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elut盆地北部远源油藏类型、特征及勘探启示 被引量:1
1
作者 史忠生 薛罗 +4 位作者 马轮 陈彬滔 王磊 庞文珠 史江龙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2-32,共11页
Melut盆地为非洲内陆一个重要含油气盆地,其北部具有下白垩统生油、古近系聚集成藏的远源成藏特征,明确盆地远源油藏形成条件与控制因素是提高远源油藏勘探成功率、寻找新的勘探领域的关键。基于区域石油地质条件与油藏解剖,开展了Melu... Melut盆地为非洲内陆一个重要含油气盆地,其北部具有下白垩统生油、古近系聚集成藏的远源成藏特征,明确盆地远源油藏形成条件与控制因素是提高远源油藏勘探成功率、寻找新的勘探领域的关键。基于区域石油地质条件与油藏解剖,开展了Melut盆地北部远源油藏形成条件、类型及特征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源内Yabus组远源断层-岩性复合油藏及源外Yabus组远源断块油藏两大潜力勘探领域。研究表明:Melut盆地北部古近系Yabus组发育源内和源外2种类型的远源油藏,二者具有不同的油气充注方式与成藏模式。源内Yabus组远源油藏的形成取决于3个地质条件的耦合,即“两强一弱”的3期裂陷作用为古近纪Yabus组-Adar组远源储盖组合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富油凹陷的发育为Yabus组远源油藏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油源基础;多期裂陷作用为Yabus组远源圈闭的油气充注提供了垂向通道条件。源内远源油藏主要通过油源断裂的垂向充注成藏,油源断裂是其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油源断裂的识别及控圈断层的侧向封堵性评价是源内远源断块圈闭评价的重点。源外远源油藏主要通过富油凹陷的侧向运移充注成藏,由富砂地层与断块、古隆起形成的输导脊控制源外远源圈闭的成藏,输导脊的识别与圈闭充注油气程度研究是源外远源圈闭评价的重点。研究成果指导了Melut盆地远源油藏的勘探部署与深化勘探,对其他含油气盆地成熟探区远源油藏的勘探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lut盆地 古近纪 Yabus组 远源油藏 成藏特征
下载PDF
中非Melut盆地远源岩性油藏成藏条件与勘探对策 被引量:16
2
作者 史忠生 薛罗 +4 位作者 牛慧赟 王国林 陈彬滔 何巍巍 马轮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7-95,共9页
研究了中非Melut盆地古近系远源岩性油藏形成条件、成藏特征及勘探对策,明确了Melut盆地强烈的断—坳分异现象是盆地发育富砂地层、形成远源成藏的主要原因。古近系Yabus组上段三角洲前缘相带发育,埋深浅、储层物性好、具备形成高产油... 研究了中非Melut盆地古近系远源岩性油藏形成条件、成藏特征及勘探对策,明确了Melut盆地强烈的断—坳分异现象是盆地发育富砂地层、形成远源成藏的主要原因。古近系Yabus组上段三角洲前缘相带发育,埋深浅、储层物性好、具备形成高产油藏条件,是Melut盆地寻找商业岩性油藏的理想层系。油源条件是古近系远源岩性油藏成藏的关键,由油源断裂控制的各种构造—岩性复合圈闭是有利的圈闭类型。通过油水界面研究和烃类检测技术的应用,选择油水界面超过圈闭溢出点的已发现构造圈闭作为远源岩性及构造—岩性圈闭勘探的初选目标,可降低远源油藏勘探的油源风险,提高钻探成功率。该研究明确了Melut盆地远源岩性油藏勘探层系、控制因素、成藏特征及勘探方法,拓展了北部成熟探区勘探空间,为北部成熟探区古近系远源岩性及构造—岩性复合圈闭的勘探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非 Melut盆地 古近系 远源岩性油藏 勘探对策
下载PDF
松辽盆地双城断陷白垩系营城组四段致密油成藏主控因素及模式
3
作者 杨为华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34,共10页
综合利用地震资料和岩心分析测试资料如包裹体均一温度、岩石热解和储层物性等,对松辽盆地双城断陷白垩系营城组四段(营四段)致密油藏类型、分布特征、成藏期次进行了分析,并从烃源岩评价、储层特征、构造活动和输导体系4个方面对致密... 综合利用地震资料和岩心分析测试资料如包裹体均一温度、岩石热解和储层物性等,对松辽盆地双城断陷白垩系营城组四段(营四段)致密油藏类型、分布特征、成藏期次进行了分析,并从烃源岩评价、储层特征、构造活动和输导体系4个方面对致密油成藏的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松辽盆地双城断陷营四段致密油藏的类型及分布规律为,自中部洼槽向两侧斜坡依次发育源内岩性油藏、近源断层-岩性、地层油藏和远源构造油藏,油藏为一期成藏,主成藏期为晚白垩世姚家组沉积末期—嫩江组沉积初期(80~78 Ma)。(2)研究区营四下亚段发育的湖相泥岩、油页岩的生烃潜力较大,中部洼槽为生、排烃中心,生、排烃强度均较高,分别为(20~300)×10^(4)t/km^(2)和(5~53)×10^(4)t/km^(2);营四上亚段发育的扇三角洲相含砾砂岩储层厚度大、连续性好,前缘砂体延伸入湖,平均孔隙度为11.4%,平均渗透率为0.95 mD,其中孔隙度大于8.0%、渗透率高于0.85 mD的相对优质储层是致密油富集的有利目标;深层各类圈闭在早白垩世泉头组沉积末期即已形成,而主成藏期时研究区构造活动较弱,有利于油藏的形成和保存;由断裂、不整合和连通砂体组成的多类型立体输导体系是油气运移主要通道,促进油气向两侧斜坡汇聚。(3)研究区致密油成藏受“源-扇-体”耦合控制,围绕生烃洼槽呈环带状分布,具有大面积分布、局部富集的特点,中部洼槽为源内“源-储叠置、网毯连接、扇体聚集”成藏模式,东部斜坡为近源“源-储紧邻、断-砂匹配、阶梯运移”成藏模式,西部陡坡为远源“源-储分离、‘Y’型运聚、高点富集”成藏模式。被泥岩包裹或与泥岩互层式接触的扇体、油源断裂附近的断层-岩性圈闭和地层圈闭、靠近油源断裂的背斜和断背斜圈闭分别是中部洼槽、东部斜坡和西部斜坡的有利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致密油 断陷盆地 源内自生自储 近源岩性地层油藏 远源构造油藏 输导体系 营城组四段 白垩系 双城断陷 松辽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成藏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1
4
作者 霍庆峰 周冕 +1 位作者 王宝萍 王志华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6年第6期153-154,共2页
基于大量的文献调研和分析,通过综合整理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油藏相关资料,对侏罗系油藏"远源成藏"的影响因素及成藏模式现状进行调研。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油藏油源主要来自下伏三叠系延长组长6、长7油层组,其烃... 基于大量的文献调研和分析,通过综合整理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油藏相关资料,对侏罗系油藏"远源成藏"的影响因素及成藏模式现状进行调研。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油藏油源主要来自下伏三叠系延长组长6、长7油层组,其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在早白垩中晚期-早白垩世末大量生烃。石油经远距离运移至侏罗系地层,在白垩世的早期和中期至侏罗世油藏发生充注,并于早白垩世末-晚白垩世末遇到良好的储集层及储盖组合进而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源油藏 成藏 侏罗系油藏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