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2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代追和词的文化意味 被引量:3
1
作者 王靖懿 钱锡生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55-164,共10页
明代追和词在明代全部词作中所占的比例是比较高的。明人在对前代词学资源的借鉴、选择上,除较多地接受宋词影响外,也广泛地吸收唐五代、金元以及本朝先贤的优秀成果。在明代1051首追和词中,涉及原唱作者150人、原唱作品652篇,原唱词人... 明代追和词在明代全部词作中所占的比例是比较高的。明人在对前代词学资源的借鉴、选择上,除较多地接受宋词影响外,也广泛地吸收唐五代、金元以及本朝先贤的优秀成果。在明代1051首追和词中,涉及原唱作者150人、原唱作品652篇,原唱词人被追和次数达10次以上的共计29人,原唱作品被追和5次及以上的共计35篇。对明词追和的热点词人、词作的考察,可以让人们更好地认识前代词人、词作传播的情况,感知明代词人的接受态度和审美需求,了解某些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化现象、词学现象,同时也反映出明词创作与明代词论之间存在的背离以及追和词研究可能具有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追和 文化现象
下载PDF
翁方纲追和次韵虞集的诗学史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罗鹭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63-170,共8页
翁方纲受王士禛《古诗选》的影响,重视虞集七言古诗和题画诗,推崇《题柯敬仲画》“句句是三昧”。在乾隆二十九年至嘉庆十年的四十余年中,翁方纲追和次韵虞集《题柯敬仲画》诗多达七次,称得上是虞集的异代知己。翁方纲为虞集整理诗集、... 翁方纲受王士禛《古诗选》的影响,重视虞集七言古诗和题画诗,推崇《题柯敬仲画》“句句是三昧”。在乾隆二十九年至嘉庆十年的四十余年中,翁方纲追和次韵虞集《题柯敬仲画》诗多达七次,称得上是虞集的异代知己。翁方纲为虞集整理诗集、编撰年谱,并在《石洲诗话》和《四库提要分纂稿》中,分别站在个人与官方的立场评论虞集,推尊虞集为诗史上可与陆游、元好问比肩的经典作家。翁方纲还大量化用虞集诗句以及其他元诗典故,说明元诗也可以与唐宋诗一样,成为后人师法的典范,为元诗的经典化进程作了有益的探索,具有重大的诗学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翁方纲 虞集 追和 次韵 元诗 经典化
下载PDF
追和词研究的现状、价值与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史华娜 《中国韵文学刊》 2009年第2期39-42,共4页
唱和词按照唱和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同时唱和之作与异时追和之作两类。追和词具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作为词史上一种特殊的接受现象,追和积极参与了词史构建的动态过程,是唐宋词经典文本赖以形成、经典作家地位得以确立的一个重要因素... 唱和词按照唱和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同时唱和之作与异时追和之作两类。追和词具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作为词史上一种特殊的接受现象,追和积极参与了词史构建的动态过程,是唐宋词经典文本赖以形成、经典作家地位得以确立的一个重要因素。历代词论家仅着眼于对追和词本身质量的评价,并未充分认识到它的价值与意义。近二十馀年来,词学界逐渐将追和词纳入了研究视野,但对它的关注还远远不够,对追和词进行宏观观照与系统研究的论著尚未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和 研究现状 价值与意义
下载PDF
追和词的产生及其发展脉络 被引量:1
4
作者 史华娜 《阅江学刊》 2012年第5期143-148,共6页
张先最早将和韵的创作方法用于词中,在和韵从诗坛延展至词坛这一过程中起了至为关键的作用,追和词的产生则在具有典范意义的词人词作出现之后。李之仪《忆秦娥·用太白韵》是现存最早的追和词。直到北宋末年,追和词仍寥寥无几。第... 张先最早将和韵的创作方法用于词中,在和韵从诗坛延展至词坛这一过程中起了至为关键的作用,追和词的产生则在具有典范意义的词人词作出现之后。李之仪《忆秦娥·用太白韵》是现存最早的追和词。直到北宋末年,追和词仍寥寥无几。第一个在词中大量追和前人的词人是生活在南北宋之交的王之道。苏轼、周邦彦作为典范词人在南宋受到较为普遍的追和。金元时期代追和词数量少,追和范围小,但对于苏轼词的追和仍然清晰可见。明人对于唐宋词人词作的追和热情十分高涨,追和词数量大增,形式也更加多样化。清代追和之风兴盛,词人追和态度严肃,和词总体质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和 产生 发展
