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迷走神经复合体注射GLP-1对糖尿病大鼠下丘脑GLP-1受体表达及胃排空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吕丰香 魏良洲 +3 位作者 田字彬 王利华 孔心涓 尹继萍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333-336,共4页
目的探讨中枢迷走神经复合体注射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对糖尿病大鼠胃排空的影响和中枢作用机制。方法36只雄性清洁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糖尿病(DM)组和糖尿病GLP-1(GLP-1)干预组。DM组和GLP-1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 目的探讨中枢迷走神经复合体注射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对糖尿病大鼠胃排空的影响和中枢作用机制。方法36只雄性清洁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糖尿病(DM)组和糖尿病GLP-1(GLP-1)干预组。DM组和GLP-1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三组大鼠中枢迷走神经复合体(DVC区)埋置套管,注射STZ 4周后,GLP-1组经套管注射的GLP-1,NC组和DM组大鼠DVC区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用酚红灌胃法检测胃排空;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大鼠下丘脑GLP-1RmRNA的表达。结果注射STZ 4周后,DM组大鼠胃排空率较NC组明显升高(P<0.05),下丘脑GLP-1受体mRNA表达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GLP-1组大鼠胃排空率较DM组显著降低(P<0.05),但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下丘脑GLP-1R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NC组及DM组(P<0.05),胃排空率与下丘脑GLP-1受体mRNA表达量成负相关。结论迷走神经复合体注射GLP-1可抑制DM大鼠早期胃排空加速,中枢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下丘脑GLP-1受体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迷走神经复合体 胃排空 GLP-1 GLP-1受
下载PDF
下丘脑室旁核经迷走神经复合体对哮喘大鼠的神经调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肖剑 董榕 +1 位作者 刘佳 刘伲娜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9-304,共6页
为探讨下丘脑室旁核对哮喘大鼠的神经调控途径,取健康雄性SD大鼠制备哮喘模型并诱发哮喘发作,运用WGA-HRP逆行追踪法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ABC法)相结合的双重标记方法,在光镜下观察向迷走神经复合体(DVC)发出投射的下丘脑室旁核(PVN)... 为探讨下丘脑室旁核对哮喘大鼠的神经调控途径,取健康雄性SD大鼠制备哮喘模型并诱发哮喘发作,运用WGA-HRP逆行追踪法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ABC法)相结合的双重标记方法,在光镜下观察向迷走神经复合体(DVC)发出投射的下丘脑室旁核(PVN)神经元内Fos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PVN内有三种阳性细胞,即HRP逆行标记神经元、Fos样免疫阳性神经元和HRP/Fos双标神经元。这些神经元主要见于PVN小细胞部的内侧亚核和外侧亚核,散在分布于背侧亚核,在前小细胞亚核内未见阳性反应;Fos样免疫阳性细胞呈双侧分布,且HRP逆标神经元,HRP/Fos双标神经元也为双侧分布,但以注射区同侧占优势。HRP/Fos双标神经元占HRP标记细胞的44.22%。本研究结果提示,哮喘大鼠发作时中枢内包括下丘脑PVN、延髓DVC的多个脑区内神经元兴奋,且两者之间通过直接投射联系参与哮喘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FOS 下丘脑室旁核 迷走神经复合体 大鼠
