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续流加发酵技术和醒蒸一体化技术在发酵面食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朱克庆 徐泽林 《粮食加工》 2011年第6期31-32,共2页
连续流加发酵技术和醒蒸一体化技术是传统主食工业化、自动化生产中的两个瓶颈。连续流加发酵技术和醒蒸一体化技术在馒头工业生产中的实施应用,对于提高馒头自动化生产的水平,加快我国传统主食规模化生产,推进我国传统主食整体技术水... 连续流加发酵技术和醒蒸一体化技术是传统主食工业化、自动化生产中的两个瓶颈。连续流加发酵技术和醒蒸一体化技术在馒头工业生产中的实施应用,对于提高馒头自动化生产的水平,加快我国传统主食规模化生产,推进我国传统主食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馒头生产 自动化 连续流加 醒蒸一体化
下载PDF
柠檬酸连续流加补料发酵的工业化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辰 闵兆升 +1 位作者 蔡子金 洪厚胜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共5页
针对传统柠檬酸发酵工艺的不足,在300 m3新型空气能发酵罐上,对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Wm1-016连续流加补料发酵生产柠檬酸进行了工业化研究,优化了培养条件和控制方法,并确定了最佳的补料条件参数。结果表明:采用孢子直接接种和一... 针对传统柠檬酸发酵工艺的不足,在300 m3新型空气能发酵罐上,对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Wm1-016连续流加补料发酵生产柠檬酸进行了工业化研究,优化了培养条件和控制方法,并确定了最佳的补料条件参数。结果表明:采用孢子直接接种和一罐式发酵,菌种生长期和产酸期采用2段控温方式,即0~32 h控制在(39±1)℃、32 h以后控制为(36±1)℃;采用3D射流空气分布器进行3段风量控制,即菌种生长期1∶0.15vvm、补料期1∶0.18 vvm、补料结束后1∶0.15 vvm。流加计量罐式补料装置,补料流加速度为0.1~4.0 m3/h,最适初糖浓度80~120 g/L,最佳补料培养基为含葡萄糖浓度500 g/L的淀粉糖,并加入0.03%的(NH4)2SO4。在以上优化条件下,柠檬酸产量从146.8 g/L提高到180.1 g/L,提高了2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料 连续流加 柠檬酸 温度 风量控制
下载PDF
L-酪氨酸高密度流加发酵工艺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龚雨 马零 +1 位作者 赵春光 徐庆阳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2-127,共6页
为实现L-酪氨酸的大规模生产,提高L-酪氨酸的产量和糖酸转化率,供试菌株为大肠杆菌TYR-05,通过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流加发酵优化实验,以菌体密度、L-酪氨酸产量、糖酸转化率及代谢副产物为指标,探究MgSO_(4)·7H_(2)O、磷酸二氢... 为实现L-酪氨酸的大规模生产,提高L-酪氨酸的产量和糖酸转化率,供试菌株为大肠杆菌TYR-05,通过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流加发酵优化实验,以菌体密度、L-酪氨酸产量、糖酸转化率及代谢副产物为指标,探究MgSO_(4)·7H_(2)O、磷酸二氢钾、谷氨酰胺、甲硫氨酸、维生素B_(12)、维生素H、磷酸吡哆醛对L-酪氨酸发酵的影响,最后确定适合L-酪氨酸发酵的培养基为MgSO_(4)·7H_(2)O_(2).0 g/L、KH_(2)PO_(4)2.5 g/L、维生素B_(12)2.0×10^(-3)g/L、PLP 1.0×10^(-3)g/L、维生素H 0.8×10^(-3)g/L,利用5 L发酵罐进行流加发酵生产,在初始发酵工艺的基础上,采用从10 h持续流加发酵的优化策略。实验结果表明,最高菌体密度达到65.0 g/L,L-酪氨酸产量为56.2 g/L,糖酸转化率为23.1%,乙酸作为副产物积累量减少到1.0 g/L,验证了L-酪氨酸高密度流加发酵策略的可行性,为L-酪氨酸及其他芳香族氨基酸的低成本、高效率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酪氨酸 高密度发酵 大肠杆菌 发酵优化 连续流加发酵
下载PDF
Fe^(2+)螯合剂对羟脯氨酸发酵的影响
4
作者 龚雨 李长庚 +1 位作者 李旭 徐庆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0-55,共6页
