的使用,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桡动脉穿刺 近端桡动脉穿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冠心病
下载PDF
经鼻烟窝处远端桡动脉入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身高180~188 cm患者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叶绍东 刘海明 +12 位作者 高立建 唐杨 王欢欢 宋莹 田涛 刘小宁 宋雷 高展 杨伟宪 陈珏 刘海波 陈纪林 袁晋青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32-838,共7页
目的:探讨身高180~188 cm患者中应用现有器械实施经鼻烟窝处远端桡动脉入路冠状动脉(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连续入选2021年8月至2022年4月在我院接受经鼻烟窝处远端桡动脉入路冠脉造影或介入治疗的130例患者,按身... 目的:探讨身高180~188 cm患者中应用现有器械实施经鼻烟窝处远端桡动脉入路冠状动脉(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连续入选2021年8月至2022年4月在我院接受经鼻烟窝处远端桡动脉入路冠脉造影或介入治疗的130例患者,按身高分为身高180~188 cm组(n=44)和身高<180 cm组(n=86)。收集两组患者人口基线特征、临床基本资料和用药情况、病变特点以及手术入路血管迂曲情况,比较两组穿刺时间、冠脉造影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时间、对比剂用量、曝光时间、操作成功率及穿刺相关并发症(血管并发症、桡动脉闭塞率)的差异。结果:两组造影导管到位成功率均为100%(身高180~188 cm组1例因路径动脉迂曲改良导管后成功)。身高180~188 cm组和身高<180 cm组穿刺时间[(3.40±1.89)min vs.(3.62±2.50)min],造影时间[(11.48±2.98)min vs.(12.02±5.48)min],PCI时间[(45.14±34.81)min vs.(45.04±25.64)min],放射剂量[(2092.48±1893.38)mGy vs.(1719.36±1320.37)mGy],曝光时间[(924.20±859.99)s vs.(939.60±761.81)s],对比剂用量[(132.73±80.39)ml vs.(134.71±68.31)ml],术后压迫时间[(3.14±0.88)h vs.(2.95±0.30)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介入操作成功率均为100%,且均无严重并发症出现,身高180~188 cm组和身高<180 cm组出现桡动脉痉挛的患者分别为5例(11.4%)和7例(8.1%),出现拇指麻木感的为2例(4.5%)和3例(3.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24 h两组均无桡动脉闭塞发生。结论:本研究初步显示,对于身高180~188 cm且锁骨下动脉无严重迂曲的患者,利用现有器械实施经鼻烟窝处远端桡动脉入路的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身高180~188 cm 桡动脉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经远端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术期综合护理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陶娟 孙俊平 +2 位作者 顾伟 李昭 林运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3年第4期498-500,共3页
目的 探讨经远端桡动脉(远桡)入路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取不同围术期护理方式对术中穿刺及术后穿刺部位恢复情况的对比分析。方法 选择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于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728例不稳定型心... 目的 探讨经远端桡动脉(远桡)入路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取不同围术期护理方式对术中穿刺及术后穿刺部位恢复情况的对比分析。方法 选择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于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72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并以远桡为入路行PCI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363)和对照组(n=365),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结果 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方式后对比发现,观察组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98.6%vs. 94.0%,P<0.05)。穿刺时间比较,观察组穿刺时间低于对照组[(5.4±0.6)min vs.(5.9±0.3)min,P<0.05],而在桡动脉痉挛、局部血肿、桡动脉闭塞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3.8%vs. 4.1%;2.5%vs.3.3%;1.9%vs. 2.5%,P>0.05)。结论 对经远桡行PCI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实施围术期综合护理,安全可行,利于患者恢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桡动脉 围术期护理
下载PDF
如何提高经远端桡动脉入径穿刺成功率、“曲径通幽”?基于两千余病例的经验总结 被引量:1
12
作者 蔡高军 师干伟 +9 位作者 李峰 李文华 严永敏 薛社亮 肖建强 顾君 宋艳斌 张刘燕 卢伟 龚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7期3361-3365,3382,共6页
经远端桡动脉入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是目前冠状动脉介入诊疗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与经桡动脉入径比较,经远端桡动脉入径具有患者舒适度高、相关并发症少等优势,但由于桡动脉迂曲及远端桡动脉相对细小,经远端桡动脉入径穿刺存在明显的... 经远端桡动脉入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是目前冠状动脉介入诊疗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与经桡动脉入径比较,经远端桡动脉入径具有患者舒适度高、相关并发症少等优势,但由于桡动脉迂曲及远端桡动脉相对细小,经远端桡动脉入径穿刺存在明显的“学习曲线”。本文基于两千余病例诊治经验,分析、总结了经远端桡动脉入径穿刺失败的常见原因(主要包括患者因素和操作因素两个方面)及处理策略,以期为提高穿刺成功率、促进经远端桡动脉入径的应用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疾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血管造影术 桡动脉 桡动脉 基于问题的学习
