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1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肠息肉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1
作者 王跃生 张敬 +2 位作者 薛福敏 于静 李小芹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53,共6页
目的分析儿童肠息肉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手术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内镜中心2014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2456例内镜下高频电凝圈套切除肠息肉患儿临床资料。依据术后是... 目的分析儿童肠息肉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手术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内镜中心2014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2456例内镜下高频电凝圈套切除肠息肉患儿临床资料。依据术后是否发生迟发性出血,分为出血组(n=79)和非出血组(n=2377)。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评估各项指标对迟发性出血的预测价值。结果79例(3.22%)发生迟发性出血。5例发生严重迟发性出血行急诊肠镜止血,74例保守治疗,所有病例均止血成功。出血组和非出血组年龄、体重指数、便秘患儿比例、病变位置、内镜操作时间、切除方式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径6~10 mm和>20 mm的息肉切除后更易发生迟发性出血(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内镜操作时间、息肉直径、切除方式与迟发性出血的发生显著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内镜操作时间、息肉直径、切除方式对肠息肉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均有较好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6、0.688、0.627。结论内镜下高频电凝圈套切除肠息肉术治疗肠息肉患儿迟发性出血发生率较低;内镜操作时间、息肉直径、切除方式与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息肉 迟发性出血 危险因素 儿童
下载PDF
结直肠息肉内镜术后迟发性出血危险因素分析
2
作者 丁文 陆会飞 姚林华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4期660-663,共4页
目的 探讨结直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危险因素并进一步分析上述因素风险预测效能,旨在为临床防治工作提供更多参考。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息肉患者共176例,根据术后是否出现... 目的 探讨结直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危险因素并进一步分析上述因素风险预测效能,旨在为临床防治工作提供更多参考。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息肉患者共176例,根据术后是否出现迟发性出血分为迟发性出血组(16例)和非迟发型出血组(160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法评估结直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独立危险因素;描绘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上述独立危险因素用于结直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风险预测临床效能。结果 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低血小板计数水平、息肉单次切除数量多、最大息肉基底直径宽及腺瘤型息肉均是结直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以上独立危险因素均可用于结直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风险预测,且上述指标联合预测效能显著优于单一指标(P<0.05)。结论 结直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可能与入院时血小板计数水平、息肉单次切除数量、最大息肉基底直径及息肉病理组织学类型关系密切;而将以上危险因素相结合能够更为准确预测使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息肉 内镜 黏膜切除 迟发性出血 危险因素 预测
下载PDF
结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3
作者 司为锁 陶桂香 +3 位作者 肖茂林 温丽影 韩真 王运东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46-148,153,共4页
目的:探讨结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在芜湖市中医医院内镜中心行结肠息肉切除的7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与结肠息肉术后迟发性出血相关的因素。结果:术后迟发性出血发... 目的:探讨结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在芜湖市中医医院内镜中心行结肠息肉切除的7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与结肠息肉术后迟发性出血相关的因素。结果: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率为6.80%;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后迟发性出血与年龄(P=0.045)、性别(P=0.007)、术后进食时间(P<0.001)、息肉外观(P<0.001)、息肉直径(P=0.016)、切除息肉数量(P=0.017)、息肉有蒂(P<0.001)、息肉分叶(P<0.001)、钛夹夹闭方式(P<0.001)有关;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1.03,95%CI:1.005~1.055)、术后进食时间24~48 h(OR=3.909,95%CI:2.185~6.995)、术后进食时间>48 h(OR=7.244,95%CI:3.218~16.304)、息肉外观发红(OR=47.608,95%CI:23.117~98.042)、切除息肉数量≥5枚(OR=3.999,95%CI:1.728~9.255)、息肉有蒂(OR=2.904,95%CI:1.678~5.024)均是术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龄、男性、息肉外观发红、息肉有蒂、切除息肉数量≥5枚、术后近期进食增加结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息肉 内镜下切除 迟发性出血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直立位金属钛夹夹闭方式对结直肠息肉EMR后迟发性出血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
4
作者 鲁传和 许复成 袁海波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614-618,共5页
