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2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作晚稻不同播期下钵苗摆栽及毯苗机插效果对比
1
作者 江立斌 王志刚 +4 位作者 王琴霞 张仙平 朱伟君 秦叶波 王宏辉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0-113,共4页
为提高水稻生产效率及连作晚稻单产,开展连作晚稻不同播栽期下钵苗摆栽及毯苗机插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同期播种下钵苗秧苗素质要好于毯苗;相同播栽期下,与毯苗机插相比,钵苗摆栽的播齐历期缩短,齐穗期提前,但全生育期基本一致,钵苗摆栽... 为提高水稻生产效率及连作晚稻单产,开展连作晚稻不同播栽期下钵苗摆栽及毯苗机插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同期播种下钵苗秧苗素质要好于毯苗;相同播栽期下,与毯苗机插相比,钵苗摆栽的播齐历期缩短,齐穗期提前,但全生育期基本一致,钵苗摆栽的产量明显高于毯苗机插,平均增产150 kg/667 m^(2)左右;同一育插秧方式下,随着播栽期的推迟,结实率降低,产量先增加后降低,均以B2处理(7月2日播种、7月30移栽)的产量最高,且钵苗摆栽要比毯苗机插耐迟播迟栽。结合温岭当地的生产实际,连作晚稻要高产,应在立秋前完成移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作晚稻 钵苗摆栽 毯苗机插 秧苗素质 产量
下载PDF
缓释肥一次性机插侧深施肥条件下优质籼型连作晚稻品种筛选试验 被引量:1
2
作者 盛含嫣 倪日群 李文浩 《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4期808-811,共4页
为筛选出适宜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双季稻区种植,并适应缓释肥一次性机插侧深施肥条件的优质籼型连作晚稻品种,于2021年开展了8个优质籼型水稻品种作连作晚稻机插的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泰两优217、泰两优1332、华浙优261田间综合性状及... 为筛选出适宜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双季稻区种植,并适应缓释肥一次性机插侧深施肥条件的优质籼型连作晚稻品种,于2021年开展了8个优质籼型水稻品种作连作晚稻机插的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泰两优217、泰两优1332、华浙优261田间综合性状及产量表现较好,野香优莉丝和泰两优1332的稻米品质较好,以上4个品种适合在瑞安双季稻区作连作晚稻机插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作晚稻 缓释肥 机插测深施肥
下载PDF
甬优1540在金华地区作机插连作晚稻高产栽培技术
3
作者 赵永良 施佳炜 +2 位作者 金丽 徐晶晶 李珊 《园艺与种苗》 CAS 2023年第1期79-80,共2页
为了做好晚稻新品种的高产配套栽培工作,充分发挥品种的高产潜力,文中对甬优1540作机插连作晚稻的高产示范表现情况及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相关研究,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双季稻区规模种粮农户实现高产高效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甬优1540 连作晚稻 特征特性 高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连作晚稻改良基质稀播大苗育秧技术
4
作者 孙雄彪 周建霞 +2 位作者 虞涛 王孔俭 陈丽平 《福建稻麦科技》 2023年第2期15-19,共5页
为推进水稻机插和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2007年以来浙江金华市武义县开始了水稻工厂化育秧,节本增效明显。总结了武义县育秧基地一套以“改良基质”、“稀播”、“温室叠盘”、“大苗机插”为主要特点的连作晚稻集中育秧技术。
关键词 连作晚稻 改良基质 稀播 温室叠盘 大苗机插
下载PDF
机插连作晚稻品种筛选及其生育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马义虎 杨祥田 +2 位作者 杨子峰 何贤彪 林采舜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8-62,共5页
