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牡丹不同连栽年限对春季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
1
作者 蒋罗 余柏均 +6 位作者 肖玖金 刘光华 尚凯 高雅荣 鲁琴琴 刘梅 王洁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2-579,588,共9页
【目的】了解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不同连栽年限对春季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方法】以毗邻荒地(CK)为对照,大型土壤动物采用手捡法,中小型土壤动物采用干湿漏斗分离法,研究了牡丹连栽1 a(F1)、2 a(F2)、3 a(F3)和4 a(F4)后... 【目的】了解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不同连栽年限对春季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方法】以毗邻荒地(CK)为对照,大型土壤动物采用手捡法,中小型土壤动物采用干湿漏斗分离法,研究了牡丹连栽1 a(F1)、2 a(F2)、3 a(F3)和4 a(F4)后土壤动物群落特征。【结果】试验共捕获土壤动物190只,隶属于2门7纲15目31科,优势类群为蚰蜒目和蜈蚣目,与CK相比,牡丹种植整体上增加了土壤动物类群数,并随连栽年限的增加而呈现出抛物线的变化趋势,牡丹连栽3 a后(F3),土壤动物类群数和平均密度达到最高;同时,除第3年外,牡丹种植后降低了其余种植年的土壤动物密度。随着连栽年限的增加,土壤动物丰富度指数呈递增趋势,多样性指数呈抛物线的变化趋势,优势度指数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均匀度指数值波动较小。捕食性与杂食性土壤动物密度随连栽年限的增加均呈先递增后递减的趋势。【结论】牡丹种植在短期内有利于土壤动物群落发展,但在超过一定年限后,土壤动物群落会受到一定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连栽年限 土壤动物 群落特征
下载PDF
连栽对木麻黄人工林根际土壤古菌群落变化的影响
2
作者 张清旭 李建鹃 +6 位作者 王裕华 彭艳晖 王炎炎 郭玥 胡明玥 林文雄 吴则焰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6-117,共12页
[目的]探究连栽对木麻黄人工林根际土壤古菌群落变化的影响,为探明木麻黄连栽障碍机制提供基础理论依据。[方法]以3个不同连栽代数(第一代First continuous plantation,FCP;第二代Second continuous plantation,SCP;第三代Third continu... [目的]探究连栽对木麻黄人工林根际土壤古菌群落变化的影响,为探明木麻黄连栽障碍机制提供基础理论依据。[方法]以3个不同连栽代数(第一代First continuous plantation,FCP;第二代Second continuous plantation,SCP;第三代Third continuous plantation,TCP)的木麻黄人工林根际土壤为材料,以未种植木麻黄的天然乔木林根际土壤作为对照(CK),通过Illumina NovaSeq测序平台对古菌群落进行高通量测序。[结果]从3个不同连栽代数木麻黄人工林根际土壤和对照土壤中总共得到1 146 390条有效序列,以100%序列相似度聚类得到998 515个ASV。Alpha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所观察到的物种数和Chao1指数均随着连栽代数的增加呈现下降的趋势,而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_e均以FCP最高,TCP次之,SCP最低。Beta多样性分析、PCoA分析、UPGMA聚类分析和Anosim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连栽代数木麻黄根际土壤古菌群落物种多样性存在差异,但不同组间差异不显著。共检测到5个门,优势菌门为奇古菌门(Thaumarchaeota),且奇古菌门占比随着栽植代数的增加呈现下降的趋势,与对照相比,FCP、SCP、TCP分别下降了17.42%、50.97%、51.51%。古菌群落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奇古菌门与pH、全钾(TK)、全氮(TN)、全磷(TP)呈显著正相关,泉古菌门与速效磷(AP)和速效氮(AN)呈显著正相关,不同古菌群落与土壤理化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本研究证实了木麻黄人工林经过多代连续栽植后,根际土壤古菌群落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推测古菌群落结构失衡是导致土壤微生态失衡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结果为揭示木麻黄人工林连栽障碍形成的原因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栽障碍 木麻黄 高通量测序 根际 古菌群落
下载PDF