目的分析金属钛夹夹闭方式对结直肠息肉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后迟发性出血的影响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行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金属钛夹夹闭方式不... 目的分析金属钛夹夹闭方式对结直肠息肉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后迟发性出血的影响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行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金属钛夹夹闭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直立位组(n=31)和平行位组(n=29);根据患者术后有无迟发性出血分为出血组(n=10)和未出血组(n=50)。比较直立位组与平行位组患者的围手术期一般资料(手术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评分)、治疗成功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出血组和未出血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年龄、性别、合并高血压、合并高血脂、合并糖尿病、息肉数量、息肉形态、息肉分布和切除数量及大小、金属钛夹夹闭方式)。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直肠息肉患者发生迟发性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立位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49.69±6.57)mL,低于平行位组[(58.41±6.8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成功率、肠穿孔、腹痛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立位组患者迟发性出血率为6.45%,明显低于平行位组(2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组患者合并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有蒂息肉、多肠段分布、平行位的患者比例分别为70.00%、60.00%、50.00%、50.00%、80.00%,均高于未出血组(34.00%、26.00%、12.00%、12.00%、42.00%),出血组患者切除数量、最大基底直径、平均基底直径分别为(1.92±0.85)枚、(0.97±0.36)cm、(0.82±0.32)cm,均高于未出血组[(1.32±0.76)枚、(0.69±0.30)cm、(0.68±0.28)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中出血量、合并高血压、合并高血脂、切除数量、最大基底直径是结直肠息肉患者发生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P<0.05),直立位金属钛夹夹闭方式是结直肠息肉患者发生迟发性出血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与平行位金属钛夹夹闭方式相比,直立位金属钛夹夹闭方式用于结直肠息肉EMR术中出血量更少,迟发性出血发生率更低。术中出血量、合并高血压、合并高血脂、切除数量、最大基底直径是结直肠息肉患者发生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直立位金属钛夹夹闭方式是结直肠息肉患者发生迟发性出血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立位金属钛夹夹闭方式 内镜黏膜切除术 直肠息肉切除 迟发性出血 术中出血 最大基底直径
下载PDF
上消化道早期癌患者ESD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性策略
5
作者 郭智强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期234-236,共3页
目的:对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上消化道早期癌(ESD)患者术后迟发性出血(DPPB)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预防性策略。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3年1月我院消化内科行ESD术的上消化道早期癌患者120例,依据术后有无DPPB发生将患者... 目的:对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上消化道早期癌(ESD)患者术后迟发性出血(DPPB)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预防性策略。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3年1月我院消化内科行ESD术的上消化道早期癌患者120例,依据术后有无DPPB发生将患者分为发生DPPB组(29例)与未发生DPPB组(91例),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s回归上消道早期癌患者ESD术后发生DPPB的危险因素,基础上提出预防策略。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两组病灶位置、病变直径、术中明显出血情况、近30d曾使用氯吡格雷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病灶位置在胃窦、病变直径≥5cm、术中明显出血、近30d曾使用氯吡格雷与患者ESD术后DBPP发生相关(P<0.05),是患者ESD术后DPPB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临床须特别重视病灶位置在胃窦、病变直径≥5cm、术中明显出血、近30d曾使用氯吡格雷等危险因素,要及时给予针对性有效预防策略以期降低患者术后DPPB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早期癌患者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术后迟发性出血 危险因素 预防性策略
下载PDF
结肠息肉内镜黏膜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闫真 孙亚梅 +2 位作者 高峰 郎海波 张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7期132-135,共4页
目的探讨结肠息肉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住院并行EMR治疗的1863例结肠息肉患者,根据是否出现迟发性出血分为出血组和非出血组。回顾性收集患者的临... 目的探讨结肠息肉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住院并行EMR治疗的1863例结肠息肉患者,根据是否出现迟发性出血分为出血组和非出血组。回顾性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结肠息肉EMR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1863例患者中,36例出现迟发性出血,发生率为1.93%。出血组中应用抗栓药物患者、息肉直径≥1 cm、有蒂息肉、直肠息肉占比高于非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应用抗栓药物[OR(95%CI)=2.248(1.054~4.793)]、息肉直径≥1 cm[OR(95%CI)=3.074(1.338~7.061)]和直肠息肉[OR(95%CI)=5.577(2.572~12.093)]是迟发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应用抗栓药物、息肉大小和息肉部位是EMR术后迟发性出血的重要危险因素,临床上应对高危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处置,以减少迟发性出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息肉 内镜黏膜切除术 迟发性出血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息肉的效果及术后迟发性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张科 成翠娥 +1 位作者 肖龙 王斌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10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息肉的效果及术后迟发性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7月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56例结直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取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分析治疗后临床疗效,并总结...