为筛选出适宜机插技术的连作晚稻主栽品种,推广连作晚稻机插技术,选择代表不同熟期和类型的10个水稻品种,进行大田机插筛选试验,考察了秧苗素质、生育期、茎蘖成穗率、收获指数、经济性状、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甬优538的产量最高,其... 为筛选出适宜机插技术的连作晚稻主栽品种,推广连作晚稻机插技术,选择代表不同熟期和类型的10个水稻品种,进行大田机插筛选试验,考察了秧苗素质、生育期、茎蘖成穗率、收获指数、经济性状、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甬优538的产量最高,其次为甬优2640,台早733产量最低;甬优538、甬优2640全生育期均较对照甬优9号缩短2 d,齐穗期提早6 d,生物产量与收获指数均较高,可作为该地区连作晚稻机插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机插 连作晚稻 品种 筛选 生育特性
下载PDF
鄱阳湖区优质早籼稻连作晚稻双季直播无公害保优高产栽培模式 被引量:7
6
作者 熊春梅 王修慧 +3 位作者 李浩元 袁明凌 金爱华 阮萍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12期32-33,共2页
结合鄱阳湖区的气候条件及土壤特征,提出了鄱阳湖区优质早籼稻连作晚稻双季直播无公害保优高产栽培模式。
关键词 早籼稻 连作晚稻 双季直播 鄱阳湖区 优质 高产栽培
下载PDF
鄱阳湖区早籼稻连作晚稻双季直播高产栽培可行性与技术探讨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修慧 李浩元 +2 位作者 赵业功 熊春梅 李园华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92-93,95,共3页
通过对早籼稻及连作晚稻直播栽培最早播种期及临界播种期的温度条件、气象灾害、早籼稻直播栽培生长期内积温分析,阐述了鄱阳湖区早籼稻连作晚稻双季直播栽培的可行性,并介绍了在鄱阳湖区早籼稻连作晚稻双季直播的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鄱阳湖区 早籼稻 连作晚稻 双季直播 高产栽培
下载PDF
浙江省连作晚稻产量水平及其种植差异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张玉屏 朱德峰 +3 位作者 林贤青 陈惠哲 金武昌 吴树业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81-484,共4页
2008年调查了浙江省余姚市、瑞安市和衢州市衢江区连作晚稻,主要品种有宁3-88、协优92和天优华占。栽插方式主要为抛秧、机插和手插3种方式,按不同产量水平选取代表样点,调查和测定不同产量水平的产量结构,共123个调查点。结果表明:晚... 2008年调查了浙江省余姚市、瑞安市和衢州市衢江区连作晚稻,主要品种有宁3-88、协优92和天优华占。栽插方式主要为抛秧、机插和手插3种方式,按不同产量水平选取代表样点,调查和测定不同产量水平的产量结构,共123个调查点。结果表明:晚稻平均单产为445.2 kg/667m2,最高产量和最低产量差异超过300kg/667m2,有效穗数和穗实粒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移栽稻提高产量应保证足穗和结实率;抛秧应提高每穗实粒数;机插秧则应在保证穗数的基础上,提高千粒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作晚稻 产量 种植 浙江
下载PDF
双季连作晚稻免耕抛秧氮钾肥施用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吴建富 潘晓华 石庆华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3-47,共5页
研究了不同氮钾施用量对免耕抛秧双季连作晚稻的产量效应。研究表明,增施氮肥可以促进分蘖的发生和叶面积的扩展,增加单位面积的有效穗数,但成穗率下降;增施钾肥可适当提高单位面积的有效穗数和成穗率;各施氮处理水稻根系活力和剑叶叶... 研究了不同氮钾施用量对免耕抛秧双季连作晚稻的产量效应。研究表明,增施氮肥可以促进分蘖的发生和叶面积的扩展,增加单位面积的有效穗数,但成穗率下降;增施钾肥可适当提高单位面积的有效穗数和成穗率;各施氮处理水稻根系活力和剑叶叶绿素含量均明显高于无氮处理;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水稻干物质的积累量增加,而收获指数减少;等氮条件,增施钾肥对水稻干物质的积累基本没有影响,但提高了氮肥的吸收利用率;氮肥的吸收利用率开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至中氮处理达最大值,氮肥的生理利用率和农学利用率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氮(N)、钾(K2O)肥用量分别为150 kg/hm2和160 kg/hm2时,免耕抛秧稻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连作晚稻 免耕抛秧 氮钾肥料 施肥技术
下载PDF