不同连栽代次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林丽珍 付军 +7 位作者 刘奇林 黄彩枝 王椿云 李苑 周艳玲 李子成 覃斯婕 安冰 《桉树科技》 2024年第1期14-19,共6页
为评价不同连栽代次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并对比其差异,为由于桉树连栽而引起的地力衰退和林分生产力下降提供参考。以广西国有派阳山林场不同连栽代次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各代次桉树人工林土壤化学性质差异,分析不同连栽代次桉树... 为评价不同连栽代次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并对比其差异,为由于桉树连栽而引起的地力衰退和林分生产力下降提供参考。以广西国有派阳山林场不同连栽代次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各代次桉树人工林土壤化学性质差异,分析不同连栽代次桉树人工林pH值、有机质含量等8个土壤化学性质指标差异,采用秩和比综合评价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优劣解距离法和熵值法5种方法进行土壤肥力综合评价,对比验证不同评价体系和模型,探讨长期高强度多代连栽对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评价方法土壤肥力综合评价结果一致,土壤肥力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连栽第2代>3代>1代>4代,秩和比综合评价法线性回归分析模型最佳。上层土壤肥力评价值明显高于下层土壤,连栽第4代林土壤质量等级明显下降,氮、磷和钾等养分处于亏缺、不平衡状态。桉树低中代次长期连栽一定程度上易引起土壤肥力退化,主要养分元素严重缺失,高强度、大面积的单一种植模式可持续性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连栽 土壤肥力评价
下载PDF
不同连栽代次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障碍因子分析
4
作者 林丽珍 付军 +7 位作者 刘奇林 黄彩枝 王椿云 李苑 周艳玲 李子成 覃斯婕 安冰 《桉树科技》 2024年第2期48-56,共9页
分析不同连栽代次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及其障碍因子,为桉树人工林种植方式和经营方式改良提供数据支撑。文章以广西国有派阳山林场不同连栽代次(1~4代)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监测其土壤pH值、有机质、大量元素及中微量元素等15个化学指标... 分析不同连栽代次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及其障碍因子,为桉树人工林种植方式和经营方式改良提供数据支撑。文章以广西国有派阳山林场不同连栽代次(1~4代)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监测其土壤pH值、有机质、大量元素及中微量元素等15个化学指标,采用分层聚类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引入土壤障碍因子诊断模型,分析桉树人工林不同连栽代次土壤肥力障碍因子。结果表明:土壤肥力障碍度在桉树连栽4代时最高,土壤肥力障碍度越高土壤肥力越低,障碍度合计值表现为连栽4代>连栽1代>连栽2代>连栽3代。从60个土壤化学性质指标中,提取出28个土壤障碍因子,其中轻度障碍因子17个,重度障碍因子11个。全氮和全钾含量在所有连栽代次中均为障碍因子,有机质、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在1代、2代和4代中均为障碍因子,p H值在连栽1代、3代和4代中均属重度障碍因子。桉树连栽1~4代的重度障碍因子分别为:1代为有效铁和p H值;2代为全磷、速效氮和速效钾;3代为pH值;4代为有效铁、速效氮、全磷、pH值和速效磷。因此,桉树不同连栽代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土壤肥力退化,大量元素和中微量元素养分等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连栽 土壤养分 土壤障碍因子 障碍度模型
下载PDF
多代连栽桉树人工林林下植被和土壤物理性状的变化 被引量:5
5
作者 王会利 吴秦展 +7 位作者 兰文明 陈晓龙 柯琴 王政烨 韦中绵 陈利军 吴立潮 曹继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共9页
