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远端肢体缺血后适应训练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1
作者 耿惠岭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7期0015-0019,共5页
探究远端肢体缺血后适应训练联合常规护理措施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炎症水平、远期预后、住院时间、90天死亡率的影响,验证远端肢体缺血后适应训练应用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其进行临床应用提供实证依... 探究远端肢体缺血后适应训练联合常规护理措施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炎症水平、远期预后、住院时间、90天死亡率的影响,验证远端肢体缺血后适应训练应用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其进行临床应用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在医院的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中,对58名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进行了一项随机对照研究。研究过程中脱落8名患者,最终完成研究的患者共计50名,其中实验组23名,对照组27名。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医疗和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在常规医疗护理措施的基础上进行每天2次,每次4个5min加压/5min放松循环的远端肢体缺血后适应训练,连续干预7天。结果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1)远端肢体缺血后适应训练能够显著降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2)远端肢体缺血后适应训练可以提高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90天预后良好率。(3)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进行远端肢体缺血后适应训练期间,实验组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说明该训练在本研究中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脑梗死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远端肢体缺血后适应训练
下载PDF
远端缺血预适应在脑梗死中的脑保护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2
作者 刘旭东 刘萌 +2 位作者 苏颖 周艳霞 任力杰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5-111,共7页
脑梗死是全球范围内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大量研究表明,远端缺血预适应(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RIPC)能够显著提高靶器官对缺血的耐受程度,减小梗死面积,改善患者预后,但目前对其在脑梗死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脑梗死是全球范围内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大量研究表明,远端缺血预适应(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RIPC)能够显著提高靶器官对缺血的耐受程度,减小梗死面积,改善患者预后,但目前对其在脑梗死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较少。本文将从神经、体液和免疫3个方面,结合相关信号通路对RIPC在脑梗死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进行总结,并综述RIPC目前在临床缺血性脑疾病中的应用进展,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缺血适应 脑保护 信号转导
下载PDF
不同方式远端缺血适应治疗在脑卒中患者应用效果的网状Meta分析
3
作者 伍琳 程岗 +4 位作者 田宇红 刘荣荣 聂幸幸 孙君昭 皮红英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22-29,共8页
目的利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评价不同方式远端缺血适应(remote ischemic conditioning,RIC)治疗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T... 目的利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评价不同方式远端缺血适应(remote ischemic conditioning,RIC)治疗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The Cochrane Library等中、英文数据库,收集不同方式RIC治疗在脑卒中患者应用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4年1月。完成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同时对纳入的研究进行偏倚风险评价后,应用Stata 16.0和RevMan 5.4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经过严格筛选,最终共纳入37个随机对照实验,共包括5984例脑卒中患者和3种方式的RIC治疗:上肢治疗,1次/d;上肢治疗,2次/d;下肢治疗,1次/d。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改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方面[基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HISS)评分],上肢治疗、1次/d、持续7 d;上肢治疗、1次/d、持续14 d;上肢治疗、1次/d、持续6月;上肢治疗、2次/d、持续7 d;上肢治疗、2次/d、持14 d的治疗效果均优于常规治疗模式(P<0.05)。上肢治疗、1次/d、持续14 d治疗效果排序最优。结论当前证据显示,上肢治疗、1次/d、持续14 d的RIC治疗在提高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方面(基于NHISS评分)可能更具有优势。由于纳入研究的质量限制,今后需纳入更多样本、更高质量的研究以进一步验证上述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缺血适应 神经功能改善 网状Meta分析
下载PDF
血管通路引起的肢体远端缺血征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曹雪玲 廖洁 虞丽利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4年第3期219-222,共4页