2011年异常气候对鄱阳湖区双季直播早籼稻连作晚稻的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8
10
作者 廖冬如 王修慧 +3 位作者 李浩元 李迈生 邱任华 王晓明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28-30,共3页
通过对鄱阳湖区2011年直播早稻、晚稻生产情况的抽样调查,分析了鄱阳湖区2011年异常气候特征及其对早稻、晚稻双季直播高产栽培的危害,并根据鄱阳湖区的气候特点提出了一些相应的防范对策。
关键词 早籼稻连作晚稻 双季直播 高产栽培 鄱阳湖区 异常气候 气象灾害
下载PDF
秸秆全量还田下连作晚稻不同栽培方式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闫川 范天云 +4 位作者 郑学强 阮关海 陈珊宇 徐彬彬 洪晓富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0-84,共5页
应用早稻秸秆全量还田和连作晚稻轻简化栽培技术是当前发展新型农作制度和质量效益型农业的重要措施。此研究对早稻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连作晚稻手移栽、机插和抛秧3种栽培方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连作晚稻手移栽栽培方式产量最高,机插次... 应用早稻秸秆全量还田和连作晚稻轻简化栽培技术是当前发展新型农作制度和质量效益型农业的重要措施。此研究对早稻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连作晚稻手移栽、机插和抛秧3种栽培方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连作晚稻手移栽栽培方式产量最高,机插次之,抛秧的产量最低。但手移栽栽培方式的产量与机插处理的差异不显著,但二者均与抛秧栽培方式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与手移栽处理相比,机插处理抽穗期、成熟期、抽穗至成熟期的干物质含量均相近,且手移栽与机插栽培方式抽穗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抛秧。秸秆还田降低了3种稻作方式的有效分蘖数,抛秧处理的差异最大。此外,与手移栽和抛秧相比,机插栽培方式显著节本省工。综合来看,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机插稻表现高产稳产、省工节本,是浙江省双季稻区值得推广的栽培方式,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全量还田 栽培方式 连作晚稻
下载PDF
连作晚稻无土基质育秧机插效果 被引量:10
12
作者 胡润 王佳佳 +2 位作者 秦叶波 王子民 欧阳由男 《中国稻米》 2013年第4期103-105,共3页
连作晚稻机插要取得成功育秧是难点。为明确不同育秧基质对机插连作晚稻盘育秧苗素质、栽后水稻植株长势及成熟期产量的影响,以武育粳7号为试验材料,在田间进行了不同育秧基质育秧效果的试验。结果表明,用"国瑞"无土基质所育... 连作晚稻机插要取得成功育秧是难点。为明确不同育秧基质对机插连作晚稻盘育秧苗素质、栽后水稻植株长势及成熟期产量的影响,以武育粳7号为试验材料,在田间进行了不同育秧基质育秧效果的试验。结果表明,用"国瑞"无土基质所育秧苗素质好,根系发达,机插后植伤轻,能使武育粳7号提早返青分蘖,改善群体茎蘖质量;相比营养土育秧和田泥育秧,用"国瑞"无土基质育秧机插水稻有效穗数增加8.97%、19.65%,每穗总粒数增加6.29%、11.68%,最终理论产量提高14.53%、27.25%,实际产量提高13.60%、26.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作晚稻 无土基质 机插
下载PDF
优质早籼连作晚稻直播应用技术初探 被引量:4
13
作者 郑伟 朱献丰 +1 位作者 潘可可 金喜春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早籼稻 直播技术 连作晚稻 轻型栽培
下载PDF
浙江省连作晚稻产量差异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玉屏 陈惠哲 +4 位作者 周爱珠 金武昌 周正春 朱佰明 朱德峰 《中国稻米》 2008年第4期43-45,共3页
2007年,在浙江省省衢州市衢江区、余姚市等6个市县乡选取225个取样点调查当地连作晚稻主栽品种的产量。按不同产量水平选取代表样点,调查和测定不同产量水平的产量结构;分析和明确导致产量差异的主要产量构成因子差异,为生产上提高水稻... 2007年,在浙江省省衢州市衢江区、余姚市等6个市县乡选取225个取样点调查当地连作晚稻主栽品种的产量。按不同产量水平选取代表样点,调查和测定不同产量水平的产量结构;分析和明确导致产量差异的主要产量构成因子差异,为生产上提高水稻单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作晚稻 产量差异 栽培技术
