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6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叙述者的功能与形态:“框架”与“人格化”
1
作者 赵毅衡 孙少文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45,共7页
叙述的生成和传达是叙述者独有的底线功能。在叙述生成时,各要素的选择与组合依据的是已有的文化程式、规定和媒介属性。这些程式、规定和媒介构成叙述文本的框架,叙述者也随之形成。此阶段的叙述者为“框架叙述者”。在传达叙述时,传... 叙述的生成和传达是叙述者独有的底线功能。在叙述生成时,各要素的选择与组合依据的是已有的文化程式、规定和媒介属性。这些程式、规定和媒介构成叙述文本的框架,叙述者也随之形成。此阶段的叙述者为“框架叙述者”。在传达叙述时,传达意向使叙述者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人格化,人格化因此也作为叙述者在叙述文本中显身的方式,此阶段的叙述者为“人格化叙述者”。“框架—人格”叙述者观全面把握了叙述者的功能和形态。受述者作为叙述者传达的对象而存在。依据叙述者人格化程度可以得出叙述者向受述者传达叙述的两种基本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人格”叙述者 功能 形态 述者
下载PDF
作为框架的叙述者和受述者——论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叙述的本质 被引量:14
2
作者 谭光辉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8-134,共7页
确定叙述者的形态和隐含作者的形态,是讨论不可靠叙述的基础问题。不可靠叙述问题论争的根源,是将叙述者和隐含作者都视为人格。以赵毅衡"框架-人格二象"论的基础上,可以从第一人称叙述的叙述者和第二人称叙述的受述者形态入... 确定叙述者的形态和隐含作者的形态,是讨论不可靠叙述的基础问题。不可靠叙述问题论争的根源,是将叙述者和隐含作者都视为人格。以赵毅衡"框架-人格二象"论的基础上,可以从第一人称叙述的叙述者和第二人称叙述的受述者形态入手,论证不论哪种人称叙述,叙述者和受述者都是框架而不是人格,虽然构成框架的人格组分可能出来声称自己是叙述者。框架中有关叙述功能的部分,就是叙述者和受述者,有关人格的部分,就是隐含作者和隐含读者。叙述者与隐含作者是一体两面,受述者与隐含读者也是一体两面,都是对框架的抽象。第一人称叙述是使用一个人物作为观察者,并伪装成人格叙述者的叙述。第二人称叙述是使用一个人物作为观察者,并伪装成人格受述者的叙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 述者 述者 不可靠叙
下载PDF
第二人称叙述者如何叙述?——论小说的第二人称叙事 被引量:7
3
作者 谭君强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4-150,共7页
在叙事虚构作品中,按人称进行的叙述区分十分普遍,却又引起诸多质疑。从人称叙述的角度看,只有第一人称叙事和第一人称叙述者名副其实。第二人称与第三人称叙事与叙述者都存在问题。第三人称叙述者“他”或“她”在文本中是缺位的。而... 在叙事虚构作品中,按人称进行的叙述区分十分普遍,却又引起诸多质疑。从人称叙述的角度看,只有第一人称叙事和第一人称叙述者名副其实。第二人称与第三人称叙事与叙述者都存在问题。第三人称叙述者“他”或“她”在文本中是缺位的。而在第二人称叙事中,叙述者或与受述者合为一体,或与人物相认同,单纯的第二人称叙述者实际上是不能叙述的。这使得作品的叙述交流状况发生了某些变化。第二人称叙事作为后现代叙事技巧的一种表现,有其产生的内在原因。这类叙事虽然在数量上有限,但其理论与实践意义不可忽视,因而,有必要加以厘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人称叙事 述者 述者 人物 交流
下载PDF
对《呼啸山庄》中的叙述者耐莉·丁恩的几点置疑 被引量:9
4
作者 石爱民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72-74,共3页
《呼啸山庄》中的耐莉·丁恩一般被认为是一个可靠的叙述者以及故事中的忠实仆人。然而,细读之下,发现她不管是作为叙述者还是人物都存在着许多可疑之处。因此有必要从叙述学的角度对她进行重新评估,以便更好地了解《呼啸山庄》及... 《呼啸山庄》中的耐莉·丁恩一般被认为是一个可靠的叙述者以及故事中的忠实仆人。然而,细读之下,发现她不管是作为叙述者还是人物都存在着许多可疑之处。因此有必要从叙述学的角度对她进行重新评估,以便更好地了解《呼啸山庄》及其作者艾米莉·勃朗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莉·丁恩 类比名字 倒叙 述者 述者
下载PDF
第二人称叙事中的受述者
5
作者 谭君强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0-136,F0002,共8页
