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5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完全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对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恢复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1
作者 张军明 张戈 陈劲强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32期57-60,65,共5页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对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恢复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上饶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对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恢复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上饶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癌D2根治术,观察组患者采用完全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根治效果、术后恢复情况、应激反应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C反应蛋白(CRP)]、肿瘤监测指标[胃蛋白酶原1(PG1)、胃泌素17(G-17)、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结果两组的淋巴结清扫数量、远切端与肿瘤距离、近切端与肿瘤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下床时间、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观察组的MDA水平高于对照组,SOD、NO、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观察组的PG1水平高于对照组,G-17、HIF-1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全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能显著提高进展期胃癌患者的恢复速度,减轻患者炎症应激反应,更好地改善肿瘤指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胃癌 完全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 腹腔镜辅助下胃癌d2根治术 术后恢复 应激反应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下D2根治术治疗远端胃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2
作者 刘明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57-0060,共4页
手术治疗远端胃癌是近年来研究的重点。对于远端胃癌患者,将应用腹腔镜辅助下D2根治术进行治疗,探讨其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试验者为我院收治的远端胃癌患者,患者人数为80例,研究开始时间为2021年06月,结束时间为2022年06月,根据不同的... 手术治疗远端胃癌是近年来研究的重点。对于远端胃癌患者,将应用腹腔镜辅助下D2根治术进行治疗,探讨其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试验者为我院收治的远端胃癌患者,患者人数为80例,研究开始时间为2021年06月,结束时间为2022年06月,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对其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纳入40例患者,采取传统开腹手术为其实施治疗,观察组纳入40例患者,采取腹腔镜辅助下D2根治术为其实施治疗。就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评定结果、并发症评定结果、生活质量评定结果予以比较。结果 实施不同治疗方案后,经对手术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即术中出血量结果、手术时间结果、排气时间结果、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结果值呈更低趋势(P<0.05);经对并发症指标进行统计,观察组表现为更低情况(P<0.05);经对生活质量手术进行统计,观察组各项结果只呈更高趋势(P<0.05)。结论 对于远端胃癌患者,采取腹腔镜辅助下D2根治术的方式,可改善患者手术情况,促进其尽快康复出院,提高生存质量,安全性较高,值得今后大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d2根治术 胃癌 并发症 生存质量
下载PDF
腹腔镜下D2根治术联合CME对局部进展期胃癌术后腹腔游离癌细胞检出率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永坤 彭朝阳 +2 位作者 贾亚鹏 王虔 刘耿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2期2224-2229,共6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D2根治术联合完整系膜切除术(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CME)对局部进展期胃癌腹腔游离癌细胞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06月至2022年06月于医院住院治疗的128例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临床资料,将64例实施...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D2根治术联合完整系膜切除术(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CME)对局部进展期胃癌腹腔游离癌细胞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06月至2022年06月于医院住院治疗的128例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临床资料,将64例实施腹腔镜下D2根治术的患者纳入对照组,64例实施腹腔镜下D2根治术联合CME的患者纳入研究组。记录两组手术、住院及并发症情况,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评定生活质量。分别于腹腔镜探查后和肿瘤切除后收集腹腔冲洗液,应用细胞学检查检测腹腔游离癌细胞。术后随访1年,记录总生存期(OS)及无进展生存期(PFS)情况。结果:研究组淋巴结清扫总数及阳性淋巴结数量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比较,研究组术后腹腔游离癌细胞阳性率显著降低(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GQOLI-74评分均显著增加,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腹腔感染/积液、胃排空障碍、肠梗阻、吻合口瘘、胰瘘、淋巴漏发生率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年PFS率和OS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D2根治术联合CME有利于彻底清除局部进展期胃癌淋巴结,减少术后复发,促进术后康复,且不增加腹腔游离癌细胞脱落和手术并发症风险,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进展期胃癌 腹腔镜下d2根治术 完整系膜切除术 腹腔游离癌细胞 预后
下载PDF
术前术后癌胚抗原差值对胃癌患者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后复发的影响
4
作者 卢云锋 王志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6期2958-2961,共4页
目的分析术前、术后癌胚抗原(CEA)差值对胃癌患者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LADG)后复发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分析,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接受LADG治疗的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2 a,根据2 a内复发情况分为... 目的分析术前、术后癌胚抗原(CEA)差值对胃癌患者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LADG)后复发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分析,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接受LADG治疗的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2 a,根据2 a内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术前1 d、术后1个月血清CEA水平,并计算其差值,分析CEA差值对胃癌患者LADG术后复发的影响。结果110例胃癌患者LADG术后2 a复发41例(37.27%);复发组TNM分期Ⅲ期患者占比高于未复发者(P<0.05);两组患者术前CE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术后CEA、CEA差值高于未复发组(P<0.05);经点二列相关性分析,CEA差值与胃癌患者LADG术后复发呈负相关(r=-0.369,P<0.01);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CEA差值预测LADG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15,具有一定预测价值。结论胃癌患者LADG术后复发情况与术前、术后血清CEA差值存在密切关系,术前、术后血清CEA差值对患者术后复发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 癌胚抗原 复发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干预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5
