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连厢搬演新证
1
作者
刘叙武
《文化遗产》
CSSCI
2021年第3期71-78,共8页
连厢搬演是清初人毛奇龄在《西河词话》中描述过的一种演剧方式,其特点是“带唱带演”,却也“舞者不唱,唱者不舞”,扮演人物者“随唱词作举止”,其实质是发展成熟期的肉傀儡戏。从舞台演出的角度看,连厢搬演已属于戏剧形态。它上承诸宫...
连厢搬演是清初人毛奇龄在《西河词话》中描述过的一种演剧方式,其特点是“带唱带演”,却也“舞者不唱,唱者不舞”,扮演人物者“随唱词作举止”,其实质是发展成熟期的肉傀儡戏。从舞台演出的角度看,连厢搬演已属于戏剧形态。它上承诸宫调、下启北曲杂剧,是从叙述体和代言体杂糅的说唱艺术演进为较为纯粹的代言体戏剧艺术的中间环节。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流传至今的传统戏剧孔剧的演出形式与毛奇龄所述连厢搬演体制高度一致,可作为连厢搬演确实存在的旁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厢搬演
连像
肉傀儡戏
诸宫调
北曲杂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连厢搬演渊源新考
被引量:
3
2
作者
黎国韬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7-65,共9页
据毛奇龄《西河词话》记载,金朝人曾创制过一种名叫"连厢搬演"的艺术样式,对元杂剧的形成产生过直接的影响。但对于此说,近世学者多持怀疑态度。然而,随着民间连厢表演艺术的被发现和被研究,毛氏说法中的真实成分却逐步显露...
据毛奇龄《西河词话》记载,金朝人曾创制过一种名叫"连厢搬演"的艺术样式,对元杂剧的形成产生过直接的影响。但对于此说,近世学者多持怀疑态度。然而,随着民间连厢表演艺术的被发现和被研究,毛氏说法中的真实成分却逐步显露出来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毛氏提到的连厢搬演在渊源上和《西厢搊弹词》、辽大乐、金清乐、宋清音等有关;同时,《西厢搊弹词》、辽大乐的"坐演"形态及金清乐、宋清音的"肉傀儡戏"表演性质又确有史实可征。这些线索的发现,从"渊源"的角度为毛奇龄的说法提供了较为有力的新佐证,从而也为探索元杂剧的形成提供了新的学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厢搬演
渊源
《西
厢
搊弹词》
辽大乐
金清乐
原文传递
肉傀儡表演的三个阶段——兼论北曲杂剧的最终形成
3
作者
刘叙武
《戏剧艺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4-86,共13页
肉傀儡表演据形态可分为嬗递发展的三期——百戏阶段、戏弄阶段、戏剧阶段。百戏阶段的肉傀儡表演仅装扮人物而不演故事,来源于佛教行像仪式,如今中国各地的抬(台)阁、芯子、飘色、肩膀戏等即其遗存;戏弄阶段的肉傀儡表演已具简单、滑...
肉傀儡表演据形态可分为嬗递发展的三期——百戏阶段、戏弄阶段、戏剧阶段。百戏阶段的肉傀儡表演仅装扮人物而不演故事,来源于佛教行像仪式,如今中国各地的抬(台)阁、芯子、飘色、肩膀戏等即其遗存;戏弄阶段的肉傀儡表演已具简单、滑稽情节,做动作者模仿傀儡,爨弄即此种肉傀儡表演;戏剧阶段的肉傀儡表演能够演述比较复杂的故事,与长篇说唱艺术如诸宫调、说唱词话结合,可向成熟戏曲演进。北曲杂剧最终形成时间约在公元1214至1224年间,地点在金都城开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傀儡
百戏
爨弄
连厢搬演
北曲杂剧
原文传递
元杂剧“坐演”形式渊源考——唐乐与元曲关系之一例
被引量:
2
4
作者
黎国韬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3-31,共9页
据《元刊杂剧三十种》记载,元杂剧存在着"坐演"的情况,这种特殊的表演形式可以溯源于唐代燕乐"坐部伎"的堂上坐奏。唐代坐部伎乐经由后晋传入辽国,成为辽国的"大乐";金灭辽后,辽大乐又转而传入金教坊之中...
