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贯话语中的句组与翻译
1
作者 赵华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96-97,共2页
话语语言学使得人们重新审视交际单位问题,突破了传统语言学中句子的框架,提出了语句或话语这样一个新的研究课题,从而将语言单位和言语单位区分开来,这也导致翻译研究的新进展。本文运用交际理论,以话语语言学为视角。
关键词 句子 连贯话语 翻译
下载PDF
浅释英语连贯话语中弱读和连读对学生听力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温伟娟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131-136,153,共7页
听力是学生学习语言所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技能。影响学生听力水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该文主要从英语连贯语中弱读和边读这一方面的影响进行论述,以期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关键词 英语 连贯话语 弱读 连读 学生 听力水平 影响
下载PDF
连贯话语中的交际结构
3
作者 宫铁燕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91-92,共2页
人们在交际过程中都是使用表达一连串概念和信息的连贯话语。在连贯话语中,所有的句子都是按一定的规律组合排列的,每个句子都受一定的上下文和语言环境的制约,前后句子之间,在结构和意义上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连贯话语中,在运用... 人们在交际过程中都是使用表达一连串概念和信息的连贯话语。在连贯话语中,所有的句子都是按一定的规律组合排列的,每个句子都受一定的上下文和语言环境的制约,前后句子之间,在结构和意义上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连贯话语中,在运用述题对主题进行揭示和阐述的过程中,连贯话语各句的主题和述题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的相互衔接、照应、过渡是有其内部规律的。连贯性的话语就是由有内在联系的句子组成,它们在思想内容上的联系,是以各句的主题和述题之间的照应、衔接、过渡等关系反映出来,这些关系在结构上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四种情况:①平行性发展以第一句的主题为出发点,以后各句均以此句的主题为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 内在联系 连贯话语 交际结构 关系 述题 语言环境 发展方式 句子 交际过程
下载PDF
俄语连贯话语语调分析
4
作者 王宪荣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4-46,56,共4页
语调是在同词汇及语法结构的互相作用及上下文的联系中发挥作用的。确定一篇文章的语调,首先要看该文属于哪种语体,因为文语体及口语体的话语或文章在语音、语调方面都各有自己的特点。各种调型在连贯话语中,是综合运用的。非句末的未... 语调是在同词汇及语法结构的互相作用及上下文的联系中发挥作用的。确定一篇文章的语调,首先要看该文属于哪种语体,因为文语体及口语体的话语或文章在语音、语调方面都各有自己的特点。各种调型在连贯话语中,是综合运用的。非句末的未完结语段大都使用调型—3、调型—4、调型—6,但语体属性及修辞色彩不一样。调型—3主要用语调是在同词汇及语法结构的互相作用及上下文的联系中发挥作用的。确定一篇文章的语调,首先要看该文属于哪种语体,因为文语体及口语体的话语或文章在语音、语调方面都各有自己的特点。各种调型在连贯话语中,是综合运用的。非句末的未完结语段大都使用调型—3、调型—4、调型—6,但语体属性及修辞色彩不一样。调型—3主要用语调是在同词汇及语法结构的互相作用及上下文的联系中发挥作用的。确定一篇文章的语调,首先要看该文属于哪种语体,因为文语体及口语体的话语或文章在语音、语调方面都各有自己的特点。各种调型在连贯话语中,是综合运用的。非句末的未完结语段大都使用调型—3、调型—4、调型—6,但语体属性及修辞色彩不一样。调型—3主要用语调是在同词汇及语法结构的互相作用及上下文的联系中发挥作用的。确定一篇文章的语调,首先要看该文属于哪种语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贯话语 调型 语调 口语体 语法结构 语段 俄语 主从复合句 修辞色彩 综合运用
下载PDF
试论代词在连贯话语构成中的作用
5
作者 刘文斌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1992年第4期59-64,92,共7页
