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迷卡斗蟋鸣声的声学特征及其生物学意义 被引量:5
1
作者 陈道海 袁肇友 +1 位作者 杜金球 陈华絮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2-89,共8页
首次利用计算机技术对迷卡斗蟋Velarifictorusmicado (Saussure)的鸣声特征及其生物学意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迷卡斗蟋在不同性比条件下 ,鸣声的声学特征不同。雄性独处时发出召唤声 ;2只以上的雄性在一起时会发出警戒声、挑战声或... 首次利用计算机技术对迷卡斗蟋Velarifictorusmicado (Saussure)的鸣声特征及其生物学意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迷卡斗蟋在不同性比条件下 ,鸣声的声学特征不同。雄性独处时发出召唤声 ;2只以上的雄性在一起时会发出警戒声、挑战声或胜利声 ;1雄 1雌在一起时会发出欢迎声、求爱声 ,如果雌性不理会雄性的求爱时则会发出一种催促声。利用计算机 ,除了对人们用耳辨别的 3种鸣声 (召唤声、求偶声和争斗声 )进行客观记录外 ,还可以对以前所称的“求偶声”和“争斗声”进行更细致地分析和比较。根据其生物学意义 ,作者首次将其鸣声分为 7种 ,并对这 7种鸣声在功率谱和时域两方面进行了比较 ,发现迷卡斗蟋在不同行为下有不同的鸣声特征 ,传递不同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卡斗蟋 鸣声 声学特征 行为
下载PDF
迷卡斗蟋和短翅鸣螽的行为谱及交配行为 被引量:14
2
作者 贾志云 蒋志刚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1期49-56,共8页
研究了迷卡斗蟋和短翅鸣螽的行为模式及迷卡斗蟋鸣叫的时间分布。结果表明迷卡斗蟋雄虫单独存在时 ,在一昼夜内其鸣叫的持续时间为 668.38± 1 0 9.86分钟 ( 5 ) ,引入雌虫后鸣叫累计时间减少为 1 7.3± 6.7分钟 ( 5 ) ,并产生... 研究了迷卡斗蟋和短翅鸣螽的行为模式及迷卡斗蟋鸣叫的时间分布。结果表明迷卡斗蟋雄虫单独存在时 ,在一昼夜内其鸣叫的持续时间为 668.38± 1 0 9.86分钟 ( 5 ) ,引入雌虫后鸣叫累计时间减少为 1 7.3± 6.7分钟 ( 5 ) ,并产生音调低沉的求偶声。在昼夜鸣叫活动型式中 ,雄虫单独存在时的鸣叫活动集中于夜间 ;引入雌虫后 ,占区鸣叫、求偶鸣唱和交配行为多集中于白天。根据上述结果提出了机会 -风险平衡假说来解释此现象 ,即白天交配有被捕食的危险 ,雄蟋短期内重复交配以保证精液进入雌蟋体内 ,从而保证了交配的成功 ,补偿了雄蟋所冒风险。短翅鸣螽雄性产生较大的精包 ,当雌体取食精包时 ,精液进入雌体内以保证交配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卡斗蟋 短翅鸣螽 行为谱 交配
下载PDF
基于mt DNA 16S rRNA、COⅠ及Cyt b部分基因序列的长颚斗蟋与迷卡斗蟋遗传差异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佳 贺一原 +2 位作者 朱道弘 赵吕权 曾杨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15年第4期333-337,共5页
长颚斗蟋和迷卡斗蟋的遗传差异对于蟋蟀遗传多样性,分类鉴定等有重要意义。通过PCR技术扩增测定长颚斗蟋和迷卡斗蟋的mt DNA 16S r RNA、COⅠ与Cyt b部分基因序列。数据分析表明:长颚斗蟋和迷卡斗蟋16S r RNA,COⅠ和Cyt b的种间序列相... 长颚斗蟋和迷卡斗蟋的遗传差异对于蟋蟀遗传多样性,分类鉴定等有重要意义。通过PCR技术扩增测定长颚斗蟋和迷卡斗蟋的mt DNA 16S r RNA、COⅠ与Cyt b部分基因序列。数据分析表明:长颚斗蟋和迷卡斗蟋16S r RNA,COⅠ和Cyt b的种间序列相似度分别约为91.5%、87.0%和85.5%。长颚斗蟋种内16S r RNA、COⅠ和Cyt b基因序列相似度分别为99.8%、98.9%和98.8%;迷卡斗蟋种内16S r RNA、COⅠ和Cyt b基因序列相似度分别为98.4%、98.4%、97.2%。研究结果表明:长颚斗蟋与迷卡斗蟋的种间遗传差异明显大于种内遗传差异;16S r RNA、COⅠ、Cyt b基因序列适合作为长颚斗蟋和迷卡斗蟋遗传差异研究及分类鉴定的分子标记;COⅠ和Cyt b基因较16S r RNA基因有更快的进化速度,其种间遗传差异也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颚 迷卡斗蟋 线粒体基因 遗传差异
下载PDF
基于微卫星分子标记的浙江省不同滞育型迷卡斗蟋的遗传分化分析
4
作者 王佰秋 沈初泽 +6 位作者 武雪 谢慧聪 宗靖淞 余哲媛 白芸 李恺 何祝清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82-790,共9页
【目的】迷卡斗蟋Velarifictorus micado存在两种显著不同的滞育型,即卵滞育和若虫滞育,而在长江流域附近两种滞育型种群存在广泛同域分布。本研究旨在探究浙江省同域分布不同滞育型迷卡斗蟋种群之间的遗传分化的情况。【方法】以浙江... 【目的】迷卡斗蟋Velarifictorus micado存在两种显著不同的滞育型,即卵滞育和若虫滞育,而在长江流域附近两种滞育型种群存在广泛同域分布。本研究旨在探究浙江省同域分布不同滞育型迷卡斗蟋种群之间的遗传分化的情况。【方法】以浙江省百山祖、大盘山和天童山3个地区的不同滞育型的迷卡斗蟋6个种群共134个个体为研究材料,筛选具较高多态性的微卫星位点,并使用筛选获得的微卫星位点对这6个种群共134个个体进行种群遗传学分析。【结果】筛选出11对具较高多态性的微卫星位点;全部种群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13.803,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743,其中百山祖卵滞育种群观测杂合度最低,与其他种群间遗传分化最大。百山祖卵滞育种群与其他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程度很低,其余种群间均显示出高水平的基因流。【结论】浙江迷卡斗蟋不同地理种群及不同滞育型特征种群间遗传分化程度均较低,存在较频繁的基因交流,尚未表现出物种分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卡斗蟋 滞育型 微卫星 种群遗传学 基因流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