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社区远程康复服务模式对脑卒中病人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
9
1
作者
郑舟军
钟素亚
+2 位作者
张丽平
周珊红
龚戬芳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16年第6期2240-2241,共2页
[目的]探讨开展社区远程康复服务对脑卒中病人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从同一卒中单元出院的脑卒中病人,将自愿直接转入康复科继续治疗的设为对照组,自愿直接进入社区康复管理的设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及护理,试...
[目的]探讨开展社区远程康复服务对脑卒中病人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从同一卒中单元出院的脑卒中病人,将自愿直接转入康复科继续治疗的设为对照组,自愿直接进入社区康复管理的设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及护理,试验组实施社区远程康复服务,在病人入组第1天、发病后第60天、发病后第90天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及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对病人进行评定。[结果]两组病人在入组第1天、发病后第60天、发病后第90天Fugl-Meyer量表评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出院的脑卒中病人实施社区远程康复服务模式能促进病人的肢体功能康复,提高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远程康复服务
社区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社区远程康复对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
20
2
作者
郑舟军
钟素亚
+4 位作者
龚戬芳
张丽平
周珊红
戎燕
韩焱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6-218,共3页
目的观察社区远程康复服务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市临城新区经同一所三级甲等医院治疗后出院的脑梗死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出院后则转入康复医院接受进一步康复治疗,实验组患者出院...
目的观察社区远程康复服务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市临城新区经同一所三级甲等医院治疗后出院的脑梗死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出院后则转入康复医院接受进一步康复治疗,实验组患者出院后则回归家庭接受社区远程康复管理。于入组时、治疗60d及治疗90d时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MBI)对2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进行评定。结果经治疗60d及90d时,发现实验组患者FMA评分[分别为(46.31±2.74)分、(61.80±4.77)分]、MBI评分[分别为(59.90±4.71)分、(71.72±5.08)分]、对照组FMA评分[分别为(46.59±4.38)分、(61.32±5.98)分]及MBI评分[分别为(59.14±4.91)分、(69.81±5.22)分]均较入组时明显改善(P〈0.05);经统计学比较发现,治疗前、后2组患者FMA及MBI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远程康复疗效与康复医疗机构治疗疗效类似,均能促进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ADL能力提高,并且前者还具有治疗方便、费用经济、患者依从性好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远程康复服务
社区
康复
原文传递
题名
社区远程康复服务模式对脑卒中病人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
9
1
作者
郑舟军
钟素亚
张丽平
周珊红
龚戬芳
机构
浙江海洋学院东海科学技术学院
浙江省舟山市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出处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16年第6期2240-2241,共2页
基金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
编号:Y201328560
文摘
[目的]探讨开展社区远程康复服务对脑卒中病人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从同一卒中单元出院的脑卒中病人,将自愿直接转入康复科继续治疗的设为对照组,自愿直接进入社区康复管理的设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及护理,试验组实施社区远程康复服务,在病人入组第1天、发病后第60天、发病后第90天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及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对病人进行评定。[结果]两组病人在入组第1天、发病后第60天、发病后第90天Fugl-Meyer量表评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出院的脑卒中病人实施社区远程康复服务模式能促进病人的肢体功能康复,提高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关键词
脑卒中
远程康复服务
社区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分类号
R473 [医药卫生—护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社区远程康复对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
20
2
作者
郑舟军
钟素亚
龚戬芳
张丽平
周珊红
戎燕
韩焱
机构
浙江海洋学院东海科学技术学院医学院
舟山市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舟山市老年康复医院
出处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6-218,共3页
基金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Y201328560)
文摘
目的观察社区远程康复服务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市临城新区经同一所三级甲等医院治疗后出院的脑梗死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出院后则转入康复医院接受进一步康复治疗,实验组患者出院后则回归家庭接受社区远程康复管理。于入组时、治疗60d及治疗90d时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MBI)对2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进行评定。结果经治疗60d及90d时,发现实验组患者FMA评分[分别为(46.31±2.74)分、(61.80±4.77)分]、MBI评分[分别为(59.90±4.71)分、(71.72±5.08)分]、对照组FMA评分[分别为(46.59±4.38)分、(61.32±5.98)分]及MBI评分[分别为(59.14±4.91)分、(69.81±5.22)分]均较入组时明显改善(P〈0.05);经统计学比较发现,治疗前、后2组患者FMA及MBI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远程康复疗效与康复医疗机构治疗疗效类似,均能促进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ADL能力提高,并且前者还具有治疗方便、费用经济、患者依从性好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优化。
关键词
脑卒中
远程康复服务
社区
康复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社区远程康复服务模式对脑卒中病人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
郑舟军
钟素亚
张丽平
周珊红
龚戬芳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16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社区远程康复对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郑舟军
钟素亚
龚戬芳
张丽平
周珊红
戎燕
韩焱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2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