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人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张琦 田雨 +1 位作者 金婧 冷辉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5期102-105,共4页
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又称不明原因晕厥,根据临床症状可归属于中医“厥证”的范畴。VVS发病突然,常导致摔伤、骨折,严重者可能会并发颅脑外伤。患者多就诊于心内科、神经内科、急诊科、耳鼻咽喉科等,需要医生增加... 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又称不明原因晕厥,根据临床症状可归属于中医“厥证”的范畴。VVS发病突然,常导致摔伤、骨折,严重者可能会并发颅脑外伤。患者多就诊于心内科、神经内科、急诊科、耳鼻咽喉科等,需要医生增加对本病的认识,从而及时、准确地做出诊治方案。因此本文将从VVS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发病机制、诱发原因、辅助检查、鉴别诊断、治疗及疗效判定等方面进行综述,为临床诊治VVS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 血管抑制晕厥 发病机制
下载PDF
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患者的多导睡眠图特点
2
作者 杨进帅 刘春岭 +4 位作者 李慧 贾艳露 吴骏 孙舒宁 周一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3年第4期482-485,共4页
目的 分析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VVS)患者的多导睡眠图特点。方法 收集2020-09—2022-06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VVS患者40例和健康体检者45例(对照组),应用多导睡眠监测对2组睡眠结构进行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VVS患者... 目的 分析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VVS)患者的多导睡眠图特点。方法 收集2020-09—2022-06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VVS患者40例和健康体检者45例(对照组),应用多导睡眠监测对2组睡眠结构进行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VVS患者睡眠质量降低,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期[分别为(17.97±0.96)%、(23.88±4.45)%,t=8.226,P<0.01]和慢波睡眠(N3期)[分别为(13.3±10.17)%、(21.76±6.42)%,t=4.638,P<0.05]比例降低,N1期[分别为(10.85±16.45)%、(4.95±5.34)%,t=2.379,P<0.05]和N2期[分别为(59.88±10.5)%、(49.41±6.5)%,t=5.593,P<0.01]睡眠比例增加,微觉醒指数[分别为9.3(7.05,12.5)、4.3(3.2,5.5),Z=—5.567,P<0.01]以及觉醒次数[分别为56(40,85.5)、25(19,34),Z=—5.4,P<0.01]升高。结论 VVS患者的睡眠质量差,夜间睡眠结构紊乱,表现为浅睡眠增多,深睡眠减少,觉醒次数增加,可能与VVS患者交感神经活性的增强、5-羟色胺递质的紊乱以及反复脑缺血等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 植物神经功能 多导睡眠图 睡眠障碍 睡眠结构
下载PDF
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患者发病诱因及先兆症状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陈智 孟素荣 +3 位作者 周国忠 冯旭光 陈溢琳 邓春凤 《心脏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251-254,共4页
目的分析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患者常见晕厥诱因及先兆症状特点。方法分析167例接受住院治疗的不明原因晕厥患者晕厥诱因及晕厥先兆症状,并与直立倾斜试验(HUTT)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阳性反应120例(71.8%),其中混合型占60.0%,血管抑... 目的分析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患者常见晕厥诱因及先兆症状特点。方法分析167例接受住院治疗的不明原因晕厥患者晕厥诱因及晕厥先兆症状,并与直立倾斜试验(HUTT)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阳性反应120例(71.8%),其中混合型占60.0%,血管抑制型占25.8%,心脏抑制型占14.2%;67.1%和93.4%不明原因晕厥患者存在晕厥诱因和先兆症状;常见的诱因有持久站立(42.9%),体位改变(21.4%),闷热环境(15.2%)等;总结了10个常见的与晕厥相关的先兆症状,其中头晕(76.6%),苍白(26.9%),乏力(52.6%),恶心或呕吐(44.9%),出汗(46.1%),感觉异常(14.9%),心悸(25.1%),黑5(22.8%),胸闷(5.9%),听力减退(27.5%);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头晕(OR:5.972,C I=2.013-17.453,P=0.001),恶心或呕吐(OR:5.774,C I=1.475-22.611,P=0.012),乏力(OR:4.048,C I=1.101-14.889,P=0.039),出汗(OR:3.36,C I=1.061-10.610,P=0.035)能够预测HUTT阳性结果。结论详细询问晕厥患者的诱因及先兆症状,有助于我们对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 直立倾斜试验 晕厥诱因 先兆症状
下载PDF
超声引导穿刺术致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的诱因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周洁宏 周翔 +3 位作者 彭玉兰 马步云 梁丽 熊正璐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80-481,共2页
