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名书》追寻意识探讨
1
作者 邬红梅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56-59,共4页
《无名书》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部独特的文本,追寻意识贯穿作品始终。"追寻",作为作品主题和结构模式,将《无名书》置于超越时代氛围的更深广的领域中,彰显了看似疏离时代话语实则回应时代精神的独特价值。
关键词 《无名书》 追寻意识 时代精神
下载PDF
现代性“自我”的艰难追寻——《儿子与情人》的“出走”主题探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崔俊勇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112-117,共6页
《儿子与情人》在艺术旨趣上是一部开始"走出"19世纪现实主义传统的小说,它"走向"的,则是对现代人自我主体性的艰难探寻。小说一开始就隐喻了"出走"主题,并逐步具象化为人物行动,并借此将笔触深入到人的... 《儿子与情人》在艺术旨趣上是一部开始"走出"19世纪现实主义传统的小说,它"走向"的,则是对现代人自我主体性的艰难探寻。小说一开始就隐喻了"出走"主题,并逐步具象化为人物行动,并借此将笔触深入到人的欲望之流中来揭示自我的复杂建构。小说的主要人物都或多或少缺乏自我完整性,却又追寻这种完整性。劳伦斯"完整的自我"内含的主体观念是肉身性向度与精神性向度的融合。"出走"主题与追寻意识的独特结合使劳伦斯小说,既从人性生命力的角度对西方现代传统文明进行批评,又在对传统文化批判的基础上进行再思考,并在新的文化背景下对实现人类生命力回归进行还原性探寻,是对西方病态社会另类疗救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伦斯 《儿子与情人》 “出走”主题 追寻意识
下载PDF
少年诗歌的探索性美学追求——邱易东少年诗略论
3
作者 王昆建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1期30-34,共5页
邱易东以他诗作开阔宏大的审美意象和不凡的气势显现了他少年诗歌创作的独特之处 ,在当代少年诗歌的创作中探索着一条新的路子。本文以邱易东的诗集《中国的少男少女》为例 ,论述了邱易东少年诗的特点 ,并从诗歌欣赏的角度提出诗人应怎... 邱易东以他诗作开阔宏大的审美意象和不凡的气势显现了他少年诗歌创作的独特之处 ,在当代少年诗歌的创作中探索着一条新的路子。本文以邱易东的诗集《中国的少男少女》为例 ,论述了邱易东少年诗的特点 ,并从诗歌欣赏的角度提出诗人应怎样在诗歌创作的艺术探索中 ,用更易为广大少年儿童接受的诗的艺术美去提升少年读者的文学接受和文学鉴赏能力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设计 美学原则 自我实现意识 忧患意识 追寻意识
下载PDF
对人教版“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导入部分的教学探讨
4
作者 和晓东 张娜 蔡晓阳 《物理通报》 2019年第7期40-42,共3页
对人教版教科书"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一节导入部分的教学进行思考,通过调查发现,几乎没有学生能够通过碰撞的演示实验逐渐进阶地想到"有什么物理量保持不变".学生很难主动提出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缺乏对"... 对人教版教科书"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一节导入部分的教学进行思考,通过调查发现,几乎没有学生能够通过碰撞的演示实验逐渐进阶地想到"有什么物理量保持不变".学生很难主动提出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缺乏对"不变性"的追寻意识.因此,在学生学习机械能守恒时就应提前埋下追寻"不变性"的种子,并在本节的第一课时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挖掘规律和特点,最终引发对问题的主动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 不变性 追寻意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