【目的】林下植被抚育是桉树人工林的重要经营措施之一,研究多代连栽桉树人工林林下植被与土壤渗透性能等物理性状的变化为科学管理林下植被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调查不同连栽代次桉树人工林林下植被多样性和生物量、枯枝落叶现存量... 【目的】林下植被抚育是桉树人工林的重要经营措施之一,研究多代连栽桉树人工林林下植被与土壤渗透性能等物理性状的变化为科学管理林下植被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调查不同连栽代次桉树人工林林下植被多样性和生物量、枯枝落叶现存量、土壤容重、渗透性能等指标,分析了林下植被和土壤物理性状的变化。【结果】1)随着连栽代次的增加,桉树林下植被Margalef丰富度指数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种植前期对林下植被丰富度有促进作用,而Pielou均匀度指数表现出下降趋势,说明连栽导致林下植被种间的个体差异变大;2)随着连栽代次的增加,桉树林地土壤孔隙度、持水量、渗透性能和土壤蓄水量大致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而土壤容重变化趋势则相反,表明种植前期土壤物理性能不断得到改善,第4代是生产经营者需注重改善土壤物理状况的关键阶段;3)通过相关分析发现林下植被Margalef丰富度指数与毛管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呈显著正相关;林下植被生物量与容重呈显著负相关,与最大持水量和部分孔隙度指标呈现显著正相关;枯枝落叶现存量与总孔隙度、渗透性能指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土壤孔隙状况和持水性能受林下植被的影响更大,土壤渗透性能则主要受枯枝落叶现存量的影响;4)第3代桉树人工林林下植被生物量和枯枝落叶现存量分别达到4.98和8.84 t/hm^(2),最有利于土壤结构、孔隙度和渗透性能的改善。【结论】保留恢复林下植被与保留枯枝落叶是提高桉树人工林地力恢复能力、提高林地生产力的有效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连栽 林下植被 物理性状 相关性
下载PDF
杉木连栽氨氧化古菌群落结构与硝态氮含量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陈雯雯 王淑真 +1 位作者 姜宇杰 周垂帆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9-90,共12页
[目的]分析不同代数杉木林的土壤有效氮含量变化,探讨硝态氮与不同分类水平的氨氧化古菌(AOA)群落结构、多样性之间的联系,为人工林土壤氮素的有效性和杉木林土壤质量评估提供参考。[方法 ]在福建南平选取4个代数的杉木人工林,采用高通... [目的]分析不同代数杉木林的土壤有效氮含量变化,探讨硝态氮与不同分类水平的氨氧化古菌(AOA)群落结构、多样性之间的联系,为人工林土壤氮素的有效性和杉木林土壤质量评估提供参考。[方法 ]在福建南平选取4个代数的杉木人工林,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PCR扩增的amoA基因进行测定,运用Mantel_r相关分析、随机森林模型和偏最小二乘路径模型等分析方法研究不同代数的土壤有效氮含量与氨氧化古菌群落丰度、多样性之间的关系。[结果 ]随杉木连栽代数增加,硝态氮(NO_(3)^(-)-N)含量显著下降,铵态氮(NH_(4)^(+)-N)和微生物量氮(MBN)含量变化不明显。土壤酶活性、氨氧化古菌群落丰度与多样性总体呈降低趋势,土壤有效氮含量与氨氧化古菌群落以及酶活性之间联系密切,其中,氨氧化古菌丰度与多样性指数是影响硝态氮含量的最主要因素。[结论 ]随着连栽代数增加,氨氧化古菌群落的丰富度与多样性一定程度上降低,除第4代土壤脲酶和氨单加氧酶活性略有上升,土壤氮循环相关酶活性基本呈降低趋势,从而导致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降低,限制了杉木连栽林土壤氮素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地力衰退 硝态氮 氨氧化古菌 土壤酶 连栽代数
下载PDF
不同微生物处理对连栽木麻黄根际土壤的影响
7
作者 李建鹃 《林业勘察设计》 2023年第1期10-13,共4页
为研究微生物对连栽木麻黄根际土壤的影响,用芽孢杆菌、伯克氏菌、尖孢镰刀菌处理不同连栽代数土壤种植的盆栽木麻黄幼苗,探究盆栽木麻黄幼苗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芽孢杆菌处理后,盆栽木麻黄土壤... 为研究微生物对连栽木麻黄根际土壤的影响,用芽孢杆菌、伯克氏菌、尖孢镰刀菌处理不同连栽代数土壤种植的盆栽木麻黄幼苗,探究盆栽木麻黄幼苗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芽孢杆菌处理后,盆栽木麻黄土壤全效养分和pH值变化不明显,速效养分含量明显提高,特别是速效磷在3种土壤中含量分别提高87.34%、101.06%、248.00%,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群落多样性均明显提高;伯克氏菌处理后,盆栽木麻黄根际土壤碱解氮含量3个代次的变化分别为增加133.90%、降低8.33%、增加28.81%,速效磷含量3个代次分别提高145.86%、81.94%、248.00%,土壤理化性质有所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提高;镰刀菌处理后,盆栽木麻黄3个代次全磷和全钾均有明显下降趋势,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呈上升趋势,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群落多样性也有所提高。综上所述,3种处理在一定时间内均能够初步改善木麻黄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缓解木麻黄的连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麻黄 连栽 芽孢杆菌 伯克氏菌 镰刀菌