作为微创诊疗手段,超声引导下穿刺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1];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是其主要并发症[2],以反射性的血管舒张和心动过缓间断发作为主要特征。本病虽然预后较好,但反复发作可造成患者心理困扰和身体机能下降[3],晕厥所致的创伤性... 作为微创诊疗手段,超声引导下穿刺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1];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是其主要并发症[2],以反射性的血管舒张和心动过缓间断发作为主要特征。本病虽然预后较好,但反复发作可造成患者心理困扰和身体机能下降[3],晕厥所致的创伤性并发症也时见报道。本研究对我院超声引导下穿刺致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的诱因及相关临床特点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活组织检查 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
下载PDF
PICC术中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的预防及护理 被引量:5
5
作者 茅静 施如春 +1 位作者 陈传英 吴剑秋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211-212,共2页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的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对江苏省肿瘤医院PICC门诊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发生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的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的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对江苏省肿瘤医院PICC门诊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发生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的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针对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发生的相关因素采取积极的应对护理措施。结果 9例患者晕厥发生于PICC术后10 min内,持续时间均<1 min。经平卧、吸氧后迅速恢复意识,症状消失,无需药物治疗,亦未遗留后遗症。结论 PICC术前必要的心理疏导和沟通,术中和术后的密切观察和及时处理,可有效降低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 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 护理
下载PDF
倾斜试验加异丙肾上腺素静滴用于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的诊断 被引量:7
6
作者 杨兰 胡大一 +1 位作者 汪丽蕙 魏庆民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1993年第2期20-22,49,共4页
本文研究倾斜体位加异丙肾上腺素静滴诱发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12例有晕厥史的病人中9例诱发出晕厥,而6例正常人无1例阳性.晕厥发作时伴有血压明显下降;试验结束时,阳性组和对照组收缩压比较为10±1.2kPa(75±9mmHg)vs13.3±... 本文研究倾斜体位加异丙肾上腺素静滴诱发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12例有晕厥史的病人中9例诱发出晕厥,而6例正常人无1例阳性.晕厥发作时伴有血压明显下降;试验结束时,阳性组和对照组收缩压比较为10±1.2kPa(75±9mmHg)vs13.3±0.65kPa(100±5mmHg)(P<.001),舒张压力5.3±1.3kPa(40±10mmHg)vs8.3±0.4kPa(62±3mmHg)(P<0.001),阴性组和对照组相比无差异;晕厥发生在倾斜后7±3.2分钟,晕厥时血压处于最低点即收缩压由倾斜开始时的14.9±1.9kPa(112±14mmHg)降到10±1.2kPa(75±9mmHg)(P<0.001),舒张压由10±1,2kPa(72±9mmHg)降至5.3±1.3kPa(40±10mmHg)(P<0.001);阳性组中有2例低血压同时伴心动过缓.倾斜体位加异丙肾上腺素静滴方法用于诊断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简单、安全、且为非创伤性手段,对临床诊治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 倾斜试验 异丙肾上腺素
下载PDF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诱发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1例 被引量:4
7
作者 卫萍 李莉 树俊莲 《武警医学》 CAS 2015年第1期85-86,共2页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是诊断冠心病常用检查方法之一,因其具有无创伤性、操作简单、经济实惠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虽然运动试验是安全的,但因属于诱发试验,个别患者有发生运动性晕厥和血流动力学异常的可能性。 1病例报告 ...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是诊断冠心病常用检查方法之一,因其具有无创伤性、操作简单、经济实惠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虽然运动试验是安全的,但因属于诱发试验,个别患者有发生运动性晕厥和血流动力学异常的可能性。 1病例报告 患者,男,38岁,主因“发作性心悸,头晕4年,加重12 d”入院。于2010年开始曾两次在排尿过程中出现一过性意识丧失,摔倒后旋即恢复意识,伴有心悸、面色苍白、出汗,无口吐白沫、四肢抽搐、大小便失禁等伴随症状,患者并未在意,未行系统检查及治疗。2014-02-12晚22:00左右,患者因家庭原因出现情绪激动后突然出现头晕、心悸,伴胸痛不适,位于胸骨中下段,同时伴面色苍白,无恶心、呕吐,持续约10 min,卧床休息后上述症状稍缓解,遂于当地医院就诊。心电图检查为窦性心律,广泛导联T波改变;肌钙蛋白为阴性。医师考虑“冠心病”,于2014-02-19行冠脉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近日上述症状未发作,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冠心病?