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一连续应激对大鼠行为学和海马Bcl-2、Bax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徐爱军 耿菲 王海涛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2-313,共2页
目的检测单一连续应激(single prolonged stress,SPS)对大鼠行为学和海马神经细胞Bax、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和应激组。应激组给予SPS应激,采用旷场实验、拒俘反应实验、Mor-ries水迷宫实验等观察大鼠情感行为改... 目的检测单一连续应激(single prolonged stress,SPS)对大鼠行为学和海马神经细胞Bax、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和应激组。应激组给予SPS应激,采用旷场实验、拒俘反应实验、Mor-ries水迷宫实验等观察大鼠情感行为改变,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皮质醇浓度,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海马神经元Bcl-2、Bax的表达。结果对照组水迷宫实验逃避潜伏期为5.632s±1.065s,应激组为20.762s±3.236s(t=9.932,P<0.01);对照组血清皮质醇浓度为1.25μg/dl±0.12μg/dl,应激组为0.58μg/dl±0.09μg/dl(t=7.340,P<0.01)。应激组海马Bcl-2、Bax表达升高,Bcl-2/Bax上调。结论 SPS应激能使大鼠表现出创伤后应激障碍行为,使海马神经细胞Bcl-2/Bax上调,这可能与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病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一连续应激 行为学 海马
下载PDF
单一连续应激大鼠内侧前额皮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磷酸化增高
2
作者 田艳霞 徐爱军 +2 位作者 李冉 吕翠平 王海涛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0-174,共5页
目的探讨单一连续应激(SPS)大鼠内侧前额皮质(mPFC)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1/2)和c-fos表达的变化。方法将4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应激组和干预组。应激组和干预组大鼠接受SPS,干预组大鼠接受SPS前30min前额皮质局... 目的探讨单一连续应激(SPS)大鼠内侧前额皮质(mPFC)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1/2)和c-fos表达的变化。方法将4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应激组和干预组。应激组和干预组大鼠接受SPS,干预组大鼠接受SPS前30min前额皮质局部注射ERK抑制剂2′-氨基-3′-甲氧黄酮(PD98059)。利用开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行为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pERK1/2表达,RT-PCR检测c-fos mRNA表达。结果接受SPS后,大鼠焦虑样行为增强,空间记忆能力减退。应激组大鼠mPFC部位pERK1/2阳性细胞吸光度、pERK1/2蛋白表达量和c-fos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51.54±5.41、89.61±3.25和0.91±0.1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2.18±1.61、34.22±5.83和0.13±0.03(P<0.01),干预组为26.26±1.42、60.59±5.88和0.35±0.11,显著低于应激组(P<0.01)。结论 PD98059可以阻抑SPS所引起的大鼠行为学改变和mPFC部位pERK1/2及c-fos mRNA表达增高,提示ERK1/2磷酸化在SPS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一连续应激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前额皮质 行为学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印迹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大鼠
下载PDF
一种新的大鼠创伤后应激障碍模型的建立及其行为学检测 被引量:18
3
作者 赵中兴 伍亚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28-932,共5页
目的采用复合应激刺激探索建立一种新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大鼠模型,观察其行为学变化。方法 3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连续单一应激组(single-prolonged stress,SPS)和复合应激组,每组10... 目的采用复合应激刺激探索建立一种新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大鼠模型,观察其行为学变化。方法 3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连续单一应激组(single-prolonged stress,SPS)和复合应激组,每组10只。用束缚、电击、力竭游泳复合应激源建立大鼠模型,14 d后利用迷宫、旷场实验检测其行为学变化,评估模型效果。结果在接受复合应激后第14天大体行为学观察、拒俘反射评分、旷场试验、高架十字迷宫以及水迷宫结果表明复合应激组大鼠较正常对照组及SPS组,显示出显著的PTSD样症状行为学改变,活动性降低、焦虑样行为增多、空间记忆能力受损。