下载PDF
α-MSH对大鼠背侧迷走神经复合体胃扩张敏感神经元的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晓红 陈曦 蒋正尧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219-221,共3页
目的观察α-促黑色素细胞激素(α-MSH)对大鼠背侧迷走神经复合体(DVC)胃扩张敏感神经元放电频率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多管玻璃微电极记录单个细胞外放电的电生理实验方法,观察大鼠DVC内微量注射α-MSH前后胃扩张敏感神经元放电频率的变... 目的观察α-促黑色素细胞激素(α-MSH)对大鼠背侧迷走神经复合体(DVC)胃扩张敏感神经元放电频率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多管玻璃微电极记录单个细胞外放电的电生理实验方法,观察大鼠DVC内微量注射α-MSH前后胃扩张敏感神经元放电频率的变化,并以微量注射9g/LNaCl溶液大鼠作为对照。结果在DVC中记录到62个神经元,有35个(56.45%)对胃扩张有反应,其中20个在胃扩张后放电频率增加(t=4.665,P<0.01),15个在胃扩张后放电频率减少(t=4.404,P<0.01),其余27个胃扩张后无反应。在17个给予α-MSH(500nmol/L)胃扩张后放电频率增加的神经元中,有13个微量注射α-MSH后放电频率增加(t=3.215,P<0.01),4个无反应。在11个给予α-MSH(500nmol/L)的胃扩张后放电频率减少的神经元中,有9个微量注射α-MSH后放电频率减少(t=3.393,P<0.01),2个无反应。微量注射9g/LNaCl前后胃扩张敏感神经元放电频率的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α-MSH参与调节DVC内胃扩张敏感神经元的电活动,可能部分地通过此途径参与调节能量代谢和摄食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促黑色素细胞激素 背侧迷走神经复合体 胃扩张敏感神经 电生理 大鼠 Wistar
下载PDF
经迷走神经复合体注射胰高血糖素样肽-1对糖尿病大鼠胃排空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玲 魏良洲 +3 位作者 田字彬 梁少双 孔心涓 武军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9期100-103,共4页
目的研究经迷走神经复合体(DVC)注射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对糖尿病大鼠胃排空的影响,并探讨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及糖尿病GLP-1注药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DV... 目的研究经迷走神经复合体(DVC)注射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对糖尿病大鼠胃排空的影响,并探讨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及糖尿病GLP-1注药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DVC区埋置套管。糖尿病成模2周后,GLP-1注药组经套管注入GLP-1,对照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检测各组大鼠体质量、血糖、胃排空率、血浆GLP-1浓度及胃黏膜GLP-1受体(GLP-1R)mRNA的表达量。结果糖尿病大鼠体质量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5),血糖浓度[(28.0±1.8)mmol/L]较正常组[(5.7±0.5)mmol/L]明显升高(P<0.05),胃排空率[(72±11)%]较对照组[(35±8)%]明显升高(P<0.05),血浆GLP-1浓度及胃黏膜GLP-1R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GLP-1注药组大鼠的胃排空率[(39±12)%]、血糖浓度[(14.6±1.3)mmol/L]较糖尿病组明显降低(P均<0.05),血浆GLP-1浓度[(15.35±2.21)pmol/L]及胃窦GLP-1RmRNA/β-肌动蛋白(β-actin)(1.33±0.22)较糖尿病组[(10.78±2.06)pmol/L、1.10±0.14,P均<0.05)显著升高,胃排空率与血浆GLP-1浓度及胃窦GLP-1RmRNA表达量呈负相关(r=-0.786、-0.731,P均<0.05),与胃底GLP-1RmRNA表达量无相关性。结论 DVC区注射GLP-1可减慢糖尿病早期加速的胃排空率,作用机制可能是促进血浆GLP-1的分泌及胃窦GLP-1R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胃排空 胰高血糖素样肽1 迷走神经复合体