为解决反式-4-羟基脯氨酸发酵过程中Fe^(2+)供应不足、产酸效率低等问题。该研究以大肠杆菌HYP-08为供试菌株,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Fe^(2+)螯合剂种类及添加量对羟脯氨酸发酵生产的影响,并通过5 L发酵放大验证,以羟脯氨酸产量、生物量... 为解决反式-4-羟基脯氨酸发酵过程中Fe^(2+)供应不足、产酸效率低等问题。该研究以大肠杆菌HYP-08为供试菌株,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Fe^(2+)螯合剂种类及添加量对羟脯氨酸发酵生产的影响,并通过5 L发酵放大验证,以羟脯氨酸产量、生物量,糖酸转化率为指标,进一步探究其在放大过程中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酸亚铁对羟脯氨酸发酵效果最好,流加发酵生产中,最终确定了10 h开始持连续流加的补料方式,反式-4-羟基脯氨酸生物量及产量达到最高,分别为146.2、118.6 g/L,较优化前提高了12.1%和4.2%,副产物乙酸减少到1.05 g/L,葡萄糖酸亚铁的添加有效增强了菌体活力,提高了羟脯氨酸的产量和糖酸转化率,为微生物发酵生产羟脯氨酸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2+)螯合剂 羟脯氨酸 连续流加 大肠杆菌 葡萄糖酸亚铁
下载PDF
生物发酵法生产海藻糖工艺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穆晓玲 崔亚放 王宇建 《安徽医药》 CAS 2007年第9期777-779,共3页
应用2.5 L全自动发酵罐对酵母Y388海藻糖积累条件进行了研究,单因子实验的最佳条件为:控制pH在5.0,发酵温度30℃,风量1∶0.6,转速300 rpm,种龄20 h。在优化条件下通过连续流加葡萄糖,海藻糖的含量可持续增加达到1.01 g.L-1。
关键词 酵母 2.5L全自动发酵罐 海藻糖 积累条件 连续流加
下载PDF
优质发酵酒醅酒精串蒸新工艺试验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广爱 宋晓燕 魏涛 《酿酒科技》 1998年第6期33-34,共2页
针对粮食酒生产优质发酵酒醅,采取酒精连续流加的方式进行串蒸。试验结果表明:①在保持原产品质量风格的前提下,起到增己降乳的作用,使酒质更加协调;②有效降低杂醇油等有害物质含量;③采用酒精连续流加优于直接添加,使酒精损耗... 针对粮食酒生产优质发酵酒醅,采取酒精连续流加的方式进行串蒸。试验结果表明:①在保持原产品质量风格的前提下,起到增己降乳的作用,使酒质更加协调;②有效降低杂醇油等有害物质含量;③采用酒精连续流加优于直接添加,使酒精损耗相对较小,同时也更有利于串蒸提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 白酒 串蒸 连续流加 酒精发酵
下载PDF
可逆抑制剂对发酵生产洗涤用蛋白酶的影响
7
作者 王克芬 王兴吉 +3 位作者 闫宜江 张杰 刘胜利 刘文龙 《中国洗涤用品工业》 CAS 2021年第2期26-31,共6页
在微生物发酵生产蛋白酶过程中添加可逆抑制剂,通过抑制发酵液中蛋白酶活性,减少蛋白酶自身水解,提高储存稳定性。结果表明,可逆抑制剂的最佳添加方式为在发酵过程中连续流加,流加量为抑制蛋白酶活性40%最佳,最佳条件下蛋白酶产量提高49... 在微生物发酵生产蛋白酶过程中添加可逆抑制剂,通过抑制发酵液中蛋白酶活性,减少蛋白酶自身水解,提高储存稳定性。结果表明,可逆抑制剂的最佳添加方式为在发酵过程中连续流加,流加量为抑制蛋白酶活性40%最佳,最佳条件下蛋白酶产量提高49.1%。抑制剂的添加,不影响蛋白酶的提取,提取时发酵液中的可逆抑制剂可以通过超滤法减少或者去除,在正常含抑制剂条件下,蛋白酶室温储存90 d,酶活仍保持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抑制剂 蛋白酶 稳定性 连续流加 酶活提高
下载PDF
Simulation and design of a self-heating continuous-flow PCR chip
8
作者 陈伟平 田丽 +1 位作者 李明江 刘晓为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ew Series)》 EI CAS 2007年第2期248-251,共4页
A novel continuous-flow PCR chip adopting self-heating, passive-cooling mode to realize the DNA fragments amplification was presented. Using the ANSYS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of the chip ... A novel continuous-flow PCR chip adopting self-heating, passive-cooling mode to realize the DNA fragments amplification was presented. Using the ANSYS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of the chip is simulated and analyzed.The optimal size of the chip is 30×22 mm2, the roundabout micro-channel is the 90 μm width, 40 μm depth. Two micro-heater with the nickel-chrome alloy material film are formed on the side of silicon belonging to denaturation and renaturation zones needed for