下载PDF
连栽第1和第2代杉木人工林养分循环的比较 被引量:58
8
作者 田大伦 沈燕 +3 位作者 康文星 项文化 闫文德 邓湘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5025-5032,共8页
森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过程之一,直接影响着森林的生产力,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林地的肥力水平,而且人工林连栽地力衰退和生产力下降现象普遍存在,寻求杉木林连栽两代杉木人工林养分循环差异与连栽林分生产力下... 森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过程之一,直接影响着森林的生产力,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林地的肥力水平,而且人工林连栽地力衰退和生产力下降现象普遍存在,寻求杉木林连栽两代杉木人工林养分循环差异与连栽林分生产力下降的关系,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30多年连续定位的测定数据,分析了连栽第1、2代杉木人工林在物质生产养分利用有效性、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地球化学循环的差异。结果表明,杉木速生阶段,第2代林每生产1 t干物质需要的养分比第1代林多1.58—3.29 kg,干材生长阶段,第2代林每生产1 t所需养分比第1代林多4.23—5.92kg;速生阶段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养分利用系数第2代林比第1代林分下降19.7%—22.8%,养分循环系数下降12.8%—15.6%,干材生长阶段养分利用系数比第1代林分下降35.3%—36.2%,养分循环系数下降23.2%—27.0%,养分周转利用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功能第2代林比第1代林差;由干材生长进入成熟阶段的生长期内,伴随水文学过程的养分地球化学循环中,第2代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养分积累的地球化学循环的能力下降,养分流失率是第1代林的2倍左右,养分的积累率还不到第1代林的60%,对森林地力的维持和林木生长都是不利的。从生态系统水平上定位研究,定量分析了杉木连栽两代人工林养分循环功能过程,研究成果为我国南方人工林持续经营措施的制定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连栽 养分利用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地球化学循环
下载PDF
杉木连栽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9
9
作者 李延茂 胡江春 +2 位作者 张晶 汪思龙 王书锦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275-1278,共4页
分析了位于湖南会同广坪镇1~4代人工杉木林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杉木连栽代数的增加,根际土壤中三大类群微生物数量发生显著变化,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明显减少,真菌数量显著增加.利用PCR和DGGE技术分析了1~4代杉木林... 分析了位于湖南会同广坪镇1~4代人工杉木林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杉木连栽代数的增加,根际土壤中三大类群微生物数量发生显著变化,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明显减少,真菌数量显著增加.利用PCR和DGGE技术分析了1~4代杉木林根际土壤细菌区系和真菌区系.结果表明,细菌生物多样性在不同连栽代数杉木根际土壤中变化不明显,各代杉木土壤之间细菌的遗传相似性为87%.而真菌随连栽代数的增加,DGGE图谱带逐渐减少,真菌生物多样性降低,各代杉木土壤之间真菌的遗传相似性也较低,仅为45%.对各代杉木土壤主要真菌类群的分析表明,随连栽代数的增加,病原真菌及产毒真菌增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连栽障碍 土壤微生物 PCR-DGGE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杉木连栽土壤微生物及生化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62
10
作者 杨玉盛 邱仁辉 +1 位作者 俞新妥 黄宝龙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7,共7页