下载PDF
经远端桡动脉与常规桡动脉入路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的比较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秀华 马元 +1 位作者 王利宏 屈百鸣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3年第6期40-42,53,共4页
目的探讨经远端桡动脉穿刺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优势,评估远端桡动脉入路能否成为更佳的PCI选择路径。方法研究选取浙江省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择期行PCI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12例。其中64例选择常规桡动脉穿刺(对... 目的探讨经远端桡动脉穿刺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优势,评估远端桡动脉入路能否成为更佳的PCI选择路径。方法研究选取浙江省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择期行PCI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12例。其中64例选择常规桡动脉穿刺(对照组),48例选择远端桡动脉穿刺(观察组)。对比远端桡动脉穿刺和桡动脉穿刺之间的区别;观察并记录所有患者穿刺成功率及相关因素(包括首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总成功率、平均穿刺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术后疼痛、迷走反射、穿刺点出血、右手及前臂张力性血肿、桡神经损伤、桡动脉闭塞、桡动脉痉挛、术后食指指端血氧饱和度等],以及解除压迫止血的时间等。结果观察组平均穿刺时间高于对照组(t=7.360,P<0.05),但总穿刺成功率、平均穿刺成功率以及术后住院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方面,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右手及前臂张力性血肿、桡神经损伤、桡动脉闭塞、桡动脉痉挛的比例高于观察组(χ^(2)/t=-4.431、5.560、3.889、3.889、4.253,P<0.05);对照组平均压迫止血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t=-13.290,P<0.05)。结论与常规桡动脉入路相比,经远端桡动脉入路行PCI术并发症更少、患者穿刺部位需压迫时间短,且可弥补传统桡动脉介入的一些缺点,作为一种新的PCI入路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 常规桡动脉 入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下载PDF
经远端桡动脉入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 被引量:4
14
作者 兰永昊 科尔沁 +2 位作者 韩蕊 梅迎晨 刘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7期3355-3360,共6页
作为一种新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入径,经远端桡动脉入径近年来在临床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相较经桡动脉入径,经远端桡动脉入径在提升患者和术者舒适性、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患者前臂动脉损伤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也存在... 作为一种新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入径,经远端桡动脉入径近年来在临床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相较经桡动脉入径,经远端桡动脉入径在提升患者和术者舒适性、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患者前臂动脉损伤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如穿刺成功率较低、学习周期较长、穿刺部位疼痛感较为明显、桡动脉痉挛发生率较高等。目前,经远端桡动脉入径亦可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和复杂冠状动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入径,但其是否适合大规模推广、应用仍需进一步验证。本文主要总结、分析了经远端桡动脉入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优势、劣势及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期为临床科学、合理地应用经远端桡动脉入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疾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桡动脉 桡动脉 SWOT分析
下载PDF
多普勒超声评价桡动脉穿刺经历对远端桡动脉的影响
15
作者 刘静 王晓飞 +6 位作者 晋辉 曾辉 王中明 杭晓阳 韩风杰 周庆庆 郑海军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3年第10期1158-1160,共3页