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息肉的效果及术后迟发性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7月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56例结直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取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分析治疗后临床疗效,并总结迟发性出血的单因素,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总结影响术后迟发性出血的主要原因。结果:治疗总有效率89.7%;10例术后迟发性出血患者中>60岁占比高于≤60岁,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占比高于无糖尿病、高血压,术中出血占比高于术中未出血,术中追加镇静药物占比高于术中未追加镇静药物,息肉直径≥0.8 mm占比高于<0.8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性别、术前是否服用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可见,影响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合并症、出血、追加镇静药物、息肉直径。结论:内镜黏膜息肉切除术对结直肠息肉治疗效果明显,但在术后应注意积极预防迟发性出血相关因素,加强对高危因素患者的管理,以预防迟发性出血,提高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切除术 结直肠息肉 迟发性出血
下载PDF
早期结直肠癌、癌前病变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聂坤 张珂 周全博 《实用癌症杂志》 2023年第1期119-121,共3页
目的 探究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迟发性出血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100例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患者,患者均行ESD治疗。观察患者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情况,并分析ESD治疗后迟发性出血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依... 目的 探究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迟发性出血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100例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患者,患者均行ESD治疗。观察患者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情况,并分析ESD治疗后迟发性出血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依据ESD治疗后是否出现迟发性出血分为出血组(11例)及未出血组(89例);出血组直肠病变、重度纤维化发生率均高于未出血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变位于直肠、重度纤维化是导致ESD治疗早期结直肠癌、癌前病变术后迟发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对于直肠病变及黏膜下层重度纤维化的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而言,行ESD治疗后易出现术后迟发性出血,临床需做好相关预防工作,以降低迟发性出血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结直肠癌 癌前病变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迟发性出血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老年脑挫裂伤迟发性出血CT特征及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相关因子水平分析
9
作者 赵建华 朱骏 +1 位作者 瞿准 王超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819-821,共3页
目的:探究老年脑挫裂伤迟发性出血的CT特征及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相关因子水平。方法:将90例老年脑挫裂伤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患者的复查结果,将44例迟发性出血患者纳入研究组,另选46例未发生迟发性出血患者纳入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CT特征,... 目的:探究老年脑挫裂伤迟发性出血的CT特征及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相关因子水平。方法:将90例老年脑挫裂伤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患者的复查结果,将44例迟发性出血患者纳入研究组,另选46例未发生迟发性出血患者纳入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CT特征,并分析其凝血功能障碍相关因子水平。结果:两组间早期CT检查征象中,研究组中存在局部脑占位效应、硬膜外或硬膜下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界面征、局部脑灰白质分界不清情况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间在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g)、国际标准化比率(INR)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但研究组血小板计数(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低于对照组,D-二聚体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以老年脑挫裂伤患者是否发生迟发性出血为因变量(发生=1,未发生=0),对上述结果中存在差异的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PLT、APTT、D-二聚体水平是老年脑挫裂伤患者发生迟发性出血的影响因素。结论:老年脑挫裂伤迟发性出血患者硬膜外或硬膜下出血、局部脑占位效应、蛛网膜下腔出血、界面征、局部脑灰白质分界不清情况的发生率高于未发生迟发性出血患者,且PLT、APTT、D-二聚体水平可能对老年脑挫裂伤患者发生迟发性出血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脑挫裂伤 迟发性出血 CT特征 凝血功能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胃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迟发性出血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振灿 周举坤 +3 位作者 张晓彤 郑亚 王玉平 姬瑞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3年第8期929-933,共5页
目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是一种治疗早期胃癌较为安全、微创的方法、近几年ESD治疗胃部病变的疗效逐渐得到认可、逐渐成为胃部癌前病变、早期癌症、间质瘤等的一线疗法。但ESD会引起出血、穿孔、狭... 目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是一种治疗早期胃癌较为安全、微创的方法、近几年ESD治疗胃部病变的疗效逐渐得到认可、逐渐成为胃部癌前病变、早期癌症、间质瘤等的一线疗法。但ESD会引起出血、穿孔、狭窄等术后并发症,术后迟发性出血是ESD主要的不良事件之一,如不能及时发现并治疗,可能引以失血性休克等严重后果,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因此,了解胃ESD术后迟发性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做好预防措施至关重要。本文就胃ESD术后迟发性出血相关危险因素、预防及治疗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迟发性出血 危险因素 早期胃癌 预防措施
