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连作棉田施用生物炭对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88
1
作者 顾美英 刘洪亮 +3 位作者 李志强 刘晓伟 唐光木 徐万里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4128-4138,共11页
【目的】研究生物炭处理对新疆连作棉田土壤养分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为农业废弃物的合理利用和防治棉花连作障碍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方法】在大田覆膜滴灌栽培条件下,测定土壤养分含量,并采用常规培养法,结合Biolog微平板技术... 【目的】研究生物炭处理对新疆连作棉田土壤养分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为农业废弃物的合理利用和防治棉花连作障碍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方法】在大田覆膜滴灌栽培条件下,测定土壤养分含量,并采用常规培养法,结合Biolog微平板技术对连作棉田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可培养微生物、生理菌群数量和碳源利用进行分析,研究施用生物炭对新疆石河子垦区灰漠土和风沙土土壤养分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灰漠土试验分别设生物炭+常规NPK施肥(BC+CK)和常规NPK施肥(CK)两种,生物炭施用量22.5 t·hm-2;风沙土设低量生物炭+常规NPK施肥(BC1+CK)、高量生物炭+常规NPK施肥(BC2+CK)和常规NPK施肥(CK)3种,低量生物炭施用量22.5 t·hm-2,高量生物炭施用量45 t·hm-2。【结果】施用生物炭对新疆连作棉田根际和非根际土壤pH和养分有一定的影响。和常规施肥相比,灰漠土pH降低或差异不显著,风沙土则显著升高。有机质含量两组灰漠土根际土壤分别增加36.1%和7.9%,非根际土壤分别增加32.8%和15.4%;风沙土低量生物炭和高量生物炭根际土壤分别增加63.6%和295.1%,非根际土壤分别增加93.5%和108.8%。灰漠土其余养分含量规律不明显,风沙土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有增加趋势,速效氮含量降低。施用生物炭对新疆连作棉田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数量有提升作用,风沙土作用效果好于灰漠土。两组灰漠土根际土壤细菌数量分别提高2.2%和72.1%,真菌数量分别提高80.0%和83.3%;风沙土低量和高量生物炭处理细菌数量分别提高16.1%和35.7%,真菌数量均提高了300.0%。同时施用生物炭提高了灰漠土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纤维素分解菌和自生固氮菌的数量,但亚硝化细菌数量有降低趋势;风沙土根际和非根际土壤5类生理菌群的数量均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表明,施用生物炭土壤微生物活性差异不显著或显著提升,但风沙土根际土壤微生物的作用效果好于非根际土壤;根际土壤Shannon指数有升高趋势。【结论】总体而言,施用生物炭能提高新疆灰漠土和风沙土连作棉田根际土壤养分和微生物多样性,且风沙土的改良效果好于灰漠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养分 微生物多样性 biolog微平板技术 连作棉田 新疆
下载PDF
生防链霉菌配施棉秆炭对连作棉田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马云艳 徐万里 +2 位作者 唐光木 顾美英 薛泉宏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00-409,共10页
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长期连作能引起棉花土壤微生态的失衡、土传病害加重、进而导致产量和品质的下降,影响棉花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以连作棉田土壤为研究对象,进行室内培养试验,在施用生防放线菌黄三素链霉菌(Streptomyces flavotric... 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长期连作能引起棉花土壤微生态的失衡、土传病害加重、进而导致产量和品质的下降,影响棉花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以连作棉田土壤为研究对象,进行室内培养试验,在施用生防放线菌黄三素链霉菌(Streptomyces flavotricini)的基础上添加不同量的棉秆炭[0 g·kg^(-1)(CK)、25.0 g·kg^(-1)、50.0 g·kg^(-1)、100.0 g·kg^(-1)],采用微生物计数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的方法,研究两者配施对连作棉田土壤中生防菌数量、微生物数量和种类的影响,为棉花黄萎病的生物防治提供新的思路。研究结果表明:(1)生防放线菌配施棉秆炭对连作棉田土壤中微生物区系有显著的影响。与单施生防放线菌菌剂的处理相比,两者配施显著增加了土壤中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其中配施25.0 g·kg-1棉秆炭处理使土壤中细菌/真菌数量比(B/F)、放线菌/真菌数量比(A/F)分别增加了5 271.2%和30.8%(P<0.05)。(2)土壤中生防放线菌数量随着棉秆炭施用量增加而显著增加,配施100.0 g·kg^(-1)棉秆炭处理显著增加了2 672.8%(P<0.05)。棉秆炭具有作为生防放线菌良好载体的潜力。(3)生防放线菌配施棉秆炭也改变了土壤中优势微生物的数量和比例,尤其提高了细菌中芽孢杆菌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100.0 g·kg^(-1)棉秆炭与菌剂配施使土壤中链霉菌的数量及比例显著高于对照,但降低了小单孢菌数量;增加了真菌中米曲梅、黑曲霉和木霉的数量,但使其所占比例降低。由此可以看出,生防放线菌配施棉秆炭能提高连作棉田土壤中生防放线菌的数量,增强生防菌制剂的防病促生作用,改善连作棉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在防控棉花连作障碍上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秆炭 生防放线菌 连作棉田 土壤微生物区系