目的观察既往有过桡动脉穿刺经历对远端桡动脉的影响,为冠状动脉介入术者完成远端桡动脉穿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22年1—6月在河南省焦作市人民医院心内科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100例患者,按既往有无桡动脉穿刺经历分为A组和B组,各50... 目的观察既往有过桡动脉穿刺经历对远端桡动脉的影响,为冠状动脉介入术者完成远端桡动脉穿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22年1—6月在河南省焦作市人民医院心内科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100例患者,按既往有无桡动脉穿刺经历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A组既往无桡动脉穿刺经历,B组既往有桡动脉穿刺经历且<3次。通过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两组患者远端桡动脉的内径、频谱波形及收缩期峰值流速和舒张末期流速。结果两组患者远端桡动脉内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158)。两组患者收缩期峰值流速和舒张末期流速分别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分别为0.06、0.43)。两组患者多普勒频谱均以单向双峰为主,差异无显著性(P=0.61)。结论既往有过<3次桡动脉穿刺经历,且无桡动脉闭塞,对远端桡动脉内径、收缩期和舒张期峰值流速及频谱波形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穿刺 桡动脉 多普勒超声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传统和远端桡动脉穿刺途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
16
作者 王凯 胡广全 +2 位作者 盛建龙 何非 程诚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585-589,共5页
目的 比较经传统和远端桡动脉穿刺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rtery angiography,CAG)和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临床指标,探讨远端桡动脉穿刺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20年3月至2020... 目的 比较经传统和远端桡动脉穿刺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rtery angiography,CAG)和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临床指标,探讨远端桡动脉穿刺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20年3月至2020年10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CAG和或PCI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传统桡动脉组50例和远端桡动脉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的临床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80,P=0.840)。与远端桡动脉组患者比较,传统桡动脉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较高(100%vs. 86%,P=0.012),且用时较少[(3.80±1.62)min vs.(4.63±2.04)min,P=0.031]、穿刺次数减少[(1.14±0.72)次vs.(2.23±1.08)次,P=0.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反,远端桡动脉穿刺术后包扎时间少(4 h vs. 6 h,P=0.022),且相关并发症、术后2 h穿刺部位疼痛评分及桡动脉闭塞率远远低于传统桡动脉组[22%vs. 4.7%,P=0.018;(4.36±2.24)分vs.(1.24±0.78)分,P=0.002;10%vs. 0,P=0.059]。通过对试验亚组分析得出低体质量、老年、女性患者远端桡动脉穿刺成功率低。结论 远端桡动脉穿刺较传统部位穿刺平均耗时延长不到1 min,成功率略降低,但其显著减少了加压包扎时间,术后穿刺部位疼痛减少,患者的舒适度增加,并且其相关并发症明显减少,可作为首次行PCI治疗患者的首选穿刺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桡动脉穿刺 冠状动脉造影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下载PDF
两种远端桡动脉通路在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17
作者 李岩 李林 +1 位作者 鲁广见 许娜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324-327,共4页
目的对两种远端桡动脉通路在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进行比较,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2年5月于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及介入治疗的患者445例,采... 目的对两种远端桡动脉通路在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进行比较,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2年5月于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及介入治疗的患者44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合谷穴组220例和解剖鼻烟窝(anatomical snuffbox,AS)组225例,比较两组的穿刺情况、手术完成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在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手术完成率、桡动脉痉挛、出血、水肿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谷穴组桡神经损伤发生率低于AS组(0%vs 3.1%,P<0.05),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 rating scale,NR)合谷穴组高于AS组(2.21±1.33 vs 1.93±1.36,P<0.05)。结论相较AS内桡动脉穿刺,合谷穴内桡动脉穿刺可降低术后桡神经损伤发生率,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但疼痛增加降低了患者的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 冠状动脉介入 并发症 桡神经损伤 疼痛评分
下载PDF
经远端桡动脉入径在脑血管造影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及满意度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陆彬 项崇 +3 位作者 袁雪松 蔡高军 魏文锋 严永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7期3378-3382,共5页
