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南东部大地构造演化研究现状与盆地原型及其迭加改造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宋立军 吴冲龙 冯常茂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2006年第2期43-47,54,共6页
在综合华南东部大地构造演化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该区大地构造演化研究的几种主要观点和存在问题,分析了研究区大地构造背景、区域地质特征及盆地多期并列迭加改造特征,从而指出盆地原型及其迭加改造分析是华南东部大地构造演化研究的... 在综合华南东部大地构造演化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该区大地构造演化研究的几种主要观点和存在问题,分析了研究区大地构造背景、区域地质特征及盆地多期并列迭加改造特征,从而指出盆地原型及其迭加改造分析是华南东部大地构造演化研究的突破点和发展方向,并提出了研究思路和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演化 盆地原型 迭加改造分析 华南东部
下载PDF
盆地原型及其迭加改造分析的思路与方法——以早中生代永梅盆地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宋立军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09年第5期4-7,11,共5页
盆地作为负构造单元,记录了同沉积期的盆地沉降以及盆缘造山带演化的过程,盆地原型面貌、形态及其同期变形的空间展布和配置关系反映了区域动力作用方向和性质,不同时期原型盆地的叠合关系和历史指示了区域构造演化。在分析盆地原型恢... 盆地作为负构造单元,记录了同沉积期的盆地沉降以及盆缘造山带演化的过程,盆地原型面貌、形态及其同期变形的空间展布和配置关系反映了区域动力作用方向和性质,不同时期原型盆地的叠合关系和历史指示了区域构造演化。在分析盆地原型恢复研究现状基础上,探讨了盆地原型及其迭加改造分析的内容、思路、方法,并以永梅早中生代盆地为例,探讨了永梅盆地由早期西侧前陆原型变成东侧前陆盆地原型的盆地原型及其迭加改造过程,这一过程充分表明了闽粤地区早中生代构造演化的历程及其动力学机制,也表明了其对区域大地构造演化研究的可行性与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大地构造演化 盆地原型 迭加改造
下载PDF
中国南方中、新生代盆地对海相中、古生界的迭加、改造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周小进 杨帆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8年第4期346-361,共16页
本文主要论述了我国南方中、新生代四期构造变格发育的主要盆地原型及其在主要盆地的迭加特征,并根据中、新生代盆地原型的迭加方式和构造改造特点,将南方主要探区的海相中、古生界后期改造形式划分为五种类型,即:持续前渊*迭加型、渊-... 本文主要论述了我国南方中、新生代四期构造变格发育的主要盆地原型及其在主要盆地的迭加特征,并根据中、新生代盆地原型的迭加方式和构造改造特点,将南方主要探区的海相中、古生界后期改造形式划分为五种类型,即:持续前渊*迭加型、渊-滑-断-拗迭加型、渊-滑/断迭加型、推覆构造及影子盆地型、残留改造型,进而分别探讨了它们的主要构造特点和在油气保存条件上的差异。分析认为,以四川盆地为代表的持续前渊迭加是海相天然气在中、新生代得到有效保存的最有利类型;其次应为中下扬子地区以江汉盆地、皖南-苏北盆地为代表的渊-滑-断-拗迭加型,它们在早期(T3-J2)前渊盆地迭加和晚期(K2以来)的断陷-拗陷迭加下曾先后为海相中、古生界构建了区域封盖条件,尽管在第二变格期(J3-K1)遭受到燕山运动强烈挤压-走滑作用的改造,但在晚期断-拗盆地迭加下可为海相中、古生界二次生烃油气提供有效保存;而以楚雄盆地、十万大山盆地为代表的渊-滑/断迭加型,尽管早期(T3-J2)前渊盆地迭加为海相中古生界构建了区域封盖条件,但自第二变格期以来由于受到冲断与走滑联合作用影响,使盆地整体形成高块断构造,对海相油气保存造成不利影响;同时指出,要注意推覆构造中的"影子盆地"尤其是区域滑脱层之下的油气保存条件,以及像南盘江拗陷这类残留改造型的弱变形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 构造变格 盆地原型 改造 海相油气保存 中国南方
下载PDF
中国海相盆地原型—改造分析与油气有序聚集模式 被引量:12
4
作者 何治亮 陆建林 +5 位作者 林娟华 金晓辉 漆立新 徐旭辉 黄仁春 王毅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0-72,共13页