代词(местоимение)是概括地指称事物,特征的一种特殊的实词.代词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仅仅指称,而不直接称谓事物和特征.长期以来,语法学界一直认为代词只有两种功能,即指称和替代功能.例如 OH可以替代任何一个阳性单数名词;代... 代词(местоимение)是概括地指称事物,特征的一种特殊的实词.代词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仅仅指称,而不直接称谓事物和特征.长期以来,语法学界一直认为代词只有两种功能,即指称和替代功能.例如 OH可以替代任何一个阳性单数名词;代词какой可以指称任何一种特征.但是,传统的句本位观点使代词研究受到很大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代词语 指代关系 连贯话语 句子 连接功能 物主 人称代词 语义 词组 代任
下载PDF
语言模因与英语课堂师生话语互动的生成与连贯
6
作者 蓝卫红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5年第12期46-48,共3页
从语言学和语言哲学两个视角观察小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话语的连贯现象发现,语言模因是英语课堂师生话语互动两两相接的基本黏合点,是师生话语互动得以延续的连贯因子,依附于教师发起互动和学生回应教师的整体话语中。英语教师应充分利... 从语言学和语言哲学两个视角观察小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话语的连贯现象发现,语言模因是英语课堂师生话语互动两两相接的基本黏合点,是师生话语互动得以延续的连贯因子,依附于教师发起互动和学生回应教师的整体话语中。英语教师应充分利用语言模因的复制、传播和创新机制提高师生课堂话语互动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课堂 师生互动 连贯话语 语言模因视角分析
下载PDF
话语连贯的语境阐释力 被引量:5
7
作者 董洪学 王景琳 杨桂玲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8-141,共4页
连贯是语篇的无形网络,存在于语篇的深层。在研究交际中的话语连贯问题时,我们不应仅限于言内因素,还必须考虑到语言之外的因素,而语境恰恰是言内因素(言内语境)和言外因素(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的结合。语境对连贯的影响体现在:一方面,... 连贯是语篇的无形网络,存在于语篇的深层。在研究交际中的话语连贯问题时,我们不应仅限于言内因素,还必须考虑到语言之外的因素,而语境恰恰是言内因素(言内语境)和言外因素(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的结合。语境对连贯的影响体现在:一方面,某些表面不连贯的语篇可借助语境信息还原或衍生为连贯语篇;另一方面,如果语篇接受者缺乏必要的语境信息,某个连贯语篇对他仍然可能是不连贯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连贯 语境 阐释力
下载PDF
语用标记与话语连贯 被引量:67
8
作者 李勇忠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0-62,F003,共4页
语用标记在语言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发话人可以运用语用标记组织语篇、唤起受话人的注意、表明发话人的态度、维持话语连贯.本文从功能的角度把语用标记分为语篇标记、人际标记和元语言标记,并对各种语用标记在话语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语用标记 语言交际 话语连贯
下载PDF
从关联理论视角看交际中话语连贯的实现 被引量:2
9
作者 姜菲 董洪学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5-78,共4页
在交际过程中,由于话语不连贯而引起的歧义误解现象很常见,因此,探究话语连贯的实现途径,有助于消除交际中的歧义和误解。关联理论的明示推理交际模式可以用于探讨交际中话语连贯的实现途径及连贯交际会话语篇的构建。
关键词 关联理论 话语连贯 明示推理 实现途径
下载PDF
关联性与会话语篇连贯研究 被引量:23
10
作者 孟建钢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4-59,共6页