下载PDF
塔里木河上游典型绿洲连作棉田土壤酶活性与其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贡璐 冉启洋 韩丽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42,共7页
以新疆塔里木河上游阿拉尔垦区连作棉田为典型样区,采集了0—20cm表层的不同年限连作棉田的土样,分析了5种土壤酶活性和7种土壤理化性质,并结合通径分析讨论了各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耕作年限棉田土壤酶活性和理化性质差异性... 以新疆塔里木河上游阿拉尔垦区连作棉田为典型样区,采集了0—20cm表层的不同年限连作棉田的土样,分析了5种土壤酶活性和7种土壤理化性质,并结合通径分析讨论了各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耕作年限棉田土壤酶活性和理化性质差异性显著。通径分析显示全氮是影响该地区土壤酶活性的直接主导因子,pH值对土壤酶活性存在极显著负效应。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以及土壤水分间接作用于土壤酶活性。土壤容重可能不是影响该地区土壤酶活性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酶 连作棉田 绿洲 塔里木河上游 通径分析
下载PDF
塔里木河上游连作棉田土壤脲酶动力学特征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杨翠萍 马勇刚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1-136,共6页
研究土壤酶学特征的变化对于探讨人类活动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以阿拉尔垦区4个不同连作年限棉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各连作年限棉田不同土层深度土壤脲酶活性、动力学以及土壤理化因子特征,研究了土壤酶动力学特征及其... 研究土壤酶学特征的变化对于探讨人类活动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以阿拉尔垦区4个不同连作年限棉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各连作年限棉田不同土层深度土壤脲酶活性、动力学以及土壤理化因子特征,研究了土壤酶动力学特征及其与理化因子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阿拉尔垦区不同连作年限棉田脲酶活性随土层深度逐渐减弱,随着连作年限增加,0—20cm土层土壤脲酶活性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20—50cm和50—80cm为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变化规律;4个不同年限棉田土壤脲酶活性依次为:20a棉田>15a棉田>10a棉田>5a棉田;各连作年限棉田脲酶酶促反应总趋势为随底物浓度增高反应初速度逐渐增大。5a,10a,15a,20a棉田V_9_(_(max)),V_(max)/Km值表现出明显的随年限增加而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而K_m值则显现出随连作年限增大脲酶与底物结合度越低的规律;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V_(max)与速效磷、土壤含水量正相关,与电导率负相关,K_m与各土壤理化因子相关性不大,V_(max)/Km与速效磷、土壤含水量、pH值均呈正相关关系。总之,土壤酶动力学特征受速效磷、土壤含水量、pH值和电导率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尔垦区 连作棉田 脲酶活性 脲酶动力学
下载PDF
北疆连作棉田施用生物炭对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志强 刘洪亮 +4 位作者 徐万里 刘晓伟 田玲枝 李君 吕军 《绿洲农业科学与工程》 2016年第4期31-37,共7页