下载PDF
明代追和词的兴盛及原因
5
作者 史华娜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2-35,共4页
明代追和词数量大增,并且出现了多部追和词集。明代诗坛的复古运动亦影响到词的领域,明人对于唐宋词极为尊崇,这一心态在创作中的直接体现即是追和之风的盛行。明代诸多词谱、词选、词籍的编著整理也为明人追和对象和范围的扩大奠定了... 明代追和词数量大增,并且出现了多部追和词集。明代诗坛的复古运动亦影响到词的领域,明人对于唐宋词极为尊崇,这一心态在创作中的直接体现即是追和之风的盛行。明代诸多词谱、词选、词籍的编著整理也为明人追和对象和范围的扩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明人唱和往往以追和前贤名作为形式,这是明代追和词兴盛的重要原因。对于唐宋名家名作的大量追和促进了唐宋词的传播与接受,推动了弘治嘉靖年间明词的中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追和 词集 原因
下载PDF
元代词人追和两宋词刍议
6
作者 史华娜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46-49,共4页
元代追和词数量虽少,但从中仍可清晰看出当时词坛对苏辛、周姜词风的不同接受情形。追和苏辛词风之作在元代追和词中几近一半,可见元词审美的主导倾向仍为金词所推重的苏辛豪放一路。唱和、櫽括、拟古等接受形式与追和相互作用,在一定... 元代追和词数量虽少,但从中仍可清晰看出当时词坛对苏辛、周姜词风的不同接受情形。追和苏辛词风之作在元代追和词中几近一半,可见元词审美的主导倾向仍为金词所推重的苏辛豪放一路。唱和、櫽括、拟古等接受形式与追和相互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元代词人追和词的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词 两宋词 追和 词风
下载PDF
谁云其人亡,久而道弥著—陶渊明《咏二疏》及历代追和诗平议 被引量:2
7
作者 魏伯河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02-108,共7页
在中国历史上,疏广、疏受功遂身退的事迹影响深远;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是别树一帜、影响深远的杰出诗人,学陶是一种延续千年的文学现象,由苏轼开创的追和陶诗的风气,又一直延续到清代。文章以陶渊明《咏二疏》和历代追和的部分诗作为... 在中国历史上,疏广、疏受功遂身退的事迹影响深远;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是别树一帜、影响深远的杰出诗人,学陶是一种延续千年的文学现象,由苏轼开创的追和陶诗的风气,又一直延续到清代。文章以陶渊明《咏二疏》和历代追和的部分诗作为例,探讨历史人物影响和文学作品传播之间的某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广 疏受 陶渊明 苏轼 追和
下载PDF
历代追和苏轼“尖叉”诗考论 被引量:1
8
作者 白以恒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14-20,共7页
作为诗坛巨擘,苏轼有不少诗作得到过后人的广泛追和,其中被追和最多、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当属《雪后书北台壁二首》。对此诗高超的写物成就和用韵技巧的肯定、因难见巧和试图超越前人的心态以及对苏轼改造后的唱和方式的认同,都是后人大... 作为诗坛巨擘,苏轼有不少诗作得到过后人的广泛追和,其中被追和最多、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当属《雪后书北台壁二首》。对此诗高超的写物成就和用韵技巧的肯定、因难见巧和试图超越前人的心态以及对苏轼改造后的唱和方式的认同,都是后人大量追和《雪后书北台壁二首》的理由。此外,各朝各代社会风尚的变化和有关苏轼轶事的传播,也对后人的追和有着不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追和 尖叉韵 社会风尚
下载PDF
群体性的选择——论两宋追和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对《楚辞》的学习与借鉴
9
作者 赵旭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4期81-87,共7页