通过对杂木林、一代、二代及三代杉木人工林的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及生化作用强度研究表明:随着杉木林取代杂木林及杉木连续栽植代数的增加,土壤微生物总数下降、各主要生理类群数量均呈下降趋势,土壤酶活性减弱,土壤生化作用强... 通过对杂木林、一代、二代及三代杉木人工林的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及生化作用强度研究表明:随着杉木林取代杂木林及杉木连续栽植代数的增加,土壤微生物总数下降、各主要生理类群数量均呈下降趋势,土壤酶活性减弱,土壤生化作用强度降低。土壤微生物学活性降低是杉木连栽后土壤肥力衰退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连栽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杂木林
下载PDF
不同连栽代数杉木人工林细根生长、分布与营养物质分泌特征 被引量:48
11
作者 廖利平 邓仕坚 +1 位作者 于小军 韩士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69-573,共5页
用土钻法研究了不同连栽代数杉木细根生长与分布 ,结果表明 ,杉木连栽 1代后 ,细根生物量明显减少 ,第 1代杉木活细根生物量的范围为 646.4~ 799.7g· m- 2 ,而第 2代则为 2 84 .4~ 536.9g· m- 2 .在一定距离范围内 ,离树体... 用土钻法研究了不同连栽代数杉木细根生长与分布 ,结果表明 ,杉木连栽 1代后 ,细根生物量明显减少 ,第 1代杉木活细根生物量的范围为 646.4~ 799.7g· m- 2 ,而第 2代则为 2 84 .4~ 536.9g· m- 2 .在一定距离范围内 ,离树体的距离越远 ,细根分布越少 .杉木连栽后 ,主要减少了表层土壤 ( 0~ 1 0 cm)细根的生长 .根系分泌物的分析表明 ,杉木连栽 1代后 ,根系阳离子 NH4 +、Na+、K+、Ca2 +、Mg2 +的分泌量没有变化 ,而阴离子 NO3-、Cl-、SO4 2 -、HPO4 2 -的量都减少 ,但只有 Cl- 和 HPO4 2 - 差异显著 ( P<0 .0 5) .第 2代杉木根系分泌物中的 HPO4 2 - 量仅为第 1代的 1 /65.根 -土界面磷交换过程的阐明有利于说明第 2代杉木根系 HPO4 2 - 分泌量减少的原因 .杉木连栽后 ,表层土壤细根生长的减少和根系分泌行为的改变可能是生产力下降的重要原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连栽 细根 分泌 粮-土界面 生长 地力衰退
下载PDF
连栽杉木林林下植被生物量动态格局 被引量:21
12
作者 杨超 田大伦 +3 位作者 胡曰利 闫文德 方晰 梁小翠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737-2747,共11页
用空间一致时间连续的定位研究方法,在湖南会同杉木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试验基地的第2集水区,对连栽杉木林林下植被生物量进行了12 a的监测,研究了林下植被种类的变化、生物量动态特征、生物量的组成与分布变化格局。结果... 用空间一致时间连续的定位研究方法,在湖南会同杉木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试验基地的第2集水区,对连栽杉木林林下植被生物量进行了12 a的监测,研究了林下植被种类的变化、生物量动态特征、生物量的组成与分布变化格局。结果表明:连栽杉木林在14 a生长发育过程中,林下植物种类呈现波动性的减少趋势,其中木本植物物种数下降率为40.0%,草本植物物种数下降率为47.1%。林下植被生物量由杉木林3年生29.48 t/hm2下降至14年生的2.53 t/hm2,其中木本植物生物量由7.07 t/hm2,下降至1.25 t/hm2,下降了82.3%;草本植物由22.41 t/hm2,下降至1.28 t/hm2,下降了94.3%。在此期间,木本与草本植物生物量的高低均出现波动现象。3年生杉木林下木本植物以乔木树种生物量6068.97 kg/hm2最高,占总生物量85.88%,藤本植物生物量736.97 kg/hm2为次,占10.44%,灌木植物生物量259.87 kg/hm2最低,仅占3.68%。14年生杉木林下木本植物以灌木植物生物量881.87 kg/hm2为首,占总生物量70.73%,藤本植物生物量247.07 kg/hm2为次,占19.82%,乔木树种生物量117.87 kg/hm2最少,只占9.45%。3年生杉木林下草本植物以蕨类植物生物量8391.44 kg/hm2最高,占总生物量的37.44%,过路黄生物量36.77 kg/hm2最低,仅占0.16%。杉木14年生时,以芒生物量573.00 kg/hm2最大,占总生物量44.78%,金毛耳草生物量2.93 kg/hm2最小,仅占0.23%。研究结果,可为研究杉木林养分循环、碳平衡、维护和提高林地地力及可持续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林 连栽 林下植被 生物量 动态变化 湖南会同
下载PDF
连栽对尾巨桉短周期人工林碳贮量的影响 被引量:31
13
作者 梁宏温 温远光 +3 位作者 温琳华 殷庆仓 黄锡泽 周国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242-4250,共9页