目的分析血管通路引起的肢体远端缺血征(hemodialysis access-induced distal ischemia,HAIDI)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在荣县人民医院肾病内科首次行动静脉内瘘手术进行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根据患者手术后是... 目的分析血管通路引起的肢体远端缺血征(hemodialysis access-induced distal ischemia,HAIDI)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在荣县人民医院肾病内科首次行动静脉内瘘手术进行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根据患者手术后是否出现HAIDI相关症状分为HAIDI组与非HAIDI组;收集并比较2组临床资料,通过组间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导致HAIDI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并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量化,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纳入70例患者,其中HAIDI组15例,非HAIDI组55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HAIDI组年龄≥60岁、女性、高血压史、糖尿病史、系统性红斑狼疮、血管炎、透析龄>1年、血管通路类型(移植物动静脉内瘘、肱动脉自体动静脉内瘘比例)均高于非HAIDI组(χ^(2)/t分别为4.419、4.272、4.904、6.360、10.972、7.231、5.657、18.670,P分别为0.036、0.039、0.027、0.012、0.001、0.007、0.017、<0.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女性、高血压史、糖尿病史、系统性红斑狼疮、血管炎、透析龄长、移植物动静脉内瘘及高位动静脉内瘘是导致HAIDI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OR分别为0.286、3.353、0.274、0.224、0.051、0.074、4.111、0.055、0.049;95%CI分别为0.086~0.954、1.030~10.920、0.084~0.895、0.066~0.755、0.005~0.500、0.007~0.775、1.223~13.818、0.010~0.303、0.007~0.321,P分别为0.042、0.045、0.032、0.016、0.011、0.030、0.022、0.001、0.002)。结论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血管炎、透析龄及血管通路类型是HAIDI的危险因素,对于HAIDI高危人群进行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有助于减少血管通路引起的HAIDI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肢体缺血 危险因素 预防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联合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对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有肺保护作用:160例随机对照试验
5
作者 杨杨 刘刚 +1 位作者 欧毅 鹿文琪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4-490,共7页
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联合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对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的肺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择期行胸腔镜手术的肺癌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40)、艾司氯胺酮组(SK组,n=40)、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组(R组,n=40)、艾... 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联合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对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的肺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择期行胸腔镜手术的肺癌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40)、艾司氯胺酮组(SK组,n=40)、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组(R组,n=40)、艾司氯胺酮联合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组(SKR组,n=40)。在麻醉诱导前,SK组以艾司氯胺酮0.5 mg/kg(稀释成10 mL)静脉注射;R组于左下肢腘窝上1~2 cm绑止血带,阻断一侧下肢血流5 min,然后恢复血流5 min,重复3次;SKR组联合上述两组处理方法;C组静脉给10 mL生理盐水,并仅于左下肢腘窝上1~2 cm绑止血带(无压力)30 min。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单肺通气0.5 h(T0.5)、单肺通气1 h(OLV T1)、双肺通气后1 h(T3),抽取患者动脉血,测定动脉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OI)、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采集静脉血样,ELISA测定法检测诱导前(T0)、OLV 1 h(T1)、OLV 2 h(T2)、双肺后1 h(T3)、术后24 h(T4)时间点患者血清肺表面活性物质(SP-D),克拉拉细胞蛋白16(CC-1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并记录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肺部并发症情况。结果最终C组有35例患者,R组33例患者,SK组34例患者,SKR组32例患者纳入分析。与C组相比,SK组、R组及SKR组的CC-16、SP-D、TNF-α浓度更低(P<0.05);与SK组及R组相比,SKR组的CC-16、SP-D、TNF-α浓度更低(P<0.05);与C组相比,SK组、R组及SKR组住院时间短,肺部感染、肺不张发生率低,且SKR组住院时间较SK组及R组更短,肺部感染、肺不张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艾司氯胺酮联合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可能通过增强抗炎反应,减轻急性肺损伤,缩短肺癌术后患者住院时间、减少肺部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肢体缺血预处理 肺癌 肺损伤 肺保护 胸腔镜肺癌根治术
下载PDF
经皮血氧监测及远端灌注管在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急性肢体缺血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
6
作者 路坤 朱森燚 +2 位作者 陈真真 吴强 汪华学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62-166,171,共6页
