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锁聚合反应引发过程的分析讨论 被引量:3
1
作者 赵文杰 张会轩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8-181,共4页
在《聚合反应工程》课程中,引发反应过程是课程的一个核心内容,在教材中具有重要地位。不同连锁聚合反应机理所对应的引发反应过程不同,但它们具有很强的关联性。文中以自由基聚合、离子聚合、配位聚合机理为主线,对不同连锁聚合机理所... 在《聚合反应工程》课程中,引发反应过程是课程的一个核心内容,在教材中具有重要地位。不同连锁聚合反应机理所对应的引发反应过程不同,但它们具有很强的关联性。文中以自由基聚合、离子聚合、配位聚合机理为主线,对不同连锁聚合机理所对应的引发反应过程这一知识重点做分析讨论,包括链引发的引发体系、基元反应和反应速率等,指出了不同引发反应过程之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旨在提高学生对连锁聚合的引发反应过程能有系统的认识和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锁聚合 链引发 引发速率 分析讨论
下载PDF
《聚合反应工程基础》教学中的连锁聚合过程选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杜淼 朱利平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5-110,共6页
聚合反应工程分析是《聚合反应工程基础》课程的核心内容,其中聚合反应速度的工程分析是学习聚合度及聚合度分布、聚合反应机理确定、聚合过程控制的前提,正确理解及领会聚合速度工程分析的基本概念及意义,掌握不同条件下的聚合反应特点... 聚合反应工程分析是《聚合反应工程基础》课程的核心内容,其中聚合反应速度的工程分析是学习聚合度及聚合度分布、聚合反应机理确定、聚合过程控制的前提,正确理解及领会聚合速度工程分析的基本概念及意义,掌握不同条件下的聚合反应特点,有助于学生对该类推导过程的掌握及具体聚合机理和过程的分析。本文针对教材中缺乏聚合反应速度相关详细分析这一问题,以连锁聚合为例,探讨了间歇聚合与连续操作方式下,拟稳态假设成立及不成立时,活性链浓度与转化率的关系、转化率与聚合反应时间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反应工程 连锁聚合 工程分析
原文传递
连锁聚合反应的动态Monte Carlo模拟及其浓度效应 被引量:2
3
作者 吕文琦 丁建东 《中国科学(B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7-32,共6页
用动态 Monte Carlo 方法和键长涨落模型相结合分别对自由基聚合、离子聚合动力学过程进行了计算机模拟, 在三维空间中统计了转化率、聚合度、分子量的数量和重量分布, 并将模拟结果和理论预测进行了对比分析, 同时得到不同浓度下均方... 用动态 Monte Carlo 方法和键长涨落模型相结合分别对自由基聚合、离子聚合动力学过程进行了计算机模拟, 在三维空间中统计了转化率、聚合度、分子量的数量和重量分布, 并将模拟结果和理论预测进行了对比分析, 同时得到不同浓度下均方回转半径与平均链长的标度关系,说明三维空间中标度指数与浓度的相关性. 还初步考察了扩散对反应体系分子量的影响. 说明动态 Monte Carlo 方法用于研究连锁聚合反应动力学过程是有效的, 而且能够同时得到经典的聚合反应 Monte Carlo 模拟方法所难以得到的链构象、分子扩散等空间相关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锁聚合反应 MONTE Carlo模拟方法 浓度效应 活性聚合 自由基聚合
原文传递
不同聚合机理引发过程的串讲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峰 周海鸥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87-190,共4页
在《高分子化学》课程中,不同连锁聚合机理的引发过程具有很强的内在关联性。文中以自由基聚合、离子聚合、配位聚合的聚合机理为线索,把不同连锁聚合机理中链"引发"这样一个重要的基元反应对聚合链增长,包括引发对增长速率... 在《高分子化学》课程中,不同连锁聚合机理的引发过程具有很强的内在关联性。文中以自由基聚合、离子聚合、配位聚合的聚合机理为线索,把不同连锁聚合机理中链"引发"这样一个重要的基元反应对聚合链增长,包括引发对增长速率和聚合度的影响做了一个串讲。旨在提高学生对引发相关重点内容系统认识和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讲 高分子化学 引发 聚合机理 连锁聚合
下载PDF
聚合酶连锁反应:芦荟鉴别的一个新方法
5
《中国农村科技》 2006年第10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聚合连锁反应 芦荟 鉴别 通过检测 内在品质 冻干粉
下载PDF
自动氧化聚合和自由基引发聚合成膜涂料
6
作者 李桂林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8年第4期68-71,共4页
重点介绍连锁聚合反应的成膜物特点、涂料配方设计原则、自动氧化聚合成膜涂料和自由基引发聚合成膜涂料示例。
关键词 连锁聚合 配方设计 自动氧化自由基引发 涂料
下载PDF
自由基聚合中的链转移反应
7
作者 王志敏 徐翠莲 《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第40期157-158,共2页
链转移反应是自由基聚合中重要的基元反应之一,它对聚合产物的分子量和聚合速率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对链转移反应的机理、过程及主要形式进行了剖析,并对其在分子量控制和有效延缓自由基链反应方面的重要应用作了简要的剖析。
关键词 高分子化学 自由基聚合 链转移反应 连锁聚合
下载PDF
《高分子化学》
8
作者 王久芬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99-99,共1页
关键词 高分子化学 逐步聚合 连锁聚合 离子聚合
下载PDF
PCR、RAPD技术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石太渊 张华 冯立军 《国外农学(杂粮作物)》 CAS 1995年第5期16-18,共3页
