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3篇文章
< 1 2 7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声音的“性灵”——探微迟子建小说中声音的“唤醒功能”
1
作者 张学昕 滕心愉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6,共6页
迟子建在长达四十年的小说创作中,从《北极村童话》到《碾压甲骨的车轮》,持续采用声音作为叙事的元素。迟子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自然界与人类世界的各种声音,勾勒出自然、民间与历史的面貌。这不仅有助于小说营构诗意氛围、意象与主题意... 迟子建在长达四十年的小说创作中,从《北极村童话》到《碾压甲骨的车轮》,持续采用声音作为叙事的元素。迟子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自然界与人类世界的各种声音,勾勒出自然、民间与历史的面貌。这不仅有助于小说营构诗意氛围、意象与主题意蕴,而且包孕着作家对外在世界独特的感觉结构。声音承载个人、家族与民族的“记忆”,抵达读者内心的深处,引起读者的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小说 声音叙事 唤醒功能 历史 记忆
下载PDF
一位从容的自然生态诗意叙说者——谈作家迟子建
2
作者 楚金波 陈培艳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4期88-90,共3页
时代更迭,自然生态随现代文明进程经历着生机与危机交错的发展命运,自然生态是迟子建创作所及的重要领域。在童年体验的深刻影响下,迟子建形成了超前的自然生态理念,即万物有灵的自然生态观、对自然纯真美好本性的认知和保持自然生态平... 时代更迭,自然生态随现代文明进程经历着生机与危机交错的发展命运,自然生态是迟子建创作所及的重要领域。在童年体验的深刻影响下,迟子建形成了超前的自然生态理念,即万物有灵的自然生态观、对自然纯真美好本性的认知和保持自然生态平衡的思想。这种自然理念构筑了她独特的创作方式,包括设置特定的小时空叙说自然生态中动人的故事以及自然与人的故事;设置诗意栖居的空间寄寓人与自然交融的美好愿景,描写自然的人性和具有生态本性的人,并在创作形式背后彰显作家在寻找精神家园过程中所追求的皈依自然、皈依童年和皈依宗教的多种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 自然生态 皈依体验 生态本性
下载PDF
童心的张扬——论迟子建小说中的儿童叙事
3
作者 郑树柏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3,92,共4页
采用儿童叙事视角来书写童心是迟子建小说创作中的一大特色,迟子建以儿童的视角观察自然,以童心感受生活,以童心认识社会,赞颂童心的纯真与善良。文章认为,迟子建儿童视角作品具有独特的叙事意义,儿童是真善美的终极体现者。这一观点在... 采用儿童叙事视角来书写童心是迟子建小说创作中的一大特色,迟子建以儿童的视角观察自然,以童心感受生活,以童心认识社会,赞颂童心的纯真与善良。文章认为,迟子建儿童视角作品具有独特的叙事意义,儿童是真善美的终极体现者。这一观点在叙事内容方面通过儿童对“死亡”的独特表现、对自然的极致推崇和主题的独特表述方式来得以展现,在推崇自然美、讴歌童真心的同时,也批判与鞭挞人性的丑恶,使作品呈现出诗性理想与世俗现实共存的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小说 儿童叙事 表述方式
下载PDF
迟子建《烟火漫卷》的空间叙事
4
作者 昝景岩 《河北画报》 2024年第4期190-192,共3页
迟子建作为“东北叙事”的领军人物,其小说的发生地通常聚焦在边地或哈尔滨,从写作发生学视角看,冰城哈尔滨是迟子建文学创作的第二“原乡”,《烟火漫卷》正是以哈尔滨作为文学创作的时空坐标。从空间叙事的角度论述迟子建的长篇小说《... 迟子建作为“东北叙事”的领军人物,其小说的发生地通常聚焦在边地或哈尔滨,从写作发生学视角看,冰城哈尔滨是迟子建文学创作的第二“原乡”,《烟火漫卷》正是以哈尔滨作为文学创作的时空坐标。从空间叙事的角度论述迟子建的长篇小说《烟火漫卷》或许能为走入迟子建的文学世界重新标识出有价值的理解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 《烟火漫卷》 空间叙事
