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7篇文章
< 1 2 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鼓室乳突术后迟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诊治 被引量:8
1
作者 李永奇 陈愈彬 +2 位作者 尹根蒂 李鹏 曾祥丽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29-633,共5页
目的:分析和探讨鼓室-乳突手术后迟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0年3月~2014年12月接受鼓室-乳突手术术后出现迟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共7例患者的临床诊治过程,包括其病史、专科查体、影... 目的:分析和探讨鼓室-乳突手术后迟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0年3月~2014年12月接受鼓室-乳突手术术后出现迟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共7例患者的临床诊治过程,包括其病史、专科查体、影像学及听力学检查、手术经过、面神经麻痹发生的时间、治疗用药及随访情况等。结果664例鼓室-乳突手术的患者中,有7例在术后出现了迟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发生率为1.05%,面神经麻痹的发生时间是术后5~14天,平均11天,面神经功能情况:HBⅣ级4例,Ⅲ级2例,Ⅱ级1例,6例术前颞骨CT检查显示面神经水平段裸露,3例伴有耳周疼痛,3例有面部受冷风刺激史,3例进行了疱疹病毒抗体检测,其中3例阳性;经抗病毒、糖皮质激素、营养神经等治疗,10天后所有患者的面神经麻痹症状明显好转,其中1例恢复正常,1月后5例恢复正常,余1例在2月后也恢复正常。结论迟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鼓室-乳突术后少见的并发症之一,多发生在术后10天左右,其发生的具体病因不明,可能与局部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鼓室内填塞物刺激或鼓索神经牵拉肿胀等因素有关。经积极药物治疗,大部分患者的面瘫症状可在10天内得到明显改善,2月后均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鼓室-乳突手术 并发症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论述蒙医拔罐放血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特点
2
作者 娜日苏 阿拉腾其木格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69-0072,共4页
面部周围性神经瘫痪,通常称为面瘫,主要是由于茎乳突孔内的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导致。其他可能引起面神经主干或分支受压的原因包括肿瘤、颅脑外伤等,导致面神经水肿和神经髓鞘肿胀。此外,局部血液循环不畅也可能导致面神经瘫痪。许多... 面部周围性神经瘫痪,通常称为面瘫,主要是由于茎乳突孔内的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导致。其他可能引起面神经主干或分支受压的原因包括肿瘤、颅脑外伤等,导致面神经水肿和神经髓鞘肿胀。此外,局部血液循环不畅也可能导致面神经瘫痪。许多患者在发病前曾出现上呼吸道感染或感冒,而疾病通常是单侧发作。其主要症状包括口角歪斜、流口水、言语不清、呼哨声或大笑。在发作前,可能会出现同侧耳后、耳内及面部轻微疼痛等症状。本病属蒙医“面萨”范畴, 是蒙医常见的神经内科病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在国内的平均患者率为百分之四点二六,占据所有神经系统疾病的百分之十,国外报道发病率在11.5/10万人~3.3/10万人,任何年龄都可发病。此疾病给患者的身心造成了巨大冲击,不仅会影响外观,还会严重影响生活品质。目前有许多治疗外周面瘫的方法,但由于不良反应和个体差异,导致其临床疗效受到一定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面神经麻痹 蒙医拔罐放血 治疗
下载PDF
电针结合化风丹综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临床观察
3
作者 严佳 唐晓斌 +4 位作者 顾金花 曾怡 吕虹宇 邱瑾铭 孙德利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2期298-301,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化风丹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7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49例。两组均采用基础治疗及电针疗法,观察组加用化风丹口服。在治疗前、治疗4周、8周时,通过House-Brackman(H-B)...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化风丹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7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49例。两组均采用基础治疗及电针疗法,观察组加用化风丹口服。在治疗前、治疗4周、8周时,通过House-Brackman(H-B)面神经功能分级系统和改良后的面神经功能评分系统评价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在治疗各时间点的H-B面神经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时间点面神经功能评分均较上一时间点有所降低,相邻两时间点之间的面神经功能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面神经功能的评分方面,治疗后各时间点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及8周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显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结合化风丹综合治疗和单纯电针治疗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恢复都有显著的疗效,电针与化风丹的联合应用能使患者的面神经功能更快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性面神经麻痹 周围型面瘫 电针 化风丹 针药结合
下载PDF
针灸综合疗法较激素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结局指标的Meta分析
4