PCR、RAPD技术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石太渊,张华,冯立军(辽宁省农科院高粱所110161)PCR,即英文聚合酶连锁反应(polymerasechaimreaction)的缩写字母,又称无细胞分子克隆法。这一技术是8... PCR、RAPD技术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石太渊,张华,冯立军(辽宁省农科院高粱所110161)PCR,即英文聚合酶连锁反应(polymerasechaimreaction)的缩写字母,又称无细胞分子克隆法。这一技术是80年代发展起来的,能有选择地、重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育种 聚合连锁反应
下载PDF
比对教学法在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基础中的应用
10
作者 李唱 《化工管理》 2023年第16期50-53,共4页
以学生作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针对性的开发多元教学手段,而对比教学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应用的越发广泛。文章以聚合物的合成机理,逐步缩合聚合和连锁聚合为对象,充分的发挥对比教学法的特点,... 以学生作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针对性的开发多元教学手段,而对比教学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应用的越发广泛。文章以聚合物的合成机理,逐步缩合聚合和连锁聚合为对象,充分的发挥对比教学法的特点,提高课堂效果。针对难点、重点从不同角度辨析,使得问题越辩越明,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在人才培养中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教学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基础 逐步聚合 连锁聚合
下载PDF
PSO+:基于粒子群结合其他迭代算法非线性拟合热对流聚合酶连锁反应的荧光数据
11
作者 付达 陈友兵 +5 位作者 卓之豪 闵小平 王海 葛胜祥 张师音 王进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14-420,共7页
热对流聚合酶连锁反应(CCPCR)利用热对流的原理,让试剂在试管内流动,通过试管上下部分的温度差来达到扩增目的。为了实时检测扩增效果,我们在试剂体系中加入了荧光基团,通过荧光的强弱实时反映扩增的情况。实验结果显示荧光变化曲线符... 热对流聚合酶连锁反应(CCPCR)利用热对流的原理,让试剂在试管内流动,通过试管上下部分的温度差来达到扩增目的。为了实时检测扩增效果,我们在试剂体系中加入了荧光基团,通过荧光的强弱实时反映扩增的情况。实验结果显示荧光变化曲线符合扩增曲线的S型趋势,但是由于热对流的不稳定性而存在一定的抖动情况,不利于扩增循环阈值(CT值)的计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采用动力学方法,利用双S型函数模型来拟合曲线,使荧光曲线平滑,从而能更好地根据曲线来推断核酸初始浓度,达到定量的目的。同时采用PSO+算法求解双S型函数参数,即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结合Levenberg-Marquardt、Newton-CG等算法进行曲线拟合,有效克服PSO随机性太强和传统算法Levenberg-Marquardt、Newton-CG等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缺点,数据拟合结果的R2能够达到0.999 8。此研究对以后的实时荧光热对流扩增的定量检测研究有指导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对流聚合连锁反应 曲线拟合 双S型函数 粒子群
原文传递
Infection frequency of Epstein-Barr virus in subgingival samples from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periodontal status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clinical parameters 被引量:1
12
作者 WU Yan-min YAN Jie +2 位作者 CHEN Li-li SUN Wei-lian GU Zhi-yuan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11期876-883,共8页
Objective: To detect the infection frequencies of different genotypes of Epstein-Barr virus (EBV) in subgingival samples from chronic periodontitis (CP) patients, and to discus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infection with ... Objective: To detect the infection frequencies of different genotypes of Epstein-Barr virus (EBV) in subgingival samples from chronic periodontitis (CP) patients, and to discus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infection with EBV and clinical pa-rameters. Methods: Nested-PCR assay was used to detect EBV-1 and EBV-2 in subgingival samples from 65 CP patients, 65 gingivitis patients and 24 periodontally healthy individuals. The amplicons were further identified by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nalysis (RFLP) with endonucleases Afa I and Stu I. Clinical parameters mainly included bleeding on probing (BOP), probing depth (PD), attachment