下载PDF
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迟发性出血风险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静 朱贞祥 +2 位作者 徐绍莲 苏磊 刘传志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3年第1期79-82,共4页
目的探究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迟发性出血的风险现状及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0月在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129例早期胃癌患者,收集记录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以及发生术后迟发性出血情况... 目的探究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迟发性出血的风险现状及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0月在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129例早期胃癌患者,收集记录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以及发生术后迟发性出血情况,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迟发性出血的风险的影响因素。结果 129例患者中,17例患者发生迟发性出血,发生率为13.18%。影响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病灶黏膜下层纤维化、病变最大径、术前服用抗凝药等药物、病变形态、病变部位、合并高血压、手术时长均是影响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迟发性出血的风险的相关因素(P <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术前服用抗凝药(OR=11.669,95%CI:1.097~124.775,P=0.042)、病变部位为胃底-贲门(OR=5.376,95%CI:2.474~11.683,P=0.049)、病变最大径≥2 cm(OR=0.210,95%CI:0.048~0.922,P=0.039)、黏膜下层纤维化(OR=6.538,95%CI:1.159~36.890,P=0.033)均是影响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迟发性出血的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患者的术前服用抗凝药、病变部位为胃底-贲门、病变最大径均为≥2 cm、黏膜下层纤维化均是影响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迟发性出血的风险的独立影响因素,临床上应尽早制定相应针对性的干预治疗方案,减少上述因素患者的术后迟发性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迟发性出血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和预防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文英 刘洋 《医学综述》 CAS 2023年第21期4619-4623,共5页
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有助于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是结直肠息肉的首选治疗方式,但术后出血一直是其最常见并发症,对患者和医院均造成较大负担,尤其是术后迟发性出血(PPB),严重影响患者临床转归。因此,如何减少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 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有助于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是结直肠息肉的首选治疗方式,但术后出血一直是其最常见并发症,对患者和医院均造成较大负担,尤其是术后迟发性出血(PPB),严重影响患者临床转归。因此,如何减少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PPB的发生一直是临床内镜治疗面临的严峻问题。既往有关PPB的研究多集中在手术方式的改良和创新上,虽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PPB发生风险,但效果有限。故临床工作中除需最大限度减少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操作上的失误外,还需综合考量PPB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应对方案,并施以个性化预防措施以减少PPB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息肉 结直肠癌 息肉切除术 迟发性出血 危险因素 预防出血
下载PDF
消化道早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13
作者 刘荣泉 季云 张杰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80-86,共7页
目的 分析消化道早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2023年2月泰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25例消化道早癌患者,其中胃癌257例,食管癌368例。所有患者行ESD,记录消化道早期患者ESD术后迟发性... 目的 分析消化道早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2023年2月泰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25例消化道早癌患者,其中胃癌257例,食管癌368例。所有患者行ESD,记录消化道早期患者ESD术后迟发性出血情况。胃癌患者根据ESD术后是否发生迟发性出血分为胃癌未发生组与胃癌发生组,食管癌患者根据ESD术后是否发生迟发性出血分为食管癌未发生组与食管癌发生组。比较胃癌发生组与胃癌未发生组患者临床资料,食管癌发生组与食管癌未发生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ESD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 257例胃癌患者中,ESD术后迟发性出血27例,迟发性出血发生率为10.51%;368例食管癌患者中,ESD术后迟发性出血23例,迟发性出血发生率为6.25%。胃癌发生组病灶部位为胃体、病灶直径≥20 mm、黏膜下有粗大血管、黏膜下有纤维化、手术时间≥60 min、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占比高于胃癌未发生组(P <0.05),胃癌发生组病灶深度为黏膜层占比低于胃癌未发生组(P <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黏膜下有粗大血管[OR=3.838(95%CI:1.687,8.731)]、黏膜下有纤维化[OR=3.511(95%CI:1.544,7.988)]、手术时间≥60 min [OR=2.821(95%CI:1.240,6.417)]、长期使用抗凝药物[OR=4.415(95%CI:1.941,10.043)]为胃癌患者ESD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的影响因素(P <0.05)。食管癌发生组黏膜深度为黏膜下层、切片直径≥40 mm、切除管径大小为环周、黏膜下有粗大血管、黏膜下有纤维化、手术时间≥60 min、长期服用抗凝血药物占比高于食管癌未发生组(P <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黏膜下有粗大血管[OR=3.056(95%CI:1.343,6.951)]、手术时间≥60 min [OR=3.607(95%CI:1.586,8.206)]、长期使用抗凝药物[OR=4.104(95%CI:1.804,9.336)]为食管癌患者ESD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的影响因素(P <0.05)。结论 黏膜下有粗大血管、手术时间≥60 min、长期使用抗凝药物的消化道早癌患者ESD术后迟发性出血风险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早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迟发性出血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结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术后并发迟发性出血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14