作者 马涵 庞永强 +1 位作者 张茜 徐彦龙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第9期100-106,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针灸综合疗法较激素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差异。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PubMed、C... 目的:系统评价针灸综合疗法较激素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差异。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PubMed、Cochrane图书馆(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数据库。检索语言为中文和英文。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3年1月21日,由2位研究者独立对纳入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4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病例数896例,Meta分析结果提示:①针灸综合疗法治疗急性期PFP的愈显率高于激素疗法(OR=2.36,95%CI[1.43,3.90],Z=3.35,P=0.0008);②针灸综合疗法对于急性PFP患者H-B面神经功能的改善优于激素疗法(WMD=-0.27,95%CI[-0.49,-0.06],Z=2.50,P=0.01);③针灸综合疗法治疗急性期PFP的治愈时间短于激素疗法(WMD=-0.63,95%CI[-0.92,-0.34],Z=4.22,P<0.0001);④纳入文献中仅有2篇报道了并发症发生率的观察指标,且两组数据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故无法判断哪种疗法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⑤在病情发展方面,针灸综合疗法介入后的急性期PFP进展过程要慢于当激素介入时(OR=0.34,95%CI[0.17,0.67],Z=3.08,P=0.002)。结论:基于本次Meta分析,针灸综合疗法治疗急性期PFP安全有效,可以提高愈显率,改善面神经功能,缩短痊愈所需时间,而其在上述各指标方面与激素的比较中占有优势,故当以针灸综合疗法干预急性期PFP时,可以考虑不执着于选择激素,但此次系统评价仍较为局限,未来还需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临床对照试验为针灸与激素干预急性期PFP时的差异性比较提供更加客观明确的循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面神经麻痹 针灸综合疗法 激素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下载PDF
颅底骨折致迟发性面神经麻痹39例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瞿炬 董伟峰 顾水均 《浙江临床医学》 2000年第9期584-585,共2页
目的讨论颅底骨折引起的迟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病因、诊断、治疗的特点。方法总结1994年1月~1999年12月本科收治的颅底骨折病人伤后三天起出现面神经麻痹的病例39例 ,分析其发病机理、临床特点 ,提出行之有效的诊治措施。结果39例病人经... 目的讨论颅底骨折引起的迟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病因、诊断、治疗的特点。方法总结1994年1月~1999年12月本科收治的颅底骨折病人伤后三天起出现面神经麻痹的病例39例 ,分析其发病机理、临床特点 ,提出行之有效的诊治措施。结果39例病人经确诊后及时综合治疗 (扩张微循环、抗感染、脱水、理疗等 )面神经功能均明显好转 ,预后良好。结论颅底骨折引起的面神经麻痹多为伤后三天开始出现并进行性加重 ,但如果对颅底骨折的病人有所警惕 ,发病后及时综合治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骨折 面神经麻痹 发性
下载PDF
颅底骨折致迟发性面神经麻痹2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白雅林 司军 +2 位作者 刘带林 陈宽 刘清云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0期918-919,共2页
目的讨论颅底骨折引起的迟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病因、诊断、治疗的特点。方法总结2000年1月-2008年1月本科收治的颅底骨折病人伤后5-7天后出现面神经麻痹的病例25例,分析其发病机理、临床特点,提出行之有效的诊治措施。结果25例病人经确诊... 目的讨论颅底骨折引起的迟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病因、诊断、治疗的特点。方法总结2000年1月-2008年1月本科收治的颅底骨折病人伤后5-7天后出现面神经麻痹的病例25例,分析其发病机理、临床特点,提出行之有效的诊治措施。结果25例病人经确诊后及时综合治疗(扩张微循环、抗感染、脱水、理疗等)面神经功能均明显好转,预后良好。结论颅底骨折致迟发性面神经麻痹有典型的临床表现需及时诊断和治疗,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骨折 面神经麻痹 发性
下载PDF
针灸联合白脉软膏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效果观察
7
作者 赵玉英 《大医生》 2024年第6期104-107,共4页
目的研究针灸联合白脉软膏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民勤县中医院收治的196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白脉软膏治疗)和观察组(给予针灸联合白脉软膏治疗)... 目的研究针灸联合白脉软膏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民勤县中医院收治的196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白脉软膏治疗)和观察组(给予针灸联合白脉软膏治疗),各98例。比较治疗前及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House-Brackmann(H-B)分级、中医证候积分、面神经功能评分、瞬目反射(R1)潜伏期、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神经因子水平、炎症因子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B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口角歪斜、露睛流泪、头痛鼻塞、畏风恶寒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面神经功能评分、CMAP波幅均较治疗前上升,R1潜伏期均较治疗前缩短,且观察组面神经功能评分、CMAP波幅均高于对照组,R1潜伏期短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GDNF水平高于对照组,TNF-α、IL-17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白脉软膏治疗周围性神经麻痹效果较好,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症状,改善面神经功能和神经肌电指标,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白脉软膏 周围面神经麻痹 面神经功能
下载PDF
综合治疗特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0例 被引量:1
8
作者 贾跃进 《山西中医》 2009年第11期39-39,共1页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按摩等综合治疗特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采用针刺为主,配合按摩及经络电冲击疗法治疗特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0例。结果:痊愈33例,显效14例,好转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结论:针刺配合按摩、经络电冲...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按摩等综合治疗特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采用针刺为主,配合按摩及经络电冲击疗法治疗特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0例。结果:痊愈33例,显效14例,好转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结论:针刺配合按摩、经络电冲击疗法综合治疗特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性周围面神经麻痹 针刺疗法 按摩疗法 经络电冲击疗法