loss (AL) in six sites of the dentition. Results: In CP patients, gingivitis and periodontally healthy individuals, the infection frequencies were 47.7%, 24.6% and 16.7% for EBV-1, and 15.4%, 7.7% and 0% for EBV-2, respectively. In 2 out of the 65 CP patients co-infection of EBV-1 and EBV-2 was found. The positive rate of EBV-1 in chronic periodontitis patients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gingivitis patients (P=0.01) and periodontally healthy individuals (P=0.01). Bu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shown in EBV-1 frequency between gingivitis patients and healthy individuals (P>0.05) or in EBV-2 frequency among the three groups (P>0.05). In CP patients, higher mean BOP value was found in EBV-1 or EBV-2 positive patients than that in EBV negative ones (P<0.01), but with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the mean PD or AL value between EBV positive and negative patients (P>0.05). After initial periodontal treatment, 12 out of the 21 EBV-1 positive CP patients did not show detectable EBV-1 in subgingival samples. Conclusion: nPCR plus RFLP analysis is a sensitive, specific and stable method to detect EBV-1 and EBV-2 in subgingival samples. Subgingival infection with EBV-1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chronic perio-dontitis. Infection of EBV in subgingival samples was correlated with BO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IODONTITIS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Epstein-Barr virus POLYMORPHISM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下载PDF
RBM8A在人结肠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13
作者 徐益彩 梁嵘 +2 位作者 林燕 刘志辉 李永强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378-381,共4页
目的检测RBM8A在不同结肠癌细胞株中的表达,为进一步体外实验筛选靶细胞。方法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连锁反应(q RT-PCR)法以及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法检测RBM8A在结肠癌细胞株SW480、SW620、HT29、LOVO、COLO320DM、T84及人... 目的检测RBM8A在不同结肠癌细胞株中的表达,为进一步体外实验筛选靶细胞。方法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连锁反应(q RT-PCR)法以及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法检测RBM8A在结肠癌细胞株SW480、SW620、HT29、LOVO、COLO320DM、T84及人正常结肠上皮细胞株NCM460中的表达。结果 RBM8A在7株细胞株中均有表达,其中在结肠癌细胞株SW620和COLO320DM中的表达高于正常细胞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余细胞株中RBM8A的表达与正常细胞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BM8A在结肠癌细胞株SW620和COLO320DM中高表达,SW620和COLO320DM细胞株或可作为靶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结肠癌细胞系 RBM8A 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连锁反应 蛋白免疫印迹
下载PDF
尿道下裂相关miRNA差异表达分析的初步探讨
14
作者 黄恩馥 陈娇 +3 位作者 曹戌 冯笑 张亚 周云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335-340,共6页
