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降压素对迷走运动背核神经元兴奋作用的离体研究
1
作者 段树民 清水宣明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427-433,共7页
用细胞内微电极记录方法在大鼠离体脑片中研究了神经降压素(NT)对迷走运动背核(DMV)神经元的作用机制。滴注或灌流NT使88%DMV神经元产生剂量依赖性去极化反应,并伴有膜阻抗的增加。去极化反应的翻转电位约-82mV,反应幅度受灌流液中钾... 用细胞内微电极记录方法在大鼠离体脑片中研究了神经降压素(NT)对迷走运动背核(DMV)神经元的作用机制。滴注或灌流NT使88%DMV神经元产生剂量依赖性去极化反应,并伴有膜阻抗的增加。去极化反应的翻转电位约-82mV,反应幅度受灌流液中钾离子浓度的影响。用高镁无钙液或含河豚毒素的灌流液阻断突触传递后,去极化反应仍然存在。研究结果提示NT通过突触后机制直接兴奋DMV神经元,此去极化兴奋作用可能与钾通道的关闭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降压素 迷走运动背核 神经元
下载PDF
蛋白酶激活受体在炎性肠病大鼠模型迷走神经背侧运动核的表达及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王辉 黄美近 +4 位作者 康亮 张炜真 汪建平 吴晓滨 Michael W.Mulholland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98-1003,共6页
目的:研究炎性肠病大鼠模型的迷走神经背侧运动核(DMNV)蛋白酶激活受体(PAR-1,PAR-2)存在的情况,并阐明该受体激活的机制。方法:制备20只炎性肠病的大鼠模型中取DMNV组织检测PAR-1和PAR-2;培养新出生的大鼠DMNV原代细胞,利用钙离子荧光... 目的:研究炎性肠病大鼠模型的迷走神经背侧运动核(DMNV)蛋白酶激活受体(PAR-1,PAR-2)存在的情况,并阐明该受体激活的机制。方法:制备20只炎性肠病的大鼠模型中取DMNV组织检测PAR-1和PAR-2;培养新出生的大鼠DMNV原代细胞,利用钙离子荧光探针Fura-2-AM检测PAR-1和PAR-2及各种影响因素对细胞钙内流的影响。结果:凝血酶和其类似物PARP-1可以分别激活PAR-1出现最大钙离子内流223.3%±23.5%和145.6%±17.2%;胰蛋白酶和其类似物PARP-2分别激活PAR-2出现最大钙离子内流242.7%±28.7%和236.7%±19.8%。使用1μmol/L磷脂酶C抑制剂U73312可以降低PAR-1激活的细胞钙离子内流140.1%±16.5%到20.7%±2.5%;降低PAR-2激活的钙离子内流225.4%±20.5%到45.4%±5.6%。钙离子抑制剂2APB可以降低PAR-1和PAR-2激活钙离子内流149.7%±13.4%和195.1%±21.5%分别到63.2%±4.3%和75.3%±13.5%。结论:在DMNV中存在PAR-1和PAR-2,它们激活后通过磷脂酶C激活和1,4,5-三磷酸肌醇信号通路参与进行调解钙离子内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蛋白酶激活 炎性肠疾病 迷走神经运动
下载PDF
SNAP94847经腹侧被盖区至迷走神经背侧运动核对焦虑大鼠胃黏膜损伤作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颜君 郭菲菲 +7 位作者 张娜娜 李俊姝 姚守恒 任翔 王怡茹 马鑫奇 尚高昊 刘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78-987,共10页
目的:探究黑色素浓集激素(MCH)受体1(MCHR1)拮抗剂SNAP94847能否作用于腹侧被盖区至迷走神经背侧运动核(VTA-DMV)神经通路,进而参与调控大鼠应激性焦虑所致胃黏膜损伤及其潜在机制。方法:采用荧光金逆行追踪结合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检测V... 目的:探究黑色素浓集激素(MCH)受体1(MCHR1)拮抗剂SNAP94847能否作用于腹侧被盖区至迷走神经背侧运动核(VTA-DMV)神经通路,进而参与调控大鼠应激性焦虑所致胃黏膜损伤及其潜在机制。