晕厥原因待查”收入我院心内科。既往无糖尿病、高血压、脑血管病史。入院查体:血压110/70 mmHg,心率82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住院后检查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心肌酶、血常规等均未见异常。超声心动图:左室稍大,二尖瓣微量反流,左室射血分数61%。胸部正位片:心肺膈未见异常。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检查,运动前血压107/64 mmHg,心率98次/min。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采用Bruce运动方案,运动至6 min 42 s,心率158次/min,达到目标心率(155次/min),终止试验。运动过程中无心绞痛症状,心电示波无缺血性ST段改变及严重心律失常。运动终止后1min 10 s,患者诉头晕,监测血压100/38 mmHg,心率127次/min(图1A)。扶患者坐下,观其面色苍白,出冷汗,意识丧失,全身湿冷。监测血压74/34 mmHg,心电示波:心率突然减慢,频率46次/min,窦性心动过缓,未见窦性停搏, ST段未见明显抬高或压低(图1B)。立即平卧位,吸氧,2 min后意识恢复,血压上升至85/46 mmHg,心率67次/min,全过程无抽搐及大小便失禁。监测至运动后近1 h,患者血压上升至93/62 mmHg,心率79次/min,自诉无不适感,由心内科医师陪同走回病房。后行直立倾斜试验:阳性。确诊为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混合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 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 Bruce运动方案
下载PDF
老年重症患者留置胃管致迷走神经性晕厥一例的抢救及护理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杰 马虹颖 杨存美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7年第11期49-50,共2页
留置胃管是临床常见的基础操作之一,常用于满足患者的营养支持、药物服用、检查及诊断、评估胃内容物等。留置胃管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有鼻咽部疼痛、恶心、血压心率增快、呛咳、黏膜损伤、误插、盘曲打折等。迷走神经性晕厥是指各种... 留置胃管是临床常见的基础操作之一,常用于满足患者的营养支持、药物服用、检查及诊断、评估胃内容物等。留置胃管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有鼻咽部疼痛、恶心、血压心率增快、呛咳、黏膜损伤、误插、盘曲打折等。迷走神经性晕厥是指各种刺激通过迷走神经介导反射,导致内脏和肌肉小血管扩张以及心率减慢,结果造成血压降低,脑部低灌注而缺氧,表现为动脉低血压伴有短暂的意识丧失,能自行恢复,而无神经定位体征的一种综合征,该疾病发病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走神经性晕厥 老年重症患者 留置胃管 护理 抢救 神经定位体征 血压降低 小血管扩张
下载PDF
肾造瘘管和双“J”管拔除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2例诊治体会 被引量:1
9
作者 姜华 李淦洪 +1 位作者 刘璐璐 杨俊 《吉林医学》 CAS 2016年第8期2108-2109,共2页
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是指各种刺激在神经反射的作用下,导致机体肌肉和内脏的小血管舒张以及心率减慢,心排血量减少,出现低血压,大脑血流量急剧减少,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短暂的意识障碍,但能自行恢复,且无... 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是指各种刺激在神经反射的作用下,导致机体肌肉和内脏的小血管舒张以及心率减慢,心排血量减少,出现低血压,大脑血流量急剧减少,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短暂的意识障碍,但能自行恢复,且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的一种综合征。VVS 是一种少见但极其危险的并发症,多见于内科性疾病或操作中,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随着泌尿外科微创技术的迅速发展,术后大部分患者需要留置内引流或外引流管,拔管时出现 VSS 极其少见,一旦出现,需紧急处理。现将我科在拔除肾造瘘管和双"J"管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2例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造瘘管 双“J”管 拔除 并发 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
下载PDF
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与心率变异性以及体液因素的变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秋华 胡建平 陈晓荣 《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0年第5期72-73,共2页
关键词 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 心率变异率 体液
下载PDF
直立倾斜试验对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的诊断价值
11
作者 李文华 刘卓敏 黄明光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470-472,共3页
目的 探讨直立倾斜试验对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诊断价值及其局限性。方法 对 12 9例不明原因晕厥患者及 5 4名无晕厥病史健康对照者进行直立倾斜试验 ,先进行基础倾斜试验 (倾斜 70°、持续 30 min) ,阴性者再进行两阶段的异丙肾上腺... 目的 探讨直立倾斜试验对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诊断价值及其局限性。方法 对 12 9例不明原因晕厥患者及 5 4名无晕厥病史健康对照者进行直立倾斜试验 ,先进行基础倾斜试验 (倾斜 70°、持续 30 min) ,阴性者再进行两阶段的异丙肾上腺素的激发试验。结果  112 9例晕厥患者中 ,倾斜试验阳性者 88例 (阳性率 6 8.2 % ) ,5 4名对照组中阳性者 6名 (阳性率 11.1% ) ,晕厥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0 5 )。本次试验的灵敏度 6 8.2 % ,特异度 88.9%。 2患者年龄越大阳性反应率越低 (P<0 .0 5 ) ,性别对试验的阳性反应率影响不显著 (P=0 .31)。结论 倾斜试验设备简单、易于操作、是血管迷走性晕厥的一项比较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立倾斜试验 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 诊断 异丙肾上腺素