目的:探讨经皮血氧监测及远端灌注管(DPC)在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急性肢体缺血(ALI)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接受VA-ECMO治疗的5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人均采用超声引导下外周股动静脉置管,并留置DPC。根据有无发... 目的:探讨经皮血氧监测及远端灌注管(DPC)在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急性肢体缺血(ALI)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接受VA-ECMO治疗的5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人均采用超声引导下外周股动静脉置管,并留置DPC。根据有无发生ALI,分为缺血组(n=15)和未缺血组(n=35)。使用经皮血氧仪监测动脉插管侧下肢经皮氧分压(PtcO_(2))和经皮二氧化碳分压(PtcCO_(2)),并进行氧负荷试验(OCT)。比较2组病人一般临床资料、OCT前后PtcO_(2)和PtcCO_(2)、10 min-OCT、DPC接入前后PtcO_(2)和PtcCO_(2)的差异,并利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评估其对ALI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未缺血组病人在OCT后PtcO_(2)明显升高,2组病人在OCT后PtcO_(2)、10 min-OC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缺血组病人在OCT后PtcO_(2)、PtcCO_(2)无明显变化(P>0.05);2组病人在DPC接入前PtcO_(2)和PtcCO_(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缺血组病人在DPC接入后PtcO_(2)明显升高、PtcCO_(2)明显降低,2组病人在DPC接入后PtcO_(2)和PtcCO_(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10 min-OCT、OCT后PtcO_(2)、DPC接入前PtcO_(2)和PtcCO_(2)对ALI的发生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5(95%CI:0.934~1.000)、0.904(95%CI:0.821~0.987)、0.939(95%CI:0.870~1.000)、0.874(95%CI:0.766~0.983),且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血氧监测可以作为VA-ECMO病人并发ALI的有效监测手段,通过OCT可以更早地识别出ALI的发生。DPC可以明显改善VA-ECMO病人的下肢血供,建议在VA-ECMO置管时常规放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急性肢体缺血 经皮氧分压 经皮二氧化碳分压 氧负荷试验 灌注管
下载PDF
肢体远隔缺血预适应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脑保护的必要性研讨
7
作者 房林森 汪洋胡文倩 +1 位作者 郭海霞 张桂新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005-0008,共4页
分析肢体远隔缺血预适应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脑保护的必要性。方法 纳入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共有68例。录入日期:2022年1月-2023年1月。分组:随机数字表法。每组均分到34例。参照组:常规对症治疗。试验组;临床应用肢体远隔缺血预适应干预... 分析肢体远隔缺血预适应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脑保护的必要性。方法 纳入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共有68例。录入日期:2022年1月-2023年1月。分组:随机数字表法。每组均分到34例。参照组:常规对症治疗。试验组;临床应用肢体远隔缺血预适应干预方案。对2组脑保护结果进行探究。结果 干预后,临床相关指标、脑血流动力学、BDNF、炎性因子、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均为试验组所得数据更为优异,P<0.05。结论 肢体远隔缺血预适应训练的实施,使得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神经损伤程度减轻,炎性因子水平降低,生活质量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肢体缺血适应 脑保护
下载PDF
肢体远隔缺血预适应对脑小血管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8
作者 房林森 汪洋 +2 位作者 胡文倩 郭海霞 张桂新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073-0076,共4页
分析肢体远隔缺血预适应对脑小血管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22年2月-2023年2月。66例脑小血管病患者选入该研究。抽签法分组。每组33人。参照组接受常规干预。试验组实施肢体远隔缺血预适应方案。对2组干预情况进行探讨。结果 干预后... 分析肢体远隔缺血预适应对脑小血管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22年2月-2023年2月。66例脑小血管病患者选入该研究。抽签法分组。每组33人。参照组接受常规干预。试验组实施肢体远隔缺血预适应方案。对2组干预情况进行探讨。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炎性反应、MMP-9、NIHSS评分、BDNF、认知、智力、日常生活能力、脑功能评分、生存质量等均更为优异,P<0.05。结论 脑小血管病治疗期间,应用肢体远隔缺血预适应方案,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炎性反应,改善其认知、智力功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肢体缺血适应 神经功能 认知功能
下载PDF
肢体远隔缺血预适应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脑保护作用
9
作者 陈艳洁 赵紫烨 朱丽霞 《医学综述》 CAS 2023年第20期4341-4345,共5页