下载PDF
观察牵正散加味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
9
作者 杨军枢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0期0062-0066,共5页
本论文将深入探讨临床治疗策略,特别是针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将使用改良版的牵正散加味药物进行研究,以确认其对提升治疗效果的潜力,并确保优化临床实践。方法 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的两年期间,共有51例患者在我院接受了针对周... 本论文将深入探讨临床治疗策略,特别是针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将使用改良版的牵正散加味药物进行研究,以确认其对提升治疗效果的潜力,并确保优化临床实践。方法 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的两年期间,共有51例患者在我院接受了针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方案。我们采用了一种基于数字的随机分配方法,将这些患者划分为两组:一组接受了标准治疗,包含25例患者;另一组则接受了特别设计的干预治疗,包含26例患者。此策略的实施旨在系统地评估并比较这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差异。所有受试者均接受了针灸治疗,然而,干预组在这一基础上额外应用了添加成分的牵正散。因此,干预组的治疗效果显著,达到了96.15%,明显优于常规组的76%(P<0.05)。这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排除了偶然因素的影响;据统计分析,干预组在SAS和SDS评估上显示出比常规组更低的数值,且这种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值小于0.05);在对比分析中,干预组在鼻唇沟变浅、眼裂变大、口角歪斜、眼睑闭合不全各的状况上,其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发现,干预组的治疗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分别为92.31%和68%,这一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改写后的结果:干预组的患者在各项生活质量评估上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常规针灸疗法的基础上辅以改良的牵正散药物,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助于保持患者的心理稳定,进而提高治疗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方法 建议临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正散加味 周围面神经麻痹 针灸治疗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电针联合面部走罐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效果
10
作者 陈海娟 陶燕华 +2 位作者 施凯茜 黄春裕 徐帅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6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经电针联合面部走罐治疗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对南通市通州区中医院2023年12月至2024年4月期间收治的7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按照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西药治疗,观... 目的:探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经电针联合面部走罐治疗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对南通市通州区中医院2023年12月至2024年4月期间收治的7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按照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电针联合面部走罐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面神经功能状态的评分系统(HB)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面部残疾指数(FDI)躯体功能评分、FDI社会生活功能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进行电针联合面部走罐治疗方案,可明显增强临床疗效,改善面部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面神经麻痹 电针 面部走罐
下载PDF
针刺联合常规治疗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分析
11
作者 余天其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4期101-103,共3页
目的:分析针刺联合常规治疗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遵义市湄潭县中西结合医院收治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 目的:分析针刺联合常规治疗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遵义市湄潭县中西结合医院收治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康复时间、证候积分、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观察组面容、表情、味觉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两组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面部肌肉麻木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情感功能、人际关系、社会功能、生活功能评分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常规治疗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较好,可促进临床症状恢复,改善面部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面神经麻痹 针刺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颅底骨折致迟发性面神经麻痹诊治分析
12
作者 李常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7年第25期3757-3757,共1页
关键词 颅底骨折 面神经麻痹 发性 预后
下载PDF
颅脑损伤后迟发性面神经麻痹18例临床分析
13