①复合应激组拒俘反射评分(1.4±1.0)较SPS组及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P<0.01)。②旷场实验:复合应激组跨格次数(27.80±5.55)和站立次数(9.00±2.49)较SPS组及正常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P<0.01);修饰次数无显著差异。③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复合应激组进入开放臂次数比例(27.50±1.35)、进入开放臂时间比例(29.62±3.23)以及OE+CE(8.60±3.63)较SPS组及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P<0.01);向下探究次数和站立次数均无显著差异。④水迷宫实验的第1、2天3者无显著差异,第3天和第4天复合应激组(35.67±5.13、25.09±3.55)较SPS组及正常对照组时间显著延长(P<0.05,P<0.01)。水迷宫空间探索实验中,复合应激组进入目标象限次数(5.80±2.34)以及穿越原平台位置次数(3.10±1.79)较SPS组及正常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P<0.01)。结论通过大鼠行为学检测证实复合应激刺激可成功制备较典型的大鼠PTSD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SD 连续单一应激 复合应激 旷场实验 高架十字迷宫
下载PDF
创伤后应激障碍样大鼠杏仁中央核盐皮质激素受体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宁宇 韩芳 +1 位作者 袁辉 石玉秀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49-651,661,共4页
目的:研究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样大鼠杏仁中央核(CeA)盐皮质激素受体(MR)表达的变化。方法:使用连续单一应激(SPS)方法建立PTSD样大鼠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杏仁中央核的盐皮质激素受体表达。结果:MR分布在CeA神... 目的:研究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样大鼠杏仁中央核(CeA)盐皮质激素受体(MR)表达的变化。方法:使用连续单一应激(SPS)方法建立PTSD样大鼠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杏仁中央核的盐皮质激素受体表达。结果:MR分布在CeA神经元的胞体和突起中,SPS刺激后24 h,MR表达明显下调,而7 d时快速回升并可见MR阳性神经元的突起增长、增多,至14 d时趋于稳定,突起减少,但MR表达仍低于正常状态。结论:PTSD样大鼠CeA的神经元突起增长、增多,提供了CeA与PTSD恐怖增强相关的形态学基础;PTSD样大鼠CeA的MR表达变化,可能是HPA轴调节紊乱从而引发PTSD相关症状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 连续单一应激 杏仁中央核 盐皮质激素受体 大鼠
下载PDF
大鼠下丘脑内糖皮质激素受体在创伤后应激障碍时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杜喆 韩芳 石玉秀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52-654,共3页
目的:研究大鼠下丘脑神经元内糖皮质激素受体(GR)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国际认定的连续单一应激(SPS)方法刺激大鼠,制作PTSD大鼠模型,SPS处理后分别取24 h、7 d、14 d的大鼠下丘脑;同时以非SPS刺激的下丘... 目的:研究大鼠下丘脑神经元内糖皮质激素受体(GR)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国际认定的连续单一应激(SPS)方法刺激大鼠,制作PTSD大鼠模型,SPS处理后分别取24 h、7 d、14 d的大鼠下丘脑;同时以非SPS刺激的下丘脑作为正常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印迹方法分别进行各组下丘脑神经元GR表达变化的观察及定量检测。结果:经SPS处理后,下丘脑神经元GR表达于24 h时降低,7 d时回升且高于正常,14 d时呈现恢复正常趋势。结论:下丘脑神经元内GR在PTSD的表达变化可能是下丘脑与海马反馈调节过程中重要因素之一,为进一步揭示PTSD发病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 连续单一应激 下丘脑 糖皮质激素受体 大鼠
下载PDF
应激大鼠下丘脑5一羟色胺1A受体活性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昊 赵艳霞 +1 位作者 张蕊 李海波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39-341,共3页
目的:观察连续单一应激(SPS)前阻断大鼠5-羟色胺1A(5-HTlA)受体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表达的改变,初步探讨5-HTlA受体活性与CRF表达的关系。方法:将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阻断组,模型组和阻... 目的:观察连续单一应激(SPS)前阻断大鼠5-羟色胺1A(5-HTlA)受体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表达的改变,初步探讨5-HTlA受体活性与CRF表达的关系。方法:将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阻断组,模型组和阻断组给予SPS。阻断组在给予SPS应激前使用5-HTlA受体阻断剂WAYl00635进行干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rr_PcR)方法检测下丘脑CRF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对照组、模型组和阻断组免疫阳性细胞吸光度分别为6.94±0.61、22.36±1.55和16.86±1.65,mRNA相对表达分别为0.72±0.07、2.08±0.06和1.16±0.1t,模型组高于对照组,阻断组低于模型组。结论:5-HTlA受体活性与下丘脑CRF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羟色胺1A受体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 单一连续应激 下丘脑 大鼠