在叙事学研究与叙事作品分析中,与叙述者相比,受述者受到的关注要少得多。实际上,作为整个叙述交流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受述者的地位及其所起的作用不可忽视。第二人称叙事或“你—叙事”是伴随后现代小说的兴起而频繁出现的一种叙事... 在叙事学研究与叙事作品分析中,与叙述者相比,受述者受到的关注要少得多。实际上,作为整个叙述交流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受述者的地位及其所起的作用不可忽视。第二人称叙事或“你—叙事”是伴随后现代小说的兴起而频繁出现的一种叙事模式,其中的受述者“你”在叙事文本中不是叙述施动者,而是叙述者信息发送的对象。这一对象同时成为叙事文本中的人物,甚至作品的主人公。从根本上说,受述者“你”不可能讲述,而是接受讲述。作为人物的受述者“你”,可以与叙述者处于同一叙述层次上,产生交流与互动,成为具有独特意义的人物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人称叙事 述者 述者 层次
下载PDF
理想受述者与读者修辞模式
6
作者 刘巨文(译)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1-15,共15页
在把理想叙述读者的术语/概念替换为理想受述者的术语/概念的基础上,我们提议修改修辞性叙述理论的小说读者模型(真实的、作者的、叙述的、理想叙述的,和受述者),这里理想受述者被定义为叙述者希望他们正对之讲话的读者。这一修改提请... 在把理想叙述读者的术语/概念替换为理想受述者的术语/概念的基础上,我们提议修改修辞性叙述理论的小说读者模型(真实的、作者的、叙述的、理想叙述的,和受述者),这里理想受述者被定义为叙述者希望他们正对之讲话的读者。这一修改提请关注作者处理真实受述者和理想受述者之间关系的各种方式(真实受述者可能与理想受述者一致,也可能不一致),这种多样性反过来又表明需要对作者使用受述者的情况进行更为通用的分类。该分类法依照真实和理想受述者之间各种一致程度确定了三个可辨识的不同系列:(1)明显一致,(2)不确定一致,(3)不一致。基于作者对一致程度的处理如何引导读者的关注点,该分类法还确定了每一类别中的两个主要变体:主要关于被叙,叙述行动,还是两者兼有?这一点通过广泛的案例分析可以得到阐释和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性叙理论 作者 述者 述者 理想受述者
下载PDF
试析布洛陀神话叙事的演述者——布麽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斯颖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9-114,共6页
布洛陀神话是壮族早期神话的重要组成部分。布洛陀神话的演述者有其特定的群体和文化语境。其中,布麽在各种仪式场合上演唱布洛陀经诗,是布洛陀神话叙事的传承主体。
关键词 布洛陀 神话叙事 述者 布麽
下载PDF
元杂剧“演述者”身份的转换与“代言性演述干预”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建森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6期38-45,共8页
元杂剧作家写完剧本虽然退居幕后 ,但是 ,他的观念形态、价值取向和情感态度仍然以隐蔽的方式 ,“潜入”“行当”和剧中“人物”的话语之中 ,假借“行当”和剧中“人物”的声口 ,继续指挥和控制整个剧情的演出 ,引导剧场观众接受视界的... 元杂剧作家写完剧本虽然退居幕后 ,但是 ,他的观念形态、价值取向和情感态度仍然以隐蔽的方式 ,“潜入”“行当”和剧中“人物”的话语之中 ,假借“行当”和剧中“人物”的声口 ,继续指挥和控制整个剧情的演出 ,引导剧场观众接受视界的取向 ,这就是“代言性的演述干预”。“代言性演述干预”是元杂剧沟通剧作家的创作意图与剧场观众的接受视界的重要“中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 代言性演干预 视界 元代 杂剧 述者 剧作家 价值取向 情感态度
下载PDF
小说叙述者的变形
9
作者 赵秀芬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55-57,共3页
对小说叙述者变形进一步细化,分为受述者变形、叙述者向作者的变形(或反之)、叙述者从人物向非个体化的第三人称叙述者的变形三种类别,为变形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做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 小说 变形 述者变形 述者变形
下载PDF
论《死魂灵》的叙述者
10
作者 马烨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79-81,共3页
《死魂灵》的叙述者是一个外显的叙述者,他在叙述的同时,不时与受述者进行交流,对叙述作各种干预,这种处理使叙述的灌输意味得到了缓解。同时,叙述者的形象化,也使文本产生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 《死魂灵》 述者 述者 交流 干预
下载PDF
郭店简“善述者不说”及其相关问题
11
作者 刘信芳 《中华文史论丛》 2001年第3期36-61,共26页