对广西国有东门林场不同连栽代数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短周期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开展研究,旨在阐明短周期桉树人工林连栽对生态系统各组分(土壤、凋落物、林下植物和乔木)的碳含量、碳贮量及其分配格局的影响... 对广西国有东门林场不同连栽代数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短周期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开展研究,旨在阐明短周期桉树人工林连栽对生态系统各组分(土壤、凋落物、林下植物和乔木)的碳含量、碳贮量及其分配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1)尾巨桉短周期人工林生态系统同一层次的同一器官(或组分)碳含量因连栽代次和林龄不同存在差异,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不同层次和不同器官(或组分)碳含量的差异极显著(p<0.01),表明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及其特性对碳含量的影响更显著。(2)7.6a尾巨桉连栽林分的碳贮量平均为127.649 t.hm-2,比第1代(134.411 t.hm-2)低5.03%,差异不显著(p>0.05);两类林分碳贮量的空间分布序列均表现为土壤层>乔木层>凋落物层>林下植物层。(3)两类林分各组份的碳含量和碳贮量均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加。(4)连栽对乔木层和凋落物层的碳贮量影响较小,但具有降低林下植被和土壤碳贮量的作用。短周期桉树人工林连栽采取的采伐林木、炼山清理、机耕全垦整地等措施对林地的反复干扰是导致林下植被和土壤碳贮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巨桉 短周期 人工林 碳含量 碳贮量 连栽
下载PDF
杉木林采伐迹地连栽和撂荒对林地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1
14
作者 方晰 田大伦 +1 位作者 秦国宣 项文化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65-71,共7页
研究湖南会同连栽第2代杉木人工纯林和撂荒对第1代杉木人工林采伐迹地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30cm和30~60cm土层中,撂荒地土壤有机质、养分含量普遍高于连栽杉木人工林地,且腐殖质碳、有效磷含量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研究湖南会同连栽第2代杉木人工纯林和撂荒对第1代杉木人工林采伐迹地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30cm和30~60cm土层中,撂荒地土壤有机质、养分含量普遍高于连栽杉木人工林地,且腐殖质碳、有效磷含量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全磷含量在0~30cm土层中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0~30cm土层中,撂荒地过氧化氢酶活性极显著高于连栽杉木人工林地(P<0.01),磷酸酶、脲酶、蔗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连栽杉木人工林地(P<0.05),30~60cm土层中,撂荒地过氧化氢酶、蔗糖酶活性也显著高于杉木人工林地(P<0.05),磷酸酶和脲酶活性也高于连栽杉木人工林地,但差异不显著(P>0.05)。林地土壤过氧化氢酶、磷酸酶、脲酶、蔗糖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养分含量之间均呈较好的正相关,而且与水解氮、速效磷、腐殖质碳的相关性高于其与有机质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表明,土壤酶活性在林地土壤质量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可作为林地土壤质量评价的指标。撂荒具有更好地恢复土壤养分含量和酶活性的能力,对维持杉木人工林地持续生产力有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会同 杉木人工林 采伐迹地 连栽 撂荒 土壤养分 酶活性
下载PDF
连栽桉树人工林植物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75
15
作者 叶绍明 温远光 +1 位作者 杨梅 梁宏温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46-250,256,共6页
研究了不同连栽代次桉树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植物多样性的变化,同时利用灰色关联度法分析植物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桉树人工林连栽代次的增加,林地土壤的理化性质和林下植物的植物多样性呈下降趋... 