本文讨论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对会话语篇连贯的解释力。文章从说明关联在话语理解中的作用入手,探讨关联与会话语篇连贯的关系,分析由关联性所决定的两种类型的会话语篇连贯:命题内容连贯和语境效果连贯;总结和分析了可以在关联... 本文讨论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对会话语篇连贯的解释力。文章从说明关联在话语理解中的作用入手,探讨关联与会话语篇连贯的关系,分析由关联性所决定的两种类型的会话语篇连贯:命题内容连贯和语境效果连贯;总结和分析了可以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中得到解释的关于会话语篇连贯的三种认识:连贯表现为经验与常识上的关联性、语用上的关联性和相关性推理的结果。最后,分析了关联理论对会话语篇连贯理论的有效补充。笔者同意Blakemore(1988)的观点,连贯是关联的副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理论 话语连贯 关联性 命题内容连贯 语境效果连贯
下载PDF
关于会话语篇连贯的关联性诠释 被引量:6
11
作者 孟建钢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2-5,共4页
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对会话语篇连贯具有很强的解释力.话语关联性决定着两种类型的会话语篇连贯:命题内容连贯和语境效果连贯.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中,会话语篇连贯表现为语用推理的结果、常识上和语用上的相关性.另外,关联理论对会... 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对会话语篇连贯具有很强的解释力.话语关联性决定着两种类型的会话语篇连贯:命题内容连贯和语境效果连贯.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中,会话语篇连贯表现为语用推理的结果、常识上和语用上的相关性.另外,关联理论对会话语篇连贯理论有很大的补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理论 关联性 话语连贯 语用推理
下载PDF
话语标记对话语连贯的作用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家晃 姚新福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64-65,68,共3页
话语连贯是通过话语成分之间局部或整体的联系而实现的。话语标记能更好地连接话语成分,使成分问的联系更为紧密,加之本身所具有的语言和语法特征,使话语的潜在意义更加清晰,有助于实现话语连贯。
关键词 话语标记 话语连贯 话语模式
下载PDF
话语连贯的结构与层次 被引量:1
13
作者 邹勇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80-84,共5页
话语中存在着连贯,这种连贯通过不同的衔接手段得以实现。着眼于会话中逻辑结构和层次联系分析是话语连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从话语逻辑结构出发来描述功能和互动等话语连贯的深层结构。
关键词 话语连贯 逻辑结构 连贯特征
下载PDF
认知叙事视角下政治语篇的话语连贯——以2015年美国国情咨文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静 唐雅卓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144-146,共3页
本文以认知叙事学为理论框架,采用弗卢德尼克的四大叙事性认知图式,着重探讨了美国《国情咨文》(2015)的话语连贯,具体分析话语连贯在政治演讲中的体现及受众的认知理解过程。
关键词 话语连贯 认知图式 政治语篇 美国国情咨文
下载PDF
论话语连贯的特征与阐释标准 被引量:1
15
作者 杜世洪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1年第4期60-64,73,共6页
文章在分析了连贯的二元性特征的基础上,试图从语言形式、语用环境和认知心理三个方面来建立连贯的三个阐释标准。认为,如果连贯表现为话语内确定的、显性的、客观的语言特征,对连贯的阐释就是要揭示话语表面的构建规律,连贯研究则... 文章在分析了连贯的二元性特征的基础上,试图从语言形式、语用环境和认知心理三个方面来建立连贯的三个阐释标准。认为,如果连贯表现为话语内确定的、显性的、客观的语言特征,对连贯的阐释就是要揭示话语表面的构建规律,连贯研究则遵循语言结构标准。如果连贯表现为话语外不确定的、隐性的、主观的现象,那么连贯研究不仅要从语用环境去分析构成连贯的要素,而且还要从交际者大脑的认知环境去揭示连贯的内部机制,这就是阐释话语连贯的语用学标准和认知标准。这三个标准是系统阐释话语连贯时应遵循的准则,它们并不相互排斥、相互矛盾,而是相互补充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连贯 二元性 语言形式 语用环境 认知心理 阐释标准 语言结构 话语阐释