下载PDF
摆渡人与月光澡——迟子建《空色林澡屋》读札
5
作者 金钰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4-18,共5页
迟子建2016年的中篇小说《空色林澡屋》讲述的是一则发生于神秘原始森林乌玛山区的神奇故事。“我”带领一支勘察小分队对休养生息后的森林进行实地勘察,山民关长河一路给我们当向导和护卫。在这段旅途中,还镶嵌着一个女人皂娘和神秘澡... 迟子建2016年的中篇小说《空色林澡屋》讲述的是一则发生于神秘原始森林乌玛山区的神奇故事。“我”带领一支勘察小分队对休养生息后的森林进行实地勘察,山民关长河一路给我们当向导和护卫。在这段旅途中,还镶嵌着一个女人皂娘和神秘澡屋的传说。整篇小说充满了残忍的幸福、疼痛的温暖与破碎的美好,人性之光与人性幽暗之处共同勾勒出人性的多维景观。通过分析主人公皂娘的“大母神”形象,小说中月亮、澡盆、船等意象以及“真”与“假”的二元叙述话语来探究这部主题颇难索解的小说,以此来阐发迟子建创作的精神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小说 “大母神”形象 沐浴意象 月光意象 元小说
下载PDF
论迟子建的“孤独感”写作
6
作者 杨韵雯 李志艳 《阴山学刊》 2024年第2期37-43,共7页
阅读迟子建的作品,我们时常可以感知到一种挥之不去的孤独意识,它并非体现为鲁迅式“荷戟独彷徨”的孤独者形象,也有别于萧红式冷漠残忍的呼兰书写。迟子建笔下的字符蕴藏着温情式孤独,其产生伴随着必要的丧失。她突入社会生活的底部,... 阅读迟子建的作品,我们时常可以感知到一种挥之不去的孤独意识,它并非体现为鲁迅式“荷戟独彷徨”的孤独者形象,也有别于萧红式冷漠残忍的呼兰书写。迟子建笔下的字符蕴藏着温情式孤独,其产生伴随着必要的丧失。她突入社会生活的底部,于悖论处书写历史的断裂性,善借想象之羽翼达到“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效果,由此升华为迟子建的孤独美学,从而开辟了一条新的文学批评视野,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注入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 孤独感 美学
下载PDF
闪烁着神性光彩的人间故事——论迟子建的小说创作
7
作者 李梦莹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6-131,共6页
作为一位现实主义作家,迟子建擅长在小说中描写普通人的悲欢离合。她的作品始终都笼罩着一种神性的光辉,笔下的人间故事也显示出天堂般的气象。在迟子建的作品中,神性光彩主要源于美好人性的刻画与张扬、神话传说的和谐应用、诗歌内容... 作为一位现实主义作家,迟子建擅长在小说中描写普通人的悲欢离合。她的作品始终都笼罩着一种神性的光辉,笔下的人间故事也显示出天堂般的气象。在迟子建的作品中,神性光彩主要源于美好人性的刻画与张扬、神话传说的和谐应用、诗歌内容的显性植入、充满灵性的动物叙事等,这些质素的融入,让迟子建的小说拥有了和谐圆融、温情脉脉的质感,展现出一种超越庸常生活的审美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 神性 神话 叙事 抒情
下载PDF
迟子建1990年代小说创作与大众文化多样性
8
作者 张超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5-133,共9页
迟子建1990年代的小说写作在稳健真诚的风格中发生,与“众声喧哗”的思想争鸣、大众文化多样形态的生成语境间存在张力关系。迟子建的北国追忆接洽1990年代的怀旧情绪;《诗经》式抒情传统的“相与之情”契合“标准公民”的情感再造;伪... 迟子建1990年代的小说写作在稳健真诚的风格中发生,与“众声喧哗”的思想争鸣、大众文化多样形态的生成语境间存在张力关系。迟子建的北国追忆接洽1990年代的怀旧情绪;《诗经》式抒情传统的“相与之情”契合“标准公民”的情感再造;伪满洲国历史的个人化历史想象延续“地方中国”主体性的生成。将“迟子建”作为进入1990年代的方法路径,考察1990年代作家写作发生与社会主义文学生产规律间的历史关系,在“过程/事件”的轨道上实现二者的双向研究。迟子建1990年代的写作并非疏离大众文化的多样性,而是在发生之初就选择了蕴含“众声”的文学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 1990年代 大众文化 写作发生
下载PDF