采用大田试验和盆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北疆垦区灰漠土连作棉田施用生物炭对土壤养分变化和酶活性特征的影响,为农业废弃物的合理利用和防治棉花连作障碍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大田和盆栽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可降低北疆灰漠土... 采用大田试验和盆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北疆垦区灰漠土连作棉田施用生物炭对土壤养分变化和酶活性特征的影响,为农业废弃物的合理利用和防治棉花连作障碍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大田和盆栽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可降低北疆灰漠土容重,提高土壤呼吸强度,适量施用生物炭可增加土壤含水量,大量施用降低土壤含水量;施用生物炭可增加灰漠土土壤pH值、电导率、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镁的含量;大田试验表明施用生物炭可能减少土壤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含量,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大量施用生物炭能够增加土壤土壤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含量,并且随着施用量的增加有减少的趋势;大田和盆栽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增加土壤碱性磷酸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但是土壤脲酶的活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养分 酶活性 连作棉田 北疆
下载PDF
腐植酸铵对连作棉田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王永强 陈林 +1 位作者 银永安 王静 《新疆农垦科技》 2015年第8期44-47,共4页
本研究通过分析施用腐植酸铵肥对新疆地区连作棉田土壤微生物种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从而认识连作棉田土壤微生物特性对腐植酸铵肥的响应,以期明确微生物对环境质量变化的指示作用,从而为施用腐植酸铵肥料培肥土壤提供理... 本研究通过分析施用腐植酸铵肥对新疆地区连作棉田土壤微生物种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从而认识连作棉田土壤微生物特性对腐植酸铵肥的响应,以期明确微生物对环境质量变化的指示作用,从而为施用腐植酸铵肥料培肥土壤提供理论支撑。试验采用稀释平板计数法、氯仿熏蒸-K2SO4提取法和相关的酶测定法。结果表明,施用腐植酸铵肥可以显著提高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种群数量,提高最大比例分别为109%、100%和80.6%;施用腐植酸铵肥可以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提高最大比例分别为153%、200%和229%,且能显著增加棉田土壤蛋白酶、碱性磷酸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当腐植酸铵肥施用量为450 kg/hm2时,土壤的微生物活性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植酸铵 连作棉田 微生物 微生物量 酶活性
下载PDF
干旱地区棉田连作对土壤氮素含量及氮转化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何学敏 吕光辉 +2 位作者 秦璐 李岩 刘晓星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4-71,80,共9页
为研究干旱地区棉田不同连作年限对土壤氮素含量和氮转化速率的影响,选取新疆艾比湖流域内精河县托托乡和农五师91团0、1、5、10、20 a和30 a棉田为研究对象,以棉田连作下土壤理化性质变化为基础,结合土壤氮素含量和氮转化速率,定量研... 为研究干旱地区棉田不同连作年限对土壤氮素含量和氮转化速率的影响,选取新疆艾比湖流域内精河县托托乡和农五师91团0、1、5、10、20 a和30 a棉田为研究对象,以棉田连作下土壤理化性质变化为基础,结合土壤氮素含量和氮转化速率,定量研究了连作棉田土壤氮转化速率变化规律及生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旱区连作棉田土壤硝态氮为无机氮主要组成,不同连作年限中土壤硝化作用均能将铵态氮转化为硝态氮,年限间差异不显著且硝态氮总量普遍偏低(平均为5.56±0.28 mg·kg^(-1));土壤碱解氮含量均显著低于未开垦土壤,仅为对照样地的16.37%~28.40%(P<0.05),土壤铵态氮和亚硝态氮含量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逐渐达到动态平衡。(2)连作初期会降低土壤硝化和反硝化速率,连作10 a旱区棉田土壤硝化率和反硝化率均降到最低(分别为23.62±1.45μg·kg^(-1)·h^(-1)和5.673±4.632μg·kg^(-1)·h^(-1)),至连作后期显著增加。(3)土壤pH值对土壤硝化速率和反硝化速率的影响最大(总效应分别为0.5310和0.6516),土壤硝化率和反硝化率分别在土壤pH值达到阈值范围(8.37和8.01)时达到最大值(91.333μg·kg^(-1)·h^(-1))和最小值(19.271μg·kg^(-1)·h^(-1));土壤水分是影响反硝化作用的第二重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作棉田 氮素形态 氮转化速率 土壤PH值 土壤水分 干旱地区
下载PDF
南疆连作棉田几种有益细菌的动态变化规律 被引量:4
8
作者 龚明福 赵夏博 +3 位作者 郑贺云 孙红专 贺江舟 张利莉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05-510,共6页