下载PDF
机插密度对连作晚稻“甬优6号”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春赞 赖联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4期1484-1485,共2页
[目的]研究机插密度对连作杂交晚稻"甬优6号"产量的影响,明确其合理的群体起点,为连作稻区晚季杂交稻机插技术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插秧机设计的行株距规格,设栽插丛数为12万、15万、18万、21万和24万丛/hm25个处理... [目的]研究机插密度对连作杂交晚稻"甬优6号"产量的影响,明确其合理的群体起点,为连作稻区晚季杂交稻机插技术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插秧机设计的行株距规格,设栽插丛数为12万、15万、18万、21万和24万丛/hm25个处理,采用小区重复试验,对产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随着机插密度的增加,单位面积最高苗数、有效穗增加,穗粒数减少,成穗率降低;机插密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增产增效。[结论]"甬优6号"在温州地区作连作晚稻种植,机插密度以21万丛/hm2左右,每丛插2.5~3.5本较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作晚稻 机插 密度 产量
下载PDF
甬优系列杂交水稻作连作晚稻栽培试验初报 被引量:7
16
作者 黄根元 张求军 +4 位作者 林百合 李方勇 陈燕华 张勇 鲍汉科 《浙江农业科学》 2011年第4期820-822,共3页
甬优系列杂交水稻在象山作连作晚稻机插栽培,只要适时播种,及时早插,仍能发挥其较强的杂交优势和增产潜力。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甬优系列 连作晚稻 机插栽培
下载PDF
连作晚稻机插秧化学调控试验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建民 孙健 +1 位作者 章玲芬 张海东 《浙江农业科学》 2010年第2期315-318,共4页
连作晚稻机插秧化学调控试验结果表明,多效唑药剂浓度与苗高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按机插移栽对秧苗的综合要求,连作晚稻秧苗秧龄20d的用50mg·L-1多效唑处理、25d的用100~200mg·L-1多效唑处理效果较佳。
关键词 连作晚稻 机插秧 化学调控
下载PDF
连作晚稻秀水134秧苗喷施多效唑对机插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应武 戈长水 +3 位作者 俞祥群 韩尧平 刘叶君 王姣阳 《中国种业》 2012年第12期53-55,共3页
对不同播种量秀水134秧苗喷施不同浓度多效唑,并进行大田机插试验,研究总结了秀水134作为杭州市连作晚稻应用的可行性。
关键词 连作晚稻 播种量 多效唑 机插
下载PDF
连作晚稻机插品种对比试验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建民 孙健 +2 位作者 吴龙根 王斌 章玲芬 《上海农业科技》 2011年第4期32-34,共3页
为筛选适合连作茬口和机插栽培要求的最佳品种,对当前宁波市连作晚稻主要栽培品种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宁81"表现出秧苗素质好、高产、生育期适中、耐肥性较好、分蘖能力较强、植株稍高、穗大粒多、抗倒性较好等特点,... 为筛选适合连作茬口和机插栽培要求的最佳品种,对当前宁波市连作晚稻主要栽培品种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宁81"表现出秧苗素质好、高产、生育期适中、耐肥性较好、分蘖能力较强、植株稍高、穗大粒多、抗倒性较好等特点,可取代"甬粳18",作为今后机插连作晚稻常规当家品种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作晚稻 机插 品种 对比试验
下载PDF
连作晚稻施用硅元素肥料效果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章玲芬 张佳丽 王斌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11期21-21,共1页
连作晚稻施用硅元素肥料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连作晚稻施用硅元素肥料不但有利于其前期营养生长,而且能较好地促进其产量的形成;在施用时间上,作基肥要好于追肥。
关键词 连作晚稻 硅元素肥料 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