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纹理对称变换的蔓延生长半色调图像算法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啸 史瑞芝 +1 位作者 孙冰 黎达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15年第5期602-607,共6页
半色调算法又称加网算法,是印前RIP处理中的一项核心技术,它基于计算机图像的可视化方法。原稿数据通过一定预处理后传输到RIP计算机服务器内进行加网解释,获得半色调图像后,才可用于制版输出。基于计算机图像可视化方法,在传统数字半... 半色调算法又称加网算法,是印前RIP处理中的一项核心技术,它基于计算机图像的可视化方法。原稿数据通过一定预处理后传输到RIP计算机服务器内进行加网解释,获得半色调图像后,才可用于制版输出。基于计算机图像可视化方法,在传统数字半色调技术的基础上,利用模板法设计了一种蔓延生长半色调模型。首先提出了模型半色调原理,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本半色调单元和等级变量梯尺。通过半色调图像域模型的建立和局部结构搭建的分析,文章设计了实验,并利用灰度渐变的图像加网,生成了该模型下的半色调图像。实验证明,利用文章构建的模型加网,能够生成由单色构成的、色彩区域分明的、远视距观看的广告画、海报、招贴画等半色调屏幕原稿,克服了传统艺术加网小批量、低效率生产模式的缺陷,实现了艺术加网图像的大批量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理对称变换 蔓延生长 半色调图像算法 远视距 基本半色调单元
下载PDF
传统山水画创造艺术美的规律 被引量:1
2
作者 叶柳城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41-42,共2页
中国传统山水画透视,采用散点透视法、移动视点、远视距、俯视,不受时空局限,据画面构图需要,可以灵活发挥主观能动性,随意安排景物,以达到艺术创造美之规律。
关键词 山水画 艺术美 移动视点 远视距 俯视 平视 仰视 中国画 散点透视法 画面构图
下载PDF
中国山水画透视现象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立华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43-45,共3页
中国山水画作为中国画中最有代表性的组成部分,汇聚了中国画最主要和最精华的技巧和理论,其中透视理论独具特色。它决定了中国画的构图方法和基本面目,是中国画理论中的基本部分。本文创举了中国山水画的不同构图形式,力求从理论上... 中国山水画作为中国画中最有代表性的组成部分,汇聚了中国画最主要和最精华的技巧和理论,其中透视理论独具特色。它决定了中国画的构图方法和基本面目,是中国画理论中的基本部分。本文创举了中国山水画的不同构图形式,力求从理论上对中国山水画的表现方法进行探究,从而揭示中国画透视方法的不凡之处及其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山水画 移动视点 散点透视 透视方法 远视距 焦点透视 中国画家 透视法 透视变化
下载PDF
观众厅建筑的基本要求
4
作者 李布白 《艺术科技》 1997年第3期31-41,共11页
关键词 观众厅 控制角 地面升起 座席 楼座 设计规范 剧场建筑 远视距 歌剧院 混响时间
下载PDF
浅议山水画空间表现方法
5
作者 黄方遒 《国画家》 2009年第2期72-73,共2页
北宋郭熙提出了"三远"的观点,成为中国山水画创作的一个理论支柱。"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原之色,有明有晦。高远之势突兀,深... 北宋郭熙提出了"三远"的观点,成为中国山水画创作的一个理论支柱。"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原之色,有明有晦。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原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其人物之在三远也,高远者明了,深远者细碎,平远者冲淡;明了者不短,细碎者不长,冲淡者不大。此三远也。"这是关于三远的原文。三远法是对中国山水画构成二维空间表现的理解,中国传统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透视有很大的差异,表现在山水画中常采用"多视点"、"高视点"和"远视距"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画 多视点 假山 以大观小 远视距 界画 工笔画 画法 多点透视 近景 全景式构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