荆门郭店一号墓的下葬年代为战国中期偏晚,约为西元前300年。竹简抄成的年代自然早於墓葬年代,略可逆推至前300年左右。竹简依据的材料应早於抄成年代,略可逆推至前320年左右,上距孔子卒年约为130余年。此时正值“儒分为八”、“墨... 荆门郭店一号墓的下葬年代为战国中期偏晚,约为西元前300年。竹简抄成的年代自然早於墓葬年代,略可逆推至前300年左右。竹简依据的材料应早於抄成年代,略可逆推至前320年左右,上距孔子卒年约为130余年。此时正值“儒分为八”、“墨分为三”,属於孔子再传弟子的活动期,下与庄子、孟子的活动年代相接。战国早、中期为诸子年代最为模糊的时期,留下的疑案也最多,凡能依据典籍解决的问题,前贤探索殆尽。依据思想观念形成的逻辑联系,依据历史发展的线索建立相对的年代认识,学者也作了可贵的探索。要再往前走一步,出土文献无疑是最大的希望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店简 “善述者不说” 中国 文物考古 年代认识 历史发展
下载PDF
论大学的师者与作述者——以章太炎的《程师》为中心
12
作者 于述胜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13-15,共3页
近代大儒章太炎力主大学教育应严格区分师者与作述者。作述者虽弥足宝贵,却只有少数人堪当此任;为师者虽难有创作之功,却是大学中的大多数。二者须分工定职,各尽其能。他还以贬官学而扬私学的方式,强调了自由对于作述者之重要性。这些... 近代大儒章太炎力主大学教育应严格区分师者与作述者。作述者虽弥足宝贵,却只有少数人堪当此任;为师者虽难有创作之功,却是大学中的大多数。二者须分工定职,各尽其能。他还以贬官学而扬私学的方式,强调了自由对于作述者之重要性。这些发表于上个世纪之初的卓越见解,对救治当今学弊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太炎 师者 述者
下载PDF
国家通用语言推广需求下影视作品的受述者形态分析
13
作者 王宝国 林焮婷 +1 位作者 彭玉林 刘庆华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第15期131-134,共4页
如今,影视文本中对受述者的分析愈加重视,为了使影视作品更好地满足推广国家通用语言的需求,从而对影视作品的受述者形态进行进一步讨论。“语言相通是人与人相通的重要环节”,本文的核心主旨是探讨民族地区之间人民的不同需求能否在影... 如今,影视文本中对受述者的分析愈加重视,为了使影视作品更好地满足推广国家通用语言的需求,从而对影视作品的受述者形态进行进一步讨论。“语言相通是人与人相通的重要环节”,本文的核心主旨是探讨民族地区之间人民的不同需求能否在影视文本的受述者形态建构中得到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述者 国家通用语言 个人意识 功能性
下载PDF
隐匿的受述者与介入的读者——加缪《堕落》的叙事学研究
14
作者 刘莉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第41期49-51,共3页
加缪的小说《堕落》全篇由以独白形式呈现的对话构成,具有独特的叙事风格,它让读者直接参与和叙述者的互动,把读者推到台前,成为叙述者忏悔和审判的直接对象。
关键词 独白 述者 读者 泛化
下载PDF
受述者、隐含读者与读者——阅读马原小说不应忽视的三个叙述元素
15
作者 张翼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7-160,共4页
研究者往往将马原小说中“叙事圈套”的形成归功于叙述者、隐含作者以及作者本人,而相对忽略了小说中的受述者、隐含读者和那些阅读马原小说的真实读者。事实上,文本的叙述交流是在叙述者与受述者之间完成的,要想比较全面地、完整地呈... 研究者往往将马原小说中“叙事圈套”的形成归功于叙述者、隐含作者以及作者本人,而相对忽略了小说中的受述者、隐含读者和那些阅读马原小说的真实读者。事实上,文本的叙述交流是在叙述者与受述者之间完成的,要想比较全面地、完整地呈现出马原小说叙述交流的内容,就不应忽视受述者、隐含读者、真实读者等元素的作用和价值。因此,由“读者”的角度重读马原小说,通过细致的厘析其受述者、隐含读者、现实读者的类型与功能,或能发现驱动马原小说叙事演进的某些动力因素,也能在重返历史情境的基础上,对马原小说的价值做出更加客观的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含读者 马原小说 述者 隐含作者 交流 不应忽视 述者 叙事圈套
原文传递
焦虑障碍患者的焦虑水平、述情障碍程度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苏珊珊 蒋文晖 +3 位作者 王书婷 徐觅真 任雪晴 仇剑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84-590,共7页