PCR reaction, and two adiabatic structures with groove on side of silicon by anisotropy etching. By the mode of heating local zones at single side, three wider constant temperature zones could be formed, which are 60 ℃,72 ℃,95 ℃ and suitable for PCR,and the temperature-difference could be restricted in less than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 chip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SIMULATION
下载PDF
流加发酵对重组Bacillus subtilis发酵生产角质酶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陈晟 张芙华 +1 位作者 陈坚 吴敬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2-66,共5页
为实现基因工程菌Bacillus subtilis WSHB06-07生产角质酶的高产,在3L发酵罐中考察了不同初糖浓度对菌体生长和产酶的影响,并在选择38g/L初始蔗糖浓度的基础上,进行碳源的分批流加和恒速流加,结果表明发酵16h开始流加碳源,采用总补糖量6... 为实现基因工程菌Bacillus subtilis WSHB06-07生产角质酶的高产,在3L发酵罐中考察了不同初糖浓度对菌体生长和产酶的影响,并在选择38g/L初始蔗糖浓度的基础上,进行碳源的分批流加和恒速流加,结果表明发酵16h开始流加碳源,采用总补糖量60g/L,蔗糖平均流速为4g/(L.h)的恒速补料方式,角质酶酶活在31h可达到最大545.87U/ml,比分批发酵酶活提高67.8%,并获得较高的角质酶生产强度,满足工业化生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CILLUS SUBTILIS 重组角质酶 分批流发酵 连续流加发酵 碳源 生产强度
原文传递
Vibrating Carbon Nanotubes as Water Pumps 被引量:6
10
作者 Hu Qiu Rong Shen Wanlin Guo 《Nano Research》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3期284-289,共6页
Nanopumps conducting fluids directionally through nanopores and nanochannels have attracted considerable interest for their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nanofiltration, water purification, and hydroelectric power generat... Nanopumps conducting fluids directionally through nanopores and nanochannels have attracted considerable interest for their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nanofiltration, water purification, and hydroelectric power generation Here, we demonstrate by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that an excited vibrating carbon nanotube (CNT) cantilever can act as an efficient and simple nanopump. Water molecules inside the vibrating cantilever are driven by centrifugal forces and can undergo a continuous flow from the fixed to free ends of the CNT. Further extensive simulations show that the pumping function holds good not only for a single-file water chain in a narrow (6,6) CNT, but also for bulk-like water columns inside wider CNTs, and that the water flux increases monotonically with increasing diameter of the nanotub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pump carbon nanotube nanofluidics centrifugal forces water dynamic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