据《元刊杂剧三十种》记载,元杂剧存在着"坐演"的情况,这种特殊的表演形式可以溯源于唐代燕乐"坐部伎"的堂上坐奏。唐代坐部伎乐经由后晋传入辽国,成为辽国的"大乐";金灭辽后,辽大乐又转而传入金教坊之中,并对当时的连厢搬演、坐台、坐排场演剧、《董西厢》等表演形式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元人杂剧的演出。由此可以发现唐乐影响元曲的一个重要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剧
坐演
连厢搬演
辽大乐
坐部伎
原文传递
试述泰国孔剧的艺术特色
5
作者
刘叙武
周睿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4-122,共9页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孔剧是泰国传统戏剧样式,专门演出史诗《拉玛坚》故事。孔剧以折子戏为主要演剧形式,实行脚色行当制,表演动作高度程式化,以本土腔调吟诵唱词,但"演"与"唱"...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孔剧是泰国传统戏剧样式,专门演出史诗《拉玛坚》故事。孔剧以折子戏为主要演剧形式,实行脚色行当制,表演动作高度程式化,以本土腔调吟诵唱词,但"演"与"唱"分属不同演员司职,其实质是发展成熟期的肉傀儡戏。目前孔剧有五种常见演出形态。孔剧同样"以歌舞演故事",也具备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等艺术特征,与中国戏曲不同的是,孔剧是以"舞"为本位的综合性表演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剧
折子戏
脚色行当
程式
肉傀儡
连厢搬演
原文传递
题名
连厢搬演新证
1
作者
刘叙武
机构
西南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文化遗产》
CSSCI
2021年第3期71-78,共8页
基金
西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论‘玉茗堂’派作家的戏曲史地位”(项目批准号:SWU1409322)
西南大学“雨僧学术计划”基本科研项目“宋金杂剧艺术体制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连厢搬演是清初人毛奇龄在《西河词话》中描述过的一种演剧方式,其特点是“带唱带演”,却也“舞者不唱,唱者不舞”,扮演人物者“随唱词作举止”,其实质是发展成熟期的肉傀儡戏。从舞台演出的角度看,连厢搬演已属于戏剧形态。它上承诸宫调、下启北曲杂剧,是从叙述体和代言体杂糅的说唱艺术演进为较为纯粹的代言体戏剧艺术的中间环节。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流传至今的传统戏剧孔剧的演出形式与毛奇龄所述连厢搬演体制高度一致,可作为连厢搬演确实存在的旁证。
关键词
连厢搬演
连像
肉傀儡戏
诸宫调
北曲杂剧
分类号
I207.3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连厢搬演渊源新考
被引量:
3
2
作者
黎国韬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岭南文化研究中心
中山大学中文系
出处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7-65,共9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汉唐戏剧新考"(批准号:12CZW04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汉唐戏剧新考"(批准号:11YJA751032)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据毛奇龄《西河词话》记载,金朝人曾创制过一种名叫"连厢搬演"的艺术样式,对元杂剧的形成产生过直接的影响。但对于此说,近世学者多持怀疑态度。然而,随着民间连厢表演艺术的被发现和被研究,毛氏说法中的真实成分却逐步显露出来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毛氏提到的连厢搬演在渊源上和《西厢搊弹词》、辽大乐、金清乐、宋清音等有关;同时,《西厢搊弹词》、辽大乐的"坐演"形态及金清乐、宋清音的"肉傀儡戏"表演性质又确有史实可征。这些线索的发现,从"渊源"的角度为毛奇龄的说法提供了较为有力的新佐证,从而也为探索元杂剧的形成提供了新的学术路径。
关键词
连厢搬演
渊源
《西
厢
搊弹词》
辽大乐
金清乐
Keywords