作者 李宁 屈冰 +1 位作者 刘芳 李东艳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5期1663-1666,1670,共5页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干预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依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80例胃癌患者分为常规组(n=38)和加速康复组(n=42),两组患者均接受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治疗,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干预,加速康复组患者接...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干预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依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80例胃癌患者分为常规组(n=38)和加速康复组(n=42),两组患者均接受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治疗,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干预,加速康复组患者接受加速康复外科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指标、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加速康复组患者初次肠鸣音恢复时间、初次经口进食时间、初次下床活动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EORTC QLQ-C30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加速康复组患者SDS、SA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EORTC QLQ-C30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速康复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14%,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的2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加速康复外科干预可加快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康复进程,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加速康复外科干预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健康教育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6
作者 刘永芳 张欢 李玉佳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4年第4期84-87,共4页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1月—10月收治的90例进行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将2022年1月—5月开展健康教育护理路径之前收治的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22年6...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1月—10月收治的90例进行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将2022年1月—5月开展健康教育护理路径之前收治的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22年6月—10月开展健康教育护理路径之后收治的4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将患者分为术前、术后、出院前三个阶段,应用健康教育护理路径对患者进行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健康知识知晓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焦虑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出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健康教育知晓率、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健康教育护理路径可以减轻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患者的焦虑情绪,改善患者和家属的遵医行为,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护理路径 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 胃肠功能 健康知识
下载PDF
改良加固缝合方式在远端胃癌根治术毕Ⅱ联合Brown吻合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7
作者 付振保 李权 卢通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6期475-478,共4页
探讨改良加固缝合方式在远端胃癌根治术毕Ⅱ联合Brown吻合中的应用价值。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86例行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毕Ⅱ联合Brown吻合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45例采用改良加固缝合方式,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包... 探讨改良加固缝合方式在远端胃癌根治术毕Ⅱ联合Brown吻合中的应用价值。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86例行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毕Ⅱ联合Brown吻合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45例采用改良加固缝合方式,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包埋加固缝合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生存质量等指标。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消化道重建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流质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1 d白细胞增加值分别为(5.14±0.92)×10^(9)/L、(7.08±0.98)×10^(9)/L,术后2 d镇痛药使用次数分别为(1.17±0.76)次、(1.63±1.18)次,住院时间分别为(9.22±1.49)d、(10.81±1.58)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7 d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67%、26.83%,术后6月总蛋白下降值分别为(2.842±0.465)g/L、(3.585±0.542)g/L,术后6月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33%、36.5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6月Visick分级、生存质量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PNI指数分别为(39.84±4.72)、(44.25±4.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端胃癌根治术毕Ⅱ联合Brown吻合中,改良加固缝合方式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和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身体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胃癌根治术 毕Ⅱ联合Brown吻合 改良加固缝合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与开腹D2胃癌根治术对老年进展期胃癌患者的疗效探讨