研究了不同连栽代次桉树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植物多样性的变化,同时利用灰色关联度法分析植物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桉树人工林连栽代次的增加,林地土壤的理化性质和林下植物的植物多样性呈下降趋势,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灰色关联度分析显示,在土壤物理性质方面,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与土壤总孔隙度的关联性最大,关联系数分别为0.860 8,0.764 2,与毛管孔隙度关联性次之,关联系数为分别为0.860 2,0.761 2;均匀度指数与土壤持水量的关联最大,关联系数为0.880 4,与总孔隙度关联性次之,关联系数为0.787 2;这3项多样性指数均与土壤容重的关联性最小,关联系数分别为0.507 9,0.531 0,0.492 0。在土壤化学性质方面,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均匀度指数均与土壤大量元素(全N、全P、全K及水解N、速效P和速效K)的关联最大,关联系数分别在0.746 9~0.832 6,0.704 0~0.709 0,0.669 2~0.762 5之间,与有机质和pH值的关联性次之,关联系数在0.558 5~0.711 7之间,而与交换性Ca、交换性Mg的关联最小,关联系数在0.490 3~0.610 4之间。可见,增加林下植被的植物多样性,有利于保持良好的土壤通气透水性和提高土壤N、P、K养分含量。在多代连栽桉树人工林林地抚育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林下植被的破坏,以改善土壤环境、维持较高的林分生产力和生态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多样性 土壤理化性质 连栽 人工林 桉树
下载PDF
广西杉木主产区连栽杉木林地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被引量:30
16
作者 唐健 覃祚玉 +3 位作者 王会利 邓小军 石媛媛 农必昌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0-35,共6页
利用空间换时间方法,选择p H值、有机质、全N含量等15个土壤理化性质指标作为评价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综合评价广西主产区1、2代杉木幼林土壤肥力,旨在为广西连栽杉木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数据支持,为其它森林土壤肥力评价提供参... 利用空间换时间方法,选择p H值、有机质、全N含量等15个土壤理化性质指标作为评价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综合评价广西主产区1、2代杉木幼林土壤肥力,旨在为广西连栽杉木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数据支持,为其它森林土壤肥力评价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土壤大、中量元素含量是土壤肥力的决定性因素。广西杉木主产区不同代数的养分规律大致表现为:2代林0-20 cm>1代林0-20 cm>2代林20-40 cm>1代林20-40 cm。广西不同产区杉木林地土壤肥力规律:桂北>桂东>桂中,从各主产区看,F值为负值占总试验个数(12个)的41.66%。说明广西部分杉木林地土壤肥力较低,对于该部分的林地要重视科学合理施肥。广西连栽杉木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指数F值在(-2.048)-2.676之间,2代杉木幼林的土壤肥力高于1代幼林,这可能是炼山和采伐剩余物归还于林等经营措施共同作用下的短期效应。可见采取有效的培肥沃土的森林经营措施,可一定程度上防止连栽林地土壤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肥力评价 杉木 连栽 广西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杉木连栽土壤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9
17
作者 杨承栋 张小泉 +2 位作者 焦如珍 魏以荣 冯福娟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75-181,共7页
杉木连栽土壤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对林木生长的影响杨承栋,张小泉,焦如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北京100091)魏以荣(浙江省丽水地区实验林场丽水323000)冯福娟(浙江省林业学校丽水323000)关键词... 杉木连栽土壤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对林木生长的影响杨承栋,张小泉,焦如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北京100091)魏以荣(浙江省丽水地区实验林场丽水323000)冯福娟(浙江省林业学校丽水323000)关键词杉木连栽,红外光谱杉木为我国特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连栽 红外光谱 栽培 生长
下载PDF
杉木连栽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33
18
作者 俞元春 邓西海 +3 位作者 盛炜彤 范少辉 林庆祥 雷凌青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6期36-40,共5页