下载PDF
话语连贯性的顺应视角分析
16
作者 张璐 罗润田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149-151,共3页
Jef.Verschueren在其语用综观论的基础上提出的顺应理论,认为使用语言的过程就是基于语言内部和外部结构,在不同意识程度下不断作出语言选择的过程。根据维索尔伦的语言顺应论研究话语的连贯性,有利于语篇学和语用学互动式发展;更重要的... Jef.Verschueren在其语用综观论的基础上提出的顺应理论,认为使用语言的过程就是基于语言内部和外部结构,在不同意识程度下不断作出语言选择的过程。根据维索尔伦的语言顺应论研究话语的连贯性,有利于语篇学和语用学互动式发展;更重要的是,可以给语言使用者一些有益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应论 语言选择 话语连贯
下载PDF
缺省预设和话语连贯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娜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 2007年第S1期139-,共1页
读者/听话人的心理因素在判断一个语段是否连贯时起着重要作用。缺省推理理论的提出就是从认知心理的角度来解释连贯现象的一种尝试:读者/听话人在遇到一个语段时,总是在充分理解之前就已激活某种缺省预设,从而各人不同的观念通过语言... 读者/听话人的心理因素在判断一个语段是否连贯时起着重要作用。缺省推理理论的提出就是从认知心理的角度来解释连贯现象的一种尝试:读者/听话人在遇到一个语段时,总是在充分理解之前就已激活某种缺省预设,从而各人不同的观念通过语言得以沟通。缺省预设是话语连贯的心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连贯 缺省预设 心理基础
下载PDF
言语行为中的话语交互与连贯
18
作者 魏兴才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6期155-158,共4页
探讨了Austin和Searle的原始言语行为理论及其解释能力。分析了一些理论描述和具有争议的多家评论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把言语行为理论和话语交互关系结合起来讨论,以扩大言语行为理论研究范围,增强其解释能力,为进一步解释该理论运行机... 探讨了Austin和Searle的原始言语行为理论及其解释能力。分析了一些理论描述和具有争议的多家评论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把言语行为理论和话语交互关系结合起来讨论,以扩大言语行为理论研究范围,增强其解释能力,为进一步解释该理论运行机制和深入讨论与之紧密相连的话题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外行为 言后行为 话语交互与连贯 话语序列 相邻对
下载PDF
话语连贯的同一性与变异性及其制约条件
19
作者 陈忠华 韩红 《外国语言文学》 1995年第3期24-27,共4页
连贯(coherence)是话语的语义结构的一种特证,它体现的是语句或者命题的语用解释过程.话语语言学方法论表明,正确认识话语连贯不仅应该考察它的静止的状态特征,而且应该考察它的动态的过程特征.本文的目的就是借助于同一性与变异性这两... 连贯(coherence)是话语的语义结构的一种特证,它体现的是语句或者命题的语用解释过程.话语语言学方法论表明,正确认识话语连贯不仅应该考察它的静止的状态特征,而且应该考察它的动态的过程特征.本文的目的就是借助于同一性与变异性这两个慨念来认识话语连贯这一统一事物的两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一性 话语连贯 变异性 语义结构 语义连贯 变异关系 制约因素 话语模型 零形回指 话语过程
下载PDF
话语理解的合作原则与话语连贯的脉络结构
20
作者 张宇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年第1期87-89,108,共4页
在话语互动中,话语理解与话语互动和话语连贯有着内在逻辑关系。从理解的合作原则的总原则看,话语双方至少要在一个凸显的脉络层面上追求话语的最大共晓性。话语理解并不以语言形式关系的理解为终极目标,而是话语双方在语脉、意脉、情... 在话语互动中,话语理解与话语互动和话语连贯有着内在逻辑关系。从理解的合作原则的总原则看,话语双方至少要在一个凸显的脉络层面上追求话语的最大共晓性。话语理解并不以语言形式关系的理解为终极目标,而是话语双方在语脉、意脉、情脉、理脉上达成生活形式的理解。按照首要脉络凸显的种类不同,分析两种脉贯实例:纯脉连贯和杂脉连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理解 合作原则 话语连贯 脉络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