目的探讨肢体远隔缺血预适应(rIPC)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脑保护作用。方法纳入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TIA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 目的探讨肢体远隔缺血预适应(rIPC)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脑保护作用。方法纳入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TIA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DAPT,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rIPC训练。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 2(Lp-PLA 2)、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检查影像学参数[标准化摄取值(SUV)、局部脑血流量(rCBF)]变化情况,并随访6个月,记录两组不良结局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00%(47/50)比80.00%(40/50)](χ^(2)=4.332,P=0.037)。治疗前,两组血清Lp-PLA 2、HIF-1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Lp-PLA 2、HIF-1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148±25)μg/L比(164±25)μg/L、(98±43)ng/L比(121±65)ng/L](P<0.05或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SUV、rCBF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UV、rCBF值明显高于对照组[3.17±0.39比4.52±0.33、(34.56±4.01)ml/(100 g·min)比(31.48±3.29)ml/(100 g·min)](P<0.01)。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不良结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00%(2/50)比16.00%(8/50)](P<0.05)。结论rIPC联合DAPT治疗TIA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脑部血流代谢,避免不良结局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肢体缺血适应 双联抗血小板 脑保护
下载PDF
肢体缺血预适应训练对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灌注及再发的影响
10
作者 陈艳洁 赵紫烨 朱丽霞 《医学综述》 CAS 2023年第19期3988-3992,共5页
目的探讨肢体缺血预适应训练对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灌注及再发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及药物... 目的探讨肢体缺血预适应训练对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灌注及再发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及药物治疗(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每次75 mg、每日1次,阿司匹林每次100 mg、每日1次),共治疗1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肢体缺血预适应训练,共治疗1个月。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脑血流灌注指标(脑血容量、脑血流量),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以及两组患者6个月内脑梗死再发情况。结果治疗前后脑血容量、脑血流量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考虑测量时间,各指标组间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和时点间存在交互作用(P<0.0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脑血容量、脑血流量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2.37±0.27)ml/100 g比(1.97±0.28)ml/100 g、(22.9±1.9)ml/(100 g·min)比(19.5±1.8)ml/(100 g·min)](P<0.05)。治疗前后NIHSS、MoCA评分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考虑测量时间,NIHSS、MoCA评分组间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组间和时点间存在交互作用(P<0.0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10.21±2.9)分比(14.56±3.2)分](P<0.05);治疗后两组MoCA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27.1±2.3)分比(23.9±3.6)分](P<0.05)。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再发率低于对照组[10.42%(5/48)比27.08%(13/48)](χ^(2)=4.376,P=0.036)。结论肢体缺血预适应训练可改善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灌注、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认知功能,且可预防脑梗死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肢体缺血适应训练 脑血流灌注 再发
下载PDF
远隔缺血后适应对脑卒中神经功能及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
11
作者 郭雅乐 李军文 +2 位作者 王兆兰 曾翔 王昆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20-124,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远隔缺血后适应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使用计算机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CNKI)、维普网(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 目的系统评价远隔缺血后适应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使用计算机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CNKI)、维普网(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有关于远隔缺血后适应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随机对照试验,干预组采用RIPostC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结局指标包括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以及改良Rankin(mRS)评分。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7月,将符合条件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总共纳入9篇文献,共包括998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MD=-2.30,95%CI(-2.99,-1.62)],BI评分高于对照组[MD=9.40,95%CI(4.56,14.23)],mRS评分低于对照组[MD=-0.42,95%CI(-0.76,-0.08)]。结论远隔缺血后适应能够减轻IRI,有效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但本研究纳入文献较少,样本量较小,今后还需要开展更多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后适应 缺血处理 缺血性脑卒中 META分析