落在雪地上的星光——迟子建、屠格涅夫的风景修辞与人物塑造比较谈
9
作者 李梦莹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7-163,共7页
文学的发展过程,既是个人创造的过程,又是接受前人经验影响的过程。每一个作家的写作,都是接受影响的结果。几乎没有一个作家的写作是完全不接受影响的独创。从文学的精神谱系来看,迟子建的作品里具有明显的俄罗斯文学气质。对此,迟子... 文学的发展过程,既是个人创造的过程,又是接受前人经验影响的过程。每一个作家的写作,都是接受影响的结果。几乎没有一个作家的写作是完全不接受影响的独创。从文学的精神谱系来看,迟子建的作品里具有明显的俄罗斯文学气质。对此,迟子建不仅从不讳言,而且津津乐道。在《那些不死的魂灵啊》一文中,她细致地叙述了俄罗斯文学带给她的震撼与滋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 俄罗斯文学 屠格涅夫 精神谱系 文学气质 人物塑造 魂灵 文学的发展
下载PDF
论迟子建小说对“多民族文学”理念的实践
10
作者 顾津荣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4-130,共7页
自21世纪以来,迟子建在其小说创作中呈现出一种偏向采用少数民族题材的倾向,充分勾勒出那些神秘且传奇的“天外来客”的独特形象及以游猎为生的民族文明。在此过程中,迟子建突破了“民族志”式的历史叙事,通过展现“万物有灵”的生态意... 自21世纪以来,迟子建在其小说创作中呈现出一种偏向采用少数民族题材的倾向,充分勾勒出那些神秘且传奇的“天外来客”的独特形象及以游猎为生的民族文明。在此过程中,迟子建突破了“民族志”式的历史叙事,通过展现“万物有灵”的生态意蕴,描绘了少数民族文化与“神性”审美在日常生活中的渊源,以及在神性的民族文化底蕴中这些边缘生命景观所充盈的“人性”光辉。这一系列的小说善于将神性与人性统一起来,表述出对文明消逝的现实关切意识。这种创作中的文化意识不仅与当代文艺界所倡导的“多民族多元共生”的文化生态观相吻合,同时也体现了迟子建对当代“多民族文学”发展的一次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 神性审美 “人性”主题 多民族文学
下载PDF
精神困境、人性救赎与叙事革新:论迟子建《烟火漫卷》的救赎书写
11
作者 何梦洁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7-143,共7页
迟子建的《烟火漫卷》是一部深度挖掘人性与叩问灵魂的救赎作品。该作以个体的精神困境反映了道德滑坡、生态破坏与传统精神文明衰颓三个方面的问题,通过罪感人物的“自救”与“渡人”,提供了人性救赎与复归的可能。与迟子建以往的救赎... 迟子建的《烟火漫卷》是一部深度挖掘人性与叩问灵魂的救赎作品。该作以个体的精神困境反映了道德滑坡、生态破坏与传统精神文明衰颓三个方面的问题,通过罪感人物的“自救”与“渡人”,提供了人性救赎与复归的可能。与迟子建以往的救赎作品相比,《烟火漫卷》在主题呈现、对话形式、叙事技巧和救赎方式等层面皆取得了叙事革新。这不但促使迟子建的救赎书写更臻于完善,而且该作也因此具有了里程碑式的意义,成为当代救赎文学不可或缺的范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 《烟火漫卷》 罪的发现 人性救赎 叙事革新
下载PDF
论迟子建小说的东北叙事
12
作者 于恬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9-25,共7页
从《北极村童话》到《额尔古纳河右岸》再到《烟火漫卷》,迟子建长久以来钟情于讲述东北的故事,从小人物的命运出发再现东北的历史,于文学世界中还原东北百年来的沧桑巨变。她讨论现实世界中社会发展的困境,以小说的形式揭开东北的真实... 从《北极村童话》到《额尔古纳河右岸》再到《烟火漫卷》,迟子建长久以来钟情于讲述东北的故事,从小人物的命运出发再现东北的历史,于文学世界中还原东北百年来的沧桑巨变。她讨论现实世界中社会发展的困境,以小说的形式揭开东北的真实样态。迟子建的小说是中国当代文学的独特存在,也是振兴东北不可缺少的文学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 小说创作 东北叙事
下载PDF
论迟子建《白雪乌鸦》的瘟疫书写
13
作者 陈若琪 《惠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8-33,共6页