目的通过筛选尿道下裂、术前经HCG治疗的尿道下裂以及正常包皮组织中miRNA差异表达,探究其与尿道下裂的发生以及术前HCG治疗影响预后的可能途径,为探究尿道下裂病因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9例尿道下裂(其中3例术前进行HCG治疗)以及3例包... 目的通过筛选尿道下裂、术前经HCG治疗的尿道下裂以及正常包皮组织中miRNA差异表达,探究其与尿道下裂的发生以及术前HCG治疗影响预后的可能途径,为探究尿道下裂病因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9例尿道下裂(其中3例术前进行HCG治疗)以及3例包茎患儿(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分别取包皮组织抽提总RNA,利用芯片技术筛选各组差异性表达的miRNAs,并用RT-PCR技术对筛选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芯片筛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尿道下裂患儿的包皮组织里差异性表达的miRNAs中上调的19个,下调的15个。与术前行HCG治疗组的患儿相比,术前未行HCG治疗的尿道下裂患儿包皮组织里差异性表达的miRNA中上调的19个,下调的25个;RT-PCR验证结果:在差异性表达的miRNA中选择10个miRNA进行验证,其中5个miRNA与芯片结果相符,分别是let-7b-3p、miR-145-5p、miR-376a-3p、miR-377-3p和miR-1-3p。其中let-7b-3p、miR-145-5p、miR-376a-3p、miR-377-3p在尿道下裂组中低表达,在对照组和术前HCG治疗的尿道下裂组中高表达;miR-1-3p在术前HCG治疗的尿道下裂患儿中较未用药组中高表达。结论首次建立尿道下裂患儿miRNAs的基因表达谱,并筛选出在术前行HCG治疗尿道下裂、术前未行HCG治疗尿道下裂与包茎之间存在差异表达的miRNAs。根据筛选出的差异性表达的miRNAs,推测其与尿道下裂的关系,为今后疾病的预防以及提高治疗效果提供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下裂/病因学 微RNAS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反转录酶-聚合连锁反应
下载PDF
不同毛色巴什拜羊皮肤组织中LEF1、YWHAZ及WNT2基因差异表达
15
作者 洪文娟 侯晨曦 +1 位作者 何宗龙 决肯·阿尼瓦什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749-2757,共9页
【目的】研究LEF1、YWHAZ及WNT2基因表达量与毛色之间的关系,为分析LEF1、YWHAZ及WNT2基因在Wnt/β-actenin信号通路中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随机选取黑色和白色被毛的巴什拜羊各8只,采集皮肤组织,通过定量反转录聚合酶连锁... 【目的】研究LEF1、YWHAZ及WNT2基因表达量与毛色之间的关系,为分析LEF1、YWHAZ及WNT2基因在Wnt/β-actenin信号通路中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随机选取黑色和白色被毛的巴什拜羊各8只,采集皮肤组织,通过定量反转录聚合酶连锁反应(qRT-PCR)方法测定LEF1、WNT2及YWHAZ基因在不同毛色巴什拜羊皮肤中的表达量,并与LEF1、YWHAZ及WNT2基因转录组测序结果的FPKM值进行双向验证。【结果】LEF1基因在黑色巴什拜羊皮肤组织相对表达量是(4.66±0.59),在白色巴什拜羊皮肤组织是(0.43±0.15);WNT2基因在黑色巴什拜羊组织相对表达量是(7.35±0.77),在白色巴什拜羊皮肤组织是(0.36±0.11);YWHAZ基因在黑色巴什拜羊组织相对表达量是(4.44±0.57),在白色巴什拜羊皮肤组织是(1.02±0.23)。LEF1、YWHAZ及WNT2基因的转录组数据的FPKM值与qRT-PCR结果趋势一致。【结论】LEF1、WNT2及YWHAZ基因在不同毛色的巴什拜羊皮肤组织中均有表达。且LEF1、WNT2及YWHAZ基因在黑色绵羊皮肤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白色绵羊皮肤(P<0.01),LEF1、WNT2及YWHAZ参与毛色的形成过程,可作为绵羊毛色潜在基因研究与毛色之间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毛色 LEF1 WNT2 YWHAZ 定量反转录聚合连锁反应
下载PDF
内蒙古蒙古族人群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分析
16
作者 邢晓雁 秦文斌 雎天林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 转换酶 (ACE)基因第 16内含子插入 /缺失多态性在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人群中的分布。方法 :采用聚合酶连锁反应 (PCR)检测 15 0例内蒙古地区蒙古族标本 ACE基因 16内含子插入 /缺失多态标记 ,得到三种基因型 :缺失...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 转换酶 (ACE)基因第 16内含子插入 /缺失多态性在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人群中的分布。方法 :采用聚合酶连锁反应 (PCR)检测 15 0例内蒙古地区蒙古族标本 ACE基因 16内含子插入 /缺失多态标记 ,得到三种基因型 :缺失纯合子 (DD)、插入纯合子 ( 型 )及插入 /缺失杂合子 (DI型 )。并对所有普通 PCR定为 DD型的样本进行插入特异性 PCR检测 ,以减少误分型率。统计各基因型频率 ,计算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内蒙古地区蒙古族 ACE基因三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DD型 2 0 .0 % ,DI型 4 1.3% , 型 38.7% ;D、I两等位基因频率为 4 0 .7%和 5 9.3%。结论 :蒙古族与汉族资料比较 ,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显著性 ,基因型频率与多数资料差异无显著性 ;蒙古族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与鄂温克族、达斡尔族、白种人及黑种人差异均存在显著性。ACE基因多态性存在人种的差别 ,而是否不同民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蒙古族人群 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 ACE 基因多态性 聚合连锁反应 群体遗传学 疾病
下载PDF
手足口病病毒、核酸扩增实验室的环境污染监测及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曾秋红 杨旺永 +1 位作者 罗三艳 巫启文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0年第12期3820-3821,共2页
对PCR环境进入检测,手足口病病毒在PCR实验室台面,水箱,门把手,加样器,离心机内壁均有检测。对实验结果也会造成影响,加强PCR实验室质量控测,规范操作,消毒彻底,清除干扰至关重要。
