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远红外波频仪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周宇 张少波 张金成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7-12,共6页
为探究远红外波频技术对水稻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龙粳31为供试水稻品种开展远红外波频技术在水稻生产上应用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2022年和2023年远红外波频处理的水稻平均分蘖率为210.70%,较对照高11.4个百分点;远红外波频处理... 为探究远红外波频技术对水稻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龙粳31为供试水稻品种开展远红外波频技术在水稻生产上应用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2022年和2023年远红外波频处理的水稻平均分蘖率为210.70%,较对照高11.4个百分点;远红外波频处理的水稻平均株高分别为35.10 cm(分蘖期)、78.25 cm(孕穗期)、93.45 cm(齐穗期)、94.30 cm(成熟期),均高于同时期的对照;远红外波频的平均产量为621.7 kg·(667 m^(2))^(-1),较对照处理增产13.9 kg·(667 m^(2))^(-1),增产率达2.29%。远红外波频处理主要是通过远红外波频提高分蘖数继而提高有效穗数,增加水稻穗粒数和提高结实率获得增产。远红外波频处理水稻平均糙米率83.6%、平均精米率75.75%、平均整精米率75.60%,均高于对照;远红外波频处理水稻的平均直链淀粉为18.8%,略高于对照,远红外波频的平均食味值为81.0分,高于对照0.5分。远红外波频处理的土壤平均有机质为39.60 g·kg^(-1)、平均碱解氮为136.25 mg·kg^(-1)、平均有效磷为39.57 mg·kg^(-1),平均速效钾为127.56 mg·kg^(-1),均高于常规对照;远红外波频处理的土壤平均pH6.39,低于常规对照。因此,在水稻生产中利用远红外波频仪能够明显提高水稻产量、品质和土壤养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远红外波频技术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