原文传递
大鼠前庭核向迷走神经背侧复合体的间接投射 被引量:4
5
作者 孔哲 高萱 +1 位作者 崔庚寅 管振龙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78-681,共4页
目的:研究大鼠前庭核向迷走神经背侧复合体的间接投射,探索前庭信息向脑干呕吐区传递的神经通路。方法:向前庭神经下核和前庭神经内侧核注入顺行追踪剂菜豆凝集素(PHA-L),向迷走神经背侧复合体注入逆行追踪剂荧光金(FG),用免疫荧光组织... 目的:研究大鼠前庭核向迷走神经背侧复合体的间接投射,探索前庭信息向脑干呕吐区传递的神经通路。方法:向前庭神经下核和前庭神经内侧核注入顺行追踪剂菜豆凝集素(PHA-L),向迷走神经背侧复合体注入逆行追踪剂荧光金(FG),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显示PHA-L顺行标记纤维和终末,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顺行标记PHA-L的纤维和终末与FG逆行标记的细胞重叠区域。结果:在延髓外侧巨细胞旁核和腹外侧区有顺行纤维和终末与逆行标记细胞的重叠。结论:前庭核团可能经外侧巨细胞旁核和腹外侧区向迷走神经背侧复合体有间接投射,为进一步揭示前庭核团与呕吐相关的内脏反应区之间的功能关系提供了形态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神经 迷走神经背侧复合 间接投射 大鼠
下载PDF
在下丘脑外侧区LHA-迷走神经背侧复合体DVC神经通路上Ghrelin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广鹏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17期29-31,共3页
Ghrelin是1999年新发现的活性肽,在体内分布广泛,功能多样,在摄食调控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关于Ghrelin中枢摄食功能的研究多集中于前脑,而在其中枢下行调控中的作用和机制的研究相对较为缓慢。下丘脑外侧区-迷走神经背侧复合体是一条重... Ghrelin是1999年新发现的活性肽,在体内分布广泛,功能多样,在摄食调控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关于Ghrelin中枢摄食功能的研究多集中于前脑,而在其中枢下行调控中的作用和机制的研究相对较为缓慢。下丘脑外侧区-迷走神经背侧复合体是一条重要的中枢下行调控的通路。本文较为系统的综述了Ghrelin在这一下行调控通路上作用的研究,以求为解开中枢Ghrelin下行调控的机制提供一定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RELIN 迷走神经背侧复合 下丘脑外侧区
下载PDF
nesfatin-1对大鼠迷走复合体内葡萄糖感受神经元和胃扩张敏感神经元兴奋性的作用 被引量:9
7
作者 王文杰 蒋正尧 《齐鲁医学杂志》 2010年第3期225-227,231,共4页
目的观察nesfatin-1对大鼠迷走神经复合体(DVC)内胃扩张敏感神经元和葡萄糖感受神经元放电频率的调制作用,探讨其参与摄食调控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多管玻璃微电极记录单个细胞单位放电的电生理学方法,观察大鼠DVC区微量注射nesfatin-1... 目的观察nesfatin-1对大鼠迷走神经复合体(DVC)内胃扩张敏感神经元和葡萄糖感受神经元放电频率的调制作用,探讨其参与摄食调控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多管玻璃微电极记录单个细胞单位放电的电生理学方法,观察大鼠DVC区微量注射nesfatin-1前后上述两种神经元放电频率的变化,以微量注射9 g/L NaCl作对照。结果在DVC中记录到经多管微电极给予葡萄糖的109个神经元,有46个神经元放电频率降低(鉴定为G-INH);31个神经元放电频率升高(鉴定为G-EXC);32个神经元对葡萄糖没有反应。在39个G-INH经多管微电极给予nesfatin-1,有33个神经元放电频率降低,1个神经元放电频率升高,5个神经元对nesfatin-1无反应。