作者 邓婷 马洪升 杨锦林 《医学综述》 CAS 2023年第9期1794-1798,共5页
结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术已逐渐取代外科息肉切除术成为目前息肉切除的标准治疗方法,但该术式会引发术后出血、穿孔等并发症,迟发性出血即是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迟发性出血不仅可发生于患者住院期间,还可发生于患者出院后,且较为隐匿,因... 结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术已逐渐取代外科息肉切除术成为目前息肉切除的标准治疗方法,但该术式会引发术后出血、穿孔等并发症,迟发性出血即是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迟发性出血不仅可发生于患者住院期间,还可发生于患者出院后,且较为隐匿,因此可能需再次入院、介入治疗等紧急医疗干预,从而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使患者产生焦虑、恐惧等情绪。因此,早期识别导致息肉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高危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发性出血 结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术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早期胃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迟发性出血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15
作者 韩景舒 王艳荣 +1 位作者 刘应莉 付丽娜 《微创医学》 2023年第6期694-701,共8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胃癌(EGC)导致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中关于ESD治疗EGC,并描述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的文...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胃癌(EGC)导致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中关于ESD治疗EGC,并描述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的文章,使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对检索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于最终纳入的文献中提取相关指标的病例数据。通过RevMan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研究对象6150例,发生ESD术后迟发性出血41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病灶直径≥3 cm(OR=2.22,95%CI=1.78~2.76)、病变深度位于黏膜下层(OR=7.60,95%CI=2.89~19.99)、病灶位于胃中下1/3(OR=4.55,95%CI=2.65~7.81)、术中明显出血(OR=6.38,95%CI=2.84~14.30)、年龄≥60岁(OR=3.14,95%CI=1.30~7.59)、术前活检次数≥2次(OR=6.81,95%CI=3.05~15.22)、抗血栓类药物服用史(OR=4.65,95%CI=2.31~9.36)、黏膜下层纤维化(OR=9.33,95%CI=3.01~28.89)、手术时间≥60 min(OR=2.98,95%CI=1.60~5.57)、病灶切除直径>40 mm(OR=2.21,95%CI=1.29~3.80),以上10个因素均为EGC患者发生ESD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病灶直径≥3 cm、病变深度位于黏膜下层、病灶位于胃中下1/3、术中明显出血、年龄≥60岁、术前活检次数≥2次、抗血栓类药物服用史、黏膜下层纤维化、手术时间≥60 min、病灶切除直径>40 mm均是EGC患者ESD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临床应根据相关危险因素进行防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迟发性出血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下载PDF
早期胃癌患者ESD术后迟发性出血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方程构建及预测价值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军 丁娟 马志杰 《实用癌症杂志》 2023年第5期815-819,共5页
目的探究早期胃癌(EGC)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60例EGC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ESD术治疗。术后随访依据有无迟发性出血发生将患者分为发生迟发性出血组(18例)与未发生迟发性出血组(242例),... 目的探究早期胃癌(EGC)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60例EGC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ESD术治疗。术后随访依据有无迟发性出血发生将患者分为发生迟发性出血组(18例)与未发生迟发性出血组(242例),统计2组临床资料,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纳入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患者ESD术后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评价回归模型对EGC患者ESD术后迟发性出血的预测价值,并探讨预防策略。结果2组性别、术中使用肾上腺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年龄、肿瘤部位、肿瘤直径、抗血小板药物停用时间、术前活检次数、术中出血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上述有差异项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60岁、肿瘤直径≥5 cm、抗血小板药物停用时间<3 d、术前活检次数>2次、术中明显出血是EGC患者ESD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P<0.05);构建EGC患者ESD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的回归方程,Logit(P)=-6.273+5.376×年龄+8.811×肿瘤直径+12.098×抗血小板药物停用时间+6.322×术前活检次数+3.013×术中出血情况,根据预测值和真实值绘制ROC曲线,AUC=0.876,95%CI:0.830~0.914,当最佳截断值>13.13时,敏感度为88.89%,特异度为74.49%,显著性水平P<0.05。结论年龄≥60岁、肿瘤直径≥5 cm、抗血小板药物停用时间<3 d、术前活检次数>2次、术中明显出血是EGC患者ESD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所得预测模型有较好的预测价值,早期应特别关注这类患者,及时采取有效预防策略,以降低患者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术后迟发性出血 危险因素 预测价值
下载PDF
直径<10 mm结直肠息肉内镜下圈套切除效果及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1
17
作者 蒋宝玲 刘娟 申妮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8期1110-1113,共4页