下载PDF
肾造瘘管和双J管拔除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2例诊治报告
12
作者 姜华 李淦洪 +1 位作者 刘璐璐 杨俊 《微创泌尿外科杂志》 2016年第3期187-188,共2页
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是指各种刺激在神经反射的作用下,导致机体肌肉和内脏的小血管舒张以及心率减慢、心排血量减少,出现低血压,大脑血流量急剧减少,临床主要表现为短暂的意识障碍,但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VVS是... 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是指各种刺激在神经反射的作用下,导致机体肌肉和内脏的小血管舒张以及心率减慢、心排血量减少,出现低血压,大脑血流量急剧减少,临床主要表现为短暂的意识障碍,但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VVS是一种少见但极危险的并发症,多见于内科性疾病或操作中,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随着泌尿外科微创技术的迅速发展,术后大部分患者需要留置内引流或外引流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 肾造瘘管 双J管
下载PDF
倾斜试验在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中的临床应用
13
作者 郑若龙 何梅先 《中国临床医学杂志》 1999年第4期349-350,共2页
目的:研究多阶段异丙肾上腺素倾斜试验(MITTT)诊断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方法:将20例不明原因晕厥患者为研究组;12例健康者为对照组。行MITTT,心率-收缩压乘积值≤9000mmHg/min的阳性患者应用心得安治疗2周。结果:研究组MITTT阳... 目的:研究多阶段异丙肾上腺素倾斜试验(MITTT)诊断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方法:将20例不明原因晕厥患者为研究组;12例健康者为对照组。行MITTT,心率-收缩压乘积值≤9000mmHg/min的阳性患者应用心得安治疗2周。结果:研究组MITTT阳性14例(70%),对照组1例阳性,治疗2周后MITTT11例转阴性(78.6%)。结论:不明原因晕厥患者中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VS)占大多数;MITTT较单纯的倾斜试验(TTT)更能提高阳性检出率;心率-收缩压乘积值≤9000mmHg/min有助于鉴别阳性结果。心得安治疗VS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试验 MITTT 心得安 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
下载PDF
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3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希 《吉林医学》 CAS 2003年第3期239-239,共1页
关键词 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 诱发因素 临床表现 卧位治疗
下载PDF
双腔起搏器结合倾斜训练防治重度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邓春凤 孟素荣 +3 位作者 谢勇 陈智 陈溢琳 周国忠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3-105,共3页
目的探讨双腔起搏器结合倾斜训练防治重度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VVS)的效果。方法 13例直立倾斜试验阳性、反复发作的难治性重度VVS患者(心脏抑制型9例、混合型4例)置入双腔起搏器,其中8例置入频率骤降反应起搏器、5例置入闭环刺激频率适... 目的探讨双腔起搏器结合倾斜训练防治重度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VVS)的效果。方法 13例直立倾斜试验阳性、反复发作的难治性重度VVS患者(心脏抑制型9例、混合型4例)置入双腔起搏器,其中8例置入频率骤降反应起搏器、5例置入闭环刺激频率适应性起搏器,并结合倾斜训练治疗。出院后1、3、6个月分别随访及程控,观察预防晕厥的疗效。结果患者均无再发晕厥,均出现晕厥发生前不适,但症状均逐渐减轻至消失。结论双腔起搏器结合倾斜训练可有效防止反复发作及以心脏抑制为主的难治性重度VVS患者的晕厥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 倾斜训练 晕厥 血管迷走神经 直立倾斜试验
下载PDF
眼底光凝中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3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方列 芦晓磊 +1 位作者 包煜芝 范凌志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1420-1421,共2页
0引言 1960年代问世的激光技术是具有划时代的科技新成就。因为眼球是人体的光学器官,激光产生的光能可以直接进入眼球的绝大部分组织,从而使得眼科成为激光医学中应用最成熟的学科之一,为过去认为难治甚至不能治的多种眼底疾病提... 0引言 1960年代问世的激光技术是具有划时代的科技新成就。因为眼球是人体的光学器官,激光产生的光能可以直接进入眼球的绝大部分组织,从而使得眼科成为激光医学中应用最成熟的学科之一,为过去认为难治甚至不能治的多种眼底疾病提供了全新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底光凝 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 光学器官 眼科学
下载PDF
闭环刺激双腔起搏器防治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萧钟波 孟素荣 +4 位作者 邹云新 赵冬华 刘福强 李岩 彭健 《心脏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43-46,50,共5页