通过稀释涂布平板法研究农一师二团和三团不同连作年限棉田土壤中好气性自生固氮菌、钾细菌、纤维素分解细菌、无机磷细菌、有机磷细菌等有益土壤细菌的总数分布,以探讨棉花连作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及土壤微生物对棉花生长的影响。结果表... 通过稀释涂布平板法研究农一师二团和三团不同连作年限棉田土壤中好气性自生固氮菌、钾细菌、纤维素分解细菌、无机磷细菌、有机磷细菌等有益土壤细菌的总数分布,以探讨棉花连作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及土壤微生物对棉花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细菌菌数均在花铃期达到最高,苗期最低,受耕作制度影响,播前期菌数较高。5种细菌菌数随棉花连作年限的增加没有表现出有规律的变化,受棉花连作影响较小。好气性自生固氮菌菌数在二团各生育期均比三团高,其他4种细菌在不同生育期变化各不相同。土壤有益细菌与土壤多种离子养分呈负相关,自生固氮菌与土壤全氮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作棉田 土壤微生物 有益细菌 南疆
原文传递
阿克苏垦区连作棉田土壤养分变化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卜东升 水涌 +1 位作者 张涛 陈玲 《新疆农业科技》 2017年第4期29-30,共2页
对连作0、1、2、5、10、15、20、25年8个不同连作年限的棉田土壤养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连作棉田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在连作1年后呈下降趋势;连作1-5年之间呈上升趋势,5-15年又呈下降趋势,15-25年又有上升趋势。连作棉田的速效... 对连作0、1、2、5、10、15、20、25年8个不同连作年限的棉田土壤养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连作棉田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在连作1年后呈下降趋势;连作1-5年之间呈上升趋势,5-15年又呈下降趋势,15-25年又有上升趋势。连作棉田的速效钾在连作5年时为第一次高峰,20年为第二次高峰,含量有起伏变化,但总的趋势是降低。连作土壤的微量元素中有效锰的变化不大,有效铁、铜、锌在连作5年到15年之间呈下降趋势,在15到25年之间呈上升趋势。整体来看,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以及微量元素中的有效锰、有效铁、有效铜、有效锌的含量都是在连作5年时较高,在连作5年之后都有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作棉田 土壤养分 变化
原文传递
长期秸秆还田和施用有机肥对连作棉田土壤化学性质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郭振威 李永山 +2 位作者 陈梦妮 范巧兰 王慧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77-186,共10页
为探究棉花秸秆还田和施用有机肥对连作棉田土壤化学性质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采用长期定位试验的方法,设置了氮磷化肥+秸秆清茬(NP)、氮磷化肥+秸秆还田(NPS)、氮磷化肥+有机肥(NPM)及氮磷化肥+秸秆还田+有机肥(NPSM)等4个处理,对不同... 为探究棉花秸秆还田和施用有机肥对连作棉田土壤化学性质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采用长期定位试验的方法,设置了氮磷化肥+秸秆清茬(NP)、氮磷化肥+秸秆还田(NPS)、氮磷化肥+有机肥(NPM)及氮磷化肥+秸秆还田+有机肥(NPSM)等4个处理,对不同处理在棉花不同生育期对土壤的化学性质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并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棉花秸秆还田和施用有机肥均可降低土壤pH,其中NPSM相比NP在各生育期分别显著降低了3.41%、1.86%、3.19%、2.60%;棉花秸秆还田和施用有机肥均可提高土壤的养分含量,其中NPSM比NP在各生育期对土壤中碱解氮含量显著增加140.63%~229.17%,速效钾含量显著增加35.86%~60.54%,有效磷含量显著增加146.92%~483.34%,有机质含量显著增加28.06%~63.07%。秸秆还田和施用有机肥均可增加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固氮菌和氨化细菌的数量,NPSM相比NP明显增加了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氨化细菌和固氮菌的数量,其中细菌的数量在不同时期增加了119.28%~177.21%;真菌数量增加了156.64%~233.42%;放线菌数量增加了107.40%~158.66%;固氮菌数量增加了95.23%~155.53%;氨化细菌数量增加了279.39%~357.29%,均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P<0.05)。因此,秸秆还田配施有机肥后可显著改善土壤性质,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及微生物数量,从而达到优化土壤结构、提升土壤肥力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有机肥 连作棉田 土壤化学性质 微生物
原文传递
呼图壁县不同连作年限棉田土壤理化性质变化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高文翠 杨卫君 +1 位作者 史春玲 陈磊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144-149,共6页