在26个G-EXC神经元中,有20个神经元放电频率升高,3个神经元放电频率降低,3个神经元对nesfatin-1无反应。对89个神经元进行胃扩张(GD)刺激,在DVC中记录到48个神经元被激活(鉴定为GD-EXC),21个神经元被抑制(鉴定为GD-INH),其余20个神经元对胃扩张无反应。在42个GD-EXC神经元中,32个神经元被nesfatin-1所兴奋,10个神经元对nesfatin-1无反应。在18个GD-INH神经元中,16个神经元被nesfatin-1所抑制,2个神经元无反应。上述两类神经元经多管微电极给予9 g/L NaCl,注射前后神经元放电频率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nesfatin-1能够调制DVC胃扩张敏感神经元和葡萄糖感受神经元的兴奋性,这可能是nesfatin-1抑制摄食的部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SFATIN-1 迷走神经复合体 胃扩张敏感神经 葡萄糖感受神经 电生理学 大鼠 Wistar
下载PDF
针刺中脘调节胃运动的神经通路研究进展
8
作者 曲萌 陈幼楠 +2 位作者 杨丹妮 贺萌 林小娟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337-344,共8页
中脘穴是调节胃动力的常用穴,针刺疗效显著,临床应用广泛。本文通过整理近15年参与针刺中脘调节胃运动的神经核团及相关通路相关研究发现:(1)针刺中脘双向调节胃运动的效应与针刺时间长短密切相关,其内在机制可能与神经反射调节、神经... 中脘穴是调节胃动力的常用穴,针刺疗效显著,临床应用广泛。本文通过整理近15年参与针刺中脘调节胃运动的神经核团及相关通路相关研究发现:(1)针刺中脘双向调节胃运动的效应与针刺时间长短密切相关,其内在机制可能与神经反射调节、神经—内分泌调节存在时效性差异有关。(2)杏仁核、海马是针刺中脘调节情绪和胃运动的共同响应核团。(3)针刺中脘可经辣椒素受体-Aδ与C纤维—脊髓、脊髓—交感神经、海马谷氨酸-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亚基NR1、CeA(γ-氨基丁酸)-室旁核、室旁核(胃动素)—迷走神经有核复合体—迷走神经等神经机制调节胃运动;也可经DVC-NMDAR亚基NR1—外周NO等神经—内分泌途径调节胃运动。研究结果表明针刺中脘对胃运动的调节是多方面、多维度、多靶点的综合调控。今后的研究应规范实验针刺操作,优化实验方案,结合脑科学技术综合、整体、动态探究针刺效应机制,进一步揭示针灸疗法中近治作用的内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中脘穴 胃动力 神经通路 迷走神经背核复合 室旁核 杏仁核 海马
下载PDF
弥漫性颅脑外伤对DVC及内脏活动的作用
9
作者 郭庆东 王景杰 +4 位作者 李兵 曹卫东 刘恩渝 李侠 章翔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400-403,共4页
目的观察弥漫性脑损伤(DBI)大鼠延髓内脏带(MVZ)中背侧迷走神经复合体(DVC)的神经元放电频率的变化以及观察内脏活动的变化,为临床防治DBI引起的并发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成功建立DBI大鼠模型基础上,应用电生理学方法,观察DBI发生后1h... 目的观察弥漫性脑损伤(DBI)大鼠延髓内脏带(MVZ)中背侧迷走神经复合体(DVC)的神经元放电频率的变化以及观察内脏活动的变化,为临床防治DBI引起的并发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成功建立DBI大鼠模型基础上,应用电生理学方法,观察DBI发生后1h、2h、6h、12h、24h,大鼠MVZ中DVC神经元放电频率的变化以及DBI大鼠心率、呼吸频率和胃电活动的变化。结果DBI1h,DVC神经元放电频率、胃电、心率和呼吸频率开始出现变化;DBI2h,上述指标出现较为显著的变化,呈现第一次变化高峰。DBI6h时其变化与DBI2h时相类似;而在DBI12h时,上述指标呈现第二次更为显著的变化高峰,直至DBI24h时仍然呈现相对高水平的改变,但较DBI12h时为低。结论DBI发生后,MVZ的DVC中神经元的激活是导致内脏活动发生改变的原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背侧迷走神经复合体 内脏活动 神经
下载PDF
DVC微量注射VIP对大鼠GMBF放大和电针调整效应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永兴 许冠荪 +3 位作者 沈德凯 朱庆丰 刘涌 张道芹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38-40,共3页