Lianxiang-Banyan
origin
Xi-Xiang-Zou-Tan-Ci
Da-Yue in the Liao Dynasty
Qing-Yue in the Jin Dynasty
分类号
J809.2 [艺术—戏剧戏曲]
原文传递
题名
肉傀儡表演的三个阶段——兼论北曲杂剧的最终形成
3
作者
刘叙武
机构
西南大学文学院
出处
《戏剧艺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4-86,共13页
文摘
肉傀儡表演据形态可分为嬗递发展的三期——百戏阶段、戏弄阶段、戏剧阶段。百戏阶段的肉傀儡表演仅装扮人物而不演故事,来源于佛教行像仪式,如今中国各地的抬(台)阁、芯子、飘色、肩膀戏等即其遗存;戏弄阶段的肉傀儡表演已具简单、滑稽情节,做动作者模仿傀儡,爨弄即此种肉傀儡表演;戏剧阶段的肉傀儡表演能够演述比较复杂的故事,与长篇说唱艺术如诸宫调、说唱词话结合,可向成熟戏曲演进。北曲杂剧最终形成时间约在公元1214至1224年间,地点在金都城开封。
关键词
肉傀儡
百戏
爨弄
连厢搬演
北曲杂剧
Keywords
body puppet
a hundred entertainment
Cuan Nong
Lian Xiang
Northern Zaju
分类号
J80 [艺术—戏剧戏曲]
原文传递
题名
元杂剧“坐演”形式渊源考——唐乐与元曲关系之一例
被引量:
2
4
作者
黎国韬
机构
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出处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3-31,共9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汉唐戏剧新考"(批准号:12CZW04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汉唐戏剧新考"(批准号:11YJA751032)
文摘
据《元刊杂剧三十种》记载,元杂剧存在着"坐演"的情况,这种特殊的表演形式可以溯源于唐代燕乐"坐部伎"的堂上坐奏。唐代坐部伎乐经由后晋传入辽国,成为辽国的"大乐";金灭辽后,辽大乐又转而传入金教坊之中,并对当时的连厢搬演、坐台、坐排场演剧、《董西厢》等表演形式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元人杂剧的演出。由此可以发现唐乐影响元曲的一个重要例证。
关键词
杂剧
坐演
连厢搬演
辽大乐
坐部伎
分类号
J80 [艺术—戏剧戏曲]
原文传递
题名
试述泰国孔剧的艺术特色
5
作者
刘叙武
周睿
机构
西南大学文学院
出处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4-122,共9页
文摘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孔剧是泰国传统戏剧样式,专门演出史诗《拉玛坚》故事。孔剧以折子戏为主要演剧形式,实行脚色行当制,表演动作高度程式化,以本土腔调吟诵唱词,但"演"与"唱"分属不同演员司职,其实质是发展成熟期的肉傀儡戏。目前孔剧有五种常见演出形态。孔剧同样"以歌舞演故事",也具备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等艺术特征,与中国戏曲不同的是,孔剧是以"舞"为本位的综合性表演艺术。
关键词
孔剧
折子戏
脚色行当
程式
肉傀儡
连厢搬演
Keywords
Thai Khon Opera
Performances of Single Scenes
Roles and Professions
Programmability
Reality-Puppet Show(Roukuilei)
Narrative via Song and Dance
分类号
J83 [艺术—戏剧戏曲]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连厢搬演新证
刘叙武
《文化遗产》
CSSCI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连厢搬演渊源新考
黎国韬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3
原文传递
3
肉傀儡表演的三个阶段——兼论北曲杂剧的最终形成
刘叙武
《戏剧艺术》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4
元杂剧“坐演”形式渊源考——唐乐与元曲关系之一例
黎国韬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2
原文传递
5
试述泰国孔剧的艺术特色
刘叙武
周睿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