两宋士人追和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文学活动由元祐时期苏门诸人首倡,从北宋中后期到南宋后期形成热潮。流传至今的数十篇辞作虽为和陶,但通过细致的文本比读,我们却能够发现其深受《楚辞》影响。由于时代环境以及宋人审美趣尚的转变,... 两宋士人追和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文学活动由元祐时期苏门诸人首倡,从北宋中后期到南宋后期形成热潮。流传至今的数十篇辞作虽为和陶,但通过细致的文本比读,我们却能够发现其深受《楚辞》影响。由于时代环境以及宋人审美趣尚的转变,他们似乎普遍对《楚辞》中《远游》《卜居》《渔父》《招隐士》诸篇更感兴趣一些。这些篇目中包蕴着的逍遥神游之乐、对出处大节的思考以及淡泊近道之趣,正与他们的审美相合。这些趣味与庄子的齐物达观、佛老的禅悦之趣更为接近,水乳交融般地融贯于他们的辞作之中。两宋士人藉此以陶写襟怀的同时,也向我们展现出他们心目中一个崭新的屈原的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 《归去来兮辞》 追和 庄老
下载PDF
南渡词人王之道追和苏轼词及其意义
10
作者 史华娜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60-66,共7页
南渡词人王之道是第一个在词中大量追和前人的词人,也是宋代追和苏轼词最多的一位词人,在追和词史以及苏轼词接受史上有着重要意义。王之道对苏轼词的集中追和是对苏轼以次韵为创作方式的继承与发展,突出表现为对苏轼词意象的传承与典... 南渡词人王之道是第一个在词中大量追和前人的词人,也是宋代追和苏轼词最多的一位词人,在追和词史以及苏轼词接受史上有着重要意义。王之道对苏轼词的集中追和是对苏轼以次韵为创作方式的继承与发展,突出表现为对苏轼词意象的传承与典故的化用,源于对苏轼人格的仰慕与相似境遇下的情感共鸣,反映出以抒发个体情感为特征的东坡范式在南渡词坛的复兴与深化,为后代苏轼词的接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之道 苏轼 追和
下载PDF
论《湘瑟词》对唐宋词的追和
11
作者 李昕慧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年第6期62-65,110,共5页
钱芳标是云间词派后期代表人物之一。他在《湘瑟词》中收录了对唐宋词人的追和之词。这部分词作能够反映出钱芳标在清初词坛风气影响下的创作转变。本文通过对这些追和词进行分析和整理,分析出钱芳标在创作实践上的转变,对中、长调词作... 钱芳标是云间词派后期代表人物之一。他在《湘瑟词》中收录了对唐宋词人的追和之词。这部分词作能够反映出钱芳标在清初词坛风气影响下的创作转变。本文通过对这些追和词进行分析和整理,分析出钱芳标在创作实践上的转变,对中、长调词作的兼顾和对南宋词的取法。究其原因,首先,钱芳标受到清初词坛风气转变的影响;其次,云间词派内部词学思想产生改变;最后,钱芳标在与其他词人唱和的过程中形成了兼容并蓄的词学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芳标 湘瑟词 追和 唐宋词
下载PDF
《九日齐山登高》:历代追和促成的杜牧诗歌经典
12
作者 唐亚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9-12,16,共5页
《九日齐山登高》是杜牧七律中的经典名作,其从诞生之日直至清代一直得到后代文人源源不断地追和,成为了杜牧诗歌接受史中一道绝无仅有的独特风景。诗人们对《九日齐山登高》的频繁追和显示出他们对典范作品的自觉选择,而追和诗的大量... 《九日齐山登高》是杜牧七律中的经典名作,其从诞生之日直至清代一直得到后代文人源源不断地追和,成为了杜牧诗歌接受史中一道绝无仅有的独特风景。诗人们对《九日齐山登高》的频繁追和显示出他们对典范作品的自觉选择,而追和诗的大量出现也对《九日齐山登高》自身的经典化产生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九日齐山登高》之所以能够得到历代读者经久不衰的青睐,与其"人类共通心理"的完美表达具有密切关系,而这正是此诗能得以经典化的经典品质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追和 经典化 经典品质
下载PDF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追尾事故数据填补方法研究
13
作者 周备 张莹 +2 位作者 张生瑞 周千喜 汪琴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137,198,共7页
深入分析交通事故数据可以为规避事故发生、降低事故严重程度提供重要理论依据,然而,在事故数据采集、传输、存储过程中往往会产生数据缺失,导致统计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下降、模型的误判风险上升。本文以芝加哥2016—2021年的101452条追... 深入分析交通事故数据可以为规避事故发生、降低事故严重程度提供重要理论依据,然而,在事故数据采集、传输、存储过程中往往会产生数据缺失,导致统计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下降、模型的误判风险上升。本文以芝加哥2016—2021年的101452条追尾事故数据为研究对象,将原始数据按照7∶3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在训练集数据上,利用生成式插补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Imputation Network,GAIN)实现对缺失数据的填补。