8
作者 张智 于朋涛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20期6-9,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与开腹D2胃癌根治术对老年进展期胃癌患者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100例老年进展期胃癌患者,按照住院号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开展开腹D2胃癌根治术治疗)和观察组(50例,开展腹腔镜辅助D2胃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与开腹D2胃癌根治术对老年进展期胃癌患者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100例老年进展期胃癌患者,按照住院号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开展开腹D2胃癌根治术治疗)和观察组(50例,开展腹腔镜辅助D2胃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炎性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干扰素-γ(IFN-γ)、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215.89±24.20)ml少于对照组的(346.45±26.24)ml,手术时间(212.31±24.45)min、住院时间(10.44±4.23)d、首次下床活动时间(3.09±1.01)d、首次肛门排气时间(2.89±0.80)d短于对照组的(257.81±25.81)min、(14.35±4.23)d、(4.94±1.21)d、(4.25±1.21)d,VAS评分(2.69±0.84)分低于对照组的(4.75±1.22)分,差异化显著(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8.00%高于对照组的86.00%,差异化显著(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的16.00%,差异化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TNF-α(133.24±9.33)ng/ml、IL-6(362.48±18.04)pg/ml低于对照组的(171.95±9.22)ng/ml、(409.16±18.42)pg/ml,差异化显著(P<0.05);两组IFN-γ、TGF-β比较差异均衡(P>0.05)。结论老年进展期胃癌患者行腹腔镜辅助D2胃癌根治术治疗,能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恢复效果,利于并发症的减少,促进患者疾病更快康复,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d2胃癌根治术 开腹 老年进展期胃癌 效果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Roux-en-Y吻合术与毕Ⅱ式吻合术用于远端胃癌根治术中消化道重建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
9
作者 闵震宇 《大医生》 2024年第17期18-21,共4页
目的比较远端胃癌根治术中应用腹腔镜辅助Roux-en-Y吻合术与毕Ⅱ式吻合术进行消化道重建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3月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比较远端胃癌根治术中应用腹腔镜辅助Roux-en-Y吻合术与毕Ⅱ式吻合术进行消化道重建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3月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毕Ⅱ式吻合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Roux-en-Y吻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营养指标、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活质量量表(EORTC QLQ-C30)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更短(均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和下床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和总蛋白(TP)水平均升高,BMI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Hb、ALB和TP水平均更高(均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EORTC QLQ-C30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更高(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毕Ⅱ式吻合术相比,远端胃癌根治术中应用腹腔镜辅助Roux-en-Y吻合术能更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还能有效改善营养状况与提高生活质量,且术后1年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根治术 ROUX-EN-Y吻合 毕Ⅱ式吻合 消化道重建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癌D2根治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宽 李俊东 赵迎威 《哈尔滨医药》 2023年第1期61-63,共3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癌D2根治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86例胃癌患者病历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均行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癌D2根除术,根据术后早期并发症是否发生分为无并发症组及并发症组,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手术相关指...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癌D2根治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86例胃癌患者病历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均行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癌D2根除术,根据术后早期并发症是否发生分为无并发症组及并发症组,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手术相关指标,行单因素分析术后早期并发症影响因素,并将有统计学差异指标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行多因素分析,以明确术后早期并发症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86例行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癌D2根除术患者术后早期发生并发症例数为12例,发生率13.95%;两组性别、年龄、BMI、ASA分期、肿瘤大小、肿瘤方位、分化情况、浸润深度、手术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淋巴结转移、手术时间及医师手术经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并发症、淋巴结转移及医师手术经验为术后早期并发症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癌D2根治术后早期并发症独立影响为合并症、淋巴结转移及医师手术经验,故尤需重视胃癌合并症及淋巴结转移患者,且由具有丰富手术经验医师实施操作,有助于降低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d2根治术 腹腔镜 并发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分析及腹腔镜D2根治术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临床疗效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孟祥勇 陈志国 +2 位作者 王梓义 杨佳 陈文生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41-1046,共6页