中国三大海相盆地原型及对油气形成原始物质条件的控制,古生代多次构造运动和中新生代差异性迭加改造对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成藏、富集的控制作用,以及复杂构造区及超深层海相油气动态成藏过程与富集规律,是制约海相油气勘探发现的关... 中国三大海相盆地原型及对油气形成原始物质条件的控制,古生代多次构造运动和中新生代差异性迭加改造对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成藏、富集的控制作用,以及复杂构造区及超深层海相油气动态成藏过程与富集规律,是制约海相油气勘探发现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认为,在不同板块构造旋回背景下,中国三大克拉通不同时期盆地原型及其沉积模式存在明显差别,可分为台内坳陷、被动大陆边缘和裂谷(陷)三大组合类型,其中被动大陆边缘可以分为陡坡、缓坡两种类型,形成了海相地层内多种类型的源—储配置关系;显生宙以来几次全球板块构造重组,特别是晚三叠世以来在多板块俯冲会聚构造格局下,三大海相克拉通盆地分别经历了4次迭加改造并形成了相应的陆相盆地原型,形成了多种类型的迭加改造地质结构,包括:山前带冲断—褶皱、差异沉降—隆升、多重滑脱构造、深断裂的走滑活动、构造—岩浆作用形成的相关构造;塔里木台盆区“大埋深、高压力、低地温”条件下的生烃抑制控制了油气分布,液态烃分布深度可以超过10000 m,加里东中晚期和海西期古构造高部位控制了早期油气的运聚,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期活动的走滑断裂带控制了晚期高熟油气的富集;四川盆地古隆起、古斜坡控制了原始油气聚集,形成了特殊的古油藏烃源灶,后期深埋裂解产生的油型裂解气成了大中型气田的主要气源,晚白垩世之后大规模褶皱变形和抬升剥蚀造成了盆地内流体压力系统重组再造,按照改造程度将油气聚集保存模式划分为:(1)弱改造型,常规、非常规气可在原位长期保存;(2)中改造型,常规气调整再成藏,页岩气规模富集;(3)强改造型,常规气藏大多遭破坏,部分非常规气藏得以保存。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天然气具有“两源三向”的特征,天然气成藏与不整合面—地层层序界面、岩性—岩相变化密切相关,气藏普遍经历了一次调整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原型 迭加改造 油气系统 有序聚集模式 塔里木盆地 四川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桐柏银洞坡金矿床构造形迹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洪恩 《矿业快报》 2006年第6期6-8,共3页
银洞坡金矿是伴生有银、铅锌多金属的超大型金矿床;该矿床严格受构造形迹和地层的双重控制;构造形迹是控制矿床的形成、发展和迭加改造的主要因素;通过对该区构造形迹研究,从力学应力侧面反映该区现存构造从先期产生、中期发展、后期迭... 银洞坡金矿是伴生有银、铅锌多金属的超大型金矿床;该矿床严格受构造形迹和地层的双重控制;构造形迹是控制矿床的形成、发展和迭加改造的主要因素;通过对该区构造形迹研究,从力学应力侧面反映该区现存构造从先期产生、中期发展、后期迭加改造的动态变化过程以及与成矿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洞坡金矿 朱庄背斜 双重控制 构造形迹 迭加改造
下载PDF
甘肃省甘州区窑泉锰铁铅锌矿地质特征 被引量:2
6
作者 李辉辉 《甘肃冶金》 2018年第5期69-73,76,共6页
勘查区位于华北地台阿拉善台块西部,阿拉善弧形构造与东西向构造交接部位,属华北地台北缘多金属成矿带的西延部分。区内大部分为第四系及白垩系所覆盖,老地层仅在南北两侧的龙首山、北大山一带断续出露,矿体产于太古宇-早古生界龙首山群... 勘查区位于华北地台阿拉善台块西部,阿拉善弧形构造与东西向构造交接部位,属华北地台北缘多金属成矿带的西延部分。区内大部分为第四系及白垩系所覆盖,老地层仅在南北两侧的龙首山、北大山一带断续出露,矿体产于太古宇-早古生界龙首山群(Ar PtL)一套滨-浅海相沉积的细碎屑岩-碳酸盐岩中。矿体呈似层状或透镜状,主要产于龙首山群第二岩组的白云质大理岩中,少量则产于云母石英片岩中,矿体与围岩呈整合接触,单独的铁锰矿体与围岩界线明显,铅锌矿体与围岩呈逐渐过渡,矿体产状同围岩基本一致,总体走向除8、10号铁锰矿体为100°和144°外,其它矿体均为110°左右。倾向除10号铁锰矿体为230°~234°外,其它矿体均为192°~217°;矿体倾角30°~68°。该矿床成因为沉积热液迭加改造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特征 锰铁铅锌矿 沉积热液迭加改造型矿床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