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河北廊坊市连续重污染天气的气象条件分析
被引量:54
- 1
-
-
作者
郭立平
乔林
石茗化
王旭光
-
机构
河北省廊坊市气象局
北京市气象局
河北省廊坊市环保局
-
出处
《干旱气象》
2015年第3期497-504,共8页
-
基金
廊坊市科技局2014年项目"基于物联网的雾霾及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预警技术研究"(2014013004B)资助
-
文摘
利用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廊坊市空气污染资料及逐小时风向风速、相对湿度、气压等地面自动站观测资料,通过统计学方法对廊坊市该期间发生的17次连续3d及以上重污染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7次连续重污染天气过程主要发生在1~3月和11—12月,1月最多,最长连续时间长达7d;(2)连续重污染天气过程中,首要污染物主要是细颗粒物PM2.5;有高污染浓度持续日和高污染浓度间断分布日2种情况,平均浓度分别达到314μg/m3和193μG/m3,高污染浓度持续日的比例达60%;(3)500hPa高空廊坊市处于高压脊前西北偏西气流中,地面分别位于弱高气压场区及低压场(倒槽)区是连续重污染天气过程最主要的2类配置类型,后者是6级空气严重污染的主要控制形势;(4)连续重污染天气形成的气象条件是:廊坊市地面风向为西南风至偏西风或者为偏东风至东南风,风力≤2级;2—3月|△P3|≤3.0hPa,其余月|△P3|≤2.0hPa;相对湿度在40%-95%之间;日降水量G0.6mm,近地层有逆温层存在,平均高度900hPa以下,厚度≥10hPa,逆温层强度≥1℃;(5)当廊坊市地面处于低压场(倒槽)控制下,逆温层高度在925hPa以下、厚度320hPa及逆温层强度33℃,有利于严重污染天气的形成,若同时廊坊市地面风向为东北风至偏东风、风力为1级,相对湿度350%,则有利于高污染浓度持续日的形成和发展;(6)2014年2月11~15日河北省区域性空气重污染的演变状态及利用美国NOAA的Hysplit-4模式计算得到的空气质点的后向轨迹表明,燕山、太行山山脉的阻挡以及河北省和周边重污染区域分布导致的污染物区域输送是廊坊市连续重污染天气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
关键词
连续重污染天气
环流配置特征
气象条件
高污染浓度
成因分析
-
Keywords
continuous heavy air pollution weather
circulation configuration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high pollution concentration
impacting factors
-
分类号
R404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
-
题名2020年皖西北两次连续重污染天气过程分析
- 2
-
-
作者
黄利萍
赵健
李佳耘
马魁侠
-
机构
亳州市气象局
-
出处
《中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3期129-136,共8页
-
基金
亳州市科技重大专项。
-
文摘
以皖西北地区的亳州市为例,分析了亳州市2015—2019年空气污染总体特征,发现亳州市重污染天气主要出现在冬季,秋季和春季次之,夏季未出现。全年主要污染物为PM_(2.5)和O_(3),在所有污染事件中分别占69%和26%,PM_(2.5)污染冬季最多,除夏季发生较少外,其余季节均有发生,O_(3)污染夏季最多,除冬季外,其他季节均有出现。选取亳州市2020年1月11—15日和1月24—25日2次连续重污染天气过程,从环流形势、气象因子和气团轨迹路径3个方面对比分析2次过程的异同点,发现相同之处在于2次过程都受到上游污染传输的影响,不同之处共有3点,一是冷空气活动的强度不同,第一次过程是本地污染积累加上2次弱冷空气活动,导致污染强度逐渐递增的过程,第二次过程是强冷空气南下,输送作用更显著;二是污染传输路径不同,第一次过程的污染气团主要来自北方,前期以近地面输送为主,后期高空、地面同时输送,第二次过程的污染气团来自东北和偏东2个方向,前期以高空输送为主,后期为地面输送;三是环流形势场不同,第一次过程高空短波槽过境,925 hPa为气旋性辐合,地面为均压场,第二次过程受低压槽影响,925 hPa为反气旋环流,地面冷锋南下影响亳州市。
-
关键词
重污染
连续重污染天气
过程分析
空气质量指数(AQI)
PM_(2.5)
亳州市
-
分类号
X51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