为探究长期连作对棉田土壤肥力变化的影响,以新疆呼图壁县膜下滴灌连作1、5、12、17年棉田为研究对象,采取棉田0~40 cm土壤,对其物理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评价了连作棉田土壤肥力的变化差异。在棉花长期连作条件下,... 为探究长期连作对棉田土壤肥力变化的影响,以新疆呼图壁县膜下滴灌连作1、5、12、17年棉田为研究对象,采取棉田0~40 cm土壤,对其物理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评价了连作棉田土壤肥力的变化差异。在棉花长期连作条件下,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及碱解氮均随连作年限延长逐渐增加,以连作17年时含量最高,其中土壤全氮在0~20 cm土层各年限之间差异显著(P<0.05);土壤全磷、全钾和碱解氮则在0~40 cm土层表现为在时间跨度较长的年限之间差异显著(P<0.05);土壤有机碳在连作5年时显著增加(P<0.05),连作12~17年时降低;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在0~20 cm土层随连作年限延长增加,均以连作17年含量最高,在20~40 cm土层连作12年后速效磷含量降低,连作5年后速效钾含量显著降低(P<0.05);土壤容重随连作年限延长及剖面深度增加而增加,不同连作年限间无显著差异;各连作年限棉田土壤的pH值、电导率均呈波动性变化趋势,连作5~12年时降低,连作12~17年时升高。长期膜下滴灌背景下,一定连作年限内可形成土壤全量养分积累,但也存在土壤速效养分释放受限含量降低趋势,则可能有导致肥料利用效率下降的风险。同时连作年限延长存在土壤紧实板硬,妨碍根系伸展,不利于棉花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作棉田 土壤理化性质 因子分析
下载PDF
石河子垦区连作膜下滴灌棉田盐渍化土壤盐分空间变异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未静 虎胆·吐马尔白 米力夏提·米那多拉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5-40,共6页
为探索长期连作膜下滴灌棉田积盐区盐分空间变异规律和空间分布特征。运用传统统计学与地统计学方法,结合ArcGIS10.2软件对主要积盐区的空间变异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土层深度的增加,50×50 m网格及基线加密的50×50 m网格... 为探索长期连作膜下滴灌棉田积盐区盐分空间变异规律和空间分布特征。运用传统统计学与地统计学方法,结合ArcGIS10.2软件对主要积盐区的空间变异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土层深度的增加,50×50 m网格及基线加密的50×50 m网格两种取样方式下土壤含盐率均增加,含盐率的变异性均增强;采用高斯模型对研究区土壤含盐率进行半方差函数模型拟合较好,各土层基台值均为正值,存在由采样误差、最小距离内的变异或随机和固有变异引起的正基底效应。该积盐区水平方向上,各土层含盐率整体由南向北递减,盐分主要积累在80~100 cm及100~120 cm土层内;垂直方向上,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含盐率呈递增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下滴灌 连作棉田 积盐区 土壤盐分 空间变异
下载PDF
长期棉花秸秆还田和施用有机肥对棉田土壤养分含量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郭振威 李永山 +5 位作者 王慧 陈梦妮 范巧兰 杨娜 席吉龙 张建诚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77-884,共8页
为探究长期棉花秸秆还田和施用有机肥对连作棉田土壤养分含量和酶活性的影响,本研究依托山西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始于2007年牛家凹棉花长期定位试验,设置了氮磷化肥+秸秆清茬(NP)、氮磷化肥+秸秆还田(NPS)、氮磷化肥+有机肥(NPM)及氮... 为探究长期棉花秸秆还田和施用有机肥对连作棉田土壤养分含量和酶活性的影响,本研究依托山西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始于2007年牛家凹棉花长期定位试验,设置了氮磷化肥+秸秆清茬(NP)、氮磷化肥+秸秆还田(NPS)、氮磷化肥+有机肥(NPM)及氮磷化肥+秸秆还田+有机肥(NPSM)共4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在棉花不同生育期对土壤养分含量和酶活性的影响,并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与处理NP相比,处理NPS、NPM和NPSM的棉花产量分别显著增加10.23%、11.10%和26.22%(P<0.05)。处理NPSM对土壤养分含量提升幅度最大,与同期处理NP相比,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钾和有效磷含量分别显著提高48.76%~60.18%、91.23%~112.18%、140.63%~229.17%、35.86%~60.54%和146.92%~483.34%(P<0.05),均达显著水平。同样,处理NPSM明显提高了土壤的酶活性,与同期的处理NP相比,土壤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分别显著提高118.50%~151.84%、76.81%~93.11%、30.53%~41.33%和83.41%~129.32%(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养分含量的增加会促进酶活性的提升。因此,长期秸秆还田配施有机肥后可显著提高连作棉田产量,增加土壤的养分含量,提升土壤中酶活性,从而达到优化土壤结构、提升土壤肥力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有机肥 连作棉田 养分含量 酶活性
下载PDF