目的·评估焦虑障碍患者的焦虑水平、述情障碍程度与其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10月1日-2023年3月31日期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门诊收治的焦虑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排除后最终纳入患者438例;其... 目的·评估焦虑障碍患者的焦虑水平、述情障碍程度与其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10月1日-2023年3月31日期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门诊收治的焦虑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排除后最终纳入患者438例;其中,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271例,惊恐障碍患者101例,社交焦虑障碍患者48例,场所恐惧症患者12例,特定恐惧症患者6例。分别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17,HAMD-17)、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20项(the twenty-item Toronto Alexithymia Scale,TAS-20)、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简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Scale-Brief Form Questionnaire,WHOQOL-BREF)评估患者的焦虑水平、抑郁水平、述情障碍程度及生活质量,并对不同亚型焦虑障碍患者的量表得分进行评估。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对焦虑障碍患者的焦虑水平、抑郁水平、述情障碍程度与生活质量进行相关分析,并使用逐步回归模型探索影响焦虑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变量。结果·不同亚型焦虑障碍患者在HAMA评分、HAMD-17评分、TAS-20评分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WHOQOL-BRIEF评分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10.076,P=0.039)。Spearman相关分析的结果显示,焦虑障碍患者的WHOQOL-BRIEF评分与HAMA评分、HAMD-17评分、TAS-20评分均呈负相关(r=−0.256,P=0.000;r=−0.311,P=0.000;r=−0.342,P=0.000)。逐步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年龄、HAMA评分、HAMD-17评分及TAS-20评分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均P<0.05)。结论·不同亚型焦虑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不同,焦虑水平、抑郁水平及述情障碍程度均是影响焦虑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障碍 焦虑水平 抑郁水平 情障碍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重述历史”“、想象神话”与传统文化的“现代影像转化”——从《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论开去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旭光 杨宇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5-193,共9页
当下时代,传统文化资源、中国艺术精神的“现代影像转化”或“创造性转化”是一个兼具战略性和实践性的重要文化命题。近年来,一系列影视作品均对此作出尝试,《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为这一命题提供了电影工业与美学的“封神经验”。影... 当下时代,传统文化资源、中国艺术精神的“现代影像转化”或“创造性转化”是一个兼具战略性和实践性的重要文化命题。近年来,一系列影视作品均对此作出尝试,《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为这一命题提供了电影工业与美学的“封神经验”。影片采取工业美学式的制作方式,在筹备、制作、跨媒介运营与整体视觉风格营造等环节实践全流程的工业化运作,打造中国式神话史诗世界。影片注重对中国古典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在传统神魔小说与历史典籍的基础上以现代观念加以整合和改造,适应当代人的价值观念。影片受到中国本土近年来高扬文化主体性思潮的影响,以更加平和、包容、创造性的态度面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性”令其超越了此前的古装大片,但在全球文化保守化的新语境下,也带来了跨文化交流的新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史诗电影 电影工业美学 想象力消费 创造性转化 文明重