关键词 聚合连锁反应 手足口病病毒 环境监测
下载PDF
The Wine Chain in Puglia: A Cluster Analysis
18
作者 Contb Francesco Fiore Mariantonietta La Sala Piermichel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B)》 2013年第10期696-716,共21页
The food industry is evolving more towards new forms of organization much more complex and characterized by a greater degree of coordination, whether in the form of vertical integration of explicit or implicit contrac... The food industry is evolving more towards new forms of organization much more complex and characterized by a greater degree of coordination, whether in the form of vertical integration of explicit or implicit contracts between players of different levels of the industry. Therefore, the aim of this work is the search for mechanisms that can provide value to the production phase to better increas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sector. For the first time, in fact, discussion about food chains have as reference a recognized legal entity, which is the integrated projects of food chain as a result of actions of agricultural policy at community, national and regional levels. The methodology is related to two steps: the administration of questionnaires to the three companies participating in food chain partnerships that have proposed a draft of integrated design of food chain in response to the notice of the Apulia region for the submission of the integrated projects of the food chain; and a cluster analysis in the wine sector of the Italian regi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nks to Network Analysis, the importance for the chain development of relationships formed by market relations and cooperation relations (formal and informal) and the need for more actions for the enhancement of products b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ctiv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ulia wine food chain rural development integrated project of food chain cluster analysis.
下载PDF
正在试用的DNA指纹图
19
作者 蓝彧祥 《世界科学》 1995年第7期17-18,16,共3页
正在试用的DNA指纹图蓝彧祥编译历史上谈论最多的谋杀案审判将取决于引起争论的生物技术成果。试管底部的浑浊沉淀物是从桑塔莫尼卡公寓外的人行道上擦吸到的全部遗留血清。用1,600转/分的离心机旋转试管,把从红细胞抛出的白... 正在试用的DNA指纹图蓝彧祥编译历史上谈论最多的谋杀案审判将取决于引起争论的生物技术成果。试管底部的浑浊沉淀物是从桑塔莫尼卡公寓外的人行道上擦吸到的全部遗留血清。用1,600转/分的离心机旋转试管,把从红细胞抛出的白细胞浸在能消化白细胞壁和分裂细胞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指纹图 聚合连锁反应 生物技术
下载PDF
幼儿急性视网膜坏死之病例报告
20
作者 庄秋同 吴宗典 +1 位作者 朱明嫈 许淑娟 《眼科学》 2013年第3期23-26,共4页
目的:报告一个5岁女童罹患急性视网膜坏死之少见病例。方法:病例报告。结果:一名5岁女童因多日前突发性右眼红痛及视力模糊而求诊,病患于1岁时曾有疱疹病毒性脑炎之病史。眼科理学检查发现右眼视力为0.1,左眼为1.0。裂隙灯检查发现右眼... 目的:报告一个5岁女童罹患急性视网膜坏死之少见病例。方法:病例报告。结果:一名5岁女童因多日前突发性右眼红痛及视力模糊而求诊,病患于1岁时曾有疱疹病毒性脑炎之病史。眼科理学检查发现右眼视力为0.1,左眼为1.0。裂隙灯检查发现右眼前房及玻璃体皆有中度炎症反应,视网膜周边则出现坏死性区域。由于其典型之眼底病灶,故诊断为急性视网膜坏死,并开始给予静脉注射Acyclovir及类固醇眼药水治疗。儿科检查和实验室测试,包括免疫测试,都是正常的。十天后改为口服Valaciclovir并加上口服类固醇治疗。药效初期反应良好,三星期后视网膜坏死区域已减少,患眼视力也进步至0.3;口服类固醇逐步减量,原先之病灶于4星期后皆已消失,仅留下视网膜色素层变化,但于治疗7星期后倂发裂孔性视网膜剥离。结论:我们报告一例急性视网膜坏死发生于5岁女童之少见病例,病患经全身性抗病毒药物合倂口服类固醇治疗后一度恢复良好,但于治疗7星期后倂发裂孔性视网膜剥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视网膜坏死 聚合连锁反应 预防性玻璃体切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