耕作措施对新疆绿洲棉田土壤微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娟 韩春丽 +1 位作者 高旭梅 张旺锋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5期557-562,共6页
研究了新疆典型植棉区不同耕作措施对连作棉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酶活性的影响,旨在揭示连作棉田耕地质量的变化,以及为新疆棉区维持棉田高产、高效的土壤可持续生产能力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棉田长期连作,随着连作年限的延长,土... 研究了新疆典型植棉区不同耕作措施对连作棉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酶活性的影响,旨在揭示连作棉田耕地质量的变化,以及为新疆棉区维持棉田高产、高效的土壤可持续生产能力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棉田长期连作,随着连作年限的延长,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呈现出递增的趋势。长期连作的棉田经过水旱轮作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又能明显升高;而经深翻的处理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和酶活性在表层0~20cm土层有所下降,而在20—40cm土层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措施 连作棉田 土壤微生物量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膜下滴灌棉田盐分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未静 虎胆·吐马尔白 米力夏提·米那多拉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58-63,共6页
为探索长期连作膜下滴灌棉田盐分高值区土壤盐分空间分布特征,采用经典统计学方法,根据北疆连作膜下滴灌棉田生育期内2016、2017、2018年土壤盐分监测数据,分析了膜下滴灌棉田土壤盐分不同土壤剖面的积累及变化特征。结果证明该研究区... 为探索长期连作膜下滴灌棉田盐分高值区土壤盐分空间分布特征,采用经典统计学方法,根据北疆连作膜下滴灌棉田生育期内2016、2017、2018年土壤盐分监测数据,分析了膜下滴灌棉田土壤盐分不同土壤剖面的积累及变化特征。结果证明该研究区域内土壤含盐率逐年增大,且随时间推移,由非盐渍化土或轻度盐渍化土逐渐转化为中度盐渍化土,部分区域转化为重度盐渍化土,连续三年内各剖面土壤盐分均由北向南呈增大趋势;在水平方向上,盐分主要聚积在6、7、8剖面,垂直方向,0~20 cm土层土壤含盐率变化较大,土壤含盐率随土层的增加而增加,主要积累在80 cm以下土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下滴灌 连作棉田 土壤盐分 空间分布特征
下载PDF
连茬棉田长绒棉高产简易栽培技术的研究
16
作者 邱青山 李新裕 《塔里木农垦大学学报》 1993年第2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连作棉田 长绒棉 栽培
下载PDF
新疆南疆不同连作年限棉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海燕 贺江舟 +2 位作者 徐彪 龚明福 张利莉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89-695,共7页
通过传统培养和PCR-DGGE技术,分析了新疆南疆不同连作年限的棉田土壤微生物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土壤中细菌、真菌的数量、比例、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表现为先增加后下降,至连作15年时达到较低值,之后随着连作年限的继... 通过传统培养和PCR-DGGE技术,分析了新疆南疆不同连作年限的棉田土壤微生物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土壤中细菌、真菌的数量、比例、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表现为先增加后下降,至连作15年时达到较低值,之后随着连作年限的继续增加又表现为回升的趋势。细菌的种类数、优势种在不同连作年限的样品中的变化不明显,多样性指数变化幅度较小,群落结构变化不大;真菌的种类数、优势种在不同连作年限的土样中的变化较大,群落结构变化较大,随着连作时间的增加,优势种的种类趋于单一化,真菌的群落结构受到连作年限的影响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作棉田 土壤微生物 DGGE 生物多样性
原文传递
塔里木盆地北缘绿洲不同连作年限棉田土壤有机碳、无机碳含量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8
作者 赵晶晶 贡璐 +2 位作者 安申群 李杨梅 陈新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3373-3381,共9页