背景脑血管造影在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经远端桡动脉入径(dTRA)逐渐应用于脑血管造影,但目前关于其有效性、安全性的研究报道较少见。目的对比经桡动脉入径(TRA)与dTRA行脑血管造影的有效性、安全性及满意度。方法选取... 背景脑血管造影在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经远端桡动脉入径(dTRA)逐渐应用于脑血管造影,但目前关于其有效性、安全性的研究报道较少见。目的对比经桡动脉入径(TRA)与dTRA行脑血管造影的有效性、安全性及满意度。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在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神经外科住院并行脑血管造影的患者135例。根据脑血管造影入径分为TRA组(n=72)与dTRA组(n=63),分别采用TRA、dTRA完成脑血管造影。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时间、脑血管造影时间、穿刺成功率、X线暴露时间、脑血管造影后3 d内穿刺点并发症及严重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脑血管造影后24 h疼痛程度和满意度。结果dTRA组患者穿刺时间、脑血管造影时间长于TRA组,穿刺成功率低于TRA组(P<0.05)。两组患者X线暴露时间、脑血管造影后3 d内穿刺点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脑血管造影后3 d内均未出现严重心脑血管事件。dTRA组患者脑血管造影后24 h疼痛程度轻于TRA组,满意度高于TRA组(P<0.05)。结论与TRA行脑血管造影相比,dTRA行脑血管造影亦安全、有效,有利于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可作为脑血管造影的备选入径之一,但其穿刺难度较高,穿刺时间较长,存在一定的“学习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造影术 桡动脉 桡动脉 治疗结果 安全
下载PDF
老年肝癌患者经远端桡动脉入路行TACE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可重复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明国 王雪 +4 位作者 咸蕾 张文雷 王鑫森 李佳睿 王大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4911-4915,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肝癌患者经远端桡动脉(dTRA)入路行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和可重复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dTRA入路行介入治疗的老年肝癌患者146例,统计基本资料、术前远端桡动脉内径、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手术成功率、d... 目的探讨老年肝癌患者经远端桡动脉(dTRA)入路行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和可重复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dTRA入路行介入治疗的老年肝癌患者146例,统计基本资料、术前远端桡动脉内径、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手术成功率、dTRA入路重复使用次数、入路相关并发症。对重复使用dTRA入路的患者,比较分析第1次与第2次、第1次与第3次dTRA手术的术前动脉内径及穿刺时间的差异性。结果146例患者共行287例次手术,其中dTRA手术272例次,总手术成功率为94.8%,总穿刺成功率为95.8%,穿刺时间(1.22±1.13)min,并发症包括轻微皮下瘀血8例、动脉痉挛5例、远端桡动脉闭塞4例,无桡动脉闭塞发生;136例患者成功行第1次dTRA手术,术前远端桡动脉内径为(2.12±0.39)mm,手术成功率为93.2%;78例患者成功行第2次dTRA手术,手术成功率为95.0%,术前动脉内径为(2.24±0.34)mm,与对应第1次术前动脉内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2例成功行第3次dTRA手术,手术成功率为97.0%,术前动脉内径为(2.17±0.47)mm,与第1次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第3次手术穿刺时间分别与对应第1次穿刺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肝癌患者经dTRA途径行TACE治疗是可行的、安全的、可重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 动脉化疗栓塞 动脉内径
下载PDF
经远端桡动脉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防桡动脉急性闭塞 被引量:1
20
作者 齐淑媛 王雨杰 +7 位作者 郝明辉 陈文明 杨婧 杨璐 刘冉 柳子静 徐荣 郭金成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3年第8期684-689,共6页
目的探讨经远端桡动脉(dRA)路径是否能降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24 h桡动脉闭塞(RAO)发生率。方法连续入选2021年9月至2022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心脏重症监护中心(CCU)... 目的探讨经远端桡动脉(dRA)路径是否能降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24 h桡动脉闭塞(RAO)发生率。方法连续入选2021年9月至2022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心脏重症监护中心(CCU)住院且行急诊PCI治疗的STEMI患者共308例。按介入路径分为dRA组(n=147例)和近端桡动脉(pRA)组(n=161例),比较两组患者急诊PCI术后24 h超声明确的RAO和直径≥5 cm的血肿发生率。结果dRA与pRA两组患者的穿刺置管成功率相似(94.6%比92.5%,P>0.05)。穿刺至导丝通过病变中位数时间(9 min比8 min,P>0.05)无差异。与pRA组相比,dRA组患者术后24小时的RAO(2.0%比7.5%,P=0.028)及直径≥5 cm的血肿发生率(1.3%比9.9%,P=0.001)均显著降低,穿刺置管中位时间延长[2.4(1.7,4.6)min比1.8(1.5,2.7)min,P<0.001]。结论经dRA路径在不延长血运重建时间前提下,显著降低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24小时RAO发生率,直径≥5 cm的血肿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急诊介入治疗 桡动脉闭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