目的 :采用中枢迷走神经背核复合体 (DVC)微量注射血管活性肠肽 (VIP) ,观察胃黏膜血流量 (GMBF)变化和电针对GMBF的调整作用。方法 :采用脑立体定位仪对大鼠中枢进行定位和注射 ,电针足三里穴 ,用氢气清除法测定GMBF ;放射免疫法测量... 目的 :采用中枢迷走神经背核复合体 (DVC)微量注射血管活性肠肽 (VIP) ,观察胃黏膜血流量 (GMBF)变化和电针对GMBF的调整作用。方法 :采用脑立体定位仪对大鼠中枢进行定位和注射 ,电针足三里穴 ,用氢气清除法测定GMBF ;放射免疫法测量外周血中VIP含量。结果 :DVC微量注射VIP后 ,血中VIP含量增加 (P <0 .0 1) ,GMBF明显增加 (P <0 .0 1)。电针 (EA)足三里穴加强了GMBF放大效应。结论 :DVC注射VIP对GMBF有放大效应 ,证实在神经 内分泌 免疫网络系统 (NEIS)中VIP是重要的神经肽 ,DVC是VIP作用的神经中枢特异性部位之一 ,电针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走神经背核复合 血管活性肠肽 胃黏膜血流量 电针疗法
下载PDF
Orexin-A对大鼠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田彬 郝贺玲 +2 位作者 杨丹丹 高胜利 徐珞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8年第9期1633-1636,1610,共5页
目的:探讨Orexin-A对大鼠胃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大鼠迷走神经复合体微量注射Orexin-A后,观察大鼠胃运动、胃液和胃酸分泌的变化。结果:DVC微量注射Orexin-A后,大鼠胃收缩幅度以及收缩频率明显升高,且呈明显剂量依赖关系(P<0.05),SB... 目的:探讨Orexin-A对大鼠胃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大鼠迷走神经复合体微量注射Orexin-A后,观察大鼠胃运动、胃液和胃酸分泌的变化。结果:DVC微量注射Orexin-A后,大鼠胃收缩幅度以及收缩频率明显升高,且呈明显剂量依赖关系(P<0.05),SB334867可显著阻断Orexin-A对促胃运动效应(P<0.05)。DVC微量注射orexin-A后,大鼠胃液及胃酸分泌且呈剂量依赖性增加(P<0.05)。结论:迷走神经复合体微量注射Orexin-A能影响胃的运动以及胃内体液的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EXIN-A 迷走神经复合体 胃运动 胃液
原文传递
奥氮平多靶点激活H1R-AMPK通路导致药源性肥胖
12
作者 张颖 李文婷 +3 位作者 黄旭枫 钱琨 何梦 孙涛垒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8-25,98,共9页
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肥胖是长期困扰临床医师和患者的一大难题。本项目研究奥氮平"多靶点"导致肥胖的共同通路。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在奥氮平肥胖大鼠模型中检测急性及短期奥氮平给药对下丘脑内侧基底部(Medial basal hypothalamu... 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肥胖是长期困扰临床医师和患者的一大难题。本项目研究奥氮平"多靶点"导致肥胖的共同通路。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在奥氮平肥胖大鼠模型中检测急性及短期奥氮平给药对下丘脑内侧基底部(Medial basal hypothalamus,MBH),室旁核和迷走神经复合体(Dorsal vagal complex of brainstem,DVC)内组胺H1受体(H1 receptor,H1R)-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通路的调控规律,分析其与肥胖的关系。单次奥氮平给药未增加动物摄食,但显著激活MBH及DVC内H1R-AMPK信号通路,奥氮平给药3d增加动物摄食及体重,同时激活H1R-AMPK信号通路。AMPK磷酸化与动物体重呈显著正相关。奥氮平多靶点激活H1R-AMPK信号通路,该通路激活早于肥胖的发生,是动物肥胖的关键原因,多靶点抑制该通路对治疗奥氮平所致肥胖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氮平 肥胖 下丘脑内侧基底部 脑干背侧迷走神经复合体 H1受-AMPK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