方法:采用荧光金逆行追踪结合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检测VTA-DMV的MCHR神经通路(n=10);采用单细胞外放电记录法检测大鼠VTA微量注射MCH或SNAP94847对多巴胺(DA)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n=30);1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生理盐水(NS)组、焦虑+NS组和焦虑+SNAP94847组,观察VTA微量注射SNAP94847后大鼠行为学变化、胃黏膜炎症损伤及相关炎症指标的变化(n=6);24只焦虑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假损毁+NS组、假损毁+SNAP94847组、电损毁+NS组及电损毁+SNAP94847组,观察电损毁DMV后VTA微量注射SNAP94847对胃黏膜炎症损伤相关炎症指标的影响(n=6)。结果:逆行追踪结合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VTA可见部分MCHR和荧光金双重标记神经元;MCH可改变大鼠VTA内DA神经元放电活动,且对焦虑模型大鼠的影响更显著(P<0.05);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焦虑+SNAP94847组进入闭合臂次数和时间百分比显著增加(P<0.05);焦虑模型大鼠炎症标志物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显著降低(P<0.05),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及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显著升高(P<0.05),VTA微量注射SNAP94847可显著减轻焦虑模型大鼠胃黏膜炎症损伤(P<0.05);与假损毁+SNAP94847组相比,电损毁+SNAP94847组焦虑模型大鼠CAT活性和GSH-Px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MPO活性及MDA、TNF-α和IL-6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VTA-DMV的MCHR信号通路可能参与应激所致焦虑大鼠胃黏膜炎症损伤及焦虑样行为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侧被盖区 迷走神经运动 黑色素浓集激素受体 SNAP94847 焦虑
下载PDF
双侧黑质注射脂多糖引起大鼠迷走神经背核胆碱能标志物降低和便秘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悦 郑丽飞 +3 位作者 宋瑾 樊瑞芳 陈长亮 朱进霞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566-571,共6页
目的黑质内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制备帕金森模型大鼠(LPS大鼠),观察LPS大鼠排便情况及迷走运动背核(dorsal motor nucleus of the vagus,DMV)中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和胆碱乙酰转移酶(choline acetyltra... 目的黑质内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制备帕金森模型大鼠(LPS大鼠),观察LPS大鼠排便情况及迷走运动背核(dorsal motor nucleus of the vagus,DMV)中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和胆碱乙酰转移酶(choline acetyltransferase,ChAT)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胞体及神经纤维的分布特点。方法通过双侧黑质内注射LPS获得LPS大鼠;免疫荧光组织化学用于检测TH和ChAT免疫阳性神经元在DMV的分布。结果 LPS大鼠摄食和饮水情况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粪便湿质量减轻,粪便内含水量显著减少,即出现便秘情况。LPS大鼠黑质内神经元大量丢失,并伴有胶质细胞增生、TH免疫阳性(IR)明显降低;而DMV内的TH-IR显著增强、ChAT-IR明显减弱。结论与黑质内注射六羟多巴相似,黑质内注射LPS可以引起大鼠出现便秘,该结果可能与LPS大鼠DMV中TH增多和ChAT降低导致胃肠动力紊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帕金森模型 便秘 迷走运动背核 胆碱乙酰转移酶