农田土壤碳库是土壤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易受人类活动调节且固碳减排潜力巨大,研究土壤有机碳、无机碳含量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有助于深入理解土壤生态过程,为全球碳收支平衡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本文以塔里木盆地北缘绿洲为靶区,分... 农田土壤碳库是土壤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易受人类活动调节且固碳减排潜力巨大,研究土壤有机碳、无机碳含量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有助于深入理解土壤生态过程,为全球碳收支平衡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本文以塔里木盆地北缘绿洲为靶区,分析土壤碳库特征,结合冗余分析、通径分析,探究土壤有机碳、无机碳含量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同一土层不同连作年限棉田土壤有机碳、无机碳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随连作年限增加,有机碳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而无机碳含量呈先减少后增加趋势;同一连作年限棉田不同土层土壤有机碳、无机碳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机碳含量均在0~20 cm层达到最大值,而无机碳含量均在20~50 cm层达到最大值.(2)通过冗余分析得出环境因子对土壤碳库特征影响的重要性排序为:磷酸酶活性>p H值>蔗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土壤含水量>脲酶活性>电导率;磷酸酶活性、p H值、蔗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全氮、速效磷、速效钾与土壤有机碳、无机碳含量呈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土壤含水量、脲酶活性与土壤有机碳、无机碳含量表现为显著相关(P<0.05).(3)通径分析表明,速效钾对有机碳含量直接作用显著,是影响有机碳含量的主要因素,而脲酶活性对无机碳含量直接作用显著,是影响无机碳含量的主要因素.干旱半干旱区土壤有机碳、无机碳含量研究是评价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碳的"源/汇"效应的基础数据,对研究全球碳收支平衡和陆地碳循环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碳含量 连作棉田 冗余分析 通径分析 塔里木盆地北缘
原文传递
新疆棉田土壤固氮菌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郑贺云 冯姝 +2 位作者 李超 赵夏博 龚明福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03-507,共5页
利用ERIC-PCR和16SrDNA全序列测定方法,研究了新疆棉田土壤中分离获得的58株固氮菌的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发育。采用平均连锁法(UPGMA)分析ERIC-PCR的聚类结果表明在Watson距离为0.65左右时可以将供试菌株分为9个大群。选取ERIC-PCR各群中... 利用ERIC-PCR和16SrDNA全序列测定方法,研究了新疆棉田土壤中分离获得的58株固氮菌的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发育。采用平均连锁法(UPGMA)分析ERIC-PCR的聚类结果表明在Watson距离为0.65左右时可以将供试菌株分为9个大群。选取ERIC-PCR各群中代表菌株进行16SrRNA全序列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这些菌株分别属于Enterobacter、Bacillus、Acinetobacter、Pseudomonas、Serratia和Yersinia6个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作棉田 固氮菌 ERIC-PCR 新疆 遗传多样性
原文传递
连作年限对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5
20
作者 李秀玲 吕光辉 何雪芬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3-97,共5页
以新疆北疆博乐市精河县托托乡连作5年、10年、15年、20年和30年的棉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对不同连作年限棉田土壤基本理化性状及酶活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棉花连作对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有较大影响,土壤pH、... 以新疆北疆博乐市精河县托托乡连作5年、10年、15年、20年和30年的棉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对不同连作年限棉田土壤基本理化性状及酶活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棉花连作对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有较大影响,土壤pH、有机质、全氮与四种土壤酶相关性较好,是影响酶活性的重要因子;随着连作年限增加,过氧化氢酶、蔗糖酶活性增强,磷酸酶、脲酶活性降低;不同种土壤酶随土层厚度的增加酶活性逐渐降低,并在三个土层中存在显著差异;棉田连作对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的影响有利也有弊,在评价土壤肥力状况方面,某些土壤酶可以作为土壤生化过程强度的较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酶活性 Pearson相关分析 棉田连作 托托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