目的:观察植入闭环刺激双腔起搏器防治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VVS)的效果。方法:将40例经直立倾斜试验确诊为VVS且近期多次发作的患者,分为起搏器组(18例)和药物治疗组(2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口服美托洛尔缓释片(4715mg,1次/d),... 目的:观察植入闭环刺激双腔起搏器防治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VVS)的效果。方法:将40例经直立倾斜试验确诊为VVS且近期多次发作的患者,分为起搏器组(18例)和药物治疗组(2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口服美托洛尔缓释片(4715mg,1次/d),起搏器组植入具有闭环刺激功能(CLS)的双腔起搏器,药物治疗组不做其他治疗,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复查直立倾斜试验并随访观察。结果:起搏器组直立倾斜试验转阴率94%,药物治疗组直立倾斜试验转阴率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01)。两组患者随访观察6~21(13±5)个月,起搏器组所有患者均未再发晕厥,2例有晕厥先兆,但症状较前明显减轻;药物治疗组9例再发晕厥,但发作次数较前减少。两组患者间晕厥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01)。结论:具有闭环刺激功能双腔起搏器能有效的防治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环刺激 心脏起搏 晕厥 血管迷走神经
下载PDF
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发作诱因及临床诊治体会 被引量:6
18
作者 苗红春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4期202-203,共2页
目的探讨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的发作诱因及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1年10月临床诊治的49例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情绪激动诱发占30.6%;精神刺激诱发占28.6%;睡眠不足诱发占16.3%;过度疲劳诱发... 目的探讨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的发作诱因及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1年10月临床诊治的49例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情绪激动诱发占30.6%;精神刺激诱发占28.6%;睡眠不足诱发占16.3%;过度疲劳诱发占12.2%;站立时间过长诱发占8.2%;恐惧紧张诱发占4.1%。46例患者意识丧失时间为5~25min,3例意识清醒后再次发生晕厥。49例患者给予药物治疗后随访1~3年,仅有17例未在复发,占34.7%。结论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的发作诱因主要有:情绪激动、精神刺激、睡眠不足、过度疲劳诱发、站立时间过长、恐惧紧张等。主要以预防性治疗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 发作诱因 诊治方法
下载PDF
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发作诱因及临床诊治 被引量:2
19
作者 何就明 《当代医学》 2012年第34期89-90,共2页
目的分析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的发作诱因及其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分析2008年1月~2012年4月间接受临床诊治的77例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的常见诱发原因及临床诊治方法。结果晕厥诱发... 目的分析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的发作诱因及其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分析2008年1月~2012年4月间接受临床诊治的77例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的常见诱发原因及临床诊治方法。结果晕厥诱发原因种类较多,最常见晕厥诱因主要为强烈精神刺激,有16例(20.8%),其他常见原因包括长时间站立(13例,16.9%)、情绪激动(12例,15.6%)、过度疲劳(9例,11.7%)、体位改变(8例,10.4%)、运动(3例,3.9%)。患者给予预防性药物治疗后随访6个月~2年,仅有23例未再复发,占29.9%。结论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的诱发原因较多,以强烈精神刺激为最常见诱因,其他还包括长时间站立、情绪激动、过度疲劳、体位改变和运动等。该疾病主要以预防性治疗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 发作诱因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1例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死亡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曹教育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17期F0003-F0003,共1页
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或称血管抑制性晕厥,是以血压突然下降为其特点,有或不伴有心动过缓和自主神经兴奋的其他表现,在晕厥病例中占相当大的比例。VVS预后通常较好,小部分VVS为恶性型,这种类型的特点是晕... 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或称血管抑制性晕厥,是以血压突然下降为其特点,有或不伴有心动过缓和自主神经兴奋的其他表现,在晕厥病例中占相当大的比例。VVS预后通常较好,小部分VVS为恶性型,这种类型的特点是晕厥发作过程伴大于5s的心脏停跳,尽管有可能出现上述较严重的并发症,但VVS总体的预后是较好的。2010年7月我科收治1例晕厥原因待查后抢救无效死亡患者,现将资料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 死亡分析 血管抑制晕厥 VVS 神经兴奋 心动过缓 心脏停跳 晕厥发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