在福建省南平市花岗岩母质的林地上 ,应用生态系列法对不同栽植代数、不同立地条件和不同林分年龄的系列杉林样地土壤的物理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杉木连栽对土壤容重和孔隙状况的影响主要在林分的中龄林时期。随着栽植代数的增加 ... 在福建省南平市花岗岩母质的林地上 ,应用生态系列法对不同栽植代数、不同立地条件和不同林分年龄的系列杉林样地土壤的物理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杉木连栽对土壤容重和孔隙状况的影响主要在林分的中龄林时期。随着栽植代数的增加 ,土壤容重趋于增加 ;对于幼林和成林 ,由于受整地、抚育和林下植被的恢复及枯枝落叶的分解 ,不同栽植代数对土壤孔隙状况的影响不甚明显 ;不同栽植代数对土壤水分性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中龄林和成熟林时期。表层土壤的持水能力一般随栽植代数增加而下降 ,土壤的渗透性能趋于降低 ,地位指数愈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连栽 土壤 物理性质
下载PDF
连栽对桉树人工林下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08
19
作者 温远光 刘世荣 陈放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667-1671,共5页
采用时空序列和定位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对广西国有东门林场桉树人工林的物种多样性及其维持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桉树连栽导致人工林植物多样性减少,在667 m2样方内,第2代林的植物种类比第1代林减少了54.43%;对18块4 m2样方监测(1998... 采用时空序列和定位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对广西国有东门林场桉树人工林的物种多样性及其维持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桉树连栽导致人工林植物多样性减少,在667 m2样方内,第2代林的植物种类比第1代林减少了54.43%;对18块4 m2样方监测(1998~2003年)结果,第2代林植物多样性比第1代林减少了50%,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指数分别比第1代林减少39.39%和17.76%.桉树人工林连栽导致群落物种多样性降低,改变了群落的物种组成及特征.不同连栽代数群落的生活型谱存在明显差异,第1代林以小高位芽、藤本高位芽和矮高位芽植物为主,而第2代林则以草本高位芽植物、地上芽植物为多;第1代林的k-对策种和r-对策种分别为69.32%和30.68%,第2代林则分别是47.83%和52.17%,可见连栽使草本植物、地上芽植物和r-对策种的数量增加,木本植物和k-对策种的数量减少.可以认为,土壤中种子库和营养体对物种多样性维持有重要作用,提出了桉树人工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的初始植物繁殖体组成假说.在一个经营周期内(6~7年),桉树人工林维持的植物多样性的高低取决于初始植物繁殖体组成的丰富程度,高强度干扰的连栽方式使某些高竞争力的物种或仅以种子(果实)传播的物种丧失,造成下一代林地初始植物繁殖体组成多样性的降低,从而使连栽林地的物种多样性逐代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人工林 物种多样性 连栽 维持机制 初始植物繁殖体组成假说
下载PDF
短周期尾巨桉连栽林分生产力的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朱宇林 温远光 +2 位作者 曹福亮 梁宏温 王凌晖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0-94,共5页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和定位观测相结合的方法对广西东门林场3.6年生尾巨桉林分生物量和生产力的连栽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分平均单株生物量及林分生物量3代〉1代〉2代,不同代数尾巨桉器官生物量的大小顺序为干材〉干皮〉根蔸〉...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和定位观测相结合的方法对广西东门林场3.6年生尾巨桉林分生物量和生产力的连栽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分平均单株生物量及林分生物量3代〉1代〉2代,不同代数尾巨桉器官生物量的大小顺序为干材〉干皮〉根蔸〉粗根〉光枝〉叶〉枯枝〉叶枝〉吸收根〉细根,地上与地下部分的比例分别为84.48%-84.75%和15.25%~15.52%;不同代数林分乔木层生产力为3代〉1代〉2代,连栽对尾巨桉林分生产力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巨桉人工林 连栽 生物量 生产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