《白雪乌鸦》是迟子建创作的以疾病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也是新时期以来瘟疫书写的代表之作。从中国现当代文学瘟疫书写史上看,其瘟疫书写在一定程度上承接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疾病书写传统,但与此同时又呈现出了不容忽视的新质,丰富了瘟疫... 《白雪乌鸦》是迟子建创作的以疾病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也是新时期以来瘟疫书写的代表之作。从中国现当代文学瘟疫书写史上看,其瘟疫书写在一定程度上承接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疾病书写传统,但与此同时又呈现出了不容忽视的新质,丰富了瘟疫叙事的书写面向,完成了瘟疫叙事的“华丽转身”。瘟疫不再去承载疾病书写传统中沉重的社会责任与文化寓意,而是回归疾病本身,还原瘟疫置于小说中的主体性位置并将其作为文本叙述的直接动力和叙述逻辑,展现瘟疫中无名个体的生存状态,深刻洞察瘟疫背后的生存本相。从文学的治疗功能来看,瘟疫的精神创伤属性使得迟子建的瘟疫书写起着精神疗愈的重要作用,而这也为如何书写当代瘟疫故事提供了中国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 《白雪乌鸦》 瘟疫书写 人性 生命沉思
下载PDF
论迟子建创作的文化视野及意义
14
作者 张玉笛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95-99,共5页
迟子建的自然人文描写和其中的精神流动作为一种生活态度和精神信念,决定了她创作的现实主义精神实质和异域冲突的最基本叙述形态。自然人文与城市文明的书写是迟子建作品中最突出的亮点,并由此支撑起了她的精神想象,借此表达其对现代... 迟子建的自然人文描写和其中的精神流动作为一种生活态度和精神信念,决定了她创作的现实主义精神实质和异域冲突的最基本叙述形态。自然人文与城市文明的书写是迟子建作品中最突出的亮点,并由此支撑起了她的精神想象,借此表达其对现代城市文明的思索以及对物质与精神、文明与道德之间悖论性发展的文化思索。迟子建创作中的多元文化叙述空间增强了作品的文化意蕴和思想深度,也精彩地呈现出作者以异域文化为参照的民族文化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 文化视野 城市文明 民族文化认同
下载PDF
论迟子建《候鸟的勇敢》的叙事策略
15
作者 张玉笛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83-86,94,共5页
迟子建作为东北地区最出色的作家之一,她的笔下离不开东北这片土地上的生灵万物,她用自己的书写方式赋予那些生灵别样的生命色彩。迟子建的中篇小说《候鸟的勇敢》具有独特的叙事策略,其叙事视角、叙事节奏以及独有的散文化语言,都让这... 迟子建作为东北地区最出色的作家之一,她的笔下离不开东北这片土地上的生灵万物,她用自己的书写方式赋予那些生灵别样的生命色彩。迟子建的中篇小说《候鸟的勇敢》具有独特的叙事策略,其叙事视角、叙事节奏以及独有的散文化语言,都让这部中篇小说彰显出独特的魅力。小说在叙事上复归民间与自然,将动物与人等量齐观,叙事结构灵动、叙事时间自由,充溢着强烈有力的生命感,体现了艺术的想象力,也展现了迟子建叙事策略的深厚底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 《候鸟的勇敢》 限知视角 叙事节奏 散文化语言
下载PDF
论迟子建《烟火漫卷》的多重“寻找”意蕴
16
作者 张静如 《镇江高专学报》 2024年第2期35-37,89,共4页
迟子建的长篇小说《烟火漫卷》聚焦北方冰城哈尔滨,描写了形形色色的世态人生。作家以“寻找”为主题,表达了对人性温情的追寻、对城市生态和谐的探索、对城市文化底蕴的坚守、对女性意识的强调。
关键词 迟子建 《烟火漫卷》 哈尔滨书写
下载PDF
论迟子建的民族志书写理念
17
作者 荆莹莹 戴虹波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70-76,共7页