目的探讨直径<10 mm结直肠息肉内镜下圈套切除效果,分析迟发性出血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按照随机数表法将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延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50例直径<10 mm结直肠息肉患者分为冷切除组(内镜下冷圈套切除术)与热切... 目的探讨直径<10 mm结直肠息肉内镜下圈套切除效果,分析迟发性出血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按照随机数表法将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延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50例直径<10 mm结直肠息肉患者分为冷切除组(内镜下冷圈套切除术)与热切除组(内镜下热圈套切除术),每组7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息肉切除时间、完整息肉切除率、息肉回收率)、并发症及迟发性出血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冷切除组与热切除组患者的息肉切除时间、完整息肉切除率、息肉回收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冷切除组患者的迟发性出血发生率为5.33%,明显低于热切除组的2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患者与未出血患者的息肉位置、息肉形态、术中出血情况、切除方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息肉位于直肠、息肉有蒂、热切除是直径<10 mm结直肠息肉内镜下圈套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内镜下冷圈套切除术能明显降低直径<10 mm结直肠息肉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率,息肉位于直肠、息肉有蒂、热切除是其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息肉 直径<10 mm 内镜下圈套器切除术 迟发性出血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研究现况
18
作者 吴志威 陈启龙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3期3822-3827,共6页
目的:总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研究进展,旨在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以及为探寻预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提供思路。方法:检索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血的相关文献,并作一综述。结果:目前国内外均有使... 目的:总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研究进展,旨在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以及为探寻预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提供思路。方法:检索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血的相关文献,并作一综述。结果:目前国内外均有使用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细胞等炎症指标早期预测胰瘘、腹腔感染、假性动脉瘤的研究,但使用血液标志物预测术胰腺后迟发性出血的研究较少。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是一个持续且复杂的过程,但通过研究可以发现,迟发性出血的发生发展均离不开炎症反应,寻找能够预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的炎症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及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迟发性出血 胰腺术后出血 炎症指标
下载PDF
从虚实夹杂论治迟发性出血性膀胱炎
19
作者 王雪伊 徐瑞荣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9期139-142,共4页
近年来,随着预处理方案的不断完善、供者选择的优化以及支持治疗水平的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特别是异基因单倍体移植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各种血液病的常规治疗手段。迟发性出血性膀胱炎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常见并发症,往往导致患者生活... 近年来,随着预处理方案的不断完善、供者选择的优化以及支持治疗水平的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特别是异基因单倍体移植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各种血液病的常规治疗手段。迟发性出血性膀胱炎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常见并发症,往往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危及患者生命。作者从虚实夹杂的角度出发,其本在于预处理导致的脾肾亏虚,标为内生湿热及外来邪毒,虚实2个方面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促进疾病的发展与转归,其总属本虚标实之证。治疗当首辨虚实标本,初起当急祛邪以存正,久病当消补并施,止血不留瘀贯穿始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淋证 迟发性出血性膀胱炎 虚实夹杂 辨证论治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结直肠癌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影响因素分析
20
作者 赵书阳 丁建明 +1 位作者 刘晓明 代丽萍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4期696-698,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在行ESD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01月-2021年01月期间收治的早期结直肠癌患者98例,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观察患者ESD术后是否发生迟发性出血的情况并根据迟发... 目的:探讨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在行ESD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01月-2021年01月期间收治的早期结直肠癌患者98例,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观察患者ESD术后是否发生迟发性出血的情况并根据迟发性出血的情况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出血组和未出血组。收集并对比分析两组的基线资料,分析影响早期结直肠癌ESD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98例早期结直肠癌患者ESD术后92例患者未发生延迟性出血93.87%,6例患者发生延迟性出血6.12%(P<0.05)。早期结直肠癌ESD术后发生延迟性出血的危险因素与病灶的位置、纤维化严重程度、术中出血及操作者熟练度等方面有关(P<0.05);病灶位置和纤维化严重程度是影响早期结直肠癌ESD术后发生延迟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ESD术治疗早期结直肠癌患者能帮助提高临床疗效,病灶位置和纤维化严重程度是早期结直肠癌ESD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早期结肠癌 迟发性出血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