目的 探究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腹腔镜D2根治术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404例早期胃癌患... 目的 探究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腹腔镜D2根治术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404例早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腹腔镜组(271例)和ESD组(133例)。比较不同临床特征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早期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因素;统计符合ESD绝对适应证和扩大适应证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Kaplan-Meier法比较早期胃癌患者ESD与腹腔镜D2根治术的远期疗效;采用分层回归分析探索早期胃癌患者手术方式与远期疗效间的关系。结果 404例早期胃癌患者中,淋巴结转移率为12.38%(50/40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溃疡、肿瘤病理类型、病理分化程度等7个临床特征与淋巴结转移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化程度为低分化、肿瘤浸润深度为SM是影响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404例患者总体生存率为96.29%(389/404),腹腔镜组生存率(96.31%)与ESD组生存率(96.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符合ESD绝对适应证而行腹腔镜D2根治术与ESD治疗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96.00%和96.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符合ESD扩大适应证而行腹腔镜D2根治术与ESD治疗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94.74%和9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分层回归分析调整病变大小、病理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等临床特征后,早期胃癌患者手术方式与远期疗效依然相关(β=1.173,P=0.003)。结论 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与早期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符合ESD绝对适应证和扩大适应证患者行腹腔镜D2根治术与ESD治疗的效果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淋巴结转移 腹腔镜d2根治术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下载PDF
达芬奇机器人系统与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近期疗效比较
12
作者 殷永芳 谢建明 +3 位作者 杨佳宾 柴宁辉 丁海翔 严志龙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20期2188-2190,共3页
目的比较达芬奇机器人系统与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1月至2024年2月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胃窦、胃角癌患者200例,均择期行远端胃癌根治术。其中98例患者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治疗,为机器人组;另102... 目的比较达芬奇机器人系统与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1月至2024年2月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胃窦、胃角癌患者200例,均择期行远端胃癌根治术。其中98例患者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治疗,为机器人组;另102例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为腹腔镜手术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腹腔镜组比较,机器人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较短,但手术费用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机器人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腹腔镜组(2.04%比8.82%,P<0.05)。结论针对胃癌患者实施远端胃癌根治术,相较于腹腔镜手术,采用达芬奇机器人系统手术的出血量少,术后患者恢复排气时间短,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胃癌根治术 机器人系统 腹腔镜
下载PDF
毕Ⅱ式联合Braun与单纯毕Ⅱ式吻合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13
作者 何凡 陈德飞 +2 位作者 杨福宇 唐成林 钱昆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28-36,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BillrothⅡ式与BillrothⅡ式联合Braun吻合重建术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VIP、万方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等,收集国内外公开发表关于两种消化道重建方式在腹腔镜... 目的系统评价BillrothⅡ式与BillrothⅡ式联合Braun吻合重建术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VIP、万方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等,收集国内外公开发表关于两种消化道重建方式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中比较的临床应用研究。检索时限为2000年1月至2022年10月。对纳入的临床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及数量提取,并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符合标准的研究,共148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中使用单纯BillrothⅡ式吻合手术时间及消化道重建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但使用BillrothⅡ联合Braun吻合住院时间短、近期总并发症少、远期反流性疾病少、远期营养状况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淋巴结清扫数量、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及部分短期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中,与单纯BillrothⅡ吻合相比,应用BillrothⅡ式联合Braun重建消化道,虽延长手术时间并增加术中出血量,但能减少患者术后近、远期并发症,减少术后住院时间,改善患者远期营养状况,临床应用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胃癌根治术 BillrothⅡ式吻合 BillrothⅡ联合Braun吻合 META分析
下载PDF
不同吻合术在行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4
作者 孙启强 陈永安 吴思懿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10期104-107,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同吻合术在行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laparoscopic distal radical gastrectomy,LDRG)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于福鼎市医院行LDRG的5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9例与对照组29例。对照组... 目的 探讨不同吻合术在行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laparoscopic distal radical gastrectomy,LDRG)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于福鼎市医院行LDRG的5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9例与对照组29例。对照组术后接受Roux-en-Y吻合术,观察组患者术后接受非离断Roux-en-Y吻合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2组手术时间、吻合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ROUX淤滞综合征(ROUX stasis syndrome,RSS)发生率为3.45%,低于对照组的27.59%(P<0.05);2组吻合口出血、胃食管反流、吻合口溃疡、吻合口瘘、腹腔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患者各项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高于术前,且术后观察组各项SF-36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LDRG患者术后采用非离断Rouxen-Y吻合术可降低患者排气时间,降低RSS的发生率,同时不会增加其他并发症发生,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ROUX-EN-Y吻合术 非离断Roux-en-Y吻合术 手术指标 并发症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后不同方式吻合对术后胃食管反流的影响对比研究