迟子建以其丰硕的创作实绩,成为中国当代文坛的优秀作家之一。她的文学文本与其他作家相比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之所以存在这种差异性,主要源于其独特的民族志书写理念。东北地域苍莽辽阔、多民族杂居的自然环境,以及文化遗风流传浸润的... 迟子建以其丰硕的创作实绩,成为中国当代文坛的优秀作家之一。她的文学文本与其他作家相比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之所以存在这种差异性,主要源于其独特的民族志书写理念。东北地域苍莽辽阔、多民族杂居的自然环境,以及文化遗风流传浸润的人文环境,共同铸成了迟子建的民族志书写理念——一种与东北古老而生生不息的自然崇拜精神血脉相连的、充满着“热度和力量”及“繁华奔流”的理性观念。她通过文学的手段对人类的生存进行形而上的本真意义的追求,突出地展示人类共同的心理困惑和精神危机,以期通过对人类历史命运和现实生存状态的描写,反映人类共同的文化问题。从这个层面而言,迟子建以民族志书写理念为指导的文学创作可视为其寻求文学活动对人类文明和人自身发展的意义而进行的尝试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 民族志书写理念 文学人类学
下载PDF
黑土地上的悲悯书写——迟子建小说中的人文思想
18
作者 崔佳欣 《今古文创》 2024年第23期47-49,共3页
突出的人文主义思想是迟子建小说的中心主题,她关注着生态人文,关注普通群众和小人物的生活与遭遇,在见证现实的残忍和黑暗、人性的邪恶之后依旧在坚定地通过作品传达出向善的希望,展现强大的生命活力。她对于苍茫大地的包容,对于悲苦... 突出的人文主义思想是迟子建小说的中心主题,她关注着生态人文,关注普通群众和小人物的生活与遭遇,在见证现实的残忍和黑暗、人性的邪恶之后依旧在坚定地通过作品传达出向善的希望,展现强大的生命活力。她对于苍茫大地的包容,对于悲苦命运的悲悯情怀,在当代作家中也是十分突出的。结合着迟子建的童年影响,个人对于社会生活的经历和思考等因素可以更好、更深刻地去理解她所表现出来的人文精神,本文简要地对迟子建小说中展现的悲悯情怀和人文思想进行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 悲悯 苦难 温情 人文
下载PDF
论迟子建小说的忧伤与温情
19
作者 朱琦 《最小说》 2024年第6期25-27,共3页
迟子建的作品中常常弥漫着一种淡然的忧伤,却又在这种忧伤中巧妙地融入温情,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她以温情的笔触将忧伤娓娓道来,为读者带来一种心灵的洗涤与启迪。这种温情的忧伤,正是迟子建作品中所独有的艺术特色,是她作为一... 迟子建的作品中常常弥漫着一种淡然的忧伤,却又在这种忧伤中巧妙地融入温情,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她以温情的笔触将忧伤娓娓道来,为读者带来一种心灵的洗涤与启迪。这种温情的忧伤,正是迟子建作品中所独有的艺术特色,是她作为一名女性作家对人生、对情感的独特感悟与表达。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迟子建作品中忧伤氛围的成因及其温情表现,以感受其作品中蕴含的温暖与向上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 温情 忧伤 赏析
下载PDF
作为“记忆之所”的哈尔滨——以迟子建笔下的城市书写为中心
20
作者 刘欣懿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6-32,62,共8页
在时代新潮的冲击下,城市文学再度成为热点话题。迟子建作为当代颇有影响力的城市书写者,致力于通过日常审美实践发掘哈尔滨空间表象下的城市精神脉搏,以此观照现代人的生存体验。借由地缘性社会文化的视野,迟子建构筑了一系列各具特质... 在时代新潮的冲击下,城市文学再度成为热点话题。迟子建作为当代颇有影响力的城市书写者,致力于通过日常审美实践发掘哈尔滨空间表象下的城市精神脉搏,以此观照现代人的生存体验。借由地缘性社会文化的视野,迟子建构筑了一系列各具特质的哈尔滨城市地标,并将凝聚着个体生存体验和群体普遍认同的集体记忆嵌入其中,使之成为哈尔滨想象的原点,由此勘探宏观空间场域内部的微观肌理。作为“记忆的场所”的哈尔滨,与充满现代感的都市消费景观拉开距离,以更通达、灵性的城市精神承载着时代大变局中的文化记忆,进而成为理解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一个重要切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 文化记忆 哈尔滨 城市书写 记忆之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