为对比不同数据填补方法的效果,同时选择多重插补(Multiple Imputation by Chained Equations,MICE)算法、期望最大化(Expectation Maximization,EM)填充算法、缺失森林(MissForest)算法和K最近邻(K-Nearest Neighbor,KNN)算法对同一数据集进行数据填补,并基于填补前后变量方差变化比较不同填补算法对数据变异性的影响。在完成数据填补的基础上,构建LightGBM三分类事故严重程度影响因素分析模型。使用原始训练集数据,以及填补后的训练集数据分别训练模型,并使用未经填补的测试集数据检验模型预测效果。结果表明,经缺失值填补后,模型性能得到一定改善,使用GAIN填补数据集训练的模型,相较于原始数据训练的模型,准确率提高了6.84%,F1提高了4.61%,AUC(Area Under the Curve)提高了10.09%,且改善效果优于其他4种填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数据填补 生成对抗网络 尾事故 LightGBM模型
下载PDF
车辆轨迹数据驱动的急弯路段追尾冲突风险时空演化规律
14
作者 王永岗 李晓坤 +1 位作者 宋杰 李德林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45,共8页
为有效揭示急弯路段上车辆间追尾冲突风险的形成与变化态势,选取典型事故多发急弯路段使用无人机航拍等方式采集交通流数据,利用Tracker软件提取车辆轨迹信息,构建急弯路段追尾冲突后侵入时间PET判别指标,结合冲突先导车LV与跟随车FV的... 为有效揭示急弯路段上车辆间追尾冲突风险的形成与变化态势,选取典型事故多发急弯路段使用无人机航拍等方式采集交通流数据,利用Tracker软件提取车辆轨迹信息,构建急弯路段追尾冲突后侵入时间PET判别指标,结合冲突先导车LV与跟随车FV的速度、加速度变化划分追尾冲突模式,进而界定临界冲突点、冲突风险范围及PET变化率指标DPET,运用回归分析量化LV与FV的速度、加速度、速度差及加速度差对DPET的影响,阐明临界冲突点及主要追尾冲突模式的微观变化特性及时空演化规律。结果表明:车辆追尾冲突存在空间集聚性,主要集中在入弯缓和曲线上游、曲中标志断面下游及出弯缓和曲线下游;在潜在追尾冲突的九大类别中发生频率最高的四大类冲突数量占比高达83.24%;PET在冲突临界点和冲突风险范围内均下降,导致DPET均为负值,在冲突临界点PET快速下降,其下降程度显著大于冲突风险范围;FV速度、加速度及LV、FV间速度差、加速度差四个指标显著影响追尾冲突临界点的DPET变化;T10模式(LV减速、FV加速)冲突过程中的DPET均值最小,PET序列下降最为剧烈,危险性显著高于其他冲突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弯路段 尾冲突风险 时空演化 后侵入时间PET DPET 车辆轨迹
下载PDF
违反党纪终身追责之法理思考与制度完善
15
作者 祝捷 周娴 《湖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3-141,共9页
《纪律处分条例》不限制违纪行为的追责期限。与国法时效两相比照,“党内不设置追责时效”的法理逻辑在于:党纪追责源于对党员政治身份的规范,而国法追诉是对一般社会成员行为的普遍约束;终身追责符合党内“义务优位”的制度安排,而时... 《纪律处分条例》不限制违纪行为的追责期限。与国法时效两相比照,“党内不设置追责时效”的法理逻辑在于:党纪追责源于对党员政治身份的规范,而国法追诉是对一般社会成员行为的普遍约束;终身追责符合党内“义务优位”的制度安排,而时效与国法“以权利为本位”相契合;党纪追责权不存在消灭可能,而时效设定国家权力会随时间经过而消灭;终身追责终极目的在于保障党长期执政,而国法时效侧重“维持既存的稳定的社会秩序”。在继续坚持终身追责的同时,还应从以制度完善促进追责规范、以资源集中紧盯追责重点、以证据优化实现追责精准、以纪法贯通促进追责高效等四个方面协同作用以消除追责乱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身 时效制度 义务优位 自我革命
下载PDF
祛魅、重塑与整合:追光动画“电影宇宙”的叙事伦理透视
16
作者 刘强 徐婧格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0-84,共5页
从2019年的《白蛇:缘起》到2023年的《长安三万里》,追光动画公司致力于对中国古典文本的挖掘,成功打造了“新传说”“新神话”“新文化”三大电影宇宙。一方面通过故事层面的叙事机制、人物塑造完成了现实伦理指涉;另一方面通过叙述层... 从2019年的《白蛇:缘起》到2023年的《长安三万里》,追光动画公司致力于对中国古典文本的挖掘,成功打造了“新传说”“新神话”“新文化”三大电影宇宙。一方面通过故事层面的叙事机制、人物塑造完成了现实伦理指涉;另一方面通过叙述层面的视听呈现和空间建构实现了观众的民族情感认同。因此,基于叙事伦理视角分析论述追光动画公司在古典文本改编过程中的伦理内核植入,有助于召唤受众主体情感与价值意识的回归,进而为中国动画电影的民族化进程提供内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画电影 光动画 电影宇宙 叙事伦理 传统文化