15
作者 李军宏 王志军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8期102-104,共3页
目的研究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后使用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吻合对术后胃食管反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68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两组患者进行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观察组(n=35)患者进行Uncut Roux-e... 目的研究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后使用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吻合对术后胃食管反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68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两组患者进行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观察组(n=35)患者进行Uncut Roux-en-Y吻合,对照组(n=33)患者进行B-Ⅱ+Braun吻合。观察两组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术后胃食管反流情况、术后营养状态以及术后产生胆汁反流、吻合口瘘、创面感染、残胃炎的患者例数。结果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GerdQ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后Uncut Roux-en-Y吻合的疗效较好,可以改善患者术后胃食管反流、营养状态,且并发症也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根治术 腹腔镜 B-Ⅱ+Braun吻合 UncutRoux-en-Y吻合 胃食管反流
下载PDF
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为指导的前移护理对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癌D2根治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岳珊珊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2期202-205,共4页
目的:观察以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为指导的前移护理对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癌D2根治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3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接受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癌D2根治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观察以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为指导的前移护理对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癌D2根治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3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接受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癌D2根治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FTS组,每组各5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FTS组采用以FTS理念为指导的前移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FTS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52、8.918、12.917,P<0.05)。FTS组首次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47、5.602、2.993,P<0.05)。术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均有所下降,FTS组患者术后1周VAS、SDS及SA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04、9.730、11.499,P<0.05)。FTS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26,P<0.05)。结论:以FTS理念为指导的前移护理应用于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癌D2根治术患者,可以加快其术后恢复,减少患者不良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前移护理 腹腔镜辅助下胃癌d2根治术
下载PDF
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中非离断Roux-en-Y吻合治疗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肿瘤因子水平的临床疗效
17
作者 万玉峰 宋扬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0期3084-3088,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中非离断Roux-en-Y吻合治疗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肿瘤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12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A组和治疗B组,每组60例。治疗A组... 目的探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中非离断Roux-en-Y吻合治疗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肿瘤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12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A组和治疗B组,每组60例。治疗A组进行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Bill-rothⅡ+Braun吻合治疗,治疗B组进行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非离断Roux-en-Y吻合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干预后的术中及术后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年胃镜检查情况、术后生活质量、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及糖类抗原125(CA125)]及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白细胞计数(WBC)]。结果两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长、胃管留置时长、进流食时长、引流管留置时长、术后住院时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总健康状况、功能领域、症状领域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治疗A组出现食物潴留18例,残胃炎17例,胆汁反流1例,总发生率为60.00%(36/60);治疗B组出现食物潴留5例,残胃炎4例,胆汁反流0例,总发生率为15.00%(9/60)。两组术后1年胃镜检查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92,P<0.05)。两组术后CEA、CYFRA21-1及CA125水平均低于术前,且治疗B组CEA、CYFRA21-1及CA125水平均低于治疗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IL-6、CRP水平及WBC均高于术前,且治疗B组IL-6、CRP水平及WBC均低于治疗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纳入患者在治疗后均无严重不良并发症。治疗A组出现腹腔感染1例,腹腔出血2例,吻合口狭窄1例,十二指肠残端漏3例,其不良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1.67%(7/60);治疗B组出现腹腔感染3例,腹腔出血0例,吻合口狭窄1例,十二指肠残端漏1例,其不良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8.33%(5/60)。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0,P>0.05)。结论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非离断Roux-en-Y吻合治疗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可减轻炎症因子水平,降低不良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非离断Roux-en-Y吻合 胃癌 血清肿瘤因子 癌胚抗原