下载PDF
迷走神经节前纤维的起始核
5
作者 李瑞午 陶之理(指导) 《解剖学通报》 1981年第1期103-107,共5页
在人体神经通路的研究中还有很多空白的地方。在神经解剖学中,自主神经系统又是研究比较晚的一部分,空白点就更多。有关自主神经系统的理论的研究对于进一步了解人体的机能,指导临床实践及针麻机制的探讨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迷走神经 心脏 第十对脑神经 副交感神经系统 迷走运动背核 节前纤维
下载PDF
迷走神经的传出神经元HRP法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瑞午 陶之理 李翠红 《解剖学通报》 1984年第4期306-311,365,共7页
本文应用HRP法来追踪颈迷走神经的传出神经元。证实在迷走运动背核、疑核、疑后核、中间带、副神经脊核、背内侧核等核团中均有颈迷走神经的传出神经元,并对其分布范围、分布方式和形态进行了观察和讨论。其中对延髓末端中迷走运动背核... 本文应用HRP法来追踪颈迷走神经的传出神经元。证实在迷走运动背核、疑核、疑后核、中间带、副神经脊核、背内侧核等核团中均有颈迷走神经的传出神经元,并对其分布范围、分布方式和形态进行了观察和讨论。其中对延髓末端中迷走运动背核、疑核等延续至上颈髓形成旁室管膜部、中介核部和外侧索部的这种分布方式的讨论是以往的研究未曾报导过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走运动背核 标记细胞 迷走神经 第十对脑神经 副交感神经系统 延髓 脑干 室管膜 脑室 HRP
下载PDF
电针敏化穴位激活迷走神经运动背核胆碱能神经元改善大鼠结肠炎性损伤 被引量:16
7
作者 于清泉 李桐 +5 位作者 张知云 宿杨帅 何伟 王毅 张晓宁 景向红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5-51,共7页
目的:观察电针敏化穴位对结肠炎模型大鼠脑干迷走神经运动背核(DMV)乙酰胆碱转移酶阳性(Ch AT+)神经元的影响,探讨其改善大鼠结肠炎性损伤的机制。方法:将79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20只)、正常+敏化穴位组(5只)、模型组(34只)、电... 目的:观察电针敏化穴位对结肠炎模型大鼠脑干迷走神经运动背核(DMV)乙酰胆碱转移酶阳性(Ch AT+)神经元的影响,探讨其改善大鼠结肠炎性损伤的机制。方法:将79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20只)、正常+敏化穴位组(5只)、模型组(34只)、电针1组(15只)和电针2组(5只)。模型组和电针组均予5%葡聚糖硫酸钠(DSS)自由饮用6d建立结肠炎大鼠模型。通过尾静脉注射伊文氏蓝(EB)溶液确定模型大鼠的敏化穴位后,正常+敏化穴位组、电针1组和电针2组于敏化穴位处施以电针(疏密波,频率2 Hz/15 Hz,电流强度2 m A),每天干预30 min,电针1组连续干预6 d,正常+敏化穴位组、电针2组只干预1 d。实验第0、7、13天,评定正常组、模型组和电针1组大鼠的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结肠组织学损伤评分及足底机械缩足反射阈值、热痛潜伏期;实验第7天,采用免疫荧光法观察正常组、正常+敏化穴位组、模型组和电针2组大鼠脊髓背角不同板层神经元和DMV中Ch AT+神经元激活情况。结果:结肠炎模型大鼠体表EB渗出点主要分布于T12~S1节段,以L2和L5节段最集中,因此,选择L5节段的上巨虚穴作为敏化穴位。第7、13天,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足底机械缩足反射阈值降低(P<0.001),DAI评分和结肠组织学损伤评分升高(P<0.001);第7天,模型组热痛潜伏期低于正常组(P<0.001);第13天,与模型组比较,电针1组大鼠足底机械缩足反射阈值升高(P<0.001),DAI评分和结肠组织学损伤评分降低(P<0.01,P<0.05)。与正常组比较,正常+敏化穴位组和模型组大鼠脊髓L4~L6节段背角浅层(第Ⅰ、Ⅱ板层)神经元及DMV中Ch AT+神经元激活数量增多(P<0.05,P<0.01);与正常+敏化穴位组和模型组比较,电针2组大鼠脊髓背角浅层神经元和DMV中Ch AT+神经元激活数量增多(P<0.001)。结论:结肠炎大鼠体表T12~S1节段支配区域(穴位)发生敏化;电针敏化穴位可有效缓解结肠炎模型大鼠结肠炎性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激活脊髓背角浅层神经元和DMV中Ch AT+神经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敏化穴位 迷走神经运动 Ch AT+神经元 抗炎