下载PDF
我国《反外国制裁法》追偿诉讼条款的适用研究
17
作者 黄晓燕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91-100,共10页
追偿诉讼是一国阻断法的私人实施路径,其主要功能在于阻却外国法律及相关判决的域外适用,从我国《反外国制裁法》第十二条的性质、目的和功能上判断,该条规定属于阻断性质的追偿诉讼条款。在借鉴域外阻断立法追偿诉讼条款适用经验的基础... 追偿诉讼是一国阻断法的私人实施路径,其主要功能在于阻却外国法律及相关判决的域外适用,从我国《反外国制裁法》第十二条的性质、目的和功能上判断,该条规定属于阻断性质的追偿诉讼条款。在借鉴域外阻断立法追偿诉讼条款适用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应在谦抑性原则的理念下对《反外国制裁法》第十二条规定的“我国公民、组织”“任何组织和个人”“歧视性限制措施”等用语进行谨慎的界定,同时应积极制定后续实施细则,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配套保障条款,以明确第十二条追偿诉讼条款的请求权基础、管辖权依据、判决的执行途径等适用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从而保障《反外国制裁法》追偿诉讼条款的真正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偿诉讼 歧视性限制措施 反外国制裁法
下载PDF
混合担保中担保人之间的内部追偿权
18
作者 高圣平 《中国应用法学》 2024年第2期202-205,共4页
法答网问题:混合担保中,担保人在承担担保责任后,可否向其他担保人进行追偿?引言债权人为强化其债权,就同一债权采取多重担保者不在少数,既可能有债务人提供的担保,也可能有债权人与债务人之外的第三人提供的担保。其中,债务人提供的担... 法答网问题:混合担保中,担保人在承担担保责任后,可否向其他担保人进行追偿?引言债权人为强化其债权,就同一债权采取多重担保者不在少数,既可能有债务人提供的担保,也可能有债权人与债务人之外的第三人提供的担保。其中,债务人提供的担保仅限于以其享有处分权的财产抵押、质押等物的担保形式;第三人提供的担保既可以是人的担保(此时的第三人又称保证人),也可以是物的担保(此时的第三人又称物上保证人)。就同一债权并存人的担保和物的担保的情形,即为混合担保。此种情形之下,担保人之一在承担了担保责任之后,是否可以向其他担保人追偿,是理论与实务中的一大争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的担保 人的担保 担保责任 混合担保 偿权 担保人 争议问题 债务人
下载PDF
新媒体环境下体育追星“饭圈化”现象重审与引导——基于羽生结弦QQ粉丝群的网络民族志
19
作者 于英 倪荣璟 《东南传播》 2024年第4期117-120,共4页
研究聚焦于羽生结弦的粉丝群组,践行网络民族志,深入了解“饭圈”日常,探寻了体育“饭圈”污名化的成因并提出了引导策略。研究发现“饭圈”在经济、政治、文化三方面具有一定价值,但体育“饭圈”也沿袭了“饭圈文化”的劣根性。网络乱... 研究聚焦于羽生结弦的粉丝群组,践行网络民族志,深入了解“饭圈”日常,探寻了体育“饭圈”污名化的成因并提出了引导策略。研究发现“饭圈”在经济、政治、文化三方面具有一定价值,但体育“饭圈”也沿袭了“饭圈文化”的劣根性。网络乱象、狂热行为、盲目崇拜等严重影响竞技运动的秩序,破坏体育精神的真谛。应当加快推进体育“饭圈”的积极引导,全面遏制网络乱象,加强体育部门介入“饭圈”管理,促进“饭圈”向良性的社会自组织转型,同时深化体育精神文明价值引导,构建包容、多元的网络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体育 “饭圈” 羽生结弦 粉丝
下载PDF
古代朝鲜半岛诗人追和中国诗歌现象及其价值与意义
20
作者 马琳 赵季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50-59,共10页
古代朝鲜半岛汉诗中追和中国前代诗歌的作品占有很大比重,作为中国古典诗歌地域性衍生文本,是东亚汉文化圈重要的文学现象。这些诗歌的概念范畴、命题方式、诗歌体制、追和形式等基本问题及文学现象背后的规律具有重要的文学文化意义和... 古代朝鲜半岛汉诗中追和中国前代诗歌的作品占有很大比重,作为中国古典诗歌地域性衍生文本,是东亚汉文化圈重要的文学现象。这些诗歌的概念范畴、命题方式、诗歌体制、追和形式等基本问题及文学现象背后的规律具有重要的文学文化意义和文献价值,值得重视。和诗与原作之间的互文性不仅体现在文字修辞上,也体现在思想结构、文本文献上。二者对读,有助于解决诸多文本层面的问题,不同的追和对象也体现出朝鲜半岛对中国文学风尚的取舍与文化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半岛 汉诗 追和 文学传播 文献价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