下载PDF
肢体远隔缺血期适应联合后适应促进大鼠缺血性脑卒中模型神经发生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4
12
作者 秦琳慧 李宁 +2 位作者 杨宇 杨勇 任长虹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4-61,共8页
目的探讨肢体远隔缺血期适应(per-conditioning,PerC)联合后适应(post-conditioning,PostC)对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再生的作用,并明确PerC联合PostC对脂肪酸β-氧化(fatty acidβ-oxidation,FAO)限速酶——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carnitine p... 目的探讨肢体远隔缺血期适应(per-conditioning,PerC)联合后适应(post-conditioning,PostC)对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再生的作用,并明确PerC联合PostC对脂肪酸β-氧化(fatty acidβ-oxidation,FAO)限速酶——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carnitine palmitoyl transferase 1A,CPT1A)的影响。方法对成年雄性SD大鼠进行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造模,MCAO模型后30 min进行肢体远隔缺血期适应治疗(PerC),再灌注24 h后重复进行肢体远隔缺血适应(PostC),1次/d,直到取材。再灌注14 d后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室管膜下区(subependymal ventricular zone,SVZ)神经再生情况,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CPT1A的表达。结果与MCAO组及PerC/PostC组比较,PerC+PostC组大鼠,身体不对称运动行为评分降低,神经干细胞的数量以及向梗死区迁移的细胞数量增加。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神经干细胞的数量与神经功能呈负相关(r=-0.9179,P<0.0001)。然而,迁移到基底节区的神经干细胞的凋亡数量在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机制研究显示,PerC+PostC组CPT1A的蛋白水平显著增加。结论PerC联合PostC治疗能够通过增加神经干细胞的数量改善神经功能,神经干细胞的脂肪酸氧化可能是其促进神经干细胞迁移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肢体缺血适应 神经再生 脂肪酸β-氧化
下载PDF
非侵袭性远端肢体缺血后适应对后循环缺血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阚培林 李晓燕 +7 位作者 孙静 杨小娟 张晓霏 陈艳 胡彦红 申晓琳 杨海燕 王玉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非侵袭性远端肢体缺血后适应(NRLIP)对后循环缺血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60例后循环缺血眩晕患者随机分为NRLIP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入组患者给予常规内科治疗,NRLIP组加用NRLIP。采用欧洲头晕评估量表(EEV)评价入院时及... 目的探讨非侵袭性远端肢体缺血后适应(NRLIP)对后循环缺血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60例后循环缺血眩晕患者随机分为NRLIP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入组患者给予常规内科治疗,NRLIP组加用NRLIP。采用欧洲头晕评估量表(EEV)评价入院时及入院治疗7 d后的神经功能,同时检测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及血糖(FPG)水平。结果 NRLIP组治疗第7 d EEV评分及hs-CRP、D-D、FIB水平显著低于入院时(均P<0.05),空腹GLU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第7 d时EEV评分显著低于入院时(P<0.01),hs-CRP、D-D、FIB、FP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NRLIP组及对照组入院时EEV评分及hs-CRP、D-D、FIB、FP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NRLIP组治疗第7 d时hs-CRP水平显著降低,NRLIP组EEV评分、hs-CRP及FIB水平差值显著升高(均P<0.01),EEV评分、D-D水平、FIB水平、FPG水平、D-D水平差值、FPG水平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NRLIP对后循环缺血患者神经功能改善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疾病 后循环缺血 非侵袭性肢体缺血 缺血后适应
下载PDF
远端肢体缺血预处理对肝移植患者心脏的保护作用
14
作者 修楷文 蔡金贞 +1 位作者 温翠丽 董河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1期608-615,共8页
目的:研究远隔肢体缺血预处理(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RIPC)对肝移植患者心脏的保护作用和价值。方法:67例择期在全麻下行经典原位肝移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缺血预处理组(P组) 35例和对照组(C组) 32例。P组于手术开始... 目的:研究远隔肢体缺血预处理(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RIPC)对肝移植患者心脏的保护作用和价值。方法:67例择期在全麻下行经典原位肝移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缺血预处理组(P组) 35例和对照组(C组) 32例。P组于手术开始10 min后行肢体缺血预处理:于左下肢根部绑止血带,以200 mmHg压力充气阻断下肢血流10 min,再放气恢复循环5 min,如此重复3次。C组于左下肢绑止血带40 min不进行充气放气操作。收集患者入室后(T0)、切皮前(T1)、下腔静脉阻断后5 min (T2)、门静脉开放后5 min (T3)、术毕(T4),检测mABP、HR、PAP、CI、SVR。检测各时点血清中cTnI、CK-MB和LDH含量。观察两组患者门静脉开放后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情况及术后情况。结果:T3时P组患者CI、SVR明显高于C组,PAP明显低于C组(p 0.05)。结论:远隔肢体缺血预处理对肝移植患者心脏有保护作用,减少心脏不良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肢体缺血预处理 心肌保护 缺血–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肢体远隔缺血预适应联合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承 《吉林医学》 CAS 2023年第10期2800-2802,共3页