原文传递
大鼠内吗啡肽2和μ阿片受体参与内脏感觉和运动调控的形态学证据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小莉 牛乐 +3 位作者 吕伯昌 张婷 高晓群 李云庆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33-238,共6页
目的:寻找内吗啡肽2(EM2)和μ阿片受体(MOR)在内脏感觉和运动调控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形态学证据。方法:(1)麦芽糖凝集素(WGA)示踪与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技术相结合的多重标记方法;(2)用稀盐酸刺激胃,制作内脏痛动物模型;(3)免疫荧光组织... 目的:寻找内吗啡肽2(EM2)和μ阿片受体(MOR)在内脏感觉和运动调控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形态学证据。方法:(1)麦芽糖凝集素(WGA)示踪与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技术相结合的多重标记方法;(2)用稀盐酸刺激胃,制作内脏痛动物模型;(3)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多重染色方法。结果:(1)将WGA注入大鼠胃壁,在结状神经节(NG)内可见WGA标记神经元和WGA/EM2/MOR三标神经元;在孤束核(NTS)可见WGA跨节标记的纤维和终末以及WGA/EM2/MOR三标纤维和终末;在迷走神经运动背核(DMV)可见WGA逆标神经元和WGA/MOR双标神经元及其与EM2阳性纤维或终末形成的紧密接触。(2)将稀盐酸注入胃后,NG和NTS神经元内的FOS表达明显增多;在NG内可见EM2/FOS双标神经元;在NTS内可见EM2阳性纤维和终末与SP受体/FOS双标神经元形成紧密接触。结论:EM2和MOR可能影响内脏感觉和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吗啡肽2 Μ阿片受体 内脏感觉 内脏运动 结状神经节 孤束 迷走神经运动 大鼠
下载PDF
针刺“神门”“阴郄”减慢心率的机理探讨 被引量:5
9
作者 孙曙霞 王金良 尹中玉 《上海针灸杂志》 1993年第3期124-125,共2页
通过正常家兔实验 ,证明了针刺“神门”“阴郄”可减慢心率 ,其传入神经为尺神经 ,中枢神经为迷走背核 。
关键词 神门 减慢心率 迷走运动背核 针刺
下载PDF
耳针作用的形态学基础—来自HRP神经示踪法的证据 被引量:33
10
作者 梅志刚 朱兵 +1 位作者 何伟 高昕妍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675-2677,共3页
目的观察支配耳甲区迷走神经在延髓水平中枢的投射情况,探讨耳针作用机理。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10只,外耳道口方向分离耳甲皮肤与皮下组织,微量注射器缝内注射40μl浓度为30%的HRP神经示踪剂,神经示踪技术观察标记细胞在延脑水平核团分... 目的观察支配耳甲区迷走神经在延髓水平中枢的投射情况,探讨耳针作用机理。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10只,外耳道口方向分离耳甲皮肤与皮下组织,微量注射器缝内注射40μl浓度为30%的HRP神经示踪剂,神经示踪技术观察标记细胞在延脑水平核团分布情况。结果除了在三叉神经脊束核外,在孤束核和迷走神经运动背核以及其他核团也发现了标记神经元或神经纤维。结论耳甲区迷走神经分支与迷走初级中枢有神经联系,耳甲穴位针刺效应很可能是通过耳-迷走反射途径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针 孤束 迷走神经运动 辣根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α-黑素细胞刺激素对原代DMNV细胞钙离子通路及凋亡的影响
11
作者 王辉 梁景琳 +3 位作者 黄美近 汪建平 张炜真 Michael W. Mulholland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564-1569,共6页