下载PDF
PTSD样大鼠海马MR和GR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杜喆 韩芳 石玉秀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695-700,共6页
目的研究PTSD大鼠海马神经元核受体MR(mineralocorticoid receptor,盐皮质激素受体)和GR(glu-cocorticoid receptor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国际认定的SPS方法刺激大鼠建立PTSD大鼠模型,分别取SPS处理后24h、7d、14d大鼠脑... 目的研究PTSD大鼠海马神经元核受体MR(mineralocorticoid receptor,盐皮质激素受体)和GR(glu-cocorticoid receptor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国际认定的SPS方法刺激大鼠建立PTSD大鼠模型,分别取SPS处理后24h、7d、14d大鼠脑组织;同时取正常脑组织(非SPS刺激)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方法分别进行各组海马神经元GR和MR表达变化的观察及定量检测。结果(1)经SPS处理后,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海马神经元MR表达呈现随着24h、7d、14d逐渐下调的趋势;(2)经SPS处理后,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海马神经元GR表达于24h时下调,而7d、14d时呈现逐渐回升趋势。结论大鼠经SPS处理后,海马MR表现为持续下调状态;而GR表达为短暂下调,随后回调,揭示PTSD大鼠海马神经元核受体—MR和GR的表达变化可能是引发海马功能降低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 单一连续应激 糖皮质激素受体(GR) 盐皮质激素受体(MR) 海马 神经元
下载PDF
七氟醚预处理对PTSD大鼠行为学及海马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孙茜 张瑶 +3 位作者 许倩 李永乐 朱运河 李伟彦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02-505,共4页
目的探讨七氟醚预处理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鼠行为学及海马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10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n=10),侧脑室置管组(T组,n=10),PTSD模型组(P组,n=22),七氟醚组(S组,n=22),胰岛素生长因子-1组(I... 目的探讨七氟醚预处理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鼠行为学及海马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10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n=10),侧脑室置管组(T组,n=10),PTSD模型组(P组,n=22),七氟醚组(S组,n=22),胰岛素生长因子-1组(I组,n=22)和胰岛素生长因子-1联合七氟醚组(IS组,n=22)。采用单一连续应激(SPS)方案建立PTSD大鼠模型。T组侧脑室注射生理盐水5μl;P组侧脑室注射生理盐水5μl后,SPS造模;S组侧脑室注射生理盐水5μl后,吸入七氟醚2h,然后SPS造模;I组侧脑室注射胰岛素生长因子-15μl(0.4μg/μl)后,SPS造模;IS组侧脑室注射胰岛素生长因子-15μl(0.4μg/μl)后,吸入2%七氟醚2h,然后SPS造模。在造模成功后30min、1、2和4h,每组取4只大鼠处死提取海马组织,WesternBlot检测海马Akt、p-Akt、mTOR、p-mTOR表达量;造模后第7天,每组6只,分别行旷场实验和木僵率测试。结果与C组和T组比较,P组、S组、I组和IS组中央格停留时间明显缩短、直立次数明显减少、木僵率、造模后1hp-Akt/Akt和p-mTOR/mTOR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与P组和I组比较,S组和IS组中央格停留时间明显延长、直立次数明显增加、木僵率明显降低(P<0.05)。与P组比较,S组造模后1hp-Akt/Akt和p-mTOR/mTOR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而I组和IS组p-Akt/Akt和p-mTOR/mTOR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与I组比较,IS组木僵率、造模后1hS组、IS组p-Akt/Akt和p-mTOR/mTOR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与造模后30min比较,造模后1hP组的p-Akt/Akt和p-mTOR/mTOR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七氟醚可以改善PTSD模型大鼠术后7d的焦虑水平和木僵行为,其效应可能与其抑制PTSD大鼠海马Akt和mTOR的磷酸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创伤后应激障碍 单一连续应激 Akt-mTOR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