下载PDF
重述神话的叙述关系论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静华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5-172,共8页
理解神话的实践形式,需将重述纳入视域。“重述”的行为要义显现于重复性、共享性、返归性的交融中。三类叙述关系中,重复性叙述是神话的日常律动形式,作为复杂性重复,重述包含了“异”和“跨”的意义融合,揭示着以“故事间”和“讲故... 理解神话的实践形式,需将重述纳入视域。“重述”的行为要义显现于重复性、共享性、返归性的交融中。三类叙述关系中,重复性叙述是神话的日常律动形式,作为复杂性重复,重述包含了“异”和“跨”的意义融合,揭示着以“故事间”和“讲故事间”连接而呈现的叙事生命体。重述的共享之义深刻连接于故事规则、叙事情感的共建和互构,其间可见主体间叙述意志的呼应。作为具循环之态和生生之性的实践形式,重述返归于叙述主体自身的叙述性和神圣感,生成或转化着神话现象诸面向的丰富图景。作为对人的神话性存在的亲历和领悟,重述是呈现着个体、群体话语能力和自由的表述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 关系
下载PDF
集体记忆与历史重述——左翼作家的“左翼文学”回忆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跃力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AS CSSCI 2024年第1期129-139,共11页
左翼作家对“左翼文学”的回忆蔚为大观,构成现代中国不容忽略而又意味深远的文化景观。其重构历史的强烈意图,与当下政治生态、社会现实之间的深层互动,使其足以作为实践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记忆的转向”的典型样本。左翼作家通过个人... 左翼作家对“左翼文学”的回忆蔚为大观,构成现代中国不容忽略而又意味深远的文化景观。其重构历史的强烈意图,与当下政治生态、社会现实之间的深层互动,使其足以作为实践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记忆的转向”的典型样本。左翼作家通过个人史、“左联”史和左翼文学史的叙述,完成形象重塑、身份认同、重构历史、接续传统等多种意图,充分体现话语生产与意识形态之间的紧密关系。“左翼文学”回忆对社会框架十分依赖,呈现出明显的“集体记忆”特征,打上了社会主导思想和主流意识形态的深深印记,但“个体记忆”又常常逸出“社会框架”,对集体记忆构成冲击与反抗,使得左翼作家的回忆呈现出微妙的张力。然而无论如何,左翼作家的“左翼文学”回忆都在很大程度上重构了中国现代文学史,深度影响了我们对左翼文学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翼文学 左翼作家 集体记忆 历史重
下载PDF
伴躯体症状的抑郁发作述情障碍表现与中医证候的关系
20
作者 周俊 罗海东 +2 位作者 丁虎 张婧 陈起飞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6期1127-1130,共4页
目的:探讨伴躯体症状的抑郁发作述情障碍表现与中医证候的关系。方法:纳入抑郁发作伴有躯体症状病人97例,抑郁发作不伴有躯体症状病人97例,所有病人均予症状自评量表(SCL-90)、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表(HAMD-17)、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 目的:探讨伴躯体症状的抑郁发作述情障碍表现与中医证候的关系。方法:纳入抑郁发作伴有躯体症状病人97例,抑郁发作不伴有躯体症状病人97例,所有病人均予症状自评量表(SCL-90)、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表(HAMD-17)、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以评估其心理状况,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结果:两组SCL-90量表躯体化、焦虑因子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AS-20量表情感辨别困难、情感描述困难、外向性思维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躯体化因子与情感辨别困难、情感描述困难、TAS-20总分存在相关性(P<0.05);肝气郁结证病人TAS-20总分与其他4种证型病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述情障碍与抑郁发作病人的躯体症状存在相关性;述情障碍可能是肝气郁结的病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障碍 抑郁发作 躯体症状 中医证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