下载PDF
经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治疗对老年胃癌患者机体炎症及预后的影响
18
作者 林琪煌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3期27-30,共4页
目的:研讨经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治疗对老年胃癌患者机体炎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3年1月经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诊治的老年胃癌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做组别划分,对照组(n=40)接受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n=40)接... 目的:研讨经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治疗对老年胃癌患者机体炎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3年1月经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诊治的老年胃癌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做组别划分,对照组(n=40)接受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n=40)接受经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处理。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基础指标、并发症、胃蛋白酶原Ⅰ(PGⅠ)、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9-9(CA 19-9)、糖类抗原125(CA125)]及机体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血沉(ESR)]。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及术后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血清CA125与CA19-9检测值相较于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GⅠ检测值相较于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观察组机体炎症指标(CRP、PCT与ESR)检测值相较于对照组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发生并发症的患者总占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用于老年胃癌患者的治疗近期效果较好,相比传统开腹手术能够更有效减轻机体炎症,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并且并发症也较少,手术安全性相对更有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经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机体炎症 预后
下载PDF
改良BillrothⅡ+Brown吻合与U-RY吻合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19
作者 任乐华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8期3384-3387,共4页
目的对比改良BillrothⅡ+Brown吻合与U-RY吻合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4月于信阳市肿瘤医院肿瘤外科行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的123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吻合术式分为两组,将61例采用U-R... 目的对比改良BillrothⅡ+Brown吻合与U-RY吻合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4月于信阳市肿瘤医院肿瘤外科行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的123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吻合术式分为两组,将61例采用U-RY吻合术的患者归为U-RY吻合组,62例采用改良BillrothⅡ+Brown吻合术的患者纳入改良BillrothⅡ+Brown吻合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改良BillrothⅡ+Brown吻合组住院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较U-RY吻合组短(P<0.05)。两组患者术后1 a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BillrothⅡ+Brown吻合组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U-RY吻合组(P<0.05)。结论与U-RY吻合术相比,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中采用改良BillrothⅡ+Brown吻合的效果更好,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降低远期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改良BillrothⅡ+Brown吻合 U-RY吻合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术对肿瘤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分析
20
作者 蒋辉 詹刚 +4 位作者 周骏 杨瑞 李中虎 杨凯 孙炜玮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9-273,共5页
目的:探究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对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胃泌素-17(gastrin-17,G-17)、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及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etastasis-associated in colon ... 目的:探究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对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胃泌素-17(gastrin-17,G-17)、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及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etastasis-associated in colon cancer-1,MACC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21年11月在中部战区总医院进行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的患者110例进行临床及随访研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腹腔镜组及开腹组,每组55例。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血清PG、G-17、HIF-1α及MACC1水平,以及生存情况差异。结果:腹腔镜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腹腔镜组患者血清PGⅠ水平明显高于开腹组(P<0.05),G-17、HIF-1α及MACC1水平低于开腹组(P<0.05)。术后早期,腹腔镜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开腹组(5.45%vs.20.00%)(P<0.05)。腹腔镜组术后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0.91%、80.00%、78.18%,开腹组术后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7.27%、74.55%、70.91%,死亡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rank检验腹腔镜组及开腹组治疗的患者生存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效果及安全性较好,可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康复,改善患者PG、G-17、HIF-1α及MACC1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胃癌 胃癌d2根治术 腹腔镜 胃蛋白酶原 胃泌素-17 低氧诱导因子-1Α 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