目的:以体外培养的大鼠原代迷走神经运动背核(DMNV)细胞为对象,探讨α-黑素细胞刺激素(α-MSH)对原代DMNV细胞钙离子通路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大鼠原代DMNV细胞培养以及[Ca2+]i测量、实时荧光定量PCR、ELISA细胞凋亡实验等方法... 目的:以体外培养的大鼠原代迷走神经运动背核(DMNV)细胞为对象,探讨α-黑素细胞刺激素(α-MSH)对原代DMNV细胞钙离子通路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大鼠原代DMNV细胞培养以及[Ca2+]i测量、实时荧光定量PCR、ELISA细胞凋亡实验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正常大鼠DMNV组织中存在黑素细胞刺激素受体-4(MC4R)mRNA的表达;NDP-MSH激活MC4R可以促进原代DMNV细胞钙离子内流;NDP-MSH可以降低凝血酶(PAR-1,thrombin)和胰蛋白酶(PAR-2,trypsin)对原代DMNV细胞凋亡。结论:α-MSH可以激发原代DMNV细胞钙离子内流,降低原代DMNV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素细胞刺激素 迷走神经运动 钙离子内流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心脏植物性神经与中枢的联系
12
作者 丁文龙 陶之理 《解剖学通报》 1983年第1期58-63,共6页
心脏的植物性神经支配,包括交感,付交感的传出和传入神经。本文着重对心脏付交感(迷走神经)节前纤维的起始核予以综述,此外还扼要介绍心迷走神经传入纤维、支配心脏的交感传出纤维的起源和分布、以及心交感神经传入神经元的节段性。
关键词 节前纤维 迷走神经 迷走运动背核 心脏 孤束 交感神经 中枢
下载PDF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及其生理功能
13
作者 杨素珍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1996年第4期49-52,共4页
笔者综述了近年来对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及其生理功能的最新认识。指出TRH不仅存在于下丘脑,而且广泛地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和某些外周器官中,它除有促进垂体前叶释放TSH和PRL等内分泌作用外,作为神经递质或神经调质,对中枢神经系... 笔者综述了近年来对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及其生理功能的最新认识。指出TRH不仅存在于下丘脑,而且广泛地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和某些外周器官中,它除有促进垂体前叶释放TSH和PRL等内分泌作用外,作为神经递质或神经调质,对中枢神经系统及胃肠道还可产生广泛的生理效应。中枢注射TRH引起的胃肠道效应可能是经下丘脑——中缝核——复合迷走背核——迷走神经这一通路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甲状腺激素 中枢神经系统 释放激素 下丘 迷走神经运动 迷走 生物活性 脊髓运动神经元 室旁 内分泌作用
下载PDF
耳针效应的形态学基础-来自HRP神经示踪法的证据
14
作者 梅志刚 朱兵 +1 位作者 何伟 高昕妍 《实用医学进修杂志》 2009年第2期82-86,共5页
目的:观察支配耳甲区迷走神经在延髓水平中枢的投射情况,探讨耳针作用机理。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10只,外耳道口方向分离耳甲皮肤与皮下组织,微量注射器缝内注射40μl浓度为30%的HRP神经示踪剂,神经示踪技术观察标记细胞在延脑水... 目的:观察支配耳甲区迷走神经在延髓水平中枢的投射情况,探讨耳针作用机理。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10只,外耳道口方向分离耳甲皮肤与皮下组织,微量注射器缝内注射40μl浓度为30%的HRP神经示踪剂,神经示踪技术观察标记细胞在延脑水平核团分布情况。结果:除了在三叉神经脊束核外,在孤束核和迷走神经运动背核以及其他核团也发现了标记神经元或神经纤维结论:耳甲区迷走神经分支与迷走初级中枢有神经联系,耳甲穴位针刺效应很可能是通过耳-迷走反射途径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针 孤束 迷走神经运动 辣根过氧化物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