目的:探讨肢体远隔缺血预适应(LRIC)联合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NDACI)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凝血纤溶指标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收治的NDACI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3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32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照组入院4.5h... 目的:探讨肢体远隔缺血预适应(LRIC)联合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NDACI)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凝血纤溶指标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收治的NDACI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3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32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照组入院4.5h内予以注射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LRIC干预,持续干预7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炎症因子水平、凝血纤溶指标和近期预后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75%,与对照组8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样蛋白(SAA)水平和纤维蛋白原(Fbg)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计学意义(P<0.05)。治疗30 d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Rankin修订量表(mR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颅内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计学意义(P<0.05)。结论:LRIC联合早期溶栓治疗可以降低NDACI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凝血功能,使患者获得良好的近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早期溶栓 肢体缺血适应 炎症 凝血纤溶 近期预后
下载PDF
非侵袭性远端肢体缺血后适应操作时间的临床观察及应用比较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静 边海英 杨帆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35期159-160,共2页
目的为了探索非侵袭性远端肢体缺血后适应操作时间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0月到本科室诊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非侵袭性远端肢体IPC方式治疗,其中,对照组选... 目的为了探索非侵袭性远端肢体缺血后适应操作时间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0月到本科室诊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非侵袭性远端肢体IPC方式治疗,其中,对照组选择时间在输液结束后2 h内进行治疗,实验组选择时间在输液结束后4 h进行治疗,记录患者入院时以及经过治疗14 d后的NIHSS评分,并观察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14 d后,实验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过程中,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选择时间在输液结束后4 h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同时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非侵袭性肢体缺血 缺血适应
下载PDF
远隔肢体缺血预适应护理对神经外科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作用研究
17
作者 孙家蓉 万婷 +2 位作者 熊丽莎 朱美连 刘啟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第30期26-28,共3页
目的研究远隔肢体缺血预适应护理对神经外科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11月收治的82例神经外科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红黄双色球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1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措施干预,试验组在... 目的研究远隔肢体缺血预适应护理对神经外科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11月收治的82例神经外科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红黄双色球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1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措施干预,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组基础上加用远隔肢体缺血预适应护理。比较2组干预前后的肌张力、肢体功能、自理能力、认知功能。结果治疗后,相比对照组的肌张力,试验组显著更优(P<0.05)。治疗后,相比对照组的肢体功能,试验组显著更优(P<0.05)。干预后2组进食、穿衣、步行、如厕、个人卫生评分均显著提高,相比对照组,试验组显著更高(P<0.05)。2组干预前注意与集中、执行功能、语言、视结构技能、抽象思维、计算、定向力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均显著提高,相比对照组,试验组显著更高(P<0.05)。结论应用远隔肢体缺血预适应护理对神经外科偏瘫患者进行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肌张力、肢体功能、自理能力、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缺血适应护理 偏瘫 神经外科 功能恢复
下载PDF
远端缺血适应结合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足下垂患者康复的影响
18
作者 王露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3年第3期159-162,共4页
