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期手术清除胆脂瘤并发迷路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安飞 田海月 +3 位作者 王茂鑫 刘伟 马贤 钟翠萍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424-427,共4页
目的探索一期手术清除胆脂瘤并发迷路瘘的手术方法,评估一期手术清除胆脂瘤基质后的远期听力变化和手术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41例胆脂瘤并发迷路瘘患者,术前仔细询问症状,均行瘘管试验、耳内镜检查、纯音测听检查... 目的探索一期手术清除胆脂瘤并发迷路瘘的手术方法,评估一期手术清除胆脂瘤基质后的远期听力变化和手术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41例胆脂瘤并发迷路瘘患者,术前仔细询问症状,均行瘘管试验、耳内镜检查、纯音测听检查和高分辨率颞骨薄层CT检查提示有胆脂瘤并发迷路瘘。41例迷路瘘管覆盖的胆脂瘤基质进行一期完全切除。分析术后听力改善情况与瘘管大小的关系,评估各种诊断检查的准确性。结果根据术前检查结合术中探查发现,12例为外耳道胆脂瘤并发迷路瘘,29例为中耳胆脂瘤并发迷路瘘。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骨导阈值(BC)(42.1±12.8)dB与术前BC(35.5±11.6)dB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5例患者骨导听力下降>10 dB,其中3例为术前平均气导阈值(AC)>90 dB。术前检查听力明显下降的5例患者,术中探查发现瘘管明显大于无听力损失的患者(P<0.05)。随访12~72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虽然大迷路瘘全部切除胆脂瘤基质风险较大,但为了减少胆脂瘤复发及术后听力继续下降,选择一期完全切除胆脂瘤基质是治疗迷路瘘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脂瘤 迷路瘘 并发 骨导阈值 手术治疗
下载PDF
迷路外淋巴瘘(PL)的诊断
2
作者 林尚泽 《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 2003年第4期247-247,共1页
60年代以来,多认为创伤是PL的病因,但有关PL的许多问题还研究得很不够。作者为寻求PL最有价值的诊断表现,对160例PL患者进行了详尽的临床、放射学和听力学检查,将患者分为4组。
关键词 迷路外淋巴 诊断 听力学检查 放射学 鼓室探查术
下载PDF
中耳炎伴眩晕的临床特点及疗效分析
3
作者 王辉兵 单希征 +4 位作者 龙顺波 李健 孙勍 孙悍军 王恩彤 《北京医学》 CAS 2019年第9期775-778,共4页
目的总结中耳炎伴眩晕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8年10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住院治疗的各种类型中耳炎患者1 217例,根据病史、听力及前庭功能检查诊断为周围性眩晕106例,其中男47例,女59例,年龄13~79岁,平均(53.57... 目的总结中耳炎伴眩晕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8年10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住院治疗的各种类型中耳炎患者1 217例,根据病史、听力及前庭功能检查诊断为周围性眩晕106例,其中男47例,女59例,年龄13~79岁,平均(53.57±14.13)岁。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评价眩晕和耳鸣的严重程度,测骨导和气导的平均阈值。随访时间6~72个月。结果 1 217例中耳炎患者出现周围性眩晕106例(8.71%),其中中耳胆脂瘤47例(44.34%),慢性化脓性中耳炎33例(31.13%),中耳炎后遗疾病12例(11.32%),分泌性中耳炎8例(7.55%),急性化脓性中耳炎3例(2.83%),特殊类型中耳炎3例(2.83%)。手术治疗99例(93.40%),保守治疗7例(6.60%),总体眩晕控制率为89.62%。治疗前传导性聋10例(9.43%),混合性聋75例(70.76%),感音神经性聋21例(19.81%)。治疗前和治疗后骨导平均听阈为(29.24±13.45)d BHL和(21.33±11.63)d BHL(P<0.01)。治疗前和治疗后耳鸣分别为87例(82.08%)和73例(68.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鸣分级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951, P<0.01)。结论各型中耳炎均可出现前庭系统和耳蜗功能损害,表现为周围性眩晕、骨导听力下降和耳鸣等,手术和保守治疗均可改善症状,但仍有少数病例效果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炎 眩晕 迷路瘘 临床特点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双腔管抽洗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58例观察
4
作者 方顺义 《福建医药杂志》 CAS 1992年第4期26-26,共1页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比较困难,我们采用自制的双腔管,在高负压下吸脓、冲洗和灌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58例,获得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一、一般资料选鼓膜紧张都中央性穿孔,外耳道及中耳腔积脓者或乳突、咽鼓管吸出脓液者为治疗对象...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比较困难,我们采用自制的双腔管,在高负压下吸脓、冲洗和灌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58例,获得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一、一般资料选鼓膜紧张都中央性穿孔,外耳道及中耳腔积脓者或乳突、咽鼓管吸出脓液者为治疗对象,病程长短不拘。有较大胆脂瘤形成或有严重肉芽存在者,治疗效果欠佳。凡有迷路瘘管存在者忌用本法。本组右耳34只。左耳39只;其中男性42耳(33例),女性31耳(25例)。年龄7~52岁。共培养出13种致病细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者最多(28耳,绿脓杆菌次之(13耳),其它依次为变形杆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等。绝大部分细菌对庆大霉素、氯霉素同时敏感,少数对其中一种抗菌素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腔管 迷路瘘 中耳腔 胆脂瘤 乳突腔 致病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存在者 积脓 中央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