作者 李志华 靳怀明 +1 位作者 李浩 魏新亭 《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1年第6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发性面神经麻痹 诊断 治疗 病例分析 并发症
下载PDF
颅脑外伤后迟发性面神经麻痹1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戴建明 彭德洪 罗继才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1997年第3期183-184,共2页
连续1458例颅脑外伤患者发生迟发性面神经损伤17例,占117%。它具有以下临床特点:1)多发生在中颅窝底和/或颞骨岩部骨折病人;2)面神经损伤多在伤后3~9天内出现;3)临床特征为一侧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可伴听力... 连续1458例颅脑外伤患者发生迟发性面神经损伤17例,占117%。它具有以下临床特点:1)多发生在中颅窝底和/或颞骨岩部骨折病人;2)面神经损伤多在伤后3~9天内出现;3)临床特征为一侧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可伴听力及味觉障碍。早期应用微循环扩张剂对提高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面神经麻痹 发性 治疗
下载PDF
镫骨手术后迟发性面神经麻痹 被引量:1
15
作者 严荣兴 曹锦康 曹钰霖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1999年第4期248-248,共1页
关键词 镫骨手术 手术后 发性 面神经麻痹
下载PDF
七叶皂苷钠治疗颅底骨折后迟发性面神经麻痹 被引量:2
16
作者 沈一问 宋惠明 贺志华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5年第3期170-171,共2页
关键词 治疗 面神经麻痹 发性 七叶皂苷钠 颅底骨折 颞骨岩部 禁忌症 面瘫 皮质激素 乳突
下载PDF
迟发性面神经麻痹的Miller-Fisher综合征1例报告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从艳 屈洪党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9年第9期847-848,共2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28岁,主因“视物成双,行走不稳4 d”于2019年3月18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8 d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未予以特殊治疗。入院前4 d出现视物成双、行走不稳、双手麻木,无明显肢体活动障碍。1 d后患者症状加重,出现双脚麻木... 1.临床资料患者,男,28岁,主因“视物成双,行走不稳4 d”于2019年3月18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8 d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未予以特殊治疗。入院前4 d出现视物成双、行走不稳、双手麻木,无明显肢体活动障碍。1 d后患者症状加重,出现双脚麻木、言语不清、吞咽费力。于当地医院行头部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颅内未见明显责任病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性面神经麻痹 MILLER-FISHER综合征
下载PDF
外伤性迟发性面神经麻痹1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永雷 覃建魁 +2 位作者 赵锋 赵卫律 周自成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5年第2期141-142,共2页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近两年来收治的12例外伤性迟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一般采用理疗、高压氧、激素、神经生长因子和中药等治疗。结果经随访6个月,12例典型面神经麻...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近两年来收治的12例外伤性迟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一般采用理疗、高压氧、激素、神经生长因子和中药等治疗。结果经随访6个月,12例典型面神经麻痹患者保守治疗,均在两周至四个月时间内逐渐恢复。结论外伤性迟发性面神经麻痹有典型的临床特点,易诊断,经保守治疗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发性面神经麻痹 保守治疗 疗效
下载PDF
颅脑外伤后迟发性面神经麻痹诊治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方向明 《浙江创伤外科》 2004年第2期99-99,共1页
关键词 颅脑外伤 发性面神经麻痹 并发症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急性特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严重程度和恢复时间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秀娟 高喜松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1529-1531,共3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急性特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严重程度和恢复时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急性特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102例。根据House-Brackmann分级标准(H-B等级)将所有患者分为轻中度组(H-BⅡ~Ⅳ级)和重度组(...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急性特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严重程度和恢复时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急性特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102例。根据House-Brackmann分级标准(H-B等级)将所有患者分为轻中度组(H-BⅡ~Ⅳ级)和重度组(H-BⅤ~Ⅵ级),比较两组患者的高血压、糖尿病、BMI和NLR水平。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抗病毒和类固醇药物治疗),随访记录并分析疾病恢复时间。结果:与轻中度组相比,重度组患者的NLR更高,恢复时间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严重程度与NLR(r=0.422,P<0.05)呈正相关;患者恢复时间与NLR(r=0.349,P<0.05)呈正相关。相较于低NLR组,高NLR组患者的H-B等级明显更高、恢复时间明显更长(均P<0.05)。结论:急性特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NLR越高,患者疾病严重程度越重,恢复时间越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性周围面神经麻痹 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严重程度 恢复时间 抗病毒治疗 类固醇药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