目的分析远端缺血适应训练结合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足下垂患者的作用。方法将天津北大医疗海洋石油医院神经内科2022年1月至2022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脑卒中足下垂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方式护理,研究组40例在常... 目的分析远端缺血适应训练结合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足下垂患者的作用。方法将天津北大医疗海洋石油医院神经内科2022年1月至2022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脑卒中足下垂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方式护理,研究组4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远端缺血适应训练结合综合康复护理。结果研究组情绪干预、体征监测、吸痰护理、饮食干预、运动干预、远端缺血适应训练、机体功能康复、心理康复等方面护理措施执行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接受干预3个月后,神经功能NIHS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自理能力ADL评分均显著提升(P<0.05),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SF-36量表8个维度评分均显著提升(P<0.05),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干预前关节屈曲活动度均受限且接近(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3个月后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研究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7.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5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脑卒中足下垂患者予以远端缺血适应训练结合综合康复护理,可以产生显著效果,有助于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关节屈曲活动度、提升生活质量。该方法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适应 综合康复护理 脑卒中 足下垂 康复
下载PDF
无创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在行PCI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
19
作者 焦蕾蕾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第5期385-387,共3页
冠心病好发于老年人群,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即无症状性冠心病,部分患者可表现为心绞痛、心悸、呼吸急促等[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重要手段,能够提高患者生存率,但介入... 冠心病好发于老年人群,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即无症状性冠心病,部分患者可表现为心绞痛、心悸、呼吸急促等[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重要手段,能够提高患者生存率,但介入操作可造成心肌再灌注损伤;同时介入治疗时需大量应用碘海醇等对比剂,对肾小管上皮细胞产生毒性作用,导致肾脏功能损伤[2-3]。因此,介入治疗前需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减轻心肌再灌注,改善患者肾功能。无创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指对远离心脏的肢体进行多次短暂的缺血处理,以激发患者对肢体远端的保护机制。本研究将其应用于行PCI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观察对其心肌及肾脏的保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肢体缺血预处理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冠心病
下载PDF
远隔缺血预适应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脑保护作用
20
作者 谭念 《内科》 2023年第5期415-418,426,共5页
目的探讨远隔缺血预适应训练(RIPC)对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的脑保护作用。方法将86例I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RIPC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RIPC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RIPC,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目的探讨远隔缺血预适应训练(RIPC)对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的脑保护作用。方法将86例I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RIPC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RIPC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RIPC,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脑梗死体积、上肢功能、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和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结果治疗6个月后,RIPC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脑梗死体积、Fue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UE)评分、Wolf运动功能评价量表(WMFT)评分、血清NGF水平、血清BDNF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3个月后和治疗6个月后,RIPC组的NIHSS评分、脑梗死体积均低/小于对照组,FMA-UE评分、WMFT评分、血清BDNF水平、血清N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脑梗死体积、FMA-UE评分、WMFT评分、血清BDNF水平、血清NGF水平的分组与时间均有交互效应(均P<0.05)。结论RIPC可上调IS患者血清BDNF和NGF的表达,减轻神经功能缺损,减小脑梗死体积,改善上肢功能,是一种有效的脑保护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适应